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高中物理学习和教学的思考论文_王尚雷 王明洲

关于对高中物理学习和教学的思考论文_王尚雷 王明洲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 262700

曾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调查:在高中所有学科中哪门学科最难?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答案:“物理让我选择了文科。”

由于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很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别难。进入高中以后,经常听到同学这样说:“物理是‘学着容易,做着难’。”不少同学对物理课的反应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书上作业容易解决,但就是做不起其他资料上的习题,考试成绩更不理想。那么,高中物理是不是真的难学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学好它呢?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在此,本人谈谈学习高中物理的几点建议以及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一下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

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必须高度集中精力,边听边记边理解;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试题时暂且放放,跟上老师的节奏听好每堂课,课后再及时消化巩固,并解决课上遗留的问题,做到每天不“欠账”。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二、只记结论,不注意推导过程。

对于规律和概念很多学生只是强行记忆,而忽略了理解这一重要过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中学的精髓,如果把中学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比如位移这一概念的引入,很多的老师就是按照书上所讲的方式进行讲解然后给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这一定义,再通过例题进行加深和巩固。当然,通过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关于位移方面的练习题,但是当你提出位移到底是一个什么物理量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很茫然。对于这一节课有一位物理老师是这样讲解的:让全班一半的同学把眼睛闭上,另一半同学睁开眼睛;然后他从教室的前面走到后面再回到原来的位置,问:“我动了没有?”答案当然就可想而知了,睁眼的同学说动了,闭眼的同学说没动。接下来由老师引入,说动和不动的同学都有自己的道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引入为概念的提出做好了铺垫,也对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讲完新课之后再让学生起来解释原因,从而真正让学生理解了位移的概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将繁琐的规律简化成简单的结论,比如行星的运动中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推导过程还应记住结论“一大三小”,即“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越小”。记住结论之后,再处理一些定性判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很多的同学只记住了这句话而没有理解推导的过程,遇到定量计算时就无从下手;更有甚者,只记住结论而不知道它的意义,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应用了。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三、只听不练,或者没有及时练习巩固。

有的老师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自己的课内让学生完成对应的习题,只是简单地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但往往学生没有及时去做或者根本就没有去做。学理科只听不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当老师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手:第一,我们的课可以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完整”,也就是说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的东西可以不在课堂上讲。课堂上主要介绍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而有些知识可以放在习题当中去补充。这样让课堂容量变小也不会遗漏知识点,从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第二,及时反馈检查。每周下来老师要将本周讲的重要内容以习题的形式加以梳理,同时寻找课堂上遗漏了的知识将其补充在习题中,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及时评阅,再去寻找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此反复总结练习,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愉快,学习、教学效果都很好,何乐而不为呢?

四、对老师的几点建议。

1.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的结论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而来。而学生实验也是学生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可用实验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无论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还是物理理论的提出和检验都离不开实验。实验的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容易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

2.用形象化口诀化解学习的难度。物理学科抽象、严谨、深奥,仔细揣摩,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精彩、美妙和趣味。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中,发现一些形象化的口诀可以有效地化解学习难度。

3.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实际,可避免学生的畏惧心理。物理学的发展改变着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物理学家探究的理论成果,廖廖可数的定律和原理,反映着自然界大千变化,是那么的简洁和精致,既富有理性,又充满美感,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很多物理规律就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用于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律也是那么恰当,比如: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加,对于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我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某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提高了,不一定每一个同学的成绩都提高,个别学生的成绩有可能下降。

论文作者:王尚雷 王明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关于对高中物理学习和教学的思考论文_王尚雷 王明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