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目的:探析内瘘拔针后不同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内瘘拔针后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对两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2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瘘拔针后采用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一方面可缩短压迫止血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降低止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内瘘拔针;止血方式;弹力绷带;布胶布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76-02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而言,保持良好的内瘘是延长患者生命、提升其生存质量的最基本保障,而拔针后正确的止血方式是保护内瘘的关键[1-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内瘘拔针后不同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进行探讨和对比分析,旨在缩短压迫止血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生存质量,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2.13±3.2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区间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2.22±3.17)岁。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纳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基线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在参与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止血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内瘘拔针后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止血,具体如下:将无菌纱布叠成3cm×3cm×1cm的纱布块,在结束透析后,使用无菌棉球将针眼覆盖,并将纱布块放在棉球上,将穿刺针拔出,拇指在穿刺点上按压纱布块,立即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止血。每4~5分钟观察一次,直到传递点无渗血症状,再进行减压固定。根据患者前臂的粗细程度选择弹力绷带的长度,绷带两端的正方面要缝制尼龙粘扣,保障固定的稳定性。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具体如下:患者完成透析治疗后,使用无菌棉球和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将穿刺针拔出后,根据患者的前臂粗细选择适宜长度的布胶布加压绷紧粘贴,并使用拇指和食指垂直按压在无菌纱布块上。对穿刺点是否有渗血进行观察,观察时间约为4-5分钟,如果穿刺点没有渗血的情况,则使用弹力绷带固定纱布在前臂的穿刺点上,无需进行加压处理。
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规格、同一厂家和同一批次的无菌纱布、无菌棉球、弹力绷带,消除因止血材料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的误差。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每5分钟观察一次患者的穿刺点,直到肉眼可见的3~4秒后仍无渗血,则可停止压迫止血,压迫力度要以触摸到血管搏动且不渗血为准。
(2)对两组患者止血后的并发症(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x-±s)、(%)表示计量型指标和计数型指标,两种类型指标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已经逐渐完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预期生命也随之延长,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以及拔针后选择正确的止血方法。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血药物,加上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有障碍,在结束治疗后,往往会伴有穿刺部位止血困难的现象,急需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在按压止血的过程中,压力是垂直于穿刺点表面的,而采用弹性绷带进行止血会产生一种弹性力,这种力量是沿着绷带在该点的切线方向,压迫面积是环绕手臂一周的,而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止血,是在缠绕手臂半周的基础上结合指压,压力是垂直于穿刺点表面的,而此时的压迫面积是无菌纱布块的大小,同样的力作用在受力面上产生的压迫效果是不一样的[3-4]。第二种方法更有利于减缓血流,起到止血的作用。并且,采用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的方法进行止血可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手臂不会出现肿胀或静脉充盈的现象,减少了瘘口压力,不会对患者的前臂活动能力产生影响,这对于门诊患者而言尤为适用,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在压迫止血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本次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中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5],更加说明,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更适用于内瘘拔针后止血,止血效果好,可改善患者治疗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内瘘拔针后采用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一方面可缩短压迫止血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降低止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玮,张静,朱亚梅,等.内瘘使用初期不同拔针时间对血液透析内瘘早期并发症影响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11):692-695.
[2]张乾坤,杜雪梅,曾佳,等.动静脉内瘘拔针技巧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6,6(33):272-273.
[3]卓少贤,黄彩云,陈碧玲,等.纽扣式穿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4):147-148.
[4]王芳,曹国兰.新的压迫止血位置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4):96-96.
[5]傅丽丽,王云燕,杨聚荣,等.济安舒能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点的修复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8(15):103-104.
[6]卓少贤,黄彩云,陈碧玲,等.纽扣式穿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4):147-148.
论文作者:张志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患者论文; 绷带论文; 弹力论文; 胶布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两组论文; 血液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