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江
(广西贺州市广济医院消化内科 广西贺州 542800)
【中图分类号】R5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74-01
炎症性肠病(IBD) 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组以反复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50年前 Edwards等[1]首次报道了UC的高死亡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大多数研究认为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2-3]。包括遗传、吸烟、饮食因素、阑尾切除术、肠道细菌失调、口服避孕药、精神紧张、过敏史等[4]。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的慢性病程。由于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上尚缺乏特异性措施,又有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基于UC病变范围广泛、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迁延不愈、癌变性大等特点,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但不论疾病有多难治,医学界都在努力探索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近年来亦取得一些成果,现主要从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
1.1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1.1.1 柳氮磺吡啶是由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组成,中间以一偶氮键相连接。SASP经口服后在肠道菌丛的偶氮还原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磺胺吡定和5-氨基水杨酸,临床上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疗法,使其复发率减少4倍,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药长期应用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常见头痛、头晕、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症状,亦有皮肤过敏反应,男性不育等,但上述不良反应停药后可恢复正常[5]。
1.1.2 奥沙拉秦是由偶氮键连接两个5-氨基水杨酸分子。口服后在结肠通过偶氮基还原酶作用下使二聚体分解成2个5-氨基水杨酸分子到达回肠末端及结肠后吸收,该药在结肠中药物浓度很高且疗效确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上有80%的患者在治疗4周左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有20%患者会出现同柳氮磺吡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要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1.1.3 5-ASA灌肠剂对于病变位置较低的在大肠末端20~40cm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选用5-ASA灌肠剂灌肠,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以保证局部药物足够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
1.1.4 5-ASA栓剂 每天可给药数次且用法较方便,作用在局部,从而保证了末端结肠局部药物持续性高溶解度释放,对治疗活动性直肠炎或末端结肠炎效果良好。
1.1.5 巴柳氮是由5-ASA和一个非活性载体4-氨基苯甲酰基-2-氨基丙酸(4-ABA)通过偶氮键连接而成,在肠道中通过释放出5-ASA而发挥抗炎作用。巴柳氮及其代谢产物经口服后药物可直达结肠中代谢后吸收且不会被分解,全身生物利用度极低,仅有20%通过肠粘膜吸收到体内,因而降低药物对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事件。因此与柳氮磺吡啶相比具有相同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极少;另外在防止缓解期复发方面,巴柳氮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病人均有良好疗效,其疗效强于柳氮磺吡啶。由于5-ASA类药物均需长期服用,因而药品的不良反应也很影响其疗效。
1.2 皮质固醇类药物
20世纪50年代,临床上将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固醇开始用于活动性结肠炎的治疗并且降低了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死亡率,是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对SASP或5-ASA疗效不佳者,在急性发作期、重型或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3 免疫调节剂类药物
临床上现约15%的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临床上对应用氨基水杨酸和皮质醇类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又无手术适应证者上述情况可考虑可采取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这类药物可通过干扰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或作用于免疫反应的某一点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但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毒性大,暂时缺乏大样本临床应用资料,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加强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监测。
1.4 新型生物治疗药物研发
临床研究证明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在对肠道炎症发生和维持治疗方面生态制剂起到了重要要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对细胞因子的研究有很大的突破,IBD发病机制中被认为是在组织破坏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目前抗肿瘤坏死因子-a(TNF-a)药物包括:如IgG4同种型的人化抗体、人的IgG1抗TNF-抗体、人鼠嵌合的抗体cA2、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蛋白等。其中以Infliximab(CA2)于2003年获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IBD,CA2为人鼠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有报道5~20mg/kgInfliximab治疗其疗效最明确,是通过以阻断其与相应受体靶点结合与TNF-a高效结合而发挥药理作用,临床试验己经证实Infliximab单抗对于难治性IBD患者都有较好疗效。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口服法
顾庆奎将符合UC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方,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30 d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中药保留灌肠法
林晓红等、高岩对重要保留灌肠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同时对促进溃疡愈合有等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晚或进行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并在灌肠前对患者进行排空大便,在灌肠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体味变化,从而使药物均匀的分布在病变部位,同时将药液的温度控制在38℃左右。临床中许多医疗机构采用内服中西药联合保守灌肠对UC进行治疗,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学者采用内服柳氮磺胺吡啶以及结肠灵,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的加减,同时对患者采用灌肠剂进行治疗,其临床有效率为95%。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研究认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中西医口服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使溃结病变95%位于直肠及结肠下段,而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其处于活动期,灌肠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达到病处,从而有效避免了消化系统对药物作用的破坏以及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大有所为,虽然目前也有些相关研究,但结合方法各异,采用药物亦不同,疗效评价上还多仅限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可重复性临床研究,从肠黏膜愈合程度、实验室炎性指标、诱导及维持缓解时间、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方面进行评估,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更好的改善溃结患者症状,延缓及减少复发,以期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Edwards FC,Truelove SC.The course and progno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Part I[J].Gut,1963,4: 299-315.
[2] 姚应琴,张亚梅,崔翔,等.口服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4-45.
[3] 陈洁玲,肖伟,林彬.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细胞因子调节作用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20-222.
[4] 王艳芬,张建民.溃疡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 (3) :57-60.
[5] 李艳杰.洁尔阴洗液、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013,8(1).145-146.
论文作者:陈天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溃疡性论文; 灌肠论文; 疗效论文; 结肠炎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氨基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