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构不合理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性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不合理论文,因素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投资结构实证研究
改革以来,我国投资结构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投资向加工业倾斜过度,农业和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投资力度
建国以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在这
样的背景下,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
,投资结构不仅表现为投资向工业倾斜,而且表现为向重工业强烈倾斜
。作为这种倾斜的后果,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受到了压抑。改
革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和投资主体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的变
化,非生产性投资和加工业投资比重开始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偿
还多年欠帐的性质,同时也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但是,投资向加工
业的过度倾斜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工工业的快速增长,使国民经济中出现
了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短线”部门。“七五”和“八五”期间
,这些短线部门被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投资倾
斜。由于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减弱,这种投资倾斜尚不足以使投资结构有
明显的改观,其中农业投资比重一再下降,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一
再受到削弱,进一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根据统计分析,
1953—1980年期间,农林牧渔基建投资比重为10.6%;1981—1985年期
间,该比重下降为5.0%;1986—1990年和1991—1994年期间, 该比例
又下降到3.3%和2.2%。受价格等政策的影响,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
比重在1984—1992年期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1993年和1994年虽然上升
,但幅度并不大,仅为12%左右。
从基建和技改投资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来看,一些国民经济支柱行
业的投资力度也是与其地位不相适应的。见表1和表2。
表1部分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新增固定资产(基本建设) 单位:亿元、%
年
合计 农林牧渔业能源
邮电交通业
份
数值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1985 773 11.91.6
86 11.7 133 18.1
1986 930 11.5 -3.3 1.2 102
19.0 11.0 141
6.2
15.1
1987 959 13.6 18.0 1.4 159
55.8 16.7 131
-7.2 13.6
1988 1112 16.6 22.0 1.5 179
12.5 16.2 181
38.6 16.3
1989 1179 15.2 -8.4 1.3 1948.1 16.5 130 -28.6 11.0
1990 1363 18.1 19.1 1.3 238
22.9 17.5 160
23.6 11.7
1991 1499 22.4 23.8 1.5 317
44.9 21.2 203
26.8 13.5
1992 1975 27.3 21.9 1.4 398
25.8 20.2 261
28.4 13.2
1993 2759 34.8 27.5 1.3 452
13.4 16.4 491
88.1 17.8
1994 3730 34.9
0.3 0.9 667
47.6 17.9 710
44.6 19.0
年 制造业
份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19851.33 18.2
198624382.7
26.1
1987221-8.9
23.1
198826117.8
23.4
1989241-7.8
20.4
199029522.7
21.6
199134316.4
22.9
199238211.1
19.3
199358854.0
21.3
199475728.8
20.3
表2部分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新增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单位:亿元、%
年
合计 农林牧渔业 能源
邮电交通业
份
数值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1985 317 4.3 1.4 12 3.833 10.5
1986 469 5.2
20.9
1.1 17
40.8 3.645
35.8
9.6
1987 583 6.6
26.9
1.1 25
46.7 4.355
21.5
9.4
1988 691 7.7
16.7
1.1 277.7 3.950
-8.2
8.6
1989 637 7.2
-6.5
1.1 283.0 4.349
-2.2
7.1
1990 723 7.1
-1.4
1.0 33
20.4 4.669
39.2 10.7
1991 858 11.4 60.6
1.3 38
15.7 4.598
43.5 13.6
1992 1105 12.7 11.4
1.1 49
28.7 4.4
155
57.3 18.0
1993 1532 15.2 19.7
1.0 69
39.1 4.4
285
84.5 18.6
1994 2193 17.1 12.5
0.8 103
50.3 5.9
474
66.0 21.6
年 制造业
份 数值 增长率 比重
1985197
62.0
198630152.9
64.1
198737324.0
63.9
198845321.5
65.6
1989399-11.9 62.6
199046015.3
63.7
199154317.9
63.2
199268526.3
62.0
1993
187627.9
57.2
1994
121138.1
55.2
由表1、2可见,无论是基本建设还是更新改造,几个国民经济支柱
产业的投资力度都明显不足。最为突出的是农业,在十年中,不仅新增
固定资产比重一直很小,而且还呈现降低的趋势,其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3.4%和17.9%,远远低于表内四个行业20.5%和25.1%的平均增长水
平。1993年和1994年两年中能源和交通邮电业虽然有了较为迅速的增长
,但比重仍不够高(远远低于制造业),加上短缺是长期投资结构失衡
造成的,仅靠一两年投资的较快增长仍不足以使短缺状况得到缓解。
第二,资金投向过于分散,重复建设严重,项目结构趋于小型化。
改革以来的十几年中,我国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重复建设”现象
。表现在某几年里各个地区竞相建设某一类工业项目,引进相同的技术
和设备,生产同类产品,过几年又一窝蜂地去上另一类项目。象电风扇
、西服、自行车、洗衣机、彩电、电冰箱、录像机、汽车、空调等都经
历过一番重复建设的高潮。造成中小型的化工、机械、冶金、棉纺类型
项目遍地开花,微观经济效益恶化。“七五”和“八五”期间,石化、
汽车、电子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项目均未能达到相应的投资力度,致使
上马了一批达到不到经济规模标准的中小型项目。以汽车行业为例,“
七五”期间完成的120亿投资中约有1/4被用于低水平、 小规模的重复
建设,“七五”新增厂房1700万平方米,相当于好几个一汽,但这些厂
房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整个“七五”累计生产各种汽车近260 万辆
,年均生产50万辆,相当于国外一个汽车制造厂的产量,而在我国,这
50万辆汽车却是由数百家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八五”计划中国家
准备投入四大轻型车基地27亿元,在资金尚未全部落实的情况下,各地
却新建了52个轻型车厂,累计投资数十亿元,进一步恶化了原有的大量
分散加小规模的格局。1994年汽车生产140 万辆,平均每个企业生产规
模不足2000辆,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上述资金投向分散现象可进一步从表3看出。
表3 基建和技改项目投资规模 单位:万元/每个项目
年
GNP平减指数 基建项目规模 大中型基建 技改项目规模
份 项目规模
(1980年为基数) 名义 实际名义 实际
名义 实际
19851.192 116
98 5138 43105849
19861.247 141
1135224 41897560
19871.311 167
1276648 50718666
19881.471 189
1287845 5333
11075
19891.600 213
1337530 4706
13182
19901.689 236
1398464 5011
14686
19911.805 257
142
10050 5567
15888
19921.946 315
162
11469 5893
209
108
19932.217 494
222
14525 6551
340
153
19942.588 709
274
19392 7493
493
191
从1995年到1994年的十年中,基建和技改项目的平均规模名义上有
了较大增长,但是在消除了价格因素以后(因缺少投资品价格指数,这
里用GNP平减指数代替。 由于在多数年份里投资品价格上涨幅度要大于
GNP平减指数的上升幅度,故计算结果可能缩小了价格因素, 夸大了实
际规模)我们可以看出,1994年基建和技改投资项目规模与1995年相比
增长的并不多(分别增长了1.8倍、0.7倍和2.9倍)。 就平均增长率来
看,基建项目规模年均增长12.6%,其中大中型基建项目规模年均增长
仅6.7%;更新改造项目规模增长稍多,但也不过16.9%。
第三,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投资比例不尽合理。
与建国初期在十分薄弱的工业基础上进行投资建设的情况不同,在
经过一、二十年的运转之后,企业机器设备已开始陈旧,技术也明显老
化。这样,技术改造的重要性逐渐突出。正因为如此,我国自60年代以
后,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比例迅速降低,见表4。
表4历年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比例
年基建投资额 技改投资额 两者比例 年份 基建投资额
份 (亿元)(亿元) (亿元)
195390.4 1.2
78.6:1
19851047.4
1955
100.4 4.9
20.6:1
19861176.1
1960
388.727.9
13.1:1
19871343.1
1965
179.637.34.8:1
19881574.3
1970
312.655.55.6:1
19891551.7
1975
409.3
135.63.0:1
19901703.8
1980
558.9
187.0
2.98:1
19912115.8
1981
442.9
195.3
2.23:1
19923012.7
1982
555.5
250.4
2.21:1
19934615.5
1983
594.1
291.1
2.04:1
19946436.7
1984
743.2
309.3
2.40:1
年 技改投资额
两者比例
份(亿元)
1953 449.1
2.39:1
1955 619.2
1.90:1
1960 758.6
1.77:1
1965 980.6
1.60:1
1970 788.8
1.96:1
1975 830.2
2.05:1
19801023.2
2.06:1
19811461.1
2.06:1
19822195.9
2.10:1
19832918.6
2.21:1
但是表4显示出,自1989 年起基建投资与技改投资的比例又开始出
现上升势头,1994年的数据表明,每进行1元技术改造投资的同时, 就
要对基建项目投入2.21元的资金,这一比例与1982年情况相同。而80年
代正是企业技术设备普遍进入严重老化时期,为此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曾
一再呼吁要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并因此而导致1986年以后基建比重
再一次明显下降,于1988年达到1.6:1的最低点, 技改投资比重上升)
。考虑到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设备老化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70、80年
代新建的一批项目又已经或即将进入老化期,因此目前基建与技改投资
比例是不尽合理的。
二、投资结构失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如果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加以分解,那么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消费
增长、劳动力投入增长、技术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在不同
的国家各种因素作用程度是不同。对于以粗放式经营为主要特征的我国
经济来说,经济增长约有60%是靠投资推动的。因此,上期投资结构就
成为下期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
1.投资的行业结构与通货膨胀
显然,在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存在“瓶颈”部门时,如果资源不
能从长线部门向短线部门移动,不能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高
的部门转移,则这种失当的投资结构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从
而影响总供给的增长效率。一方面,由于受瓶颈部门生产能力的制约,
其它部门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产生生产资料闲置和浪费
;另一方面,需求增长却不受此限制,时间一长,势必造成需求大于供
给,瓶颈部门的产品率先涨价,加上其它因素就很容易进而拉动其它产
品价格,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我们注意到,发端于1993 年、 于
1994达到最高峰的这一轮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产品价格剧
烈上涨拉动了整体物价。而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就不能不追溯
到过去十几年中农村投资经常被忽视、在整个投资活动中处于极为弱小
的地位上来。在原材料、能源、邮电交通等部门也存在同样现象。实践
表明,尽管国家已经调整了投资重点,但现行投资比重仍不能满足国民
经济发展对这些部门的要求。
2.投资规模结构与通货膨胀
在许多行业(如钢铁、石化、汽车、家电等),投资是具有规模经
济性的。以乙烯工业为例,30万吨级乙烯项目(大型)与15万吨级项目
(中型)比较,单位投资减少7%,单位综合能耗降低20%, 单位生产
成本降低10%左右。象汽车,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经验,轿车生产企
业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60万辆/年,发动机生产线的最佳规模为50万
台/年,冲压设备的最佳规模为100万套/年, 达不到这样的规模就会出
现浪费现象,降低生产效率。投资分散化,项目小型、重复化将产生以
下不良后果:
第一,易产生价格和资源的过度竞争。
投资分散化,项目小型化总是与地区间相互封锁、割裂市场联系在
一起的。为了保护地方工业,使到处开花的项目能够生存,资源产地的
地方政府势必会在辖区内封锁资源,阻止初级产品流向其它地区。而其
它地区又会采用抬价方式采购原材料,从而造成各种各样的价格大战,
最终导致价格过于剧烈甚至背离价值地上升,不仅提高了生产企业的成
本,也加剧了物价总体形势的不稳定性。同时,这种资源竞争和市场分
割,也必然会阻碍社会分工深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经济运行
的整体效率,不利于有效供给的增长。
第二,影响技术进步,降低投资效益。
在各地争上项目、投资分散的情况下,各地能筹集到的资金是有限
的,往往难以使建设达到规模效益的大型项目,因而难以形成生产的经
济规模。同时受资金限制,许多项目只能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用
陈旧甚至是淘汰技术,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使投资效益大幅
下降。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更使预期供给能力难以实现。
第三,进一步扩大了投资需求。
由于规模偏小的项目在建成以后,企业必然缺少竞争能力。企业在
竞争的压力下就必然会进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从而使投资需求进一
步增加。换句话说,在企业规模结构偏于小型化的情况下,规模效益本
身对扩大投资就有着强烈的需求。
3.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投资结构与通货膨胀
技术改造投资与基本建设投资相比,具有有效需求较小、有效供给
较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很容易得到解释:一方面,技术改造投资是立足
于现有企业基础之上的投资活动,因此在厂房、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
的需求当然比平地起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要小得多。建设同样规模的项目
,技改投资一般比基建投资要少30%左右。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改造投
资省去了一些基础准备工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因而投资周期较短
,较易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当投资规模过大引发通货膨胀时,抑制投
资需求应首先抑制基建投资需求。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投资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根
本性因素,因而调整投资结构也应成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今后
应逐步将投资调控的重点从规模调控转换到结构调控上来。通过投资增
量结构的调整,逐步扩张国民经济的“瓶颈”部门,提高具有规模效益
的行业项目建设的规模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通过破产、兼
并、收购等方式对投资的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减少现有规模
不经济企业对投资的需求,增加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