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述要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述要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述要

王中汝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具有鲜明科学性的思想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关于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运行规律的观点,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根据新的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套完整的思想学说。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也包括在他们的继承者所发展出来的新的思想、学说和理论。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世界观,倒过来就是观世界,即关于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基本特征及其运行规律的认知。最重要的“世界”,是人类社会。方法论,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方法,并使自己与生存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以生存得更好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具有鲜明科学性的思想观点。择其要者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关于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运行规律的观点,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在此之外,还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世界是多元的,自然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社会的需求是多元的,人的个性和特征也是多元的,学校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更应该是多元的,应试能力和分数高低并非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所以,好学校不应该只是那些因为聚集了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可以招录和荟萃在知识学习和掌握上表现优秀的生源的学校,好的教育也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其质量更是不可量化评估。

一 、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当然是人了。过去,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时,强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等等。有没有错?没错,但有瑕疵。问题在什么地方?忽视了人。人之外的物质世界,比如说太阳系之外的未知的宇宙空间,就是存在,与触及不到它的人,关系也不大。所以,上面一系列论断,包括我们强调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相对于精神的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等,都是服务于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无非是强调生存环境、物质生产对于人的重要性。离开了实践中的人,片面地强调客观世界,或者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对优先性,必然导致神秘主义。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最终达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最关心的,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与最高价值追求。

(一)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人是主体。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劳动——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首先是满足生存的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其次是其他类型或性质的劳动。

人有多种潜在能力、才能、天赋、兴趣、爱好等等。发展最全面的人,是最完善的人。人的多种才能的培育和发挥,取决于生存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条件越充分,人的发展越全面。这些条件的创造,又取决于人们对其生存的环境的认识。认识得越到位,越能够按照规律办事,就越自由,就越能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又据此可推知,宋通行十卷本《嵇康集》在流传过程中有所亡佚。于私家藏书中,它至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时又被整理而成为《嵇中散集》十卷本;而于公藏中,它最迟至杨士奇著《文渊阁书目》时被整理而为《嵇康文集》。宋《崇文》本经宋末,元朝,至明初已被分为公私家所整理的两种本子。鲁迅《嵇康集考》案云“明有二本。一曰‘《嵇康文集》’,卷数未详。一曰‘《嵇中散集》’,仍十卷。十五卷本宋时已不全,焦竑所录,盖仍袭《唐志》旧文,不足信”,与本文所言合。

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在谈到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学说时讲过一段话,非常有启示意义:“在达尔文以前,他的今天的信徒们所强调的恰好是有机界的和谐合作……达尔文的学说刚刚得到承认,还是这些人立刻到处只看到斗争。这两种见解在狭小的范围内都是有道理的,但两者也都同样是片面的和褊狭的。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但是,想把历史的发展和纷繁变化的全部丰富多样的内容一律概括在‘生存斗争’这一干瘪而片面的说法中,是极其幼稚的。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5]547-548

什么人的解放?恩格斯晚年,曾回忆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历程:他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所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只要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还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变革。1789年的法国资产者也曾宣称资产阶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但是贵族和僧侣不肯同意,这一论断——虽然当时它对封建主义来说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抽象的历史真理——很快就变成了一句纯粹是自作多情的空话而在革命斗争的火焰中烟消云散了。现在也还有不少人,站在不偏不倚的高高在上的立场向工人鼓吹一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新手,就是工人的最凶恶的敌人,是披着羊皮的材狼”[1]369-370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不是思想认识问题,而在于残酷的现实:在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生存、发展条件,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24岁的马克思,在1842年写作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就异常辛辣地针砭了这种现实:世界上有特权者,有贵族,有政治上和社会上一无所有的贫苦群众。在封建制度下,“一种人靠另一种人为生,而最终是靠那种像水螅一样附在地上的人为生,后一种人只有许多只手,专为上等人攀摘大地的果实,而自身却靠尘土为生”[2]249。真正关心人的解放问题,就必须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这样?贫富贵贱是怎么来的?传统的说法,懒惰的人该穷,勤劳就能富贵,可靠吗?仅仅满足抽象地谈论人的问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就在这里。恩格斯的论述,把“阶级”这个概念突出出来了。

(二)阶级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句话是说,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尽管人也具有和其他动物一样的自然性。作为人,或者是作为人的集群的社会,要生存,要发展,首先要衣食住行。这些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单凭捡拾也不行,即使在最原始的社会都不行。那是怎么得来的?生产出来的。因此,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关系。

现实的人,尽管有性别、民族、种族、国家等界限,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把人区分为不同群体的主要因素,却是他们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的不同。一些人拥有生产资料,一些人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的人,要活下去,必须借助别人的生产资料,才能进行物质生产。使用别人的生产资料,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报酬是,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一部分,即所谓的剩余价值或剩余劳动,无偿支付给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从而,占有生产资料者,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取得所谓的利润,不用亲自劳动,而过上较优渥的生活。这种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的占有,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剥削。有人说,生产资料所有者也劳动,而且经营、管理等还是较复杂的智力劳动。马克思也承认这一点,但他认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所得,主要是劳动者贡献的利润,与利润相比,他们凭借自己劳动取得的报酬即工资,微乎其微。

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每个人都占有生产资料,科学技术服务于全民利益,产品分配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意味着,人类最大限度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消除自然和社会对人本身的不合理束缚,按照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为每个人根据他自己的兴趣发展他的才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以有没有生产资料以及在劳动乃至社会中的地位为标准,马克思主义把人们分为阶级。阶级,就是最重要的人的群体存在形式。或者说,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现实中的人,首先是以阶级成员的身份存在的,不管他有没有意识到。人类社会的阶级图谱,可以简化为两种:一种是统治阶级,拥有生产资料,靠生产资料发财致富;一种是被统治阶级,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这两个基本阶级,在奴隶社会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在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剥削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尤其是人们对其知之不多的时候,还带有相当的强制性。从强制的意义上讲,不管是剥削者还是被剥削者,在规律面前,都是不自由的。工人不自由,怕失业。资本家也不自由,怕破产。如此等等。

尽管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都不自由,但相对于剥削者而言,被剥削者的境况还是最差的。因此,人的解放,首先是被剥削者的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首先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重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工人阶级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或者说是穷人的立场。只要把人分成贫富的社会状况还存在,马克思主义就永远不会过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远占据着道义上的制高点的根本之所在。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穷人的旗帜,劳动者的旗帜。

综上所述,为确保高层建筑物正常施工、安全使用,开展沉降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的复杂性,本文提出结合现代软件实现沉降数据分析处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立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可实现对数据的高效、规范分析与处理,同时在查询、存储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为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等提供可靠依据。

(三)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

在英语中,解放和自由,是同一个词,即liberty,或者可以说,是free from。

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之后,先后经历了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以及有阶级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

在原始社会,大家都是自由平等的,但这是最低级的自由平等。几乎不掌握科学技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了解非常少,生产力非常低,维持生存都不容易。这种原始的自由平等,是抱团维持生存所需。这个时候,人类主要是受自然的束缚。

在加硫除铜过程中为了使硫化渣与铅液分离的更好,在加硫以后再添加一些碎焦炭屑(或湿润的木屑)以减少硫磺粉的烧损,还可以使所产的浮渣疏松干细,混入的铅相应减少,且更容易打捞。这时可用泵将铅液汲送到阳极铸造锅中调整锑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打捞部分浮渣。

进入阶级社会,也是一种进步。至少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一部分人劳动养活另一部分人提供了可能。剥削,就是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是农业社会,人类在受自然的束缚的同时,也受人类社会自身的束缚。社会成员,不同的阶级,被进一步分为等级,阶级之间有剥削压迫,不同等级还享有不同的经济、政治等特权。也就是说,人类受到双重束缚,但束缚的程度不一样:自然束缚在减轻,社会束缚在加重。

资本主义社会,人类获得了更大的解放。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越来越多。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为人类的彻底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消灭了等级,实现了各阶级法律政治上的自由平等。最重要的,还是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生产力,成为消灭剥削的前提: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客观上能够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解放,是不彻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的存在,使得法律政治上的自由平等,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科学技术的使用,首先服务于资本的利益,而不是全社会的利益;使得人的发展,在规模化、大工业流水线和强制性分工之下,片面化、畸形化。

现状水质不达标的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量大于计算纳污能力的,以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作为限制排污总量;污染物入河量小于计算纳污能力的,以污染物现状入河量作为限制排污总量。

高校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能够促使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网络环境,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课堂理论知识讲解,通过不定期的举办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有助于强化学生政治方向与思想政治理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通过正确地引导与帮助,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新媒体软件,对新媒体的发展有着正确认知,有效掌握新媒体的操作方法,树立牢固的自律意识。在网络环境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远离不良信息的传播。

二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写了1880年法文版前言并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3]493)中,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3]545-54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再次强调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发现”,即“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3]601。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人类生存、发展、解放的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贡献。

(一)物质生产

人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的解放,人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也要通过生产实践并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持续得到深化。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揭示了这个真理:“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527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活动,本质上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物质交换活动,是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的。这个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二是生产关系。

专政,在英文中和“独裁”同义,古罗马共和国时就有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特别是罗伯斯庇尔统治期间再次出现过,是一种暂时停止宪法和法律实施、依靠暴力强制进行统治的政治形式。在历史上,专政的主体一般是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的主体,扩展到除个人之外的阶级或阶级中的集团。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三点发现,可以作以下理解。

与此同时,运用智能化监管的手段加强对患者安全管理。医院打造了集医院设备监控与能源监控、后勤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于一体的运营管控综合平台。“在平台上,可以提前预知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推送报警信息给设备负责人,力争将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沈崇德自豪地称,真正做到了“坐镇监控中心,掌控千里之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生产组织形式。反过来,一定的生产关系,在其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独立性,会对生产力起反作用,或者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阻碍也仅仅是在一定限度内。当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时候,社会生产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就要来了。其必然结果是,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范畴,结合在一起,被称为生产方式。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在马克思主义的词典中,生产方式也被称为经济基础。“经济”一词,主要就指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本。“基础”一词,意思是物质生产活动,或者生产方式,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具有第一性的活动。

一个社会,除经济或物质生产活动外,还有别的领域或活动存在。有政治法律的,负责公共事务的处理、公共秩序的维持。有精神文化层面的,如宗教、伦理道德等等。这些方面,被马克思恩格斯视为“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来讲,缺一不可,都很重要。怎么去观察一个社会的政治、精神文化方面的状况?它们是怎么运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决定政治的、精神的上层建筑;政治的、精神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是强调人们不同活动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经济是基础,作用最重要。这在方法论层面告诉我们,观察一个社会的运行,首先要从经济入手,才能得出科学、明确的判断和结论。在实践层面,要求我们要把经济建设或者物质财富的创造,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上,除非发生了战争等等情况,这个中心都不能动摇。当然,说经济最重要,不是说经济是“唯一”重要的,别的都不重要。别的也重要,也要搞好,但必须有搞好经济这个基础和前提。也不是说,只要经济搞好了,别的自然而然就好了,不需要努力了。经济搞好了,别的方面不努力,也搞不好,反过来可能会拖累经济。

第二,重视政治、文化等的反作用。这个方面的反作用,体现在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方面。对此,恩格斯有过明确的论述:“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4]597对于我们来说,要搞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深化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讲到政治上层建筑,不能不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党学说。政治上层建筑要对经济基础发挥作用和反作用,是通过国家政权和政党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揭示了国家的由来、本质和发展前途。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原始社会(部落、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机构演变而来的:本来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国家,在私有制和阶级斗争产生之后,具备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职能——成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进行统治的工具,也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人们强调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而忽视它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不对的。恩格斯的话,非常值得思考:“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5]187国家不是永恒的,有产生就有消亡。当生产资料不再被特定阶级而被所有人共同占有、共同支配时,当社会成员不再被划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时,当阶级斗争、阶级统治乃至阶级消亡时,国家也就消亡了。在这里,消失的是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而不是公共服务职能。只不过不再有政治统治职能的国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政权了,而变成了别的东西,正像它在原始社会的“前辈”一样。

第三,谈到阶级斗争,就避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马克思曾说过,阶级和阶级斗争都不是他的发现,他的真正贡献不再这个地方,而在别处。马克思是这么说的:“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106

第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学说,既是经济分析方法,也是利益分析方法。任何一个社会,所存在的不同个人、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益之争,是利益的博弈。当然,不同的利益冲突也有着性质之分,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冲突,更多的则是可以协调解决的非对抗性冲突。看清楚冲突的实质,才能通过合适的手段化解冲突。

(四)阶级斗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范畴在各自内部的互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推动着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究竟是怎样展开的呢?阶级以及阶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阶级斗争,在这里发挥了关键作用。正如前述,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决定了阶级的划分,决定了剥削的产生。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争夺社会财富的斗争,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对于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来说,不同的劳动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不同的劳动产品、社会财富的分配,都是激发或降低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来说,利润的多少,向劳动者让步的限度,提高利润的新的劳动方式,科学技术、生产方法的变革,等等,也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在阶级社会,阶级之间围绕着各自利益的斗争,推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推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传导机制和直接动力。

这里需要注意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阶级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合作总是主要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第一要务,生产只能靠合作来保障。斗争本身,只能影响生产的条件,而不会对生产本身发生作用。过去,人们有一个认识误区,一谈到阶级就和阶级斗争划上了等号,一谈阶级斗争就和暴力手段划上了等号,这种认识是偏颇的。认识上的偏颇,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有关,和我们受革命传统影响过大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西欧的革命时代,他们首先是革命家,自然看重阶级斗争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共产党是靠长期革命斗争夺取政权的,受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也很深。

当然,如果把自己的观点仅仅停留在相对于动植物来说的、作为生物的一个类别的人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就没有独创性了。人的解放,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就是各种流派的社会思潮普遍关心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在于,他们进一步追问了什么人、怎么解放的问题。

第二,阶级斗争,并非总是流血的、暴力的、人头落地的,更常见的是和平的阶级斗争。人类社会的变革,越是处在不发达、文明程度不高的阶段,越是充满了流血暴力。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暴力的作用越来越小,和平的手段则越来越普遍。而且,暴力的作用,往往在变革的临界点上非常突出。这是可以观察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暴力的作用更是下降了。

恩格斯说过,“阶级之间的战争的进行,并不取决于是否采取真正的军事行动,它并不是永远都需要用街垒和刺刀来进行的”[8]264。恩格斯还指出,“通过和平的和合法的方式进行”的“阶级之间的斗争”,“即通过竞争、工会组织以及其他各种和平斗争的手段进行,——在英国,100多年来阶级之间的对抗一直就是通过这些手段进行的”[8]269。有些时候,这种斗争还“极为激烈”,包括“在法律上规定八小时工作日”的要求,“土地、矿山、交通工具的公有化”以及“其余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的要求等等[9]451。再如,“出版自由,不同意见的自由斗争就意味着允许在出版方面进行阶级斗争”[10]528。在民主制基本确立的条件下,通过普遍选举、游行示威等途径争取无产阶级的活动空间,培育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展示无产阶级的力量,较之武装斗争更加普遍。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揭示了政党的本质和作用。政党,是一个阶级中最了解阶级利益、最先进的那部分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担负着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本阶级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鲜明的独立性、阶级性。在组织原则上,无产阶级政党要实行高度的民主制。道理很简单,无产阶级的解放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事,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下而上的民主,才能让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事务上,弄明白自己解放的条件和进程。发展党内民主,还有利于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维持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曾指出,不能把无产阶级运动“变成一个相互吹捧的协会或鼓动家彼此保险的保险公司”,不能放弃党内的“自由批评权”[6]583。尤其是,“要使人们不要再总是过分客气地对待党内的官吏——自己的仆人,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作完美无缺的官僚,百依百顺地服从他们,而不进行批评”[7]33。因为,能够展开“无情的自我批评”,恰恰是党有着强大的“内在力量”[7]36的证明。

生产力,是指人的生产能力,或者为生产本身服务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等内容。在生产力中,生产者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体现在对生产对象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生产工具的改良越来越加快,甚至是生产者的科技素质越来越高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这并没有降低生产者的地位,毕竟科学技术的真正突破也离不开生产者的生产实践。物质生产活动的第二个内容,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它体现在特定的生产组织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上。有人出智力,负责设计、销售、管理、生产调度,指挥直接劳动等等。有人出体力,在生产第一线上工作。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拥有生产资料者,出智力、管理。缺乏生产资料者,大多是直接劳动者。这种状况,即使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也没有根本改变。生产关系,决定了分配关系。拥有生产资料者,除了自己的智力回报外,还取得利润。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取得工资性收入。

一是,阶级不能永恒的,是要消亡的。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阶级的存在,同样是历史的。当阶级的存在条件消失了,阶级也就不存在了。具体到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说,占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统治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要灭亡;相应地,无产阶级也因为革命的成功,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占有,也要灭亡。这个道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依据。

二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到政权稳固、敌对阶级的经济社会力量完全被肃清这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统治形式。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依靠国家政权的有组织的武装暴力,而非宪法和法律,实现和维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个历史阶段,不属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经济社会形态,只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阶段,因而也是一个暂时的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指出过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3]44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国字头的标准化研究机构,从标志上展示了自己全国化、国际化的品牌定位(见图2)。除本身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品牌信息还来自其下属的15家研究机构。比如,2017年5月至7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展了其下属机构“标准情报研究所”的LOGO有奖征集活动,最终征集到92件作品。征集活动提高了社会对“标准化”和“情报所”的认识,也加深了社会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品牌认知。

三是,无产阶级专政,本身不是目的。它的根本任务,是为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创造条件,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等等,最后建立一个无阶级压迫、无人统治人的社会,人们经常把这种社会称为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社会。

以上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主要内容。当然,人们在运用这个学说时犯下的错误,例如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搞肃反扩大化,中国在1960—1970年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个账不能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头上。

三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他们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一)资本主义的特点

资本主义制度,前所未有地解放了生产力,前所未有地在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类面貌。

在生产力的解放上,“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1]36

在对传统僵化的社会结构的触动上,“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1]33-34。“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11]34-35

在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塑造上,“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1]35。“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1]35-36

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上,“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11]36

在收入分配上,资本主义社会前所未有地拉大了贫富差距。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力落后,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产品——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之外的那部分产品——不多,不可能存在普遍的无限制的贫富差距。“如果在一个经济的社会形态中占优势的不是产品的交换价值,而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剩余劳动就受到或大或小的需求范围的限制,而生产本身的性质就不会造成对剩余劳动的无限制的需求。”[12]272-273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商品或货币拜物教下,剩余价值成为资本追逐的唯一目标。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革命性飞跃,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为资本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提供了可能。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就是尽可能地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尽可能地提高资本家的利润。两极分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2]743-744

单个企业或生产单位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自发性、无计划性形成一对矛盾。经济危机是矛盾的产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矛盾的缓解,只能靠经济危机,只能到生产力的毁灭。尽管代价很大,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是这个矛盾,才使得19世纪末期,国家政权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调节的作用。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看到,没有展开论述。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国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没有答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2007年经济危机,目前仍在持续中。

但我们也应注意,一方面,文辞、曲律并非戏曲审美的新鲜元素,在元代以来的多种对元曲成就有所标举的曲论中,均是重要的审美构成与评价标准,其于嘉、万时期的抬升,有着承应元人艺术审美因子的性质。另一方面,文辞、音律一直是文人曲学的主要审美构成,因此这些艺术性要素的抬升,也实则是明代戏曲文人化发展脉络的重要表现。

在内在矛盾方面,恩格斯1886年讲过一段话,很准确恰当地进行了概括:“资产阶级自从面对着一个有觉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以来,就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它的自由和民主的总倾向;另一方面是它对无产阶级进行防御斗争所需要的镇压。”[4]554什么意思?没有民主自由,特别是劳动力的人身自由,就没有商品经济和剩余价值。然而,民主自由又赋予了无产阶级反抗资本压榨的制度性权力,比如参加普选,对政府施压,要求约束资本的压榨,等等。到一定极限,即危及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生命时,客观形势又要求资产阶级进行暴力镇压,否则资本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既有自由民主的内在需要,又有镇压的内在需要,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内在矛盾中运转的。

检测模式下误差传递状态空间方程的第2项,化简后是加工误差和检测误差所产生的误差的大小。采用状态空间方程的方法,对如图7所示的串并联多工序制造系统误差传递进行建模。假设零件制造系统有m道加工工序,共j条加工路线,如图8所示,第i条路线第k道工序的零件偏差ΔX(k,i)、输入变量ΔU(k,i)、零件被测偏差ΔY(k,i)分别为:

上述种种特点,能否得出结论:资本主义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能,一个好或坏不能概括资本主义。比如说资本主义前所未有地拉大了贫富差距,但相对于专制的、等级制的、“超经济”式剥削而言,资本主义的“纯经济”式剥削就是进步的。

恩格斯指出,“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下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欢迎这种生产方式。大工业兴起时期的英国工人就是如此。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会占支配的地位;那时即使发出了抗议,也只是从统治阶级自身中发出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而在被剥削的群众中恰恰得不到任何响应。只有当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走完自身的没落阶段的颇大一段行程时,当它多半已经过时的时候,当它的存在条件大部分已经消失而它的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种越来越不平等的分配,才被认为是非正义的”[5]155-156

而且,资本主义对于人类解放来说,是必须的。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式是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很高水平所必需的:在这个水平上,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才有可能。要达到这一点,以前的一切社会形式都太薄弱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才第一次创造出为达到这一点所必需的财富和生产力,但是它同时又创造出一个社会阶级,那就是被压迫的工人大众。他们越来越被迫起来要求利用这种财富和生产力来为全社会服务,以代替现在为一个垄断者阶级服务的状况”[3]87

只不过,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上升期,也有没落期。在资本主义的没落期,种种内在矛盾发展到自身不能克服的程度。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二)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社会化,是指生产力的性质、实现、发挥作用等,都不再是劳动者个体的事情,而越来越和社会上其他成员发生不可避免的联系了。切断这种联系,生产力就没有办法实现。

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工具都社会化了。劳动力,不再像前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固定为某块土地、某家作坊或某个家庭的附属物,而是具有自由的身份,在法律上具有和其他人包括自己的老板一样的平等地位,可以在不同的企业、单位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更是这样,不再是哪个企业独家生产的。生产力的社会化,表现在生产力的三要素,都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商品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和交换的社会化的产物。商品生产者,不再为自己生产产品,而是通过为他人生产,把自己的产品变成商品,劳动才能实现。生产力的社会化,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出现,但只有在资本主义时期才取得统治地位。毫无疑问,生产力的社会化,在社会生产上互通有无,充分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从生产力社会化初期,就有一个与它相背离的因素伴随着它,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化的生产力,本质上要求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等的占有社会化与它相适应。至于说,生产资料的占有的社会化,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那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生产力社会化了,特别是劳动力社会化了,但生产资料却是私人占有,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会阻滞生产力的充分发挥。在资本主义的初期,这个问题不严重。到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矛盾就激化了。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把劳动力当作社会的劳动力来对待,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生产,并分配劳动成果和创造的财富。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围绕利润或剩余价值而非社会需要展开,阻碍生产力的社会要求的实现。

这样,社会生产就难以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工人阶级成熟壮大以后——劳动者永远是生产力中的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三)单个企业生产的计划性与全社会生产的自发性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单个企业的所有权都归个人所有。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即利润。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的实现取决于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怎么样才能使产品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的需要?市场的调研、产品的设计、质量、款式、花色、功能等等,都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所必需的。也就是说,单个企业的生产具有高度的计划性。计划性越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是市场供求规律或价值规律调节的。一般来说,供给往往在前,需求的实现或消费往往在后。供给与消费之间,总是有矛盾。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供给总量超过需求总量。或者说,社会生产的总量,往往超过市场的容量。单个企业的计划性越强,生产能力越强,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也越突出。矛盾的最终解决,要靠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的过剩产品被销毁,实际上是大量的社会劳动被销毁。靠这种消极的方式,才使得社会供给与需求归于再平衡,才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维持下来。与此同时,产品的生产者,工人阶级或其他劳动者,却依旧生存在需要尤其是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困境中。

在剥削方式上,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超经济的强制”[13]893相比,资本主义采用的是“纯经济”[5]160的方式。所谓“超经济的强制”,是指在等级制、专制制下,运用政治强制、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收租、贡赋、经济政治特权等形式,从劳动者身上强行汲取剩余产品。所谓“纯经济”的方式,是指在形式上自由平等的条件下,通过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内在的作用,从劳动者身上获得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使得“纯经济”剥削方式成为可能。

(四)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计划性与全社会生产的自发性之间的矛盾,最后都要通过现实力量的载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体现出来。矛盾的最终解决,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的与和平的——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和社会生产计划调节,建立每个人都能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社会。

四 、未来社会的发展规律

一个社会的本质规定,体现的是它的根本属性或核心价值,是它之所以成为它而非其他事物的东西,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未来社会也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或根本属性。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此处的未来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时候的人,是自由联合起来的个人,是成为不隶属于任何带有压迫性质群体的独立的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内涵,是人的能力包括体力、智力、兴趣、爱好等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未来社会,首先要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是未来社会首要的经济规定。也只有这种形式,即劳动力和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自由、自主结合的生产形式,才能够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在未来社会的所有制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分别使用过公有制、社会所有制的概念,也表述过国家所有制的内涵。公有制和社会所有制一样,都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形式”[5]145。这种共同占有怎么实现,或者它们的实现形式如何,只能由未来的社会实践去回答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社会的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正如马克思认为“原始的公有制”存在着“不同形式”[12]95一样,必定也会有符合实际需要的多样化形式。国家所有制只适用于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国家依然存在的历史时期,是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的特定实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情况下的国有化或国家所有制都是进步的。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所有制时,使用了“不得不”:“某些生产资料和交通手段一开始规模就很大,它们,例如铁路,排斥任何其他的资本主义经营形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它们的管理。”他解释说:“我说‘不得不’,因为只有在生产资料或交通手段真正发展到不适于由股份公司来管理,因而国有化在经济上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国有化——即使是由目前的国家实行的——才意味着经济上的进步,才意味着达到了一个新的为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力作准备的阶段。”[5]294在这里,恩格斯提供了衡量国家所有制是否进步的标准:在经济上,即投入产出效益、效率上,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是否不可避免。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目前的国家”,也适用更广的范围。换言之,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国有化都是进步的。

未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必须实行计划调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具有认识社会生产规律的能力,这为未来社会实现社会生产计划调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和现实可能性。社会生产计划调节是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未来社会,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有计划地安排社会劳动、调节社会生产,服务于所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当然,计划调节社会生产的“计划”,尽管具有主观的形式,但却是体现生产内在要求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改造世界和自身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也使得计划调节社会生产具有了越来越大的科学性、可行性。作为社会的主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掌握和使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和掌握生产规律,遵循并根据生产规律的要求,推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计划调节意味着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核心的商品经济,将完成历史使命而退出人类历史舞台。当然,商品经济为计划经济所取代,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生产计划调节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初步反映。略有不足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也低估了商品经济的生命力。

未来社会的消费品分配。未来社会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新的分配方式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初步论述了“按劳分配”的思想。大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每个人能够奉献给社会的,只有自己的劳动力。当生产力极大发展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436。这就是按需分配,即按人的发展需要进行的分配。按需分配,是以人的发展需要为尺度的消费资料分配。人和人之间,性别不同,身体需要不同,兴趣、偏好和长处也不同。按劳分配消费资料,实际上是满足不了如此多样化的需要的。按需分配,即以每个人的发展需要为尺度的分配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共产主义的最高宗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然而,如果以个人享有的消费资料而言,按需分配又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未来社会分配的辩证法。

西安人大都以古城墙为傲,谈起古城墙就如数家珍。游人眼中的惊奇,对于他们则是生活。这道静默地屹立的古城墙,有如这座城市的巨大脉管,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相连,从历史中迤逦而出,延伸到西安人的现代生活,延伸到西安人的灵魂之中,成为了他们的文化之根。每天上班下班、买菜、接送小孩都穿梭在城墙之间;在城墙根下晒太阳、吼秦腔,爬上城墙吹吹埙、望望月……日子就这么过着,古城墙也就默默地守望着。

除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社会生产计划调节、消费资料分别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多个场合预测出未来社会的其他特征。

对于未来社会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是因为,“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以“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是一种客观趋势[12]561。面向生产的教育,必须是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必须是智育和体育共同发展的教育。因此,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556-557恩格斯也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既使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也使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得到保障”[5]339。《共产党宣言》也把“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作为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将要采取的改造社会的措施提了出来[11]53

(1) 长江汉口地区为一级阶地地层,土质条件差,当位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进行逆作法施工作业时,考虑到土体流变的影响,支护结构墙体变形和立柱沉降与开挖时间成正相关。因此,为了将施工中支护结构墙体变形、立柱/桩与墙间的沉降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尽可能缩短深基坑逆作法暗挖土方的开挖时间,以及在每层土体开挖到相应标高时及时浇筑梁板结构。

未来社会,是一个社会成员高度自治的社会。随着阶级对立乃至阶级自身的消亡,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国家也随之消亡,政治也消亡了。恩格斯指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只要实际从事劳动的居民必须占用很多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必要劳动,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总是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错过机会来把越来越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给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公共事务——理论的和实际的公共事务。”[5]189-190

为了提高解缠精度,采用加权四向最小二乘,以质量图为指导设置四向最小二乘相位数据权重,并根据权重顺序进行解包裹以避免误差传递.在水平和垂直45°处增加两个方向,与传统最小二乘相比,差分方程矩阵带宽变大,填充效果更好,填充速度更快,减少了一半的迭代次数.该方法有效改善解缠时的误差传递和补偿最小二乘的过度平滑作用,能很好地解决因噪声集中导致解缠难度增加的问题.

五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次才是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等人类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科学家、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不是雕琢现实的教条。

首先,他们的理论,是在深刻把握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谓的历史,主要指人类发展史,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史。所谓逻辑,主要指理论自身的自洽性,或者说理论自身按照其内在关系必然得出的结论。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表现在很多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上。例如,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观点,就体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行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再如,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依次演进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4]52前两个阶段,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历史。尚未发生的、未来的第三个阶段,则是整个人的发展的逻辑结果。这个逻辑结果之所以必然发生,是因为正在发生的第二个阶段,正在为即将发生的第三个阶段而努力地作准备。这也是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

其次,他们的理论,是从宏观上对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分析与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根据唯物史观,“尽管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历史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4]592。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运动规律时,经常使用“趋势”概念来描述、预测资本主义的经济过程。趋势,即事物发展的动向或大方向。马克思认为,“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数来发生作用”[13]181。为什么“一般规律”的作用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趋势”?马克思认为,“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13]258。或者说,规律的“绝对的实现被起反作用的各种情况所阻碍、延缓和减弱”[13]261,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13]266。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强调,告诫我们要看清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而不要拘泥于各种细枝末节,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最后,他们的理论结论,带有非常明确的条件限制。无视必要的条件,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僵化、教条化。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1]5。1877年,马克思在给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资本论》第24章即“所谓原始积累”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如果有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因为,“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15]144-145。这里的关键,是“不同的历史环境”即条件。1881年,马克思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而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4]4581893年,恩格斯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16]561-562什么是“不断发展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4]560。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准确看法,也是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鲜明态度。

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ANG Zhong-ru

(Academy of Marxism,CPC Central Party School,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put forward by Marx and Engels ar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s of the law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theoretical viewpoints with clear scientific sense that have been tested by history and practice,which include the four basic contents:the viewpoints of the complete liberation and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the viewpoints on the law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viewpoints on the law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society;and the viewpoints on the laws govern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refore,it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unists to treat Marxism scientifically and to enrich and develop it according to new practice on the premise of uphold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Key words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he complete liberation and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developmental laws of mankind;capitalist society;future society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71(2019)02-0017-13

收稿日期 :2018-11-18

作者简介 :王中汝(1973- ),男,河南镇平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

引文格式 :王中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述要[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2):17-29.

(责任编辑 孔凡涛)

标签:;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述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