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83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日益激烈的竞争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自身质量的提升成为每一个建筑企业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要想实现建筑企业自身的长久发展,工程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与否对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在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需要改进的问题,只有实现建筑物质量的提升和现有管理模式的创新,才可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模式的应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为之后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前言
在城市化进程和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居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房屋面积的扩大上,还包括实现房屋舒适度的提升和装修风格的优化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追求都应该建立在住房安全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时代进步提出的具体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应该实现传统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和先进化。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定义和作用
(一)概念和定义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定义具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指的是人才方面,这就需要决策层和管理层实现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及时留住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性人才,同时还要保证人才的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创新模式还应该包括管理运营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够顺应时代变化和行业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进一步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模式的价值和作用
创新模式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创新模式中包括对人才的发掘和吸收,可以发现社会中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就需要加强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实现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其次,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实际上给建筑行业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超越,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长久发展,如同进化论中提出的相关观点。
综上所诉,创新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并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
二、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经济转型的进行,我国建筑行业在创新模式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较差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危害,甚至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传统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给建筑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传统模式下形成的相关手段更是在日常的管理中仍然占据着主要的位置。比如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仍然是在命令和指令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强制性的命令会给管理的科学性和动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成本控制和预算方面也没有合理有效的执行方式,这就导致在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安排上往往存在着若干不合理的问题,管理上的漏洞和方案的缺失,很有可能给建筑施工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二)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高
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和责任水平会对工程管理的总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相关工程的负责人对于自身的责任不够明确,在规则的遵守上也不够严格,导致管理质量出现低下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上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出正确的处理,实现建筑管理有效性的提高。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管理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了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对管理的水平和建筑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还应该体现在材料的购买和配置方面。建筑材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材料工作人员的重要地位,其工作行为的好坏直接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如果采购人员对自身的责任不够明确,就会导致行为和职责上的缺失,出现监管失职的现象,一旦劣质材料进入了工地一定会对整个项目产生难以想象的灾难,导致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降低。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为因素也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比如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成本进行不合理的控制,租赁一些廉价的设备进行施工,在人员雇佣上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性的需求,导致了机械使用效率的降低和施工问题的出现。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推动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力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并实现管理体系的完善。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管理模式仍然长期存在,但是其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规律,必然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一定要推动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和必要的保证。
(二)对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对管理组织机构的有效调整一定程度上属于创新模式应用的范畴,需要建筑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工
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自己的技术专长,在进行分工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技术特长,实现管理组织和工作人员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施工质量。
2.实现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协调的队伍会对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的保证,只有实现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才有可能加强整个队伍的内部配合程度,并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实现长期合同的建立,防止工人出现工作上的问题,及时解决纠纷,保证工程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
3.推动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先进化
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大多坚持的原则是独裁专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往往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也会对施工决策的科学程度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先进技术的学习,并对行业内部的成功案例进行学习,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探索出先进的管理手段。
(三)对建筑工程管理观念进行更新
企业的理念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理念不能实现及时的更新就会给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首先企业需要对行业内部最为先进的理论进行学习,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实现企业理念的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四)增强施工方案和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施工方案和计划的制定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也是企业进行工程管理的前提和依据。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运用可以帮助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及时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引进,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施工方案和计划的科学性。首先决策层需要对建筑项目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可能产生影响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天气等因素,与此同时对于本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加强了解,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制定出最佳的方案和计划。随着科技的而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领导人员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计划和方案的模拟,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预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解决方案和具体的应对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应该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入手,对相关的制度和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决策层必须对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行业的变化加强了解,实现传统模式的突破和现有模式的创新,实现建筑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锐.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1):55-56.
[2]李世义.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的探讨[J].河南建材,2016(3):65-66.
[3]彭红梅.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论文作者:邓继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