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与现实问题:1978/2006_新型工业化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1978~2006,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特征论文,现实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产业规模快速成长的背后,更具有意义的则是我国产业结构快速高度化演进。在此拟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入手,考察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推动因素及我国产业结构的现实问题,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传统产业结构理论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三次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产业结构方面,但由于大国经济体转型发展的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特征包括:

表1 1978~2006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增长率及比重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1978~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第57~58页,2006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产业成长从一元单一驱动向二元共同驱动演进

由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资本极度缺乏、技术相当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和技能严重不足等原因,我国的产业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显现明显的第二产业一元单一驱动特征。然而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显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二元共同驱动特征(见表1)。这一点也明显表现在第二产业贡献率及其对GDP增长拉动的平稳发展,以及第三产业贡献率及其对GDP增长拉动的持续上升当中。

(二)产业体系从传统产业部门向现代产业部门演进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现代化的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演进。我国产业体系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低技术、低知识、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知识、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演进。

(三)产业发展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阶段演进

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战略的实施,1978年之后轻工业在迅速进发的消费需求拉动下获得了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进入到以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加工等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以汽车、钢铁、石油、煤炭、电力等为代表的重工业获得快速发展。重工业产值从2000年的51579亿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73339亿元,年均增速27.5%,远远超过同期轻工业17.7%的年均增速①,推动轻重工业比重的迅速变化,加速了我国重化工业化的趋势。

(四)产业发展模式从内向型向外向型演进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始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在这一转变的带动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7亿元。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演进,我国通过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国外企业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种状况的带动下,我国的加工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一般贸易而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见表2)。至此,我国已经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外向型产业体系,已经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五)产业形态开始出现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演进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其影响的迅速扩散,产业发展中一种崭新的形态开始出现,即产业融合。与产业分立截然相反,产业融合是以产业间边界的模糊化和消退化为特征。产业融合的发展首先是和特定产业相联系的,即在信息化条件下,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产业之间边界出现模糊化和消退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发展方向的融合。

而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将向更广阔领域扩展,从而成为未来信息社会产业形态的主流。因此,作为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新的产业形态,我国产业融合的出现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因素的理论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由诸多推动因素动态发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一)需求结构的三重转换

我国需求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三重转换上。

第一,从政府需求到市场需求的转换。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建国之初在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在政府计划手段的直接实施下,我国重工业超越轻工业实现了优先发展。当1978年市场化改革实施之后,市场需求迅速取代政府需求在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部门获得了迅速发展,扭曲的产业结构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得以恢复,产业结构向轻型化方向转变。

第二,从低层次消费需求向高级化消费需求的转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实现了由一般物质消费向高级服务消费的转换,直接带动了通讯、旅游、航空运输、文化、影视、娱乐、体育以及计算机、网络、软件等高级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过程的不断深入,住房、医疗、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消费需求中的主要支出,这也拉动了房地产、医疗、教育、汽车等部门的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表2 1978~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对外贸易结构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1978~2005年数据来源于1981~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带“*”部分为根据相关数据计算。

第三,从消费需求向生产者需求的转变。经过改革开放前期的发展,在消费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的需求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从产业链下游向上游延伸。加工制造业升级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巨大需求。在这种状况下,需求结构从消费需求向生产需求的转变带动了重化工业的发展。

(二)生产非一体化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而以贸易一体化和生产非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体系的建立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1]利用此次全球生产体系的构建,我国抓住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通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和接收跨国公司发出的国际代工订单,发展加工贸易,建立起了面向全球市场的外向型生产体系和产业结构。

生产非一体化和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内外部双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演进。

三、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高度化演进,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外向型经济处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初期

目前,以东部地区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还处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初期,其特征表现为:

第一,生产阶段以原始设备制造(OEM)为主。在生产阶段方面,目前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还仅仅处于国际代工的初始时期——OEM时期。只承担全球价值链中间最低级的、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装配一端,而全球价值链中其余的较高端的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制造组装工序,如精密加工、系统集成,以及最高端的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则都为国外企业所掌控。因此,目前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还处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OEM阶段。

第二,产业选择以高能耗、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为主。在产业选择方面,目前东部地区通过国际代工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制造业中涉及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生产中需要大量利用密集劳动的生产或供应环节或区段。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在这种以“国际代工”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作为接受代工的东部地区总体上仅具有对产业低技术部分的加工能力,自身没有产品设计和R&D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及其经营能力,信息来源和营销渠道依赖发达国家的海外供应商和进口商。因此,东部地区目前的外向型经济,总体上是一种“加工贸易型”的国际代工模式,还处于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初期。

目前我国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嵌入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已经开始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导致东部地区承载压力加大、经济粗放增长、能源需求和外贸依存度增加、经济虚高增长以及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

(二)区域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差异较为显著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式差距较大,这也体现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较大差异上。

第一,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差异较大。在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上,东部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全球生产非一体化及区域产业集聚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模式,即在整合区域劳动力、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外向型产业。而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区位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模式仍然是以产业间分工为基础,以国内市场为主导的内向型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的差异。实际上,区域间工业化水平的差距正是产业发展模式差异的必然结果。

第二,区域间主导产业、产业主体及市场结构差别较为显著。区域间产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差异。在主导产业方面,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的是加工工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而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重点发展的则是能源、原材料、一般机械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产业主体方面,东部地区依托的是以民营经济和FDI为主体,以全球价值链嵌入为指向的产业集群和大型公司。而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主要依托的是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在市场结构方面,东部地区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加工工业是竞争性市场结构,而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能源产业则是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在区域间的差异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对于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国际代工模式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地抑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的国际代工,实际上是依靠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优势,吸纳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资源、劳动力而发展起来的。从长远看,这容易导致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不利于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重化工业化发展中的结构和质量矛盾较突出

我国自2000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发展,虽然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和必然结果,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但是在此次重化工业化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除了资源消耗扩大,引发我国新一轮的资源紧张,以及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的加重[2]等问题之外,比较突出的问题还表现在:

第一,重化工业内部结构倾斜化发展。我国此次重化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源产业的优先发展导致的重化工业的能源产业化发展指向。虽然此次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产业的优先发展是与适应国内能源需求的急剧膨胀和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急剧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是有其客观必然性,对于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恰恰反映了我国重化工业化发展中结构倾斜化问题,及所内含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化问题。原因在于,与能源产业巨大的发展需求相比,重化工业中另一个重要部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也同样迫切。我国的加工制造业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业为其提供先进设备,以实现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但是此次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背后隐含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恰恰体现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

第二,投资拉动式,而非效益驱动式产业增长。此次包括能源、汽车、房地产等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是迅速上升的需求的强力拉动,以及在这种状况下引发的对上述重化工业的巨大的投资。因此,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驱动的产业发展相比,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还是投资拉动式的,而非效益驱动式的。例如,“十五”末期与“九五”末期相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3倍,年均递增27.0%;石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业投资增长12.3倍,年均递增67.8%。[3]这固然与我国相关市场需求及相应产业的初步形成有直接关系,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我国现阶段重化工业化仍是重化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增长方式仍然是规模外延式而非效益内涵式。

(四)生产者服务业的自身发展、协同发展与外向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业的较快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总体规模增长的背后,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的演变中的问题更值得关注。按照功能的不同,服务业可以划分为消费者服务、生产者服务以及政府服务。[4]其中,生产者服务业由于其特有的促进新型资本深化[5],深化产业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等作用,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生产者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亟待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和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基本规律。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生产深化,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对生产者服务的依赖加大,以及迂回生产过程的加强和产业链不断延伸情况下,霍夫曼定理描述的中间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双重需求。在这一前提下,通过价值链的纵向分解,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生产者服务活动得以外部化、专业化,从而推动了生产者服务业专业化、产业化的深化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知识经济内涵的日趋增强,也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含量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其总体规模依然偏小,而且以信息、金融、专业和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密集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形式还比较少。

第二,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是生产者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及从中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增加着对于生产者服务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生产者服务业的成长与发展,又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与运营效率的提高、产出附加值的增加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区域产业集聚以获取竞争优势的现实条件下,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发展与制造业集聚发展在空间上的耦合,即通过生产者服务业在大城市的高度集聚和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即一方面,城市功能的变化要求生产者服务业在特定城市集中和集聚;另一方面,城市中现代生产者服务业集中和集聚,又带动了城市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6],在“知识区”、“商务区”与“产业区”的耦合发展中推动二者协同发展。但是,目前这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形式在我国并不普遍。

第三,生产者服务业外向型发展程度不高。制造业专业人才缺乏、产业自身基础薄弱等因素制约了国内生产者服务业的高级化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以承接服务业外包为主要方式的外向型发展,就成为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提升的重要途径。然而与制造业大规模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差距较大的是,我国生产者服务业通过外包方式对于全球服务业的嵌入还处于小规模阶段,服务贸易规模相对于货物贸易的差距较大。在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项目仍占据主导,服务贸易收支仍主要集中于运输和旅游服务项目。包括影视和文化服务、商务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高等教育和培训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互联网相关服务、各类专业服务等在内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外向型发展水平还较低。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未来演进指向将是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即针对现有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向外向型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一)实现基于自主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外向型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我国基于自主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外向型产业升级,即从目前全球价值链最低端的低技术的生产、加工、装配环节,向高端的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制造、组装工序,以至最高端的R&D和品牌经营攀升,完成从“中国制造”—“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的转变,在微观的企业层面,从OEM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到OBM(自主品牌制造)已经成为一般理论所认可的路径。[7][8]基本的步骤包括:“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R&D—最终产品R&D—自主品牌产品R&D、设计、生产”,[9]即通过OEM的本土化,我国企业通过边干边学方式,逐步学习在价格、质量、交货方式和期限、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需求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与跨国公司之间互动和互信关系,逐步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在生产质量、成本、速度的比较优势。当OEM实施一定时间,“边干边学”效应逐步显现的时候,代工者就可以逐步加大分工责任,承担包括与生产相关的零部件采购、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功能,而发包者只承担全球价值链的两端——R&D创新和品牌经营。最终当拥有能力完成从R&D—生产—品牌经营全过程的时候,国内企业就达到OBM阶段,我国则实现了基于自主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升级。[10]当然,这种升级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与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密切联系的环节和模块上。[11]这就要求我国企业通过成为主导企业的直接供应商或承包商、与主导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与主导企业建立R&D联盟、成为主导企业分销商等方式接近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12]

(二)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有效衔接中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超越国际代工、实现产业向高端升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后果,产业升级是产业转移的前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是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产业转移问题对于东部地区外向型产业升级以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业向中西部的顺利转移,会在完善产业配套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良好的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为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方式决定着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即中西部地区是选择技术简单、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粗放式产业发展方向,还是选择一条以质量型、低成本、充分就业为其主要特征,以信息化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3]而产业转移方式导致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家能源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因此,东部地区超越国际代工,实现外向型产业升级,必须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有效衔接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推动信息化、知识化嵌入式的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在于,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启动和叠加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双重目标。因而新型工业化不仅是指工业本身的发展,而且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它是社会发展由落后到现代的转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型。我国新兴工业化的内容包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可持续发展指导工业化、以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的现代化、实现充分就业等。由于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在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转型,这就要求我国必须以发展战略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第一,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走资源节约和环保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保型的工业化经济体系;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在工业发展中要处理好工业化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工业发展的持续能力。第三,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把科技的产业化放在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突出地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第四,实施工业化的技术创新战略。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在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科技领域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第五,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新型工业化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工业劳动者的素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14]

(四)实现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我国未来产业演进是在信息化、知识化背景下进行的。信息化、知识化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从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各领域的R&D、设计、管理、经营等各环节全面、深入的渗透和参与,在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中促进自身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进而推动产业全面升级。而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R&D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的掌握和提升。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高度发展。因此,实现产业向高端攀升,绝不仅仅在制造业领域就能够实现,而必须依靠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串联生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发展信息化、知识化嵌入式的新型工业化,将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相融合。因此,我国未来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将核心能力的建设重点放在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市场分析与产品创新、信息科技与电子商务、品牌经营与客户服务、营销渠道开发与现代物流管理等领域。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以后者的发展推动前者的升级,以前者的升级带动后者的发展,共同促进我国未来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

注释:

①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第21页有关数据计算。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与现实问题:1978/2006_新型工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