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论文,产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传统农业转化为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农业高新技术 发展战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在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频繁的具体国情下,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农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传统农业转化为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农业,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因此,必需充分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工作也出现了新局面。专业迅速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并在动物胚胎工程、植物的生物工程育种、电子计算机农业应用及组织培养扩繁与脱毒、家畜禽主要疾病快速诊断和基因工程疫苗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在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下,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已开始面向市场,调整方向任务,加速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亦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进程不快。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下,从总的情况来看,还不能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经费严重短缺、基础设施差,手段比较落后等问题,基础研究和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工作十分薄弱。特别是在我国不断加快开放改革,不久将复关进入国际大市场的新形势下,一些领域将受到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强烈冲击,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不失时机地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及推进其产业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1.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要在充分理解十四大精神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紧紧围绕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把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当作当前农业科技工作中影响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其基本指导思想是:1.坚持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服务,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开辟新的途径,增加新的科技储备。2.选择有限的目标,重点突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选择有优势,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并能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集中力量组织实施。3.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加快技术商品化、产业化,使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正确处理科研与开发、技术与产业的关系,有计划地安排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使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一个合理的配置。
根据以下指导思想,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主要畜禽的产量、质量和生产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使农业迅速走上高产、高效、优质的发展道路。2.建立和健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加速高新技术向产业化发展,迅速形成规模产生效益,使其成为我院科技开发的支柱产业。3.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改进提高现有技术水平和不断发展高新技术提供科技储备。
2.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与重点
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是:1.农业高新技术。优先发展近期内能够形成生产力的技术,并对一批比较成熟,在生产上确有成效的高新技术大力进行开发、推广和应用;抓一批预期能在本世纪末以前进行开发应用的项目,加强超前研究,建立和完善应用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储备;同时,面向21世纪初期的发展目标,加强关键性的应用基础研究,跟踪世界先进水平。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走“产品化、市场化、多渠道联合”的道路,向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重视先导型产品、拳头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同时要加强主导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及配套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使相关产品和技术能够软硬结合成龙配套,迅速形成先导型产业。近期内主攻新产品开发,通过多渠道联合,加强完善营销体系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以企业化为近期目标,加强生产基地建设,迅速形成规模、形成效益。
今后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1.优先发展近期能形成生产力的技术。如:主要家畜、家禽疾病防治与诊断生物制剂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组织培养扩繁和脱毒技术的开发等。2.建立和完善应用技术研究。如家畜的胚胎移植、性别控制、胚胎分割、胚胎嵌合技术;应用杂交瘤技术,发展单克隆抗体,生产动植物病害的快速诊断试剂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利用组织培养中细胞突变体诱变和筛选、外源DNA导入、原生质体培养等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电子计算机在作物管理自动化中的应用和农用遥感技术等。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如主要作物、畜禽等基因的定位、分离、重组、转移的研究;细胞融合、体细胞遗传、组织培养中细胞无性系变异、器官分化、形态建成的生理生化机理;动物排卵、受精机制,初期胚发育、精液和胚胎冷冻生物学研究;围绕单克隆抗体和T淋巴细胞产物的应用,开展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等。4.加速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尚无产品的领域或项目根据市场要求和可行性分析,加速新产品的开发,使技术迅速形成产品。已有产品的领域或项目,要向多规格、系列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主导型产品的配套技术和配套产品开发,增强整体规模和效益。5.加速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生物制品生产基地或企业集团;畜禽新品种生产基地或联合集团;组培扩繁、脱毒生产基地或联合集团。6.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营销、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产品营销队伍的建设。
3.应重点考虑的几项主要政策与措施
3.1 制定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根据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长期性、地域性和高投入、高效益的特点,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律的长期发展政策,切实保证它的稳步发展。要制定我院增强农业高新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制定提高研究效率、稳定吸引农业科技人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生产、营销的政策和鼓励科技人员从事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贸易及配套的奖励政策,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条件。
3.2 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的投入。除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外,注意吸引国外和民间资金,增加投资强度。在科技力量配置上,也要向其倾斜,要结合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对此作出整体安排。
3.3 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科研、开发、营销队伍。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贸易。要特别重视开发、营销和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通过进修、培训和交流,努力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新技术应用水平和科研、开发、营销能力。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特别要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根据需要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到国内外进修、考察、合作研究和合作贸易,参加国际学术贸易活动。
3.4 积极改善工作和生产条件。要对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进行完善和更新。在配备常规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配备必要的大型仪器和成套设备,实现试验和生产手段现代化。试验场、生产基地,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3.5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联合。要着眼于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的开发、生产、营销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推进与国际国内有关组织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的引进,同国外有关单位和个人建立广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