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时代,建筑结构和功能更加多样化,智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于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我国起步较晚,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安装施工技术,以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施工
前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弱电智能化安装主要是通过对建筑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利用自动化系统为建筑内的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功能强大的生活及办公环境。目前,我们通常将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分为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
1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主要是以资讯交换为目的,实现对建筑物的全方位、智能化监控,通常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电控设备、消防报警、用户楼道等方面,是一种整合数据、声音、画面的信息源。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有:(1)计算机技术。采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2)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和ATM 通信技术,它们主要负责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信息传导和链接,较好地实现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3)施工工程管理技术。智能化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牵涉诸多的专业技术和工种,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序,进行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规范化施工。
2 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施工
2.1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
计算机网络是智能化建筑项目的核心,是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承担着连接互联网、支撑无纸化办公的重要功能,而且各系统功能的实现、信息传输都依赖于网络系统,网络传输性能直接影响着各分、子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建立配置合理、稳定可靠、扩展性好、安全机制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化弱电安装工程的关键。综合布线实施中,施工单位应与土建部门加强沟通,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相应的沟槽,整理好电气配管,调整接线盒方位,确保综合布线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工程施工中因协调不力而导致的重复返工问题。同时,电气配管应根据线路走向按垂直或水平方向敷设,主配电间至各分配电间线路按电缆桥架方式沿电气竖井明敷设,其他线路采用PVC 阻燃管和JDG 金属管暗敷设的方式接入各房间。在墙体粉刷时,施工单位应对预留的信息点槽位和管线出口位置进行临时封堵,以免砂浆、杂物落入形成堵塞。管内穿线时,施工单位应先清除管内的杂物和积水,借助于放线架进行放线,先在导管两端做好标志,理顺成束,按顺序送入管口。管内光缆及双绞线不得扭曲,不应有接头,所有的接头均应在主配电及分配电间内完成。确保网络线路的传输质量。
2.2 视频监控系统施工
视频监控系统是现代建筑安全防范的重要措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视频管理服务器、网络控制键盘、视频存储器和拼接墙、监视器等组成。摄像机主要设置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重要区域和电梯轿厢等重要公共活动场所。摄像机通过视频线路传输、编码器转换数字信号通过六类非屏蔽线路与前端弱电间接入层交换机连接。电梯轿厢内摄像机通过专用随行电缆传输。为确保视频传输质量,采用纯数字结构设计,摄像机链路上行为百兆接入,交换机间传输为千兆光缆接入。同时,建筑项目设置视频监控中心,通过虚拟数字矩阵模式提升系统存储能力,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不低于30d,确保建筑项目的安全性。视频监控系统线路与综合布线系统同步实施,并与数据链路进行隔离,避免因网络设备及线路等问题影响视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梯轿厢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门的上方左侧位置右侧区域,采用吸顶式安装方法,通过电梯专用随行电缆传输,离地不得低于2m,室外安装不宜低于3m。
2.3 车辆管理系统安装
车辆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车辆进、出的统一管理。基于统一发放的IC 卡和出入口位置验卡装置、闸门和摄像头等设施,借助于验卡装置和蓝牙功能,能够实现车辆的有效识别。车辆管理系统与建筑项目内控制中心联结,能够有效降低人员管理费用,提高车辆管理效率。车辆管理系统道闸、视频摄像机等设备与安防中心穿管埋地,埋地深度不小于0.5m,避免因车辆或其他因素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提高车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2.4 智能门禁系统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授权管理,实现对人员出入的自动化管理,从而完成人员出入的记录和授权,避免非法人员的进入,确保站内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门禁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具备考勤记录、统计和管理功能,站内人员能够以指纹、密码和刷卡三种方式进入,从而实现数据共享与联动,满足站内人员和区域管理要求。此外,当站内人员进出刷卡时,门禁系统自动识别并摄像记录,确保重要区域安全。
2.5 消防控制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上建筑和车库消防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式报警方式,内置集中报警控制器、电源装置、广播通讯和UPS 电源,各级消防报警系统与控制中心相连,在各区域设置指示灯、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等自动探测装置,当探测器检测到烟雾时,及时将电信号转化为数据信号,并传输至火灾报警器,触发疏散指示照明和火灾应急广播,引导人员及时疏散。地下车库设置温度探测器,设备机房、风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及公共走道等位置安装烟感探测器,并在各出入口重要区域设置火灾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装置,在消防电梯机房、消防中心等关键区域设置119 报警电话,实现消防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施工。
(2)应急广播系统。用于播放背景音乐、事故广播、特别通报及紧急事件广播。弱电机房内设置广播话筒、调谐器、音源控制服务器及监听音箱等设置,并通过网络与各分区音频设备相连。前端扬声器设置在走廊、电梯的公共区域,各楼层设置一个广播分区并配置音量控制器,各分区可根据需求自行调控音量大小。紧急广播信号具有最高的优先权,能够确保相关事件的通报和广播功能。根据消防施工要求,消防通信系统回路应单独套阻燃管道铺设。
2.6 智能建筑防雷击技术
弱电系统易受雷电的干扰,从而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且雷击将对电子器件和线路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安装中,应通过泄流、拦截、均衡电位、屏蔽隔离等对雷击进行防范,通过多重防护及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雷击问题对弱电系统的损害。在实际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带等综合性措施构建接闪装置,以建筑内钢筋作为引线,以基础地梁钢筋、承台钢筋和桩基主筋作为接地装置,并做好焊接工作,确保弱电工程的防雷击效果。
结束语
落实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工作非常必要。所以在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全面及时的了解新的设备与技术,并且严格遵守相关的验收规范和施工标准,从而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安装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提供保障,以求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应华.智能建筑分部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4)
[2]姚新华.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7(07)
论文作者:方利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弱电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视频论文; 电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