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7清华大学毕业生情况社会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华大学论文,调查报告论文,毕业生论文,情况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1997年清华大学党的工作要点的部署,从1997年4月上旬开始,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校系两级共同进行了一次毕业生工作后情况的社会调查。结合1991年我校毕业生情况调查工作的经验,这次调查力求有更大的规模,有细致的项目,有较多的统计信息和分析素材。这次毕业生情况调查是在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进行的,毕业生的在岗状况从多个方面说明了他们的适应表现;这次调查也是在我校开展10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后进行的,校友们的社会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检测了我们的工作成效;这次调查又是新世纪来临之际进行的,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要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期望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关于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涉及的毕业生以90年代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侧重对象,实际结果也兼顾了80年代的毕业生,以及少数毕业更早的校友。调查的用人单位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为主要范围,也包括了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调查的地区选择了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分布比较密集的北京、上海、华东、华南等地,另外,还向在美国的几十位校友作了调查。调查工作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
学校共向2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问卷,收回85份,回收率40%,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45%,科研院所占45%,其他占10%。这些答卷单位对1981年以来接收的1671名清华毕业生的岗位情况等提供了一些基本数据,对其中的约占56%的929名90年代毕业生的11项表现进行了分类评价,并且就其中的7项表现进行了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比较评价,另外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选择回答。
由毕业生填写的问卷共发放2400多份,收回854份,回收率35%,其中90年代校友的答卷有500多份,占60%。这些答卷毕业生对学校安排的14项教育教学环节进行了收益评价,对11项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选择回答,并且从校友群体一般感觉的角度对6个方面的知识技能进行了强弱评价。对于毕业生的答卷,各项结果都按90年代、80年代及其以前毕业的三个时期进行了分类统计。
访谈工作按校系两级组织。由学生部、研究生院、教务处、教育研究所、党办校办、校友联络处等单位的33位校机关干部组成了5个访谈小组,各有1位校长或书记带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常州、无锡、青岛和烟台等8个城市走访了34家重点用人单位,并与300多位校友进行了座谈。同时,共有17个院、系、研究所到29家对口用人单位进行了访谈,约有100多毕业生到场。一些院、系、研究所的调查小组都由主要领导带队,有的还带领目前在校的学生参加了走访。
在这次校系两级走访调查的60多家单位中,国有企业占42%,科研院所占34%,其他企事业单位和部门机关等占14%。每个单位几乎都是党政主要领导出面热情接待,他们充分肯定这次调查很及时,很必要,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沟通。他们感叹象清华这样细致地进行毕业生调查,还没有碰到过其他学校,称赞清华的工作非常扎实。这些单位负责人中,有不少是"文革"前的清华老校友,他们不说客气话,坦率直陈,建议中肯。而到场参加座谈的毕业生,则结合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感受,对难忘的在校生活进行回顾和评论,认为调查工作本身就是母校对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
从本次调查工作的成果看,由统计问卷得到的主要数据能为走访面谈的情况所印证,而访谈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直接提供的评论、意见和建议更为生动、具体。总之,我校这次毕业生情况社会调查工作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毕业生的岗位表现
按84家单位的问卷统计,在目前仍然在本单位工作的1050名清华毕业生中,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的约占89%,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约占2.3%,从事经营销售工作的约占7.8%。这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岗位属于技术性工作。
1.较高的整体评价
问卷按照实际用人的角度,列出了11项反应人才全面质量的表现,单位对90年代的9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分类评价。对其中的623名本科毕业生,最高评价比例是"业务水平",单位认为"较好"的学生占84.6%;接着是"思想道德"、"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单位认为"较好"的学生分别占76.6%、75.6%和72.7%;往后的排序是"敬业精神"、"发挥作用"、"身心健康"和"团结协作",单位认为"较好"的学生比例为60%多到50%多;单位认为"创新能力""较好"的学生占49.3%,而认为"谦虚谨慎""较好"的学生占40.8%;排在最后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单位认为有25.5%的学生"较好"。在所有各项被认为"较差"的学生仅占1-2%,其余的学生被认为"一般"。对于306名研究生,在10个项目上的相应评价比例与本科毕业生相差无几,比例的排序大体相仿,只是认为研究生中"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能占48.4%,约比本科生多一倍。另外,与本科生的评价类似,被认为各项"较差"的学生比例也很低,不到2%,其余为"一般"。
问卷中,用人单位在清华毕业生与其他兄弟院校的90年代毕业生之间进行了整体印象的比较。一半多单位认为清华毕业生相比起来在"总体表现"和"业务水平"方面有"明显优势";一半多单位认为清华学生相比起来在"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方面"较好";对于"组织管理能力",近一半的单位认为清华毕业生"较好",近1/3的单位则认为"差不多",认为其余各个比较方面"差不多"的单位不过20%多。在各个比较方面几乎没有单位认为清华学生"较差"。问卷的统计数据说明,新一代清华校友走出校门、再经过用人单位的培养、实际岗位的锻炼之后,他们的基本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个群体的主流保持了一定的优势。在访谈中,用人单位对清华毕业生的岗位表现一般都有较高的正面评价,认为清华的毕业生"综合打分高",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综合素质表示了热情的赞赏和肯定。不少单位谈到,清华学生的政治思想可靠,国家荣誉感很突出,有的还说,"清华学生为共产党干事的多";单位普遍认为,清华学生事业心比较强,不甘落后,好胜争强,能够承担大项目、硬工程,有独挡一面、勇挑大梁的责任意识;许多单位还强调,清华学生一般都有朴实的作风,"比较本份,正派、不油滑,坐得住","不喜欢冒尖,不张扬",有的还说,"清华学生做事有一定的原则性,没有江湖气"。用人单位在访谈中对清华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分析了许多特点。归纳起来:一是功底厚,上手快。他们反映清华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技术比较全面,动手能力强。上岗几个月,适应期一过,就会表现突出,工作能让领导放心,容易受到器重。二是肯实干,讲严谨。他们反映清华学生在业务工作中能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作风有板有眼。有的同志说,"老一辈清华人立足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为社会所敬仰,新一代清华人继承了朴实、实干的精神,在单位中也被广泛称道。"三是有后劲,能应变。他们反映清华学生往往有很好的潜力,接受能力强,好学习。有的单位说,哪个宿舍里灯亮的时间最长,可能就住着清华毕业生。另外,也能改行别的专业。例如一些计算机公司的业务主力不少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清华学生,同在通信设备行业,不少清华学生能很快赶上邮电系统院校毕业的伙伴。
2. 优秀典型举例
特别可喜的是,年青的清华校友中,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典型。
在深圳华强集团公司,只要提起鞠耀明,没有一个不夸奖他的,干部称赞他,工人称赞他,甚至司机同志都称赞他。鞠耀明1987年硕士毕业于电子工程系,1988年为解决夫妻分居困难而调往华强。他首先主动要求下到基层公司搞产品开发、生产管理,与技术人员、工人团结奋斗,两年崭露头角。集团又给他压担子,让他负责与香港方面合资筹建计算机工程公司,担任经理,又是两年艰苦创业,成绩折服了港商。集团再次给了他一个硬骨头,要他挂帅设计华强品牌的彩电,他日夜拼搏,两年取得成功,创出了与"三洋"竞争的产品,扭亏为盈,为华强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为国企找回了生机。人们称这位现任集团副总经理的共产党员是"自强不息的开拓者"。
自动化系88届校友汪军,他作为主要研制者或者工程负责人,9年内出色地完成了福建、广东、四川、海南、葛洲坝、黄河大峡、李家峡以及国外叙利亚等地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程。他参与的这些项目分别获得部级三等奖,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单位赞誉他是无私奉献的青年典范。
经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孟霖,现任广州中望商业机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近年来在广东地区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集团评为先进劳动者、优秀员工、优秀党员、标兵,也曾被中国科协、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联合授予全国企业技术人员"讲理想,比贡献"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1996年被评为广州电子信息应用推广十周年先进个人。
1992年毕业于应用数学系的硕士陈明志,现任邮局营业额排名全国第5的东莞市邮局储汇分局副局长,他曾被评为1996年的全国邮电系统劳动模范。经过考试选拔,又被列入邮电部百名跨世纪人才的行列。
91届的博士毕业生杨嘉伟担任着航天部二院25所的总体主任和研究员,被评为航天总公司的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
3.差距和不足
在总体肯定的前提下,单位和校友直率地指出了毕业生质量的弱点,有些问题虽然反映在少数人身上,但值得多数人重视,而有些弱点也具有一般性。
(1)重荣誉也应有"平常心",干事业尤其要"共患难"
清华学生往往很注意"清华人"的地位。一位毕业生说,清华学生不能不如别人,5年干不出成绩就不回母校,我毕业8年没回去过,当了副厂长才回了清华。不少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分到单位,就急于承担重任要职,成就欲很强,甚至浮躁。一些老校友说,我们六十年代毕业,是到艰苦地方去,现在这种思想淡漠了,愿到基层工作的少了,特别是不安心平常的工作岗位。在很多国企单位,用人机制上都有一定的"考验期",一般至少三、五年后才会给毕业生安排重要岗位,但我们的学生恰恰耐不住这种默默无闻的"寂寞",有的单位正准备重用某位毕业生时,却发现他已经找好了另一家单位甚至已经不辞而别了。一位清华学生要求调离单位时就向领导说,他要调出单位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扛不起清华这块牌子。"一位国企老总谈到,清华学生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承受能力差些,很担心企业状况下降造成收入下降,自己的脸面不好看,不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另一位国企老总语重心长地说,嫌弃国有企业,让人有一种"儿嫌母丑"的心凉感觉,国企越困难,越需要人才的扶持与奉献,而不是动不动就甩手而别,另谋高就。我衷心希望清华毕业生能多来几个,扎下根来,切实为国企做点贡献。一些国企领导反映,他们最不满意的就是有的学生把出国当作回避矛盾,回避现实的途径。他们要求年青的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工作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创业,他们希望清华的学生要与单位既能同甘又能共苦。
(2)个体能力出色,合作能力见拙
用人单位和校友自身对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多数评价不高。他们中有不少这样的反映:清华学生相比某些高校的学生是一个较为内向的群体,一般不善于社会交往,这已成为一大弱点。这项弱点与他们在业务上高人一筹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甚至影响到事业上的发展,毕业生为之苦恼,单位领导为之叹息。
例如,在与同事关系上,有些清华毕业生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和方法。他们往往喜欢单干,不合群,很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但不会对发生的矛盾进行化解,甚至抱怨"不是我不愿合作,而是别人不想合作",表现出个人意识强,优越感重,灵活性弱,变通性差。再如,在与领导之间,有些清华毕业生也不会相处沟通,有的往往看不起某些低学历的干部,发现想法不合拍,则采取少打交道、敬而远之的态度,或者只认为"对领导要多谈自己的工作,自己不讲没人知道",有位毕业生还认为对领导汇报工作要"小事化大"。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确实有个别校友能力很强,但因不能善处领导或同事而跳槽他处的例子。
一位用人单位的老同志评价说,五、六十年代的清华毕业生无论在业务能力上还是组织合作能力上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年青毕业生在这方面给人印象不深。
对于社交能力的薄弱,校友的共识之一是在校期间就需要锻炼。很多人抱怨学校的学习压力过大,而自己也忽视了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的机会,他们认为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有社会工作的经历,甚至看作一门必修课。他们建议应该开设"社会公共关系"一类的课程。在业务环节中,要强化一些小组工作方式,甚至让学生有很多机会跨专业、跨系搞一些合作。
我们看到,一些当过学生干部的校友在单位中工作一般都很出色,他们中有的人在校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但合作、协调、组织方面的素质能力却很强。
(3)教学改革方向对头,还须加大力度
围绕学生的业务质量,单位和校友都肯定了清华的一些特色,基本上没有负面意见,但提出了更强、更高的要求。
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这是公认的强项,但大家仍然在答卷中把拓宽专业面向放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项目之首。不少学生感到,工作后最有用的还是基础知识,而专业知识直接对口的很少,拿来就能用的情况少很少,而且有些专业,例如汽车、化工、核能、电机等,现今都有许多更新的内容,而我们的教科书上却没有。毕业生认为,在本科阶段,很细的专业课程没有用,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是重复。
实际工作能力,这是传统的特色,但大家仍然突出强调。在问卷中,半数的学生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选为大学教育应该得到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半数多的学生认为各种实践训练是在校期间第二大受益的教学环节。访谈中,他们认为可以再砍掉一些课程,而能有更多的时间保证实践训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另外,他们认为不少校内实践活动过于封闭,有的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只是走马观花,应该走出校门,特别是到现代企业中实习。再有,对于创新能力,单位在答卷中,认为半数左右的学生属于"较好",但面谈中发现,这种评价主要是指学生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他们同时感到,学生接受能力很强、分析能力很强,但往往提取不出新的东西。有的单位甚至认为一些清华毕业生循规蹈矩,魄力不大,大胆改革创新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
计算机和外语技能,这是我校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成效。校友在问卷中自我评价为"较强"的分别有75.7%、67%之多,仅次于"基础理论"。而且三个时期的毕业生评价大幅度上升。单位的评价与此相仿。但有些提醒值得重视:计算机技能不能仅仅表现在打字或者编个小程序,而在于实际应用技术;计算机技能加强了,但基本的物理概念不能模糊;计算机知识中,品牌知识也需要;外语的重要标志是口语,一些单位反映,清华毕业生的口语不如人大、北大的学生。
(4)增加人文经管教育,完善知识结构
人文经管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在这次调查中被认为是清华毕业生最缺乏的弱项。答卷单位对于毕业生知识结构的强弱评价中,人文和经管两方面知识排序在未尾,分别只有7.1%、8.2%的单位肯定这两项为"较强"。在校友的自评中,半数以上的年青毕业生认为这两项"较弱",而且90年代毕业生的这种看法比80年代毕业生更为明显,他们认为这是人才培养中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首项。
大多数访谈中都有这种呼声:要让学生不仅懂业务,还要懂政治、懂经济、懂文化、懂历史,清华学生不能"单腿走路",人文经管知识亟待加强。年青的毕业生们也有切身体会。现在搞技术,首先不在于搞得多高多深,而是有没有市场,没有经济头脑不行。还有些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文笔不如台湾出生,到美国留学回来的人。而表达能力弱同样是清华学生的一个通病,老一辈的清华学长,文学功底都很好,文章写得也很好,而许多年青的毕业生文笔则比较差,甚至写字都不成样子,口头表达时往往也难于讲清自己的真实想法。
单位和校友为此建议:能不能把人文经管作为基础课,能不能多请些专家来校演讲,组成社科俱乐部,能不能各专业都开设一点有关的经济管理课程,能不能加强人文经管方面选修课的引导,等等。
三、人才需求的社会呼声
1.流动与稳定
人才流动(流失)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调查中普遍涉及的话题。这几年,产业结构在调整,经济体制在变革,人才竞争尤其激烈。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中存在着一种"再择业"的局部潮流,这种潮流的大致趋势,是从欠发达的地区朝向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从国企朝向"三资"企业,从生产、科研单位朝向技工贸一体化或者经营管理性质的单位,从用人机制保守、事业发展停滞的单位朝向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和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兴单位。
在我校这次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中,84家单位填写了毕业生的流动数据。他们自1981年以来共计接收的清华毕业生有1671人,其中包括从外单位调入的有228人,到本单位以后调出的有621人,在这个抽样中,调入、调出的流动人数之和占总接收人数的50%。按照这项跨度10多年的抽样调查统计,一半清华毕业生在一次分配以后有了一次以上的"再择业"经历。如果按毕业生的层次来分析,在这个抽样中,调入调出的本科生共528人,调入调出的研究生共321人,本科生流动人数是研究生流动人数的1.6倍。再有,在这个抽样中,1981年-1989年期间调入毕业生有80人,而调出毕业生有246人;1990年以后调入毕业生有148人,而调出毕业生有375人,从流动时间看,90年代流动人数是80年代的1.6倍。
一些用人单位反映,清华毕业生流动比例比其他院校高,清华学生很难留住。例如,在航天部某研究院,1986年-1996年引进82名清华毕业生,现在仅剩26名,流失了2/3,其中一半进了公司,1/3因为出国。某市电子办共有100多单位,近几年累计招收100多名清华毕业生,现在剩1/3,去向也主要是公司和出国。某航天局80年代以后去的清华毕业生有20多名,现在仅剩3名,某邮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一家计算机集团深圳公司,80年代末以来分去的清华毕业生也已走了一半。
另外,也有不少单位反映,他们的人才外流的现象并不严重,清华毕业生在那里比较稳定。例如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现有100多名校友,1989年以后去的还没有一人调离。联想集团现有100多名校友,但至今调出的很少,集团内总的流失率只有5-6%,据说这是同类公司的正常比例。另外象邮电部中讯公司、中建总公司等单位,都能以稳定人才而自豪。
在一般的流动现象中,人们反映,清华毕业生的择业"位势"高,一些人在社会中似乎流动自如,引起了大家的格外关注。其中的原因,除了敬业精神不强的思想因素之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摆不平待遇。学生到了一些单位3年后才有一千多元的月收入,而到了一些三资企业一开始就有三、五千元的月收入,横向一比较,心理不平衡,在经济待遇相差几倍、十几倍的情况下,清华学生同样会重新估计职业和待遇在天平上的轻重。二是容不得清闲。一位国企老总是六十年代的老校友,他认为国企的年青人流动不一定是因为不安心,而往往是没活干,无用武之地,而无所事事是清华学生难以容忍的。许多学生表示,钱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事做,单位要人时要"最好的",而到单位去后又不能到最需要的部门去,学生就会感到没前途,没有办法就只好整天念外语,想出国,或者再挑个待遇不错的单位跳槽,这两条路对于清华学生都不难。
总之,包括清华毕业生在内的跳槽、流动现象既反映学生思想中的一些问题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年青的大学毕业生中很多人再没有那种"从一而终"的观念,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进步,也是年青人对社会变革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这种人才流动的局面还会继续存在,人才竞争的现象还会继续发展,这将成为人才就业市场上的重要动向。当然,不少单位对待流动持有坦然的态度。一位老总说,我们要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流动不可怕,只要把原因分析透,该进就进,清华的还是要,留下的都是骨干。
2.规格和类型
在访谈中,无论是老校友,还是年青校友,他们都向母校感叹:现在社会上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清华的毕业生,许多单位又独有一种高规格的期望。这种期望表现为:
(1)用人单位尤其需要能发挥骨干作用的人才
调查印象表明,80年代后期或90年代初期的清华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校友中,一部分优秀者现在已经担任了企业的部门、工程单位的项目、科研院所的研究室等岗位以上层次的技术领导或管理领导职务。外企公司这几年实行"本地化"战略,也在继续物色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人才,让他们负责重要的岗位。
在一家生机勃勃的新兴国企公司,部门经理和研究室主任多半是清华毕业生。毕业于某部委院校的公司老总说,我不嫌清华的学生在工作中比我母校的毕业生上手慢,从1995年开始积极招聘清华的毕业生,为什么?我从各校毕业生的表现比较中感到了清华学生的质量,我要找带头人,锻炼他们上管理层,接公司的班。
联想集团的一位校友认为:现代企业是由三种人才组成的梯队。一种是能出思想、定战略的人,一种是能带好一班人工作的人,一种是能自己干好一摊的人。工程师属于第三种,但将来工程师好找,而难找的是属于第一、二种的帅长和将才。
据国家核安全局反映,那里的处级以上干部一半是清华毕业生。一位老校友(单位领导)这样来描述他们需要的骨干人才:面要广、不必精,起点要高、思想要活,能在技术上拍板,能协调、能决策。
(2)用人单位尤其需要全面素质较好的复合型人才
校友们纷纷谈到,过去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的清华在培养规格上今后看来一定要拓展了。
茂名石化公司1989年先后分到9名清华毕业生,单位认为表现都不错,但他们的工作性质在这个大企业中却是多种多样:有车间主任,有荣获1996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技术骨干,有总公司的团委书记,有总经理的秘书,有的搞了一段开发工作后又调去搞期货市场,有的经过一番锻炼后被外派到新加坡当公司的常驻代表。可以设想,这些年青人要适应单位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事业发展的需要,光有工科专业知识不够,还必须要有适当的人文修养,一定的经济知识和良好的管理能力。这种情况在企业向技工贸一体化发展、人才独挡一面的周期越来越短的社会环境中很具有一般性。一位校友指出,清华的毕业生不应当是"工具型"的人才,他们要有综合的素质,否则,再过10年、20年,清华毕业生还是现在的模式就不行了。
按照一些校友和单位领导的看法,所谓"复合型"人才的涵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专业强、品德好、有文化、懂经济、会管理。这种人才,单一的工科风格不够,而要有综合素质;仅仅是传统的"工程师"模式不行,而要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的人才。
四、我们的思考
1.坚持德育首位,不断改进和加强学生工作
按问卷统计,有75.3%的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比例比起单位对其他5项业务素质和能力项目的选择率高出20%左右。而在问卷关于清华毕业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的比较评价项目中,认为清华毕业生在"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单位只占12.9%和20%。
访谈中,用人单位也普遍谈到,当前影响大学生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仍然在于为人品格。看法围绕3个问题:择业观念、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而对于清华毕业生,单位一般都要求有更高的标准,有更好的表现。他们高度赞赏一些优秀毕业生典型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而对极少数不守信誉的害群之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毕业生的思想道德表现可以联系我们对于在校期间教育工作的反省。校友在问卷中对9项思想教育活动的成效进行了"投票"。认为效果"较好"的前两项是"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半数多的学生对此肯定;随后是"社会工作锻炼"、"班集体建设"、"教师言传身教"、"形势政策报告",肯定这些环节成效"较好"的学习比例为30%多到40%多;排在后面的是"党团组织生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认为"较好"的比例不到20%。对于"业余党校学习",认为效果"较好"的比例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参加业余党校学习的面较小,相对地看,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高的,说明成效是比较好的。从分类统计结果看,三个时期毕业的校友对各项的肯定的比例大致有相同的高低排序,而对其中7项的肯定比例都随年代上升,幅度较大的是"社会实践"、"社会工作锻炼"、"班集体建设"和"文化体育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教师言传身教"项的成效,三个时期毕业的校友持肯定评价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不明显"的评价比较则有所上升。
综合问卷的统计数据,联系访谈中校友的反映,我们有这样的感觉:一是80年代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和其他学生工作在坚持优良传统中努力改进、加强的措施基本上得到了毕业生的认可。二是各种教育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不够广泛的问题仍然没能很好地解决。例如,相当一部分接受调查的毕业生没有填写对以上9项的评价,也是这个问题的一种反映。三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师教书育人和党团组织生活这3个重要的德育渠道和途径有待大力改进和加强。例如,不少校友谈到,有的政治课老师讲课没有自己的观点,回避现实形势,学生听课有逆反心理。要加强现实教育,让同学真正深入地了解国家大事,经过分析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条式的灌输。
2.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提供个性发展的条件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业务培养上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本次毕业生调查对于教学改革方面的主要启示。仅通过问卷和一般的访谈,并不能导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具体改革方案。然而校友们联系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需求的实际,在培养方式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呼吁。这些呼吁从宏观上涉及到我们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应有的思考。
一是学校要给每个同学发展的机会,要防止效率有限的"精英教育"倾向。学校培养高精尖人才,有些单位要用,如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但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市场经验的人才,特别是能适合转型后国企发展的人才。对于学生的要求,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让他沉浸其中,愿意向其他方向发展的,成绩达到基本标准即可。学校应成为"一个进口,多个出口",不一定就是培养哪种专门业务人才,不必苛求每个人出校都是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只是要努力使他们都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具有创造性的共同特点。
二是学校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教学秩序的适当规范指导下,学校的任务在于提供舞台,提供较为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去发展个性。而不是让所有学生都顺应同一种培养模式。一位校友的反映值得我们重视:在清华时不是紧张不起来,而是放松不下去。
三是学校要进一步改变评价学生仅看分数的办法。不少校友认为学校过于注重课程上得高分,清华学生中有很多能人,但有些却得不到奖学金或者很少,原因首先在于分数。也有校友提出参加学术活动的学分太少,在评奖学金、学期考核时起作用不大。看来,建立科学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应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3.发扬优良的学风、校风,珍惜宝贵的传统
在座谈中,校友们都用切身的体会反映了自己的表现及其与母校教育的关系。大多数毕业生都有一种感激之情,有一种自信之心。校友的这些感受和心情归结起来,主要源于学校的优良学风和校风对他们的积极影响。
有位校友说,在校期间的收获不在于多学了多少课程,最重要的是清华有着浓厚的催人上进的气氛,使你自从走进这一环境的那天起,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甘人后的进取心和开始培养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扎实作风。正是这种精神和作风,让我们进入社会后不惧怕种种困难,获益匪浅。
有位校友说,在校几年环境的潜移默化,使学生们意识到个人掌握的仅仅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永远要不断的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中培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干精神,能使学生养成谦虚求实的作风。人们反映清华的毕业生都很能干,而且大事小事都能干,即使当了领导,也勤于自己动手。
有位校友说,在清华得到的训练是相当系统的,工作后应该对得起"清华"这两个字。"清华"这个牌子,初到单位,它表达的是多数人对清华人的高度期望,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它表达的是对清华人能力、成绩的认可。
有位校友说,清华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生做人、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上,清华在培养人上有超前意识。
有位校友说,清华对体育要求很严,锻炼风气很好,工作后几年没得病,仍吃老本,受益匪浅。(我们注意到,毕业生问卷中有78.5%的校友答写"在清华期间经常锻炼身体",答写目前身体"良好"和"一般"的校友占87.8%,而答写"现在还坚持锻炼身体"的校友只占33.6%。)
校友们的这些反映当然不说明我们工作的完美无缺,但是这些评价却宝贵地指出了我们今后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发扬的传统。
五、结语
调查报告的以上内容基本上综合了各个访谈小组的主要材料,一些数据结果可详见问卷的统计资料。尽管问卷的设计存在不少遗憾,访谈和统计信息还要进一步分析,摘引的记录也难于面面俱到。但是,通过本次毕业生情况的社会调查,我们已经能得到这样的结论:
清华新一代毕业生的质量仍然是有优势,有特色,但是这种特色是有条件的特色,这种优势是有竞争的优势;当今社会上用人单位重视毕业生的业务能力,但是更期望他们有很高的非业务素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毕业生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一位校友对母校的领导和老师说出了很有代表性的心愿。他说:清华这块牌子应该说给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社会对这块牌子期望很高。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清华承受的压力很大。这意味着,清华的改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汽车系94级的几名同学这次随系领导参加了毕业生调查访谈,他们在自己的调查总结中写道:"这次访谈的主要对象是80年代以来的清华毕业生,重点是1990年以后的,但是我们同时也接触到几位身处领导岗位的五、六十年代的老校友,感觉上有很大的不同。历史的原因使这些老清华们的一生与国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上他们自己的基本才能,才造就了他们今日的成就。新一代的清华同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导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的择业观、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我们认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国家需要的最前沿,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个人价值。只有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清华学子才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衷心期望我们的清华学生在经受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经过了全体教师和员工的精心培养之后,都能这样想、这样做!
(附注:在承办组织工作、各访谈组小结、走访调研、统计资料、汇总讨论等工作中,下列同志作出了贡献,他们是校调查工作小组的吉俊民、李越、严继昌、陈刚、毕文淦、张岩峰、张宏音、刘敏文,以及有关部门的白永毅、王孙禺、赵伟、沈岩、王志华、吴剑平、顾良飞、王芹、李家强、邢毅、陈田养、赵志平、王雪、白峰杉、谢矜等。各系、院、所的调研总结为本报告提供了许多重要素材。本报告由张再兴执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