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殊教育是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一周教育方法,智力障碍儿童因其特殊性必须要区别于普通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在具体的实施教育实施过程中,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务必以尊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生活适应能力等的培养。本文主要就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力;生态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218-01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其智力发育远不及普通儿童内蒙古,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不管是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应区别对待。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差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还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而言,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很单一,几乎是围绕着社区(村镇)、家庭、学校所构成的生态环境。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法以及改善其所处环境,能有效的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因此,通过智力障碍儿童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课程训练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意义
1.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不仅能促进其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赢得尊重,可谓是相辅相成,也是一个双赢的教育方式。
在帮助训练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时,需要老师们注意其身体各个部分的积极配合,改善其身体的协调性。比如通过练习刷牙这个简单的工作,可以提高其手、眼、嘴巴的协调性,而且也让他们理解了身体配合的重要性。比如通过练习洗脸,不仅可以提高其手臂的活动能力,还可以通过擦脸的工作,让其掌握控制身体节奏,有效的利用自己的肢体等。总之,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差,通过自理训练,主要是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促使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
2.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形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完善个人品质。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有着很多特殊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征,这些都是有别于正常儿童的,而且是常人难以接受的。比如有些智障儿童非常懒惰,做事虎头蛇尾,不讲秩序,想到哪儿做到哪儿;还比如有些智障儿童有强迫症,物品必须摆放到他们希望的位置,每天不同时间必须穿不同的衣服,分毫不差等等。通过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智障儿童改善坏的习惯,改善其心理状态,让其更好的适应正常生活。
3.智力障碍儿童虽然智力发育不全,但通过生活智力训练能有效的促进其浅智力的发展。
在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虽然不是刻意的去提升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让智障儿童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比如,这件事情我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做才能做得最好,我需要记住什么,做这件事情的顺序等等。这样的思维习惯的养成可以有效促进其浅智力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生态化教育方法运用
1.什么是生态教育课程
生态教育就是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环境,在智障儿童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以适应他们未来生活为前提和导向,促使中、重度智障儿童主动的适应身边环境并学会运用。同时因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别对待。
具体来说,环境生态课程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根据个性来进行针对性训练,也就是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智力程度有针对性的在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中进行训练。第二,教学的过程将侧重引导智障儿童如何进行生活如何做有意义的事情展开,让教育内容更加实用也更加丰富。第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智障儿童参与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会教育智障儿童学会如何谋生,生活,与人相处等。第四,利用智障儿童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教育训练,可以充分利用智障儿童身边的资源,让儿童在自然支持的系统中更好更快的接纳教育内容;同时方便智障儿童与周围人的接触和沟通,提升教育的实战性。第五,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智障儿童接纳程度高的,易于理解的真实情景进行教学,促使智障儿童逐渐形成从课堂教育到现实生活的迁移和类化能力。
2.生态化教育如何促进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第一步想要提升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需要对其目前的生活状态进行有效评估,除了对其进行专业评估之外,还要结合其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因素,比如社区成员、家长等也提供问卷和访谈,将智障儿童主要接触的生态环境均成为其能力提升与评估的参与者,帮助其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
第二步,在明确了智障儿童的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因素后,将这些资源进行系统分析,让这些有效的资源全部作为智障儿童能力提升的把手;然后因人施课,以人为本,在尊重智障儿童的前提下,将其目前的生活为中心,明确对其的教育目标,逐步提升其生活适应能力,包括感知、协调、运动、行为等能力的培养,以及生活技能的教授等等。
第三步,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活动后,应该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并与其之前的行为做对比;老师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分析,将教学与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评估过程中同样需要鼓励智障儿童所处的社区和家庭成员参与。得到反馈后,要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发扬优点提升不足,确保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以上的生态化教学模式,能够在让智障儿童便于接受的情况下提升其生活、交流、运动等综合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阴艳.浅谈用生活化主题教学实现智障儿童的有效学习[J].文理导航(下旬),2013,(6):94-94.
[2]张英爱.浅谈学前班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133-134.
[3]丁同梅.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J].现代特殊教育,2013,(5):20-22.
论文作者:南方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智障论文; 儿童论文; 智力论文; 障碍论文; 能力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