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许多中职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常常也将在学校里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带到工作之中,令很多企业对这些毕业生很不满意。中职生将不良行为带出学校、带进社会,其不仅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发展,而且对于企业的良好运行也起到了阻碍作用。对此,本文就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中职生 不良行为 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对中职生的专业教育,以便让其在日后凭借优良的专业素养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但就近些年中职生参加工作后的表现情况而言,着实令人堪忧,许多企业对某些中职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很不满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中职生将在学校养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带到了工作中。笔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加上多年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1.内在原因。由于中职学校不比与其他本科院校,中职学生毕业后学历相对而言较低,且就业面较为狭窄,这就造成大多数中职学生感到前途无望,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心灰意冷,产生自暴自弃、自我贬低的念头。这自然而然地就使某些中职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在自暴自弃中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敏感,易受外界影响并且容易消沉。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差,未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懒惰,整天处于浑浑噩噩、漫无目的甚至放弃的学习状态之下,经常沉迷于手机游戏、迟到、早退、逃课、打架、吸烟酗酒等,无视校纪校规,不听从老师、家长的教育。以上这些不良行为已经成为了很多中职生的通病,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积极地和孩子沟通,帮助其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2.外在原因:(1)家庭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且当代的中职生大都是被家长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宠大的;况且还存在某些单亲家庭,家长对学生疏于管教,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未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还有些是富裕家庭,孩子觉得自己可以依靠父母、衣食无忧,所以整天只顾吃喝玩乐,懒于上进。所以致使他们养成懒散、行为不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思进取、极易退缩或放弃的习惯。(2)学校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职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实行技能教育,而不是升学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和引导,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之上,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上的教育,致使学生的思想不端。(3)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发达,社会对于在校中职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生由于缺乏监管,就会在社会上接触到一些有如网络色情、反动负面等不良信息。中职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还未健全,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以其平时在生活中养成的意志力还不足以抵抗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这些来自于社会的大量的不良信息,中职生一旦沉迷于其中,就会导致自制力下降,失去人生目标、不思进取,做出荒唐的举动。
二、中职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
1.树立严谨的校风、良好的班风,走“低进高出”的教育模式。要想彻底地改掉中职生所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就必须树立严谨的校风,班级要制定明确的班规,以约束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职学校要始终坚持“低进高出”的教育原则,将那些原本学习差、自制力低、行为习惯不端正的“低进生”培养成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的“高出生”。除此之外,学校在营造严谨校风、建立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技高、德高、责任心强的思想教育队伍,重点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校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服务老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树立职业道德楷模,彰显榜样的力量。为了让中职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自己的职业信仰,提高思想觉悟,学校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让本职业的道德楷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中职学生,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影响他们的职业精神。正确树立职业道德楷模、选择职业道德榜样,以榜样来激励学生不断奋进,是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其具体可以表现在,学校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弟学妹们做分享,或是与本行业相关企业进行合作,邀请他们来校做宣传,将本行业优秀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进行传扬,以促使学生产生共鸣并积极地向榜样学习。
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工作之路,若是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各中职学校的教育者应该仔细地观察中职生的行为状态,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从根本上剔除掉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丽 中职生不良行为现状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7。
[2]陈海霞 通过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刘慧 班会改变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玉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中职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学生论文; 不良论文; 学校论文; 榜样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