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P<0.0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一月复诊时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连续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201-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前血糖正常,无糖尿病表现,但在怀孕期间出现葡萄糖耐受性异常,显现出高血糖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危险的妊娠期并发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也在随之改变,孕妇进食多而精,但活动量却没有增加,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妊娠期高血压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2]。现我院以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7.4±7.6)岁;孕周为27~34周,平均孕周为(31.1±2.3)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8.2±8.3)岁;孕周为26~35周,平均孕周为(32.4±3.6)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生产经历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中妊娠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孕前具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排除具有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排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者;排除具有精神病病史或无自主意识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具有详细的了解,自愿参与并配合,签订协议。
1.3一般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就诊后接受健康教育;日常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日常护理;出院前告知日常注意事项,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复诊。
1.3.2实验组患者接受连续护理:(1)患者入院后带领患者熟悉院内及病房环境,介绍同病房患者,让其尽快融入新环境,缓解其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2)进行详细的临床问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状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对患者的基本需求进行评估,确立具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方案;(3)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糖结果,保持血糖稳定;告知患者高血糖对胎儿及自身的影响,教给患者血糖仪的使用方法,以便实现血糖的自我检测;(4)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多食时令水果、蔬菜及豆制品,禁食高糖、高脂、高能量的食物,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多次少食,禁止饮用各种饮料,以免血糖含量骤升;可在合理的范围内让患者根据自己的饮食偏好选择食物种类,告知患者调整饮食对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性,避免患者产生逆反心理;(5)治疗及护理工作尽量在白天完成,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保证患者具有足够休息,保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6)指导患者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加能量的消耗,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及血糖调节能力,减少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避免剧烈运动及进餐前运动,护理人员全程陪护,保证患者安全;(7)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制定完整的出院治疗计划,包括药物的应用、禁忌事项、饮食调控、并发症预防、持续体能锻炼等,并要求患者严格遵守,由患者家属监督;定时进行电话回访,将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及时调整治疗计划,维持患者身体机能稳定。
1.4 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最终生产方式及胎儿、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并记录患者产后一个月复诊时的空腹血糖水平。
1.5 统计处理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有4例患者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实验组患者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9%,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1%,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3 实验组患者产后一月复诊时的空腹血糖水平为(4.7±2.3)mmol/L,对照组为(7.6±3.1)mmol/L,两组对比t=4.5,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工作也发展得更为全面,连续性护理就将护理工作由医院延续到了患者出院后的家庭生活当中[4]。护理工作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连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增加出院后对患者的约束,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以维持预后效果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
文中结果显示,接受连续护理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且剖宫产的概率也明显降低。产后一月复诊时接受连续护理的患者血糖含量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这证明,连续护理能够对患者出院后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稳固患者预后效果,维持病情稳定。
总之,将连续护理应用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当中,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朝,郭路.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09:780-782.
[2]王志翔.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09:188.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3
[4]张大锐.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239-240.
[5]吴勃.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8:227-228.
论文作者:徐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妊娠期论文; 血糖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