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演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盈余论文,上市公司论文,手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做假现象不断,动机主要有:争取再融资(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资格、避免业绩大幅下降或亏损、扭亏保牌(保留上市交易资格)、提高IPO发行价格、炒作二级市场股价、创造“绩忧上市公司”政绩、经营者激励或营造MBO获利空间等。随着监管规则的逐步严密,会计手段也从最简单的伪造收入、少计费用发展到关联交易、资产重组与剥离、资产评估、企业合并、补贴收入等。到目前为止,越来越滥用会计估计,手段也愈加巧妙并难以通过制订规则来监管。
一、传统盈余管理手段
伪造收入包括过早地记录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记录伪造收入、使用一次性所得抬高收入,以及把现在的收入转移到未来等手段。少计费用包括将费用递延处理或一次性冲销和不记录相关费用及负债两大类。前者有营运成本资本化,折旧或摊销非正常缓慢,降低资产准备,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将费用一次性冲销,虚减成本费用或负债等;后者有利用存货计价方式减少销售成本,调整预提费用以冲减当期成本,附属或关联单位承担费用等。关联交易、资产重组与剥离、资产评估、企业合并、补贴收入等手段则是通过更曲折隐蔽的途径实现多增收入或利润的目的的,同时还回避政策的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时的质疑。但这些手段大多是提升线下项目收益,按证监会 2001年“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后于2002年、2004年修订)的规定,大部分线下项目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2002年7月24日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明确了再融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应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进行计算,对于追求再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而言,这些手段失去了使用价值。
上市公司滥用会计估计的主要表现是,不正常的巨额计提或少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金额,或者以建立秘密储备、再在以后年度转成收入,或者以减少当期费用来提高会计利润。根据2001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及补充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中包括坏账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为何要对没有发生只是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作确认呢?这是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按照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谨慎性原则,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职业判断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要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要确保资产真实符合资产的定义(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以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还要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正因为会计估计涉及面很广,企业未来经营中的任何可能发生的风险,都可以通过会计估计来规避和减低,所以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只能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从而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调节利润提供了可能。比如,产品的降价、原材料的涨价、未来可能支出的大笔费用、无形资产的受益等等,都可以成为转移或者调节利润的秘密通道,甚至扩展成“洗大澡、一身轻”。
但是,以上会计手段一方面面临着各项会计规范的制约,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投资》、《无形资产》等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18号文)等,证监会多个《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使得上市公司在调节利润时难度越来越大,稍不注意即有“犯规”受处罚之险,从而通得上市公司束手束脚。另一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强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职的监管与处罚,并于2002年7月31日颁布了《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详细列示各种可能导致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因素及表明公司存在财务欺诈风险的“红旗”,以提醒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对此应予以充分关注,这使得注册会计师轻易不敢纵容上市公司以简单却危险的手法调节利润。第三,以上会计手段不可避免地在公司财务指标上留下了蛛丝马迹,随着投资者专业分析能力的提高,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媒体的披露与指责,往往使虚增利润以抬升二级市场股价的如意算盘落空,尽管上市公司在调节利润时费尽了思量。
二、追溯调整法和会计政策变更
“追溯调整”是指当企业对业务事项或交易的会计处理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时,应当视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这项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如果交易或事项是在以前年度发生的,理论上企业应当重新编写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并向投资者公布,但实务上这样操作的成本太高且会引起会计信息混乱。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只需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按新会计政策对以前各年追溯计算的本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调整为本期报表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追溯调整的目的是避免将前期事项影响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便于本年度会计收益能够如实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符合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收益成本配比原则。因此,追溯调整事项和金额不影响已公布年度报告和当期报告的年度利润数据和财务指标。
2003年以前,证监会在审核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和ST、PT公司上市交易资格时,只看连续三年的已公布年报数据,不考虑追溯调整的影响。2001年底“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第五条明确了“因国家有关会计政策调整导致公司追溯调整后出现三年连续亏损的”不适用“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规定。上市公司从中发现了机会: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实现以前年度业务事项的巨额冲销或计提,既可填补资产窟窿或建立秘密准备,又不影响各年会计利润数据和对再融资或亏损资格的认定,同时只需在年报披露中寥寥数语带过,除了专业人士外很少有投资者关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有条件的公司就走上了这条略,不符合“会计政策变更”要求的创造条件也要凑上去。2001年年报披露中就有不少公司混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概念,将应当在本期调整的会计估计变更事项作为会计政笨变更处理,以调整期初留存数,使本期利润“实亏虚盈”。
上市公司因会计政策变更而采用追溯调整法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企业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只有在三种情况下企业才能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这三种情况是:(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有要求;(2)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3)该变更引致的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有时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如坏账准备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可以看成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准则规定这类情况一律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应用“未来适用法”,调整金额可能影响本期会计利润。因此,上市公司想通过这一途径随意做假也有了不少障碍。有没有宽松些的做假通道呢?有,只要上市公司舍得下面子,那就是“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三、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会计差错”指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错误而形成的会计核算错误,如: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会计估计错误,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漏记已完成的交易,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等等。“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如某项交易或事项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金额的10%及以上的会计差错,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也是重大会计差错。对于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只需调整本期相关项目;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则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并将其他相关项目作为本期数一起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则调整本期相关项目。只有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加以调整会使公布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可靠,并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报表阅读者的决策或判断,才需要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这即: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适用追溯调整法。
与会计政策变更相比,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适用范围要广得多。只要企业认为过去会计处理方法存在问题以致披露的信息严重不可靠,就可以应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本期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而不影响本期会计利润。哪怕是过去虚增利润10多亿都可以一次勾销,这吸引了上市公司。
与会计政策变更有本质的不同,上市公司运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必须承认自己在过去犯了错,现在进行更正,意味着负责前期会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也犯了没有发现报表披露错误的错,即“审计失败”,双方都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还可能引出“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公司轻易不愿采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因为证券监管部门对于这两者的监管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会计政策变更行为通常不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构成影响,而 2003年以后对于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上市公司,均以追溯调整后的业绩指标作为监管指标和再融资衡量标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的标准“连续三年亏损”不计入因会计政策变更行为而产生的追溯调整,而2003年11月6日开始计入因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而追溯调整导致的亏损。
虽然要承担付出代价的风险,“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仍不失为所有会计做假手段中的最后法宝,因为它有金额大,操作快、运用广、不影响本期利润、没有后继的资产包袱等优点。当上市公司面临可能被ST、申请恢复上市或其他的关键情况时,丢车保帅是常用的办法。另外,当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操纵利润、实现了盈余管理目标后,往往会留下资产窟窿,这时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可以充当“清道夫”的角色。认个错就能够一次性解决前面的包袱,不影响未来的业绩成长,在企业更换经营团队或审计事务所时特别有效。因此,作为“救命稻草”,“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近来有日渐流行的趋势。
2004年1月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明确要求上市公司不得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如果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有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对公司做出的会计差错更正处理与披露,尤其是对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应予以适当关注,并恰当表示出审计意见。公司经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交书面材料详细说明重大会计差错的原因、内容,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董事会应做出专门决议,监事会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的决议提出专门意见并形成决议。相信这一通知会规范2003年年报中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是否滥用完全是个程度问题,只能就具体情况和具体个案认定,很难通过统一的标准来制约。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差错更正论文; 企业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利润论文; 会计职业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项目公司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重大资产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