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研究论文,角色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了许多干预性的教育实验,研究儿童助人行为发展的条件及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其中角色扮演训练使儿童在求助者和助人者两种角色体验的反差中,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与调节,被研究者们公认为是有效的德育训练技术之一。
70年代以来,以弗莱威尔(Flavell)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儿童从他人的眼光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并将其定义为角色承担能力。这一结论证明,除了一定的智力水平是道德行为发展的基础之外,一个人所具有的把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与倾向,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觉察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是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至关重要的认知前提。我国目前对于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认知前提的研究尚不充分。
我们选用角色训练方法探讨角色训练对促进5—6岁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重点及意义在于:
1.以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为角色训练的重点,探讨5—6岁幼儿对助人行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其助人行为的影响,丰富我国在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认知前提方面的研究,提供实证性的资料。
2.通过本研究论证角色训练教育实验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有效性,探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为此,我们设计了呈现在幼儿眼前的助人情境与不在眼前的助人情境(如:故事)相结合,不包含幼儿自身在内的助人冲突情境与包含幼儿在内的助人冲突情境相结合,故事情境的讨论分析与角色行为练习和评价相结合的教育实验措施及相应的测试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与方法:
选取天津师大幼儿园5—6岁大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大三班(29人)为实验班,大二班(31人)为对照班。经分析比较,两班任课教师的年龄、教龄、教学水平、管理方法、幼儿的主要情况等方面大体处于同一水平,以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上的一致性。
本研究运用了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教育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幼儿助人行为的人次、角色意识水平为主要指标。
1.自然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助人行为的表现,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对全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助人行为情况。这一方法在本研究中主要用于预测。
2.实验观察法:主要将某一情景编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诱发幼儿表现主试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记录和分析其助人行为人数及角色意识水平。
3.教育实验法:对实验班幼儿进行了两个月的角色训练,并与按正常教育活动计划进行的对照班比较,以观察训练的有效性。角色训练的内容:选编有利害冲突的助人情境故事8个,看图讲述助人故事6个,角色扮演情境6个(内容来自日常生活及故事)。
(二)实验步骤(从1994.8.~1995.3.)
本实验从前测、教育实验直至后测共进行了六个月。
1.前测:主试设计了画画时画笔不够;教师散落卡片;分发迎国庆的礼品卡,同时又讲灾区失学孩子的故事,诱发捐礼品卡等三组情境,观察幼儿在不同情境中助人行为的人数、语言、动作表现等。
2.教育实验阶段:每周对实验班进行两次角色训练活动。训练中采用了讲故事(包括看图讲故事)、故事情境的讨论、角色扮演、角色行为的分析及对角色扮演情况的讨论等具体方式进行。对照班仍按原教育活动计划进行。
3.后测:采用情境观察(如:补棋盒情境、值日情境)的方法,并辅以自然观察。记录助人行为表现。
三、实验结果
(一)角色训练有利于提高大班幼儿角色意识水平。
1.实验班幼儿训练前后,其角色意识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前测中对幼儿行为、语言表现的记录,我们将幼儿角色意识归纳为三种水平。一级水平为高水平。如在礼品卡情境中,表示愿意将礼品卡捐给灾区小朋友或把好吃的送给他们的为一级水平;当主试问幼儿听了故事想什么,表示“没想什么”或话题偏离故事情境的为二级水平;表示“不能捐献礼品卡,捐了我就没了”的为三级水平。经统计,前测中仅有7人归为一级水平,9人归为二级水平,其余13人归为三级水平。角色训练后,各水平的人数发生明显变化,如表1所示, 三个水平的人数分别为19,6,4,经检验X[2]=68.9,P<0.01,实验班幼儿角色意识水平在训练前后差异非常显著。
表1 实验班前后测角色意识水平比较
前后测 一级水平二级水平三级水平
前测 7
9
13
后测 19
64
P<0.01
2.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幼儿角色意识有明显提高。
对照班在前测时角色意识水平人数分别为:6人、11人、14人, 与实验班无显著差异。后测时对照班各水平人数与其前测无显著变化,归为一、二级水平的人数还略有下降。如表2, 我们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中的角色意识水平加以比较,经检验X[2]=11.1, P<0.01,差异非常显著。这证明了教育训练在强化角色意识方面的有效性。
(二)角色训练对促进特定情景下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幼儿日常生活中助人行为表现的发展。
表2 后测中实验班与对照班角色意识水平比较
班级 一级水平二级水平三级水平
实验班
19
6
4
对照班5 10 16
P<0.01
表3 实验班前后测助人人次比较
前后测助人人次非助人人次
前测29
58
后测60
27
1.从有助人行为的人次看:
①实验班幼儿的助人人次训练前后变化十分显著。
后测时,实验班在三组情境中助人行为的总人次为60人次,较训练前提高了一倍多。经检验X[2]=22.1,P<0.01, 与前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②实验班幼儿助人行为人数与对照班比较有显著提高。前测时,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助人行为人数无显著差异。训练后,实验班助人行为总人次为60人次,对照班后测中助人总人次仅为17人次,差异十分显著。对照班前测时助人总人次为25,还高于后测结果。
2.从助人动机水平分析:
实验班幼儿助人行为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助人行为人数的增加上,而且还表现在其助人动机水平的提高上。训练前,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幼儿助人动机大多出于自身的考虑;训练后,幼儿能从他人立场上处理事情,表现出较高的助人动机水平。如前测中,即使是表示愿意把礼品卡捐献出来的幼儿,主试问“为什么”,几乎半数的孩子说,“因为老师还可以再给我一张”,或“妈妈还会给我买玩具和吃的”,或“家里还有好吃的”等;而后测中,在伟伟是不是该扶摔倒的小妹妹问题上,孩子们表示,“小妹妹一定很疼,就哭了,我要是伟伟,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
3.角色训练影响幼儿日常生活中助人行为的发展。
后测中,利用主试与实验班教师相结合的办法,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助人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情况,结果表明幼儿的互助现象、谦让现象多了,争抢玩具和争吵事件几乎很少见。这与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助人行为提高的结果是一致的。
四、讨论
(一)大班幼儿自身角色意识已取得初步发展,教育措施能有力地促进角色意识的提高。
从前测结果看,大班幼儿角色意识已有初步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处于低级水平上,主要表现为机械地从他人的外部情感表现认识问题,对于故事中的动物或人的角色体验稍强,而当幼儿自身真正处于一定的助人冲突情境中时,又显示出低级的角色认同水平。即使能表现出一定的助人行动,但更多地是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考虑问题,如画笔不够时,“你借我兰的,我就借给你红的”,助人行为的出发点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当幼儿置身于某一个利害冲突的助人情境时,难以从他人的立场分析和处理问题。
训练结果表明,5—6岁幼儿的角色意识有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并实现向多种特定情境及日常生活的迁移。训练中对于故事情境的讨论,对于角色行为的分析及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与讨论,使幼儿不仅停留于角色行为的简单重复上,而是通过参与对角色行为的分析、对角色内心体验的认识,强化角色意识,提高助人动机水平。
(二)角色训练是促进大班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有效手段。
角色训练的内容与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角色扮演的人次,又使角色训练区别于一般意义的角色表演,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角色行为练习的机会,他们能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理解别人的困难,探究他人的心理。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换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地获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对不同的情境采取应有的行动。
在角色训练中,幼儿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和评价者,评价角色扮演行为、实践角色行为,以及体会角色心情的过程,事实上就是角色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社会行为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角色训练过程中,从简单行为的模仿和再现到对角色的理解和认同,再到在真实的、直接的情感体验支撑下采取应有的行为,反映了幼儿助人动机水平不断提高及助人行为的发展。
此外,角色训练还是一种积累助人活动经验的措施,这种积累使幼儿助人行为不断巩固,这也正是角色训练促进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作用机理之一。因此,我们认为角色训练是培养幼儿助人行为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如何使他们具有利他观念与助人行为,已成为各界所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人们在如何培养幼儿助人行为方面又缺乏全面的认识。我们的实验正是从这一问题入手,提出了培养幼儿助人行为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论证了角色训练是发展幼儿助人行为的有力措施。
五、结论
(一)角色训练使幼儿角色意识显著提高。
(二)角色训练后,实验班幼儿助人行为呈上升趋势。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呈显著性差异。
(三)角色训练对于幼儿在特定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及动机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
注:本实验得到了天津师大幼儿园党志英、王珍两位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向她们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