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控制论文_肖宝龙

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控制论文_肖宝龙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潜在价值无可估量。对于风能的应用,人们早在风力发电之前就将风力用于磨面、抽水等活动中,通过风能创造带动生产活动的经济力。事实上,风力发电的真正历史源于18世纪一场席卷英法的狂风。狂风造成的灾难经过评估:该场风暴在数秒钟内就发出了一千万马力(即750万kW)的能量,有人便估计出全世界可供发电的风力资源产生的电能是水力发电的10倍,自此,为风力发电打开了大门。风力发电的关键是发电设备及其基础设施,风电工程的建设是保障风力发电高效安全发电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风电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和存在的风险因素,探究了如何降低或规避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中的风险因素,以提高风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风力发电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工程建设;风险控制

引言

风能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在目前全球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2016年全球新增装机风电容量为52.57GW,中国占比36%。这几年,风电场的建设规模在持续增加且装机容量在逐年增大。这就对风电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的风电产业起步较晚,这也使得在盲目追求风电项目建设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导致其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还存在欠缺,还表现在没有对大型的风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明确以及预防管理。因此就需要针对目前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1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

1.1总承包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指的是业主把工程委托给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所承包企业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对该项目工程进行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等方面实行全过程或阶段性的承包。总承包模式中,承包公司负责责任内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所有内容,具体内容由承包商和业主协定,协定结果以合同的方式呈现,承包商必须履行合同中约定的所有格规定。承包可以分为阶段性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凡具有承包资质的承包商都可以参与承包。

1.2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在风电工程项目管理阶段的应用,与一般的工程项目相似,会经过招投标、设计、建造3个基本环节。在进行项目工程设计期间,通常会与施工建设部门进行协调,并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进行责任担当,这种较为基础的工作模式,参与的部门或利益人相对较多,且设计、施工常常会受到这些参与对象如发包方、业主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相应的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都会利用这种标准化的模式,在开展实践管理期间,通过企业单位的施工团队的建设,相应的实践工作能够围绕标准规范制度,并明确各阶段施工建设的流程要求。在传统模式之中,设计单位在施工建设前期,需要通过签订招标书的合同或协议形式,展开施工建设可行性的相关研究与分析。设计研究工作基本达成之后,才能进行招标书的投放,招标过程中,相应的承包商筛选需要结合项目工程目标需求,保证其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更加适合该项目建设。等到后期的承包商明确之后,再协调业主进行沟通交流,协商施工建设的细则要求。在此阶段业主企业单位的代表,以及设计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和承包商就各个合同细则进行讨论。监管工程师在施工建设阶段,可以加强对质量安全的监督管控,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能按照目标要求顺利推进。

1.3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模式指的是从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和业主签订的合同规定,对该工程项目的实施全权负责,或者过程中的一些阶段进行服务和管理。项目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管理行为属于委托性质,由具有项目管理资质的企业根据合同中约定的对整个风险工程项目实施综合、统一的服务和管理,其管理更加标准化,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质量。项目管理模式代表着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成熟化,属于专业化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现已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国内的部分大型风电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应用,相信未来我国的风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解决风电工程建设中风险因素的有效策略

2.1做好合同文件的审查,处理索赔问题

合同条款内容要严谨公平,避免其中存在一些漏洞问题,这样就能避免承包商找理由索赔,威胁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用。合同条款中的风险转移工作,能够将项目投资、技术应用的责任分配,这样建设单位所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少,还能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通过对索赔问题的防控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害,还能给项目工程资金链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2风险监控

针对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需要加强风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监控,了解常见的风险因素,仔细分析引发风电工程建设管理风险因素的根源。为了提高风险监控的准确性,可以应用智能监控设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控制技术、通讯管理技术等建立风电工程监控系统,并建立风险监控数据库,监控国内现已建成的或正在建设的风电工程,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及自动化风险监控,了解和认识风电工程建设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风险对象,缩小风险因素识别的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和加强风险因素的管理搜集科学的信息数据。

2.3风险评估

以我国西北酒泉千万级风电基地为例,在建设之初首先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充分了解该地区用电需求,同时根据酒泉千万级风电基地建设的要求,考虑新能源开发利用后的吸纳问题,做好周边地区的用电调查和电网结构分析,找到地区风电消耗与风电基地建设启用后风力丰富的矛盾,从而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是针对风电基地建设与开发的优点与缺点,正确的认识风能发电厂全面建设与管理的限制,同时客观的分析市场对风能的需求与消耗,对风电基地假设管理的整体情况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做出风险评估表。此外,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综合情况分析出风险控制的主要环节,为风险管理及控制打好基础。

2.4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因素的终极管理目标,目的就是减低或规避风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减少风电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我国风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性和综合利用的高效性。通过对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风险因素的监控、识别和管控,有助于降低我国风电工程建设投资的成本,提高风电工程运营的经济效益,真正发挥风电工程建设和应用的环保性。有效的风险控制是未来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趋势,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风电工程建设及生产技术的成熟,对于我国而言,代表着风电工程建设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标准。

结语

风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将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性问题集中管控,通过对我国相关地区的政策以及法律规定的认识了解,能够将现有的管理模式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其中的风险问题逐步扩大化。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探索更加符合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这样就能将各种风险因素降低,给风电工程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发灿.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因素分析[J].环球市场,2016(26):277.

[2]孔昭东,周宏胜,刘锦国.大型风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26(4):30-32.

[3]丁爱军,李琳.山地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水电与新能源,2019,33(2):69-74.

[4]彭辉,郭晓花.高山风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39-140.

论文作者:肖宝龙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控制论文_肖宝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