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俞丽萍1,邵文2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俞丽萍1,邵文2

1.身份证号码:3306821987****1285 浙江绍兴 312300 2.身份证号码:3301821984****0312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路桥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施工单位要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科学实施混凝土技术,以强化混凝土在市政路桥施工和使用中的真正作用,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实现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市政道桥;施工;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道桥工程施工中极为重要部分,也是决定道桥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对道桥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更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而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要性还未被部分建设单位所重视,在后续施工后还需要加以注重。

1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1.1抗拉性能差,路桥面开裂

就目前来说,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路桥面出现裂缝,桥面开裂。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混凝土大都由碎石、水泥和水搅拌而成,碎石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碎石能增加混凝土的硬度和抗压能力,但是它也削减了水泥的收缩效应。混凝土硬化后,水泥浆会被填充在骨料的空隙里,或者包裹在骨料表面,将骨料粘结成一体,这样的混凝土具有混凝土的良好性能,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构成混凝土的碎石和泥沙本身就很脆弱,本身就不具备较强的抗拉力,在强大的拉力作用下,或者在长时间受压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会不断降低,并致使市政路桥表面出现开裂现象。

1.2混凝土的弹性不足,路桥面出现裂缝

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够好,所以为了提高路桥面的抗压强度,经常会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摻合料,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时候,混凝土中加入混合料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出现惊人的变化,但是混凝土的弹性却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弹性不足,而路桥面某时所承受的荷载力又分布不均,即路桥面受力不均,很容易使路桥面出现裂缝。所以,与因混凝土抗拉性能差导致的路桥开裂一样,混凝土弹性不足而导致的路桥面裂缝同样是影响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

1.3混凝土收缩导致路桥面变形

热胀冷缩是所有自然物的自然属性,组成混凝土的碎石、水泥、水都有这样的属性,混凝土当然也具有这样的属性。混凝土在内外温度变化较大时,自身分子结构会出现收缩变形现象,进而在内部结构中形成应力,当混凝土所受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收缩变形,从而导致路桥结构也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路桥面变形,给其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再则,在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会蒸发,水分蒸发会导致混凝土温度下降、体积缩小、硬度变硬,直至导致混凝土出现硬结。路桥面进行混凝土铺设后,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不同,路桥面也会产生收缩,出现裂缝。

2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2.1混凝土施工注意要点

道桥工程在正式开建前,需结合设计方案和场地考察工作,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混凝土使用方式进行考虑,并将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工程质量监控中一部分。在混凝土搅拌中,受操作人员技术上的局限,无法对水的使用量合理控制,用水量偏大的情况较为常见,多余水分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造成混凝土硬化后存在有大量气孔,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在混凝土搅拌中,必须结合设计需对用水量及搅拌时间进行控制,不可单凭施工人员经验进行操作。同时对掺合料类型进行合理选用,并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选用。

2.2运输线路的规划

多数道桥工程施工时,混凝土均是事先搅拌后直接运输到建设场地,搅拌罐车使用率较高。而针对在现场进行搅拌的混凝土则多采用提升架或者输送泵进行运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混凝土使用时质量合格,必须对混凝土运输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选取最短运输线路,或者将混凝土搅拌点设置在尽可能靠近建设场地的地点,缩短混凝土运输中所使用时间,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运输,确保在混凝土最佳状态进行浇筑。

2.3道桥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道桥工程建设中极为关键部分,浇筑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道桥在使用中质量。浇筑前技术人员需对混凝土颜色,性能等指标加以观察,在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正式进行浇筑。在进行分层浇筑时,需对每层浇筑厚度严格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做好对混凝土混合料输送时间的控制工作。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测同样是浇筑环节中极为关键部分,逐车进检测,使得混凝土均能达到施工标准。在进行分层浇筑时,每层厚度均不能超过振捣器高度20cm,优先选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而在整个浇筑中,施工人员好需要对入孔连接密封性检测加以注重,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更需要做到合理使用导管,避免出现浮浆侵入等情况。

2.4振捣工具的新老技术对比及应用

振捣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在振捣技术上,目前主要分为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人工振捣虽然能有效保障混凝土振捣质量,但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同时施工效率较低。而机械振捣虽然可提升振捣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但振捣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针对混凝土塑性指标有较高的要求,应尽量采用人工振捣。而其余各类混凝土则可选用机械设备进行振捣,以确保施工效率。为有效保证振捣过程质量,技术人员需对混凝土振捣型号、力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为避免出现二次振捣的情况,需确保首次振捣的均匀性,此操作兼能起到防止浇筑表层出现气泡的情况。为达到保证混凝土桥面密实性和平整度的效果,需进行分层振捣。

2.5注重模板工程施工质量

尽量选用吸水性强且平整度高的材料,同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构件对模板材料的要求。针对T形等构件,优先选用竹胶板。而对于圆形构件则需要优先选用钢模板。使用钢模板时,表面需要进行光处理,使得混凝土光洁度得到保障。对模板安装、拆卸等方式进行优化,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简单。需对模板硬度、平整性等加以检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变形、流浆的情况。

3混凝土施工后期技术要点

3.1养护环节

混凝土养护的重点在于对混凝土表层、内部等部分温度及湿度等进行掌控。道桥工程因施工场地不同,养护方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养护还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需加以重视。正常情况下,养护时间均不宜少于7天。

3.2运营期间的监测工作

该部分工作侧重表现在:①裂缝预防与修复。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裂缝。为充分解决这一问题,在完善施工技术的层面上,更需做好后期修复工作;②做好使用中质量监测工作。严格监测其在运营使用阶段的质量情况,在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的基础上,更需反思施工中技术疏忽,并及时进行纠正,避免相同问题在后续混凝土施工中出现。

4小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的日常出行,必须要进行良好的市政道桥施工。在市政道桥施工中,具有良好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使得道桥施工的质量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明确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申井玉.谈高性能混凝土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21.

[2]赵东峰.非开挖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线施工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24:44-45.

[3]霍建科.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11:275.

[4]王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5:283-284.

[5]耿红.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剖析[J].科技展望,2015,27:46.

论文作者:俞丽萍1,邵文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俞丽萍1,邵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