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振华 荀秋杨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7WTB011
摘要: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辽宁省为响应这一号召,做出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结构优化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改革以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均GDP也在逐年增加,为家乡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能满足劳动力的供给这一根本矛盾仍然存在。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分析了供给测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老工业基地 就业
一、改革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年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2015年,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此契机,辽宁省施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举措。自此战略提出以来,辽宁省经济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但经济的高速增长却并没有缓解我省的就业压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的高增长始终是在较高的失业率与较低的就业率下实现的。
众所周知,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要靠技术改进、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重组,但如何妥善解决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能否合理安排社会资源、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关系到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败。
二、就业现状
(1)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
随着辽宁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转型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被征地农民所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由于政府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自发、盲目的转移速度加快。此外,社会中对于流动劳动力的服务体系及农村待就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也严重滞后,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缺少相关的就业信息或信息导向不准确而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劳而无功。再者,在缺乏有效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只能是短期的、暂时的,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的严峻局面。虽然政府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但仍存在着许多的障碣因素。
(2)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多,再就业压力大
诚然,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城镇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在体制转轨与结构转型中的失业下岗工人也在逐年增加,再就业率却逐年降低。据统计,2015年辽宁省的经济增长率为12.1%,再就业增长率仅为2.03%,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128,低于全国0.18的水平。此后,失业率上升趋势逐年加快,进入了失业预警的黄灯区。目前城镇仅已登记的失业人员就有85万人,城镇有再就业需求的人员170万人。此外,下岗职工普遍存在的技能单一,年龄偏大,思想保守的问题,增加了其本身再就业的难度。
(3)辽宁高校毕业生绝对数量仍较大,就业压力继续增大
在最新出炉的名单中显示,辽宁省共有115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包含军事类院校),5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经过了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辽宁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人高峰期。2015年共有毕业生19.3万人,较2014年相比增加了2.7万人。而2017年辽宁省仅高校毕业生总数就达到了26万人,与2016年的21.9万高校毕业生总量相比,多出了4万多人。据预测.2018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将达 480万人,加上往年的未就业毕业生20万人,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突破500万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可以预期,2018年的就业市场更不容乐观。同全国的形势一样.在以后的几年里,辽宁省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将维持较高的规模。此外,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社会用人需求以及大学生适应能力和择业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辽宁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结构错位严重,劳动力素质偏低,不能适应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在经济振兴中,发展新兴产业势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现有人员素质低,创业能力较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人员短缺和人才外流情况严峻,技能含量高的岗位招工难。二是企业产业结构单一,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偏低的问题,经济增长点少,就业弹性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差,在国际乃至国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剩余劳动力数量和企业可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差距较大。另外,传统的工业结构难以实现与农业的关联,因此企业难以吸收农业中剩余的低质量劳动力,对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低。
三、解决办法
(1)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具体来说,应加强以下的工作:
a.激活并创新体制,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城乡互通。
b.建立宏观调控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c.完善城乡劳动力就业保障制度,加快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d.推动城乡联动的工业化路线,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2)妥善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具体办法有:
a.建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岗位技能培训机制。
b.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失业保障制度。
c.进一步完善城镇劳动力市场,建立公益性的就业服务机构。
d.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二是高校人才
的质量与特色。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看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b.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减少因技术改造而
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c.通过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提高毕业生人才的附加值,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d.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调整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
自身办学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e.建设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经营管理
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或高素质技能人才。
(4)结构性矛盾是制约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改善:
a.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和利用城乡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和领域,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促进结构转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产业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
c.构建新的人才高地战略,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用人力资本推动经济转型,促进再就业。[参考文献]
[1]殷永新. 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 科技视界,2013,(25):205.
[2]陈宁.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J]. 学习月刊,2014,(08):108-109.
[3]孙国平.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李吉慧,余毅震. 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6,(24):185.
[5]郭兴新. 关于高新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
作者简介:迟振华(1982.05-),男,辽宁大连人,大连海事大学 讲师
荀秋杨(1984.0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 大连市国土资源发展研究中心
论文作者:迟振华 荀秋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辽宁省论文; 辽宁论文; 劳动力论文; 万人论文; 结构性论文; 工业基地论文; 剩余劳动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