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中桥头跳车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给维修部门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桥头跳跃的问题在于桥头的铺设和确定甲板表面的高程桥台在沉降后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桥头线形的突然变化,所产生的桥头跳跃意外,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高度差是不能完全消除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对其高度差进行控制,使得其能够对其跳跃速度进行控制,不会明显的感觉到跳跃感,以满足安全、快速、舒适的驾驶要求。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高速公路工程的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并提出了桥头跳跃现象的控制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桥工程;桥头跳车
Abstract:vehicle dumpping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in highway engineering,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driving safety and comfort,brought more difficulties to the maintenance department. Bridge jump of the laid of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bridge abutment and determine elev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deck form a certain height difference after sedimentation. A sudden change in the bridge linear,produced by the bridge jump,to a certain extent,the height difference cannot be totally eliminated,so we must take targeted measures,to control the height difference,make it can to control its speed,not obvious feel jerky,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afe,fast and comfortable driving. In this paper,based on actual work experience,the author briefly analysis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luqiao transition section of vehicle bump at bridge head and bridge jumping phenomenon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hope to be helpful to the related professionals.
Key words:highway;Road &bridge engineering;Vehicle dumpping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处理方法来获得一些成功的例子。然而,在目前的情况分析中,桥头跳跃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下面分析了桥头跳车出现的原因。
1路桥工程过渡段跳跃原因分析
1.1桥台与路堤沉降量的差异
基台的沉降只是由基础沉降引起的,沉降量很小;桥头路基的沉降由三部分组成:路面沉降,路基沉降和基础沉降。由于受自然因素和车辆重量的影响,路基会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同时,桥头路基填筑高度高于一般截面,基础应力大,易引起路基地基沉降。
1.2 桥头刚柔突变
基台结构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且是刚性材料;沥青混凝土通常用于高级道路路面,这是一种柔性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20,000-35000MPa,沥青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1000-2000MPa。不同刚度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能量吸收能力,这将增加桥头跳跃的振动冲击效应。
1.3 台背填料
压缩沉降通常取决于填料的性质,施工条件以及桥涵的保护工程设置。透水性好的土壤、等级好的砂岩压缩的变形相对较小,在工程施工满足程序并且压实符合要求的时候,压缩的沉降通常较小,若是原始的表面干燥,水的比例设计就是不合理的。
1.4 基底设计未做必要的处理
首先,为了节省成本,桥孔的尺寸在设计过程中被过度压缩,导致过高的桥头路堤和增加的自由沉降。其次,桥涵保护工程的设计强度不够,路堤水平压力过大,导致保护工程水平位移,导致桥头路基下沉。第三,在桥梁的末端设计模块化伸缩装置的过程中,车辆跳动通常是由一定宽度的横向接头引起的,增加了桥接方法的外部荷载应力。
1.5 施工质量
首先,施工不符合要求,平台背面的填充速度太快,没有完全固结,导致填料加速沉降。当沉降发生时,诸如后挡土墙的结构将被挤压。它可能导致土壤滑移,影响压实甚至危及桥梁基础。
其次,对于回填材料的质量未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中没有严格落实分层填料的要求,也没有对施工温度进行控制,使得混凝土收缩裂缝问题的出现,致使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
1.6 桥头渗水
路堤与桥梁和涵洞结构之间的连接通常需要伸缩缝。此外,当河流(河道)上升时,也容易沉浸在桥梁进场道路中,导致路面结构层和路基的侵蚀,导致各种细骨料的损失。各构造层和基础土的含水量增加,强度降低,加剧了桥头断层的发生和发展。
1.7 其它原因
在车辆通过桥梁(涵洞)之前,由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当桥上有车辆和其他条件(涵洞)时,驾驶员通常使用制动减速来实现桥梁(涵洞)的安全穿越;当桥(culver)即将出来时,特别是当前方道路平坦且视线良好时,驾驶员开始加速驶出桥。加速和减速会在桥头接近处产生复杂的外部应力,产生大的冲击力并容易导致桥梁(涵洞)下沉。
2设计和建造公路和桥梁过渡段的措施
2.1 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
桥涵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桥头填土的地质条件,填筑高度,路堤长度,填充源和路基沉降。选择合适的桥梁和涵洞位置,跨度和接近保护工作。高等级公路的人工结构设计应采用“宁黑不知”的原则,对涵洞进行实地的勘察和合理设置。
2.2在填充桥头之前彻底处理基板
在地质调查中,应对桥头的高填方进行详细的地质钻探,并测量基础的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承载能力不足的地基,可采用超载预压,置换填料,水泥搅拌桩,喷射灌浆桩等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施工后的沉降。
2.3 合理选择桥头路堤填料
在该结构中,优选使用背衬填料。粗粒材料优选用作路基的填料,这有助于改善压实性能和改善水稳定性。提供稳定的土壤结构层可以改善路基和路面的整体刚度,从而减少局部沉降。
2.4 超前修建桥头引道路基
在桥梁(涵洞)施工前,最好完成路基施工,充分发挥大型压实机械的滚动功能,保证土方压实的质量和稳定性,尽可能的减少桥头跳车事故的出现。
2.5 伸缩装置设置在桥的中间部位
桥梁和中桥的伸缩装置布置在桥梁中间,一方面桥头较强;另一方面,它可以减少通过接近道路上的伸缩接头撞击车辆的影响。然后,桥的末端从可移动支撑件变为固定支撑件,这可以增加桥的坚固性并且还抑制桥头跳跃。
3 综合防治桥头跳车实例
为了进一步避免桥头跳车事故的问题,G高速公路主要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升基础土承载力,超载预压和粉喷桩等,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确保整个高速公路工程的如期开放。
3.1 对桥头搭板的设置
使用桥头板避免桥头跳车事故的发生,为消除沉降差异,并且避免不舒适的驾驶感,通常认为最有效的基台长度是板坯足以保持3‰至6的斜率,还承受着所有交通的负荷。因此,如果假设施工后的沉降为10厘米且坡度为5,则板的长度应大于20米。对于高速公路上的大多数中小型桥梁来说,这是非常不经济的。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搭接板的长度很短(≤10m),因此仍然无法设置桥板以实现大的差异沉降。经过对高速公路调查数据的分析得知,桥头板对小沉降的差异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在更多病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病害问题。
3.2土工格网加筋
自20世纪以来,一些国外研究了土工格栅加固技术。研究表明,土工网应该是从上至下进行设置,并且保证斜率为1,上层不小于9m,路面间距应为50cm左右。
3.3合理设置桥梁构造物
在建立桥梁结构时,有必要考虑路基填土路基的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物质来源和频繁的沉降问题,选择合适的桥梁位置,桥梁跨度和桥台防护工程,尽量避开大型河流和小跨度桥梁。
3.4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为了加强桥头跳跃现象,有必要对付基础。目前,有一些成熟的处理方法,如土壤替代法和复合地基法。在正式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提高基础土的性能,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路面沉降,减少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异,避免不对中,形成跳跃现象。
3.5加强公路桥头过渡段施工设计
在道路工程进行重建的时候,经过建设过渡段可以加强桥头的跳跃预防,在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是主要部分,经过使用有着相同压实程度的压实机进行填充、压实和碾压,使用大型的压路机进行压实,在施工阶段若是遇到了困难,可以使用小型的机器进行施工作业,除去以上措施改善沉降外,还经过使用其他构造的方法。
3.6 注重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必须做好工作,严格控制质量。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工艺。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控制好施工的质量。在桥背两侧进行填充和轧制过程时,必须尽可能采用手摇振动压路机,以实现压实,满足压实要求。然后可以使用三角形筏在自然沉降后使其沉降几个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沉降。填料的选择应该是现实的,优选是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材料。在软基处理中,应进行沉降预测,控制沉降值,并在板坯施工前完成预测过程。最后,在监督方面,监管人员必须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检查材料和设备。除此之外,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控制,监督施工单位则是按照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施工,严格检查施工质量,并进行压实控制工作,避免桥头跳车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分析了G高速公路的桥头跳车现象,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保证施工过程的严格。经过相关试验分析得知,过载和预应力的桥梁沉降只有3到7毫米,并没有明显的桥头跳跃,而造成桥头跳车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减小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概率,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所服务。
参考文献:
[1] 邵建伟,何英芝,李巍. 桥头跳车的成因和处治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2007,(35):83-83.doi:10.3969/j.issn.1674-098X.2007.35.077.
[2] 郭同海. 桥头跳车的成因及其处治措施[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8):98-99.doi:10.3969/j.issn.1006-8872.2015.08.047.
[3] 彭波,张宜洛. 桥头跳车的机理分析及处治措施[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23(2):63-65.doi:10.3969/j.issn.1674-0696.2004.02.016.
[4] 苏流健. 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以及设计施工处治措施[J]. 江西建材,2017,(20):141,144.doi:10.3969/j.issn.1006-2890.2017.20.122.
[5] 王培. 桥头跳车现象的成因及处治方法[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3):5-5,7.doi:10.3969/j.issn.1008-3383.2010.03.003.
[6] 李晓慧. 桥涵构造物产生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4):36,62.doi:10.3969/j.issn.1003-6997.2009.04.019.
[7] 郭洪杰. 桥涵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8] 吴建明. 桥涵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 交通标准化,2012,(15):63-65.doi:10.3869/j.issn.1002-4786.2012.15.018.
[9] 刘斯坦. 桥涵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1951.
[10] 铁小成. 公路桥涵桥头跳车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初探[J]. 才智,2008,48.
论文作者:梁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桥头论文; 桥梁论文; 路基论文; 桥涵论文; 路堤论文; 涵洞论文; 填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