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知识特征、规模与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中国制造业知识特性、规模、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效益论文,特性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规模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3)02-0015-08

一、知识对制造业影响的分析模型及指标选择

1.知识对制造业影响的模型

制造业将可用资源通过相应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利用和使用的工业品或生活消费品。知识要素对制造业的作用也就蕴含于这一过程。具体来讲,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知识性特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直接的知识投入与产出。如果将知识本身视为一种产品,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知识的投入与产出。许多企业都设有研究与开发部门,企业投入研究与开发资金以及研究与开发人才,期望产生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改进旧的生产工艺过程等,它们以专利、新产品等形式表现出来。另外,企业职工头脑中的诀窍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识,许多学者将其称之为隐含或沉默性知识。这种知识通过“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或“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等途径为企业职工所掌握,最终以企业职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方式反映出来。②间接的知识投入与产出。知识以某种属性依附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之中。从原材料、劳动力的投入到生产出产品,其中都存在知识的作用。如生产商品所需要的设备具有知识含量,操纵设备也需要知识。一般而言,设备的技术含量越高,维护和使用设备所需要的知识水平也越高。劳动是有知识的劳务,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组织、技术支持手段都体现着知识的作用,最后这些知识会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作用。使用先进的设备,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也会导致在相同原材料投入水平下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水平等。

图1 中国制造业知识特征分析模型

考虑到知识的以上作用,我们建立如图所示的制造业知识投入与产出的模型(图1),并力图在中国统计指标许可的范围内使其量化,该模型的解释如下:

(1)知识性投入。①非体现类知识。这类知识存在于企业职工的大脑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隐含的知识,不能用文字或数字表达,如技术诀窍。这类知识是非正式的和很难被掌握的技能或技巧,主要由企业内各类人才掌握,因而这类知识又可被称为智力资本。但要确切地了解企业的职工掌握了多少知识是不可能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以企业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培训时间的长短作为衡量标准,中国国有企业职工的技术等级对此有一定反映。但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计算中我们认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反映了这样一类知识。②体现类知识。知识的另一大类型是体现在生产设备中的知识,我们称其为体现类知识,如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等。更先进的生产线,更高自动化水平的制造系统都是设备中知识与技术水平提高的表现。一般来说,生产设备或制造系统中所采用的微电子设备越多越复杂,则制造过程中的知识技术含量越高。通过引进微电子控制设备,也是使知识从发达国家外溢到发展中国家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技术改造形式购买新的生产线,也属此列。③引进类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引进知识已成为促进本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方式。知识的外溢作用,使后发的工业国家通过知识技术扩散,以较低的成本,通过引进和吸收外来知识,提高本国的经济科技水平,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引进技术和生产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在中国,购买技术许可、软件和诀窍被统称为技术进口。另外,引进类知识还包括在国内购买的知识,这部分投入可以在购买国内技术这项指标上得到反映。④知识的生产性投入。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知识并将其引入市场。从本质上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是知识的学习和创造,具体来讲包括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和研究与开发人员的投入。⑤需消化的知识。对于引进的知识要转化为企业能够利用的知识还需在消化吸收上进行投入。因此,我们将消化吸收经费也视为知识性投入。

(2)知识性产出。①直接的知识产出。通常论文和专利,被用于作为衡量知识产出的指标。但在企业,论文和专利作为知识的产出并不受到重视。企业所有的知识产出被用于新产品和新工艺上。在此,我们引入衡量知识产出的一个新指标:新产品销售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得以销售表明体现于新产品中的知识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鼓励创新,10年前中国政府就将该项指标列入为重要的统计指标,以此为依据,政府对创新产品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对企业而言,通过创新,可以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垄断利润并增强其市场地位。②知识可带来的经济效益。由于生产手段、工艺过程的改进必然导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Porter(1990)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其他,而是企业的生产效率。知识除导致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外,同时也提高了产业的经济效益,包括产业的增加值、税率等。

另外,在具体分析时还必须考虑不同行业的具体的特征,行业特征可以由以下几点来描述:①行业的规模特征:如行业的产值、销售额、职工人数,主要以绝对指标来表示。②行业的创新特征:不同的行业由于本身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创新知识的不同欲求,如行业中设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数等,这种常设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行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2.指标的选择

根据模型需要,我们在选取指标时,力求较全面、真实地反映行业知识投入与产出的规模、效益状况,体现不同行业的知识特征。指标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①综合性,力求选取能够综合反映中国产业知识密集度的指标,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这一特征;②可比性,力求操作指标与统计指标口径相同,便于采集和比较;③实用性和易操作性。指标的选取应立足于中国已有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特别应尽量选取具有较大可信度的公开发表的数据,使这种研究具有可重复性。

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建立一个初步的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和《中国统计年鉴》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我们以制造业的29个行业为对象来进行分析。

表1 产业知识性特征度量指标体系

二、制造业各产业知识特性分析

1.主成分分析

为了分析中国制造业知识性特征,我们搜集了制造业29个行业大中型企业1999年的有关数据资料,选择了与产业知识特性相关的30几个指标。为消除相关性影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分析,将有明显相关关系的指标剔除,得到如表1所示28个指标,这样就构成了一个29×28维的数据表。

我们利用SPSS10软件对变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到样本相关阵的特征值(表2)。

表2 样本相关阵特征值

表3 旋转后各因子对方差的解释

由表2,我们取特征值>1的主成分,则主成分1到主成分5的累计贡献已达88%。故这5个主成分已足以解释这28个变量。分析因子载荷矩阵(表4旋转前部分)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综合反映了企业规模性指标和企业知识性投入与产出特性指标,第一主成分在这些指标上的系数都是正的。第二主成分与利税、工业增加值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等经济效益类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主成分2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产业经济效益的指标。而第三及其以后的主成分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则不易直接看出,可以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揭示其经济含义。

2.各行业发展状态的因子分析

我们已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28个指标压缩为少量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并未将企业的知识性特性与企业规模特性区别开来。而第三到第五主成分意义并不明确,为使主成分有更为鲜明的实际背景,使各原始指标与主成分之间有着更合理的解释,作最大方差正交旋转,使各因子仍保持互不相关,且因子载荷最大限度地向两极分化,运行结果见表3和表4。

表4因子载荷矩阵

续表4

注:左边部分为施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提取方式为主成分法;右边部分为施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旋转方式为最大方差法。

由表4,对比旋转前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公共因子有着更鲜明的经济含义。其中,第一公共因子与知识性投入以及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一公共因子的解释率达到31.5%,这表明知识性指标在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中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二公共因子同样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表4显示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指标主要是与产业经济规模相关的指标。经济规模主要体现在投入和产出上,投入包括人员,也包括生产设备的投入,而产出主要体现在产值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具有知识性含量的投入也明显与第二公共因子相关,它们是工程技术人员、微电子设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经费等项指标。对此现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对传统企业类型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种改造主要通过引进设备、引进技术来实现。在引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也引起技术性人才规模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近几年中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发展很快,其发展模式也主要依赖于引进。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性扩张是伴随着技术性、知识性扩张而进行的。但必须指出,还不能确定这究竟是绝对性技术扩张还是相对性技术扩张。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看,如果这种进步仅是纵向地与历史水平相比,而不是横向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则无法明确判定中国制造业是否真的具有竞争力。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第三旋转因子的经济含义也是非常明确的,该因子与经济效益有关的指标存在强烈正相关,因此,可以认为该因子反映了产业的经济效益。第四旋转因子,与产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以及户均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可以认为这一指标反映了产业所具有的知识性特性,可作为区分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一项近似指标。第五旋转因子与购买国内技术这项指标呈正相关。从中国目前状况看,国内技术交易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还非常小,这表明中国在知识的生产和利用上,还存在很大的改进余地。通过因子分析证实了我们所建立的中国制造业知识特征分析模型对中国制造业现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下面我们将依据这几项指标,对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分布情况作一个总体评价。

三、制造业各行业发展的聚类分析

1.中国制造业知识和产业规模分布状况

对旋转后因子做进一步处理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此处表略)。我们用产业的每一指标的标准化结果乘以因子得分系数得到产业在此因子下的评分。在以第一主因子为横坐标,第二主因子为纵坐标的主平面上,可以描绘出各产业知识与产业规模的相关分布情况图(此处图略)。以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作聚类分析,可以把中国大中型企业所属的29个产业划分为五类(见表5)。

表5 按第一和第二主因子聚类的产业分类

第一类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它们位于图上相对右上角之处。由于第一主因子代表产业的知识投入与产出情况,而第二主因子代表产业规模及技术改造情况,因此,可以认为这类产业在制造业中属于知识密集度最高的产业,其技术力量雄厚,知识性投入和生产活跃,资产规模较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较大。

第二类是机械、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它们位于图上相对靠右下角的地方。这类产业的知识性特征突出,这是因为机械和装备行业属于制造业的基础性行业,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这类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机械类产业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性投入,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目前中国机械行业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因此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应成为推动机械行业发展的关键。此外,从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看,此类行业却处于不利的地位。机械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但中国长期未能建立起大批量集中生产体制,未能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机械行业“散乱”状况十分突出,生产集中度低、分散重复严重,内部结构不合理,未能形成一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代表行业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大批产品有特色并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专业化协作配套厂。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依然严重,机械工业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产业结构远未形成。行业散乱的直接恶果是导致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难以同国外大企业相抗衡。因而,要提高机械行业的竞争力,还必须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

第三类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类产业位于图上左上角处。这类产业规模和技术改造的特征极为突出,而知识性特征并不突出。具体看,中国钢铁工业生产设备的数量很多,但平均单机生产能力太小,先进技术装备的钢铁企业生产的钢产量份额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率和设备生产能力低下,原材料消耗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另外,由于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每年钢铁行业的投入也很大,这反映了重化工业化时期的特征。为了提高中国钢铁工业在21世纪的竞争能力,必须对它进行调整,除了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还需要加强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第四类产业为石油、化工、纺织业。从石化产业的特征看,规模很大,而技术水平明显不高。目前,中国已有10多种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染料产量居世界第1位;纯碱、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硫酸、烧碱产量居世界第3位;合成橡胶、乙烯产量居世界第4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合成树脂产量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也达到世界第19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形成一个具有20多个行业、4万多种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的工业体系。但产品结构升级缓慢、产品质量低、品种单一、低档产品过多仍然是全行业产品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技术水平落后集中反映在技术开发能力、资源加工深度和能源消耗等几个方面。纺织业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影响,近几年在技术改造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但纺织业在创新方面仍不足,纺织行业棉纺压锭后仍有1/3属于相对落后的生产能力,毛纺和缫丝加工能力过剩,纺织品质量、档次、花色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尤其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每年仍需进口各类织物60亿米,目前出口服装的面料一半要靠进口。

第五类产业,规模和知识性特征均不突出,这类产业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但值得重视的是医药行业,特别是在国外被列入高技术产业的生物制药行业也在此列。这与中国制药行业长期以来不重视研究与开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低下有关。在化学药品方面,在800多种化学药品中,中国有97%的化学药品是仿制国外品种。在中药方面,由于缺少现代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开发的中成药品因质量不佳而在国际市场中无法顺畅流通。加入WTO后,国家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仿制将进一步受到抑制。这样一来,中国药品市场中的旧药将被疗效更好、科技含量更高的国外新药所代替,从而使中国本来就比较薄弱的新药创制更加“雪上加霜”。

2.中国制造业知识特性和产业经济效益分布状况

为进一步分析知识性特征与产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以第一主因子和第三主因子作聚类分析,可以把中国大中型企业所属的29个产业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知识性特征及经济效益都好的产业。这类产业包括电子通信、交通设备、电气等产业,需要重点发展。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的角度看,这类产业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子信息产业和电气设备产业都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产业。电子通信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硬件设备,应根据市场需求,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国民经济需求。中国电力设施普遍老化,要进一步加强电网改造,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逐步淘汰耗能高、污染大的小机组,发展大功率机组。同时交通和通信,要完善网络,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其效益,这些都要求电气设备制造业在硬件生产上提供有力支持。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产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市场,而且也为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此外,以航空航天产业、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交通设备产业,是电子、机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综合运用的主要领域,这类产业的良好发展,除了能带动自身发展,而且在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总之,该类产业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应重点发展。

第二类是知识性特征突出但经济效益不好的产业。这类产业需要进一步改造,以提高经济效益。以机械、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为代表的该类产业,属于装备制造业。表面看这类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其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但实际是中国这类产业能够提供的产品品种有限,许多大型成套设备、精密机械、精密仪器设备还需大量进口。近几年,这类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方式,已大大提高了技术含量,相对知识性特征较为突出。但是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除了历史包袱要解决外,还必须引进现代管理理念,使产业真正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改善管理,挖潜增效,这类产业也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类是知识性特征、经济效益均不突出的产业,需依据具体情况发展。这类产业中值得重视的是轻纺和原材料产业。这类产业的主要特点在于产品的质量、档次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产品的生产由于规模小、消耗高、用人多,造成成本高,缺乏竞争力。但从市场需求来看,无论是轻纺产品,还是原材料产品,需求仍很大,关键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轻纺产品要从目前依靠扩大数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而钢铁、水泥、化工等产品,目前生产能力较大,关键是改进品种结构,降低生产耗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要加强这类行业的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减少污染,节约用水用地。在此意义上讲,这类制造业在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知识水平方面均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第四类是知识性特征不突出,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产业,应大力提高这类产业的知识含量。这一类型中,医药和石化是此类产业中两个比较突出的产业。医药产业,在国外被列入高技术产业。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医药产业知识性特征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医药行业主要以仿制西药产品为主,与国外医药产业相比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配方。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民对医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另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这些决定了其利润水平较高,经济效益好。加入WTO之后,医药产业将面临极大冲击。受知识产权的约束,中国医药行业仿制的方式将会受到限制,为避免效益下滑,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仍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中国的石化企业由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支撑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来自国外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石化产业也必须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新技术,在工艺设备和工艺技术上进行提高,提升产业的知识密集度。

标签:;  ;  ;  ;  ;  

中国制造业知识特征、规模与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