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公路管理局卫生所;陕西宝鸡 721006)
摘要:探讨高血压的疾病诊断、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总结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饮食的控制管理,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诊断、生活饮食、药物治疗、并发症
高血压是由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关系紊乱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不同日测量血压,至少连续两次收缩压或舒张压在临界值以上才能确诊。
1、高血压的疾病诊断: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通过日常监测才能更好地了解平时血压的水平和波动情况,目前院内针对高血压检查有:24h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等。高血压大多起病缓慢,早期无临床表现,所以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女性绝经后血压升高较为明显,须鉴别诊断。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指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仅是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约占高血压的5%,高血压诊断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避免乱用降压药。
2、高血压的药物治疗:2015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第23届科学年会上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发布了《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药物治疗仍主要根据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选择。一般先使用一种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时联合用药,当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以下几类:
①利尿剂:增加钠的排泄以降低增高的血压[1],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小剂量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禁用于急性心衰,哮喘、心脏传到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周围血管病患者[2]。
③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老年、嗜酒、糖尿病患者,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尤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者[3]。
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适用于心衰、心梗、耐糖量减退、糖尿病肾病患者。
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起效慢,但持久平稳,不良反应少,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
3、高血压的治疗误区:很多病患一味只追求血压达正常水平,忽略脏器功能;不分病因,盲目用药;药物配伍不当,忽视其不良反应,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4]。
4、高血压的并发症:按照病程发展,在血压达确诊水平后,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不伴心、脑、肾损害征象;第二期X线、心电图示左心室扩大,眼底动脉狭窄,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伴以上一项者;第三期,确诊高血压水平伴以下一项者,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一般不住院治疗,一旦如果即有急性并发症,就以往收住入院的病人情况统计,70%以上是急症且情况较差的患者。高血压入院的患者,一定要行X线、血常规、CT等多项检查以确诊,同时要问清既往史和用药史。
5、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饮食的控制管理:根据不同病人的症状表现、个体体质差异和发病因素的不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相应的饮食和情志护理,做到起居有规律,饮食有节律,戒烟忌酒,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适当锻炼,劳逸结合,使医疗手段与护理措施相统一,这不仅对有效控制高血压,而且对改善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改善生活行为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
①少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溜留会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增加心排出量,血压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盐量的摄入。
②戒酒:如果是饮酒者,应尽量减少饮酒量,最好是戒酒,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③忌浓茶:高血压病患者忌饮浓茶,尤其是浓烈红茶,因为红茶所含的茶碱最高,会引起大脑兴奋、不安等不适,使血压上升。清淡绿茶则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④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或禁用动物蛋白(如动物肝脏、蛋类)的摄入,因为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
⑤限制高热能摄入:葡萄糖、蔗糖、巧克力等高热能食物可诱发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超重或肥胖。所以,高血压患者饮食上应限制高热能食物。
⑥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同时能帮助软化血管。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每天保证6~8小时的良好睡眠,在起身和下蹲时注意动作缓慢,防止剧烈的体位变化引起血压的改变,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若常出现视物旋转,应加强护理,防止跌倒,宜穿平底布鞋,禁止爬高负重。若患者郁郁寡欢,应关心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和心理要求,了解其忧虑,连同家属一起为患者排忧解难。
长期有规律地服用降压药是防治高血压及预防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高血压病人须终身服药,尽量使用保护心脑血管和肾血管的长线药,并定期随诊。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要先控制焦虑情绪,再运用降压药物。
在我所前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中做出统计,男女比例约为2.5:1,其中有35%的病人有吸烟饮酒史,60%的病人体重偏胖,好高能高热饮食,20%的病人有喝茶的习惯,在给病人提供以上日常饮食的建议后,在近两年的随访观察中发现,改变生活习惯后的病人,高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当初因此入院治疗的并发症也相对减少,而少数没有改变生活习惯、并发症较为严重的病人中,之后又入院治疗的比例约为65%。由此可见,改变日常饮食,调整生活作息对高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
高血压不能治愈,但它能被有效控制。综上所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血压,防止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损害,延长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1]胡春霞,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0):17-18
[2]王建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J].中国实用医药,2013,4(4):219-220.
[3]沈燕,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7(19):99-100.
[4]司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2(14):1197-1198
论文作者:张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病人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饮食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