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化改革_所有制论文

论深化改革_所有制论文

深化改革论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化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主要指的是国企改革。当然民营企业也存在改革问题,但其主要问题则是发 展和强化管理。所以,我们这里界定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中经利税分流,放权让利,尔后实现企业 “四自”,弱化政府行为,使企业独立自主地发展。

我们借用美国第30届总统艾尔文·柯立芝的一句名言:“美国的事业是企业”。企业 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石,这在任何国家均无例外。

我国的企业,现在依然面临着深化改革的艰巨历史任务。

(一)政企分开

国有企业的定义一般是指“由政府拥有或控制的、从出售商品和服务中得到收益的经 济实体”[1]。国有企业既然是政府拥有,政府自然有责任也有权力来管;政府一旦要 管,政企就很难分开。这近似一个二难推理:要管,企业就难以自立;不管,那还是不 是国有企业?我们实行政企分开已逾二十年,可是至今仍未分开。政府既然要管,就要 派干部,而且还要分出级别。2000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贸委文件:《国有大中型企 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指出:“取消企业行政级别。 企业不再用党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也不再比管理者的待遇”。可是事实上,直到如今却 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

我们如果把这个问题简单地看成是下级政府有意抗拒,那也不太公平,这其中自有深 刻的原因。政府和企业为何有如此不解之缘?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柯云路的 小说《龙年档案》里所写的一个犯有严重错误的厂长,市长要撤掉,还要经过市常委会 讨论,这基本反映的实情。可见,不但政企未能分开,甚至连党政也难分开。目前,国 有企业职工下岗,工人开支等问题,职工最终还是要去找政府解决问题。这说明职工并 未找错门,因为职工确知他们的企业是归政府管的企业。

(二)战略选择

搞活国有企业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也是我们多年的宿愿。可是究竟如何搞活、搞活多 少,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论我们为此倾注了多大的热情,现在搞活的依然是 少数,而且很多还是靠特殊关照和输血来实现的。我们不妨设问:如何我们要把占60— 70%的国有企业全部搞活,那岂不是又退回到计划经济年代?须知,国有企业从来都不是 市场经济的主体。现在一个基本事实不容忽视,凡是国有企业比重大的省份,经济发展 都相对滞后,而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的省份都相对发达。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之后,相 继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又提出挺进中原,实际上已经是均衡发展战略。在 原来计划度大,国有企业占多数的省份和地区,如果再按传统思路去搞活大中型国有企 业,究竟会有多大出路?

(三)股份公司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且出现了一批上市公司。目前存在 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造成的股份制,并不等于已经转换了机制。国有企业转成股份制 一般是两种情况:一是全部是清一色的国有股;二是国有股占优势。这两种情况都未走 出国有企业的框架。周昱今在考察国外股份企业的经验得出了如下结论:“国家作为主 要控股的企业,产品成本高,效率低,缺少活力,几乎可以和国有企业相提并论。”[2 ]可以说,这是一般规律,没有例外。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并 非完事大吉。

综上,可以得出三个简短的结论:第一,国有企业既然是政府的企业,就干脆交给政 府去办,不要再言“政企分开”。这不是倒退,而是从经验中获得了新的感悟,是前进 ;第二,只能搞活少量国有企业,其余通过市场转成股份制或民营,在现有的国有企业 中搞活、搞好20—30%,已经是辉煌成绩;第三,改造股份制后,应该像深圳发展银行 和青岛啤酒有限公司那样,抓住发展较好的时机实现国有股转让或减持,彻底转制,实 现现代企业制度。

二、产权改革

这里所说的“产权”,就是我们以往常说的“所有制”。产权无非是所有制在法律上 的实现形式。以往说的所有制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现在所说的产权,除生产资 料的占有权外,还包括货币产权、知识产权、专利产权、商标产权、证券产权。凡是可 以谋求增值利益的有形和无形产品,都可以列入产权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 变更。”[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有制或产权都有具体的实现形式。

深化产权改革,首先要从被禁锢已久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日积月久,我们已经形 成了一个概念:公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谁敢越雷池一步,就无疑是“触 雷”。这就好比地形已经变化了,却不去修改地图,而是去修改地形,这岂不是天大的 笑话?

产权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切改革中最难的问题。产权改革何以如此困难,就是因 为我们必须保持公有产权的主体地位,并且要使产权明晰。公有产权要做到明晰,并非 易事,因为它不象私人产权那样一目了然。

(一)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产权多元化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公有产权之外,支持和发展私人产权,也就是 《宪法》中规定的保护私有财产;二是寻求并推广公有产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关于第一点,现在已经出现了个人劳动产权(个体户);个人财产产权(如股民所持的股 份);专利产权;证券产权和外资产权。

关于第二点,除原有的全民和集体产权之外,现在在很多场合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表现 的“纯粹又纯粹”,而是以“混合经济”的形式存在。国有资产和私人资产合资,就形 成了混合产权,国有资产和外资合资,就形成了合资产权。此外还有社区所有制,社团 所有制,社会基金所有制,联社所有制。

对于股份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现在已有公论,但对股份制法人产权的认识,仍有模 糊的性质。股份制的公有股份产权的公有性,似乎无大争议,但对私人股份产权属性的 认识,尚有争议。问题的症结在于:若干私人股份合并形成整体的法人产权,是否已经 改变了原有单元资产的属性?单元资产的联合是否形成了集体资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不少学界人士认定:“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4]这种认识如果能够取得社 会共识,股份制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实现有效的监督

单元的个人资产,也许不必监督。两个人以上的合作,往往就产生监督,至少是互相 监督。在股份制企业,还需要设监事会执行监督职能。但最需要监督和最难以监督的, 则是国有资产或公有产权。

国有资产究竟如何监督?我们曾经做了不少努力。在各省、市和地区,都没有国资委。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监督。但在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就是明证。政府行为的监督不能说完全无效,但其有效性却极为有限。这是因为:(1) 国资委面对的是众多分散的公有资产,即使责任心极强,往往也是鞭长莫及;(2)国资 委对政府委派的产权代表,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发现问题,也往往姑息迁就, 甚至官官相护;(3)在利益的驱使下,有时也会发生上下串通,化公为私的腐败。由于 上述原因,往往使产权监督失效。

究竟怎么办?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外监督系统。监督职能也可以实行市场化和公 司化。这种监督机构要体现自身的效益,往往会比政府监督更为有效。讨债可以设立公 司,产权监督为什么就不能呢?从根本上说,监督应是人民的监督,而不只是政府的监 督,况且政府本身也有个监督的问题。监督只有外在,才能彻底生效。

(三)实现“功能论”

“功能论”是相对于“数量论”和“补充论”而言的概念。

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占98%,其中,全民和集体经济 分别占55%和43%[5]。私人所有制几乎近于零。很长时期我们一直强调,公有制必须在 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否则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向市场经济 转变,同时也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一块地盘,于是又出现了“补充论”,即非公有制 经济是公有经济的补充。

既然是补充,也就只能起到点缀和陪衬的作用。在我国东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方,非 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是不是可以说那里就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 呢?看来,“补充论”也无法解释当代的现实。

合理的解释是,公有制为主体,不一定必须数量上占优势,而是从功能上起到国民经 济的控制、导向、调整的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即火车头效应。这就是“功能论”的要 义。

确立“功能论”的目的,就在于为产权改革提出一个方向和新的思路。

三、分配改革

分配问题,可说是我国理论研究的冷门。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关注的主要 还是所有制或产权问题、企业问题、流通体制问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问题。 至于分配问题,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可是,分配问题实际上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而 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至此,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都有责任从理性认识 上回答体制转换中的分配问题。

自从我们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之后,分配领域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打破 了“铁饭碗”式的平均主义,实现了一部分先富起来,无效企业实行了分流下岗和资源 重组,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进入了分配体系。这些都使传统的僵化分配制度添加了新 意。

可是,问题依然存在,而面对问题就是如何深化改革。

(一)低收入陷阱

收入差别是一个合理的存在,但必须控制到一个限度。

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趋向扩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城镇居 民基尼系数1978年为0.17,1990年为0.23,1995年扩大到0.31,1998年进而扩大到0.45 [6],已超过国际标准0.4的安全指标。

在收入结构中,早就出现了一批暴发户,确切地说是暴富群体。正常的收入差别是显 见的,而且有一个积累过程。暴富群体属于隐形收入,几乎没有过程,一夜惊变,诸如 “炒批文”、“炒贷款”、“炒产权”,以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走私贩私、侵吞公 产。有人估计(也无法统计),当前我国已有500—600万户最富有阶层,百万、千万富翁 已很显见,亿万富翁也不乏其人。这种非法收入不属于政策允许的倾斜之列,属于禁止 和反腐败范畴。与此对应,出现了一个待救济的“新贫困阶层”,其中包括下岗职工、 在职失业人员、待业人员、部分吃财政饭的工薪族、流动人口等。

收入差别悬殊,主要不发生在顶限上,而是发生在底限上,即低收入者收入太低,形 成“低收入陷阱”。顶限除非法收入属于反腐败的范畴之外,合法收入根本无法也不能 去限制。

低收入属社会保障体系,但究竟怎样落实,这是说了十几年的问题,至今未根本解决 。可行的办法是确定一个贫困线或社会救济线,最低标准也应是每年5000—6000元。

资金从何而来,可行的办法有三:第一,提高遗产和累进税率,必要时,出台高档商 品消费税,实现再分配;第二,发展慈善事业,实行社会捐赠,也就是厉以宁教授提倡 的“第三次分配”;第三,政府弥补缺口。

(二)新平均主义陷阱

新平均主义指的是改革后在工薪阶层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工薪阶层的要素投入主要是劳动和知识收入。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仍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复。国家干部分级别,知识劳动者分职称,但在同一级别和同一职称 范围,工资水平基本一样。以前工资要评,现在工资提档基本上是财务部门列表就完事 大吉,虽然人人都关心,但谁也不能过问,其实问了也等于没问。

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工资外部收入效应。为了寻求心理平衡,有办法的人就去谋求 社会兼职或第二、第三职业,有权力的人就去谋求隐形收入和非法收入。收入的差别虽 然不体现在工资上,但却体现在外部实际收入上。

平均主义的第二个效应是鼓励落后。人们除了往提职、提干上用劲使力之外,日常工 作并无多少积极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玩忽职守,消极怠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 分配体系中如果失去了激励,就会陷入平均主义陷阱。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平均主义的偏见特别顽固。但是我们又必须寻找解决的问 题的办法。目前有三项措施可供考虑:(1)在同一水平线上应按工作的实际贡献分出等 级,如教授的一、二、三级,同一职务的甲、乙、丙等;(2)加大奖励范围和数量,奖 励的尺度以实际贡献和积累的工作业绩作为衡量标准;(3)可以考虑取消或减少工资税 ,因为上税又靠近了平均。

(三)官本位陷阱

官本位本来起源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早已消失。资 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是资本本位,社会主义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说法应是劳 动本位。可是在我们这里,一直因袭的是官本位,直到如今,仍长盛不衰。

官本位能否成为一种永恒现象,本人不敢妄言,但至少当前还没有消退的迹象。

官本位并不主要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而是体现在与之相应的特殊待遇上。

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工薪收入;二是福利待遇。一般认为, 福利待遇只占很小部分,其实并不尽然。在高官位置和拥有特权的部门,很难说哪个部 分所占的比重更大。住房、差旅、配车都是看不见的收入。官本位之所以能够长期蔓延 ,就是因为一切都是按级别规定的。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我国的政府机构 规模庞大,越简越多,堪称世界之最;二是公车配备数量之多,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支 出之巨,也属顶级。官本位产生的消极效应有二:一是促使人力向政府部门涌入,机构 臃肿;二是攀比效应,奢侈、摆阔、特殊化泛滥,形成官本位陷阱。

我们虽然也有靠级制度,诸如讲师为科级、副教授为处级、教授为副厅级,但这并非 问题的实质。虽然在工资收入上无大差别,但含金量却显见差异。最近推出的工资调整 方案,又明文规定公务员为先,那事业单位只好不长或居后。可是事业单位也有公务员 ,他们并不是事业单位的业务主体。试问:这究竟是按劳分配还是按权分配?更令人费 解的是,这种做法又有多大的合理性?

解决的办法和改革的方向是从根本上废除官本位制。所谓根本,就是从经济基础上废 除特权,所有或大多的福利待遇一律注入工资体系,弱化经济生活中的政府行为,减少 审批经济。

属于公职人员配车一类的隐性收入,应控制到最低限度。尽管一时做到尚有困难,但 这是一个改革方向。公共媒体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但真正落实仍属苍白无力。

我国的工资体系目前有三个领域:(1)国有企业的政府委派干部;(2)事业单位的从业 者;(3)公务员。将来改革的推进如果不再给国有企业委派官员,事业单位逐步走向企 业化,那就实现了公务员一体化。在尚未走向统一的情况下,应该在工资体系上实行统 一的国民待遇。

四、金融改革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是最为敏感的部位,其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多半是出于谨慎;但更 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领域计划经济的偏见更为顽固。没有外来的冲击,极易墨守成规 。可以肯定地说,金融改革,不过是金融开放的继续。

(一)重新构筑金融体系

中国专业银行的设立,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就有中(中央银行) 、中(中国银行)、交(交通银行)、农(农民银行)。建国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是惟一的银 行,其分支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都是几经撤立, 或并入财政部,或并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虽然保留了名称和海外业务,但一直被作为 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国外局”,直到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才宣告成 立。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管辖的四大专业银行体系最后形成。

现在让我们从昨日转向今日。中国银行体系的构筑不管有多少理由,但却有先天的不 足。银行按行业划分,是否中国独有,没作考证,但肯定是我国的国粹。多年分隔的思 维方式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定见:就是一个领域、增一项业务就建一家银行。据悉,我们 还曾企图设立科技银行和教育银行,还规划了具体方案,不是因为我们改变了行业观念 未成立,而且因为资金问题未能成为现实。这实在是一种幸运。产业活动会有很多领域 ,而金融活动却只能有一个领域。银行是钱商,是经营货币的企业。专业银行无论多么 专业,都不可能自行发行货币,其经营的内容都一样。美国的花旗、英国的汇丰、日本 的三菱、香港的渣打,并未划分行业领域,但却可以从事各个领域的业务,而且不会因 为行业的偏见产生业务倾斜。这种国际常规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的城市信用社经合并改组变成合作银行,现在改为商业银行,显然和工商银行的 名称已有部分交叉。这就让人难以弄明白:工商银行和商业银行到底是什么关系?当然 ,我们自己会知道它们的来历和属性,但是无法叫初来乍到的人了然。写一篇文章至少 要让人看明白,经过繁复的解释才让人似懂非懂岂不败笔?银行体系的不顺,应该是一 种暂时现象,一旦和国际接轨,就会逐步理顺。如果我们一味固执己见,就会处处感到 别扭。比如,中国银行专门经营海外业务,但事实上也有大量的国内业务;其他专业银 行早已不那么专业,逐步打破了行业界限,并且,为从事涉外业务又都设有国际部。实 践已经证明,银行规定的服务界限,正在走向失效。中国银行体系重建的思路,是一律 变成商业银行,破除行业界限,从事统一业务。至于叫什么名称,那纯属微观行为,一 旦和国际接轨,外人就知道那就是银行,一旦发生业务往来,都具有同一性。

(二)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并存

银行是否可以民营,这在市场经济中本来就不是问题,但在国人的观念中却大成问题 。银行迟早要企业化,那么,国有银行就是国有企业。企业可否民营,现在已无可争议 。银行是企业,又为何不能民营呢?在国有企业几乎一统天下的时代,对民营企业也曾 产生诸多非议,但现在民营企业已占居半壁江山,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银行既然是 企业,那就自然可以民营。我国目前出现的四大专业之外的银行,只有民营属性,但并 非民营银行,交通银行是股份制银行,但全部是国有股,光大银行似有民营属性,但行 长的任命还是官方行为。可以说,真正的民营银行,在我国还只是酝酿时期。

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取决于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国有银行的企业化;第二,民营银 行的大力发展。中国银行和外资银行接轨,最方便的部位恰恰不是国有银行,而是民营 银行,原因是民营银行较少政府干预。随着中国进入WTO,外资银行将全方位参与中资 银行的竞争,银行业务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在现有体制下,民营银行比国有银行会 有更大的优势。

民营银行将占多大比重,也许现在估计为时尚早,但预测仍有意义。尽管民营银行现 在只是崭露头角,但发展的势头却无可限量。假如民营银行在银行业中能占1/3到1/2, 中国的金融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积极推进股份银行

金融体制的核心是产权制度,而产权制度改革的最好形式就是股份制。

股份制曾被人认为是私有化,这种观念已经有所转变。在其他产业领域,股份制早已 大量涌现,并展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这已经是无争的事实。对于银行来说,股份制还 是一个迟到的来客。交通银行虽是股份制,但一律是国有股,其运转机制和国有银行不 差分毫。深、沪发展银行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其混生的股份结构已接近现代企业制度 ,并早已上市,是银行改制的一个成功典型。总体说来,我国银行业的股份制还处于酝 酿时期。

让我们关注一下国际经验,全球一千家大银行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19世纪80年代以 来,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独资银行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假如我们仍 然固守原来的国有独资模式,进入WTO,我们就无力和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抗争。

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地方,就是从事资本运营,所以本身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后盾。 由此,资金动员就显得分外重要。

根据深、沪两家发展银行股票上市的实践,1999年新股1元发行价约为5元,溢价4元。 假定总股本为1000亿元,溢价收入为4000亿元,公众股如占20%,国有股为80%,国家就 取得3200亿元的溢价收入。在银行信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这只是一种保守估计。这种 资金凝聚的效果,居民储蓄不可能达到。而且,银行上司公司的出现,必然导致储蓄分 流,这对未实行股份化改造的银行无疑是一种压力。

据悉,中国银行正在做改制试点,建设银行已提出要在近期上市,可说形势逼人。但 中国多年的传统是喜欢别着急,慢慢来。虽然“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仍“犹抱琵琶半 遮面”。抢先一步和随后跟上自然有不同的意义,不难推断,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也会 不甘示弱。我们诚望,四大国有银行早日改制有成。

(四)调整银行的规模和数量

我国现有的银行有两种特有的现象:第一,因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分立,力量分散 ,总体规模和资金容量相对狭小;第二,由于行业之间的竞争,营业网点丛聚,几乎凡 是像样的建筑几乎都有银行摊位。四大国有银行如能合并重组,无疑会大大增强实力, 既减少了内耗,又加大了对外竞争力度。中国的银行应该团结一致对外。

适当撤消一些网点,可以减少规模不经济。据目测,现在银行的网点数量,仅次于饭 店,几乎是抬头可见。有些支行、分理处除装潢比较别致,规模和小饭馆相差无几。网 点过多,导致业务量分散,效益下降,负担增加。撤并一些网点,增加自动存款取款设 施,照样可以给用户提供方便,磁卡电话机就能提供了最好例证。

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互设银行,届时我们的竞争对手就不再是自己,我们本 来就是发展中国家,资金实力并不占有优势。资金的集聚和银行的合并是一条很好的出 路。如果我们能做出先期准备,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五)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没有客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加入WTO,我们也要走向世界,对于外国来说,我们也是远方来客。冲击和挑战不可避 免,但最终结果都是互相受益。

我们总是愿意用金融市场开放的利与弊来讨论问题,这种研究方法看起来很全面,但 却有一个重大的失误。也许,在这里全面就是不全面,因为看不出是非。任何事物都有 利弊,走路可以摔跤,但是人人在走。吃饭要防噎,但不可拒绝进食。金融市场开放已 经不是一个讨论的问题,而是大势所趋。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面对。

比如,有人担心,引进外资银行会过度冲击国内金融业务,其实并非如此。韩国在20 世纪70年代引进外资银行,虽然发生过竞争,但结果却使国内银行不断壮大起来。很多 发展中国家都有类似情况。武功只有交手、切磋,才能了解对方,提高自己,乃至战胜 对手,经济生活也是如此。在我国,外资银行虽然占领了一定份额,但对中方银行并未 造成直接威胁。其主要原因:(1)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受到很大限制;(2)外资银行 开设分支机构受到限制;(3)外资银行吸收外汇存款数额受到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已 经通过优惠政策得到弥补。以后的发展趋势是从放宽走向逐步取消限制,废止优惠性政 策,实现国民待遇,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尽快接轨。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提供这样的例证:一个封闭国家走到了世界前列。凡是发达国家, 一定是开放国家。从贸易自由化到金融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金融体 制从改革到如今,虽有变化,但步履缓慢,只有外资银行或跨国银行的介入,中国的银 行才能更快的走出国门,接受世界经济大潮的洗礼,在大风大浪中驶向胜利的彼岸。

收稿日期:2005-04-28

标签:;  ;  ;  ;  ;  ;  ;  ;  ;  

论深化改革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