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的调控区域划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中国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9)04-0042-09
宏观调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行调节方式,将其赋予中国特色就必须立足国情去把握操作模式,而中国特色之一就是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前全国并非统一大市场,内部差异性极大。既然全国由于市场力的作用结果被分割成几个市场,而不同市场本身性质又存在很大差异,国家整体经济的波动又是不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显然,针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必须根据不同市场性质进行差别化对待。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宏观调控,针对短期波动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基本都是全国统一标准、一致执行,事实也证明这样的调控方式存在很多隐患,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检验,这就引出本文初衷:对经济区域进行划分,以便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影响差异的判断
如果假设国家是一个没有分割的统一大市场,各经济区域发展状态类似,中央同地方、地方同地方之间等不同类型主体没有因利益而博弈,那么宏观调控政策就会很顺畅的落实,根据整体情况实施的调控政策与手段就会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反之,如果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手段在上下级、不同区域之间的传递、运用因为壁垒并没有达到应有效果,或者实施效果参差不齐,我们就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需要对经济区域进行科学划定,这种划定必然要以市场力为内在依据。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主要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从实施的结果进行倒推,确定经济区域划分、以经济体差异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
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众多经济学理论一致认为区域效应决定于货币政策的传导,至少存在三方面原因: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不同的银行结构对调整他们资产负债表的能力不一样;向银行借款的大型和小型客户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一样。当然还存在如金融和劳动力的流动性、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差异。Toal(1977)发现,美国的中东地区、大湖区、东南部对货币政策较为敏感,洛基山地区和新英格兰地区相对不明显,因此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Horvath(1998)指出,货币政策冲击对美国各地区的就业产生了非均衡影响。Carlino and Defina(1998)指出,货币冲击以差异很大的方式影响了各州的实际收入,可以归因于各个区域货币传导存在差异。Arnold,I.J.M and E.B.Vrugt(2002)对荷兰的研究也表明了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问题。Owyang and Wall(2003)对美国八大经济区的分析表明,各地的生产总值、个人收入、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面对同一货币政策做出的反应及其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丁文丽(2006)对我国不同区域货币政策影响效果检验表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金融总量与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不同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使货币供给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内生性,并使货币政策的效力下降,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性的根源在于各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由于国家内部在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达程度上的差异,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实施效果有显著差异。
对财政政策进行分析主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税收方面,美国经验表明:一体化的市场可以存在适度税收差异。美国各州之间,间接税与直接税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并不妨碍国内统一市场的正常运行。欧盟逐渐形成体系后,各国意识到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协调,欧元和欧洲货币联盟就是不稳定的。因此,欧元区自问世之日起,其货币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权都由欧洲中央银行独揽,财政政策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唯一可灵活运用的宏观调节工具。1997年问世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设定:公共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得突破3%的上限,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公约》使宏观政策难以提供大的回旋余地,近年欧洲经济萧条,结构弊端积重难返,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经济大国的财政赤字难以达到公约的要求,要求灵活诠释公约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2005年对《公约》的修改包括:允许某些成员国在“特殊情况下”适当超标,放宽超标成员国把指标恢复到规定水平的期限。事实显示,欧盟对各国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的控制逐渐放松,可以针对不同经济社会情况实施差别化财政政策。朱国才(2007)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了1994年中国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28个省份的全样本回归分析发现,分税制改革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性,财政分权对各省经济增长影响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中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要大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东部地区各省的财政分权优势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不同地区对财政政策的感应度也存在差异。经济运行的事实表明,统一财政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进而很难达到预期调控效果,有必要对差异性地区施行差别化财政政策。
二、我国宏观调控经济区域划分的理论依据
欧盟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很值得我国借鉴。欧洲联盟建立经济社会的统一体需要实现这样几个条件:形成内部统一市场,消除割裂区域市场的各种壁垒,实现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有统一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银行体系,给予不同地域公民平等的地位与就业机会,公民可以在统一经济体内自由流动;区域之间经济交流顺畅,区域之间的合作不损害统一市场,不在相互间构成贸易壁垒或扭曲地区之间的竞争;统一经济区域各组成部分的政治行动日益协调,这种协调不可缺少法律基础。参照欧盟情况推敲经济区域划分理论如下:复杂情况的大国内部不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而是有若干经济区域,市场分割、经济区域分割共存,如果在某些经济区域之间消除了割裂市场的壁垒,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就业机会均等,区域之间的合作不会因为壁垒而扭曲,政策上能够协调一致,那么,这几个经济区域就构成一个经济体。国家首先是一个政治体,在一个政治体内可能只有一个经济体,也可能有若干经济体,国家内经济社会交流的壁垒越多,形成的经济体也就越多,这是经济体的内质。宏观政策是区域经济体差异的表象,针对经济体的调控政策必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有所区别。必须寻求经济体内质的表现,或者找到探询经济体本质的恰当方法,这样才能对其准确定位并加以区分。
对我国以往经济区域划分应采用批判继承的眼光,通过对以往经济区域划分研究得出这样几点结论。①经济区域划分应遵循行政主导的前提。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成分复杂,行政手段对经济的操控力度大,经济区域的形成经常是行政博弈、妥协的结果,经济体的确立以行政区域为基础有一定合理性。②经济体的内在经济关系离不开地理、资源等自然条件,也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两方面都是称其为经济体的必要条件,以往仅关注经济联系却忽视对我国社会环境的研究是一大缺陷。③竞争力都很强的经济体未必不能合作,经济区域强弱之间可以互补,但未能产生合作并不完全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这种情况在我国区域经济中已得到证明。④每一个区域都有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统一政治体中,不同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差异,这是区分不同经济区的重要标志,也是不同经济区在同一政治体内共存的原因。⑤经济区域划分不能太过零散,也不能违背规律强行“捏合”,从东、中、西划分方法开始,以往研究对经济区域的划分最多不超过10,最少不少于3个。
通过上面比较分析所确立的宏观调控区域划分原则应是:区域划分是为宏观调控提供便利和服务,是以生产力布局、区域分工、统筹发展原则下经济区域划分为前提,和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区域划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宏观调控区域划分需要尊重现实,以经济区域发展基本条件为基础,脱离区域发展实际情况的调控必定不能成功;宏观调控区域划分应给宏观调控政策体系提供顺畅实施的渠道,应能保证宏观调控政策较为顺利实施,并发挥既定作用。宏观调控经济区域的划分依据是①:每个调控区域都是统一市场,内部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壁垒,否则差别化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区域内很难顺畅实施;我国宏观调控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的统一,宏观调控经济区域要保证是完整行政区域的组合,是经济与政治协调的统一体,这一点符合中国国情;宏观调控经济区域应是有地理联系的自然板块,应是经济社会与自然禀赋的统一,失去空间上的联系,划分也失去了意义;经济区域内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尤其是劳动力在社会权利及获取工作机会方面平等。
三、我国宏观调控区域划分的实证研究
1.宏观调控区域划分的方法及指标选取
宏观调控区域划分需要选择一种兼顾经济关系、社会关系、自然关系这三方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关系可以由经济关联所表现,但社会关系却无法完全由经济关联进行表现。在现行经济区域的划分中,尚没有一种研究方法将这三种联系同时给予精确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都是不准确的。在此,也只能用经济区域的表象判断其内质。在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基础上,本文选择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聚类分析是按“物以类聚”的原则将特性相近的变量或观察单位进行归类。聚类分析可分为变量聚类和样品聚类两类,本文使用K-Means算法(Q型聚类)。K-means算法属于聚类分析方法中一种基本的且应用最广的划分方法,是一种在无类标号数据中发现簇和簇中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样品进行快速聚类,当明确所需要分出的类别数时,采用快速聚类可以节省运算时间。进行聚类分析的关键是选取适当指标。为了遵从上文所确定宏观调控区域划分原则及依据,本文选取四类共21个指标:①反映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的指标,用来区分不同省份的基础情况,包括年底总人口、从业人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发电量②、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医生数、卫生机构数量;②反映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③反映竞争能力的指标,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③、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④、工业增加值⑤;④反映对外经济社会联系的指标,显示本地与外部产品、要素的交流情况,包括进出口商品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及邮电仓储业增加值、货运量、旅客周转量。本研究中的数据都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
为了衡量各指标不同年度变动情况,利用变异系数对各省有关指标的波动程度进行描述,用图1—图4显示各系数。图1显示的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基本指标变异系数: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发电量、医生数的波动大体逐年增加,显示出不同区域在这三个方面的相对差距逐渐增大;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年底总人口数与从业人员相对稳定,12年间没有太大变化;各省级行政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的波动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区域间高等教育水平逐渐缩小;不同年度卫生机构数量变动差异性非常明显,各区域卫生水平普遍不高。图2显示的各省级行政区综合经济指标变异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最终消费在不同区域的相对差异逐渐拉大,同经济发展水平愈发拉大的事实相吻合;营业盈余波动强度很大,处在缓慢下降的趋势;资本形成总额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也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各地在经历了投资冲动后格局日益平稳。图3显示,只有反映不同地区竞争能力最重要指标的工业增加值波动逐渐拉大,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各省竞争能力差异显著。图4显示,进出口商品总值在21个指标中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各地对外经济联系的差异巨大;社会消费品零售、货运量波动程度走高也反映出不同地区对外联系的强弱。综合看,21个指标中约有近一半波动呈现加大趋势,分列于4个组中,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性逐渐增强,这同全国统一大市场提法相背离。波动性差异明显的指标在各区域都是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这些重要变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离散程度增加,各地发展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仅根据重要指标变异系数可知,如果依据整体综合情况对差异性个体的经济运行采取无差异的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落实情况必定千差万别,一定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根据相似性找出不同经济区,根据经济区的特征来实施差别化的宏观调控政策,更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仅依靠对重要指标变异系数的研究不能做出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判断,当然,主观划分经济区域而人为寻找内在相似性的研究方法更是不科学的。
2.宏观调控经济区域划分的计算及分组
为了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差异,实施宏观调控区域划分研究,本部分进一步引入聚类分析方法,计算使用SPSS软件。依据资料获取情况,计算共选取了1995-2007年之间的13个年度。根据所有输出的检验结果,Numbers of Cluster选取最优,变量均通过检验。根据计算的最终结果划分宏观调控经济区域,按照年度划分的结果(见表1)。
3.宏观调控区域划分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
(1)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95-2007年各省份进行分类,将跨年度经济区域进行比较发现,13个年度的经济区域范围各异。研究结果印证了“经济区域的划分具有动态性”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讲,在不同年度各省份因经济社会要素变动或流动而形成不同结构经济区域是客观事实。如果以季度或月度数据进行研究,可能还会得出每季度或月度因为经济社会要素变动而形成不同结构经济区域的结论。换一个角度讲,经济区域的边界是动态的,从长期看没有固定地理范围。如果以自然条件为基础标准进行圈定,在一定时间段的既定地理范围内对已定地域进行经济区域的“切块”,其结果是随时间变动而变化的,两个时间点上“切块”结果极有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已有研究成果对经济区域划分具有不同类型,如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来分析,其具有一定合理性。
(2)研究结果显示,1995-2007年的13个年度对我国所划定的经济区域数量维持在8—13个之间。相对1995年之前对经济区域的划分,不同性质的经济区数量明显增多,表明各省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越来越大,不同性质的省份也很难真正融合到一起。由于各省存在难以聚合的经济性质,我国所提出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主要从资源、环境对经济、人口等方面的承载能力考虑,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归类的初衷,因而这种划分有更大的科学性。但这种划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允许开发程度不同的地区同等面积土地所承载的经济效益会出现很大差异,会认为造成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这种划分方法必须以力度很大的经济社会补偿模式进行支撑。基于梯度理论较流行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方法,对经济区域的划分既笼统又模糊,没有考虑到随时间推移各地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变动的影响,科学性极差。但这种划分方法由于使用简单,具有一定层次性,便于进行浅层次的比较,至今还比较流行。至于六类、七类、八类经济区的划分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并未采用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更为严重的是,众多针对区域经济特点的研究是建立在已有经济区域划分基础之上,根本没有顾及经济区域本身界限的动态性。多数有关区域经济的研究仍以东、中、西部对研究对象进行归类并表述其内的各种关联,立论基础缺乏牢靠性,研究结果也并不可靠。
(3)我国目前人为划定、并广为认可的经济圈有些是科学合理的。例如,几乎涵盖整个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以及包括上海、江苏等省份在内的长江三角洲。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在13个年度中总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省份列于其他地区之外,说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经济区域是合理的,珠江三角洲就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核”。但某些划分有些牵强,例如,环渤海经济区。研究结果表明,将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组成环渤海经济圈并不具有科学依据,其内省份存在很大差异。分组显示在13个年度内,天津作为一个性质独特的地区长年独立在其他经济区域之外,况且从本文宏观调控经济区域划分情况看,将山东半岛同长江三角洲划在一起更为恰当。习惯上被“联”在一起的“东三省”,其内部差异性也非常大,最明显的是黑龙江持续“游离”在外,辽宁与吉林在诸多年份也分属不同经济区域。因此,对以往“习惯性”“捏合”经济区域的划分结果应该采取批判的眼光去观察。
(4)在经济区域动态演变过程中我国有几组比较牢靠的区域“经济板块”,包括:东部板块,由山东、上海、江苏等省联结在一起;中原板块,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联结在一起;中部偏北板块,主要由吉林、内蒙古、山西等省联结在一起;西部板块,由西藏、青海等省份联结在一起;西南板块,通常是由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联结在一起;此外,还有广东省独自构成了东南板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珠三角”、“长三角”能够囊括在东南和东部板块之中。从经济区域发展变动的态势看,其余大部分省市在格局调整中都能够被这六个板块所吸收。从研究结果看,至少当前“环渤海经济圈”还只是一个空洞的提法。需进一步有效组合利用相关省市资源才能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当然,这种非经济规律的作用而是人为组合的结果,对成本、收益的控制非常关键。
(5)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动态经济板块”的假说。“动态经济板块”假说同既有“经济板块”的说法有一定区别和联系。首先都承认有经济板块的存在,存在若干地区的经济社会集合体,在某一时间段或时间点,这些有内在经济社会联系的地域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经济板块”。二者的区别在于,之前所判定的“经济板块”相对静态,即没有考虑到随时间变化地域之间的聚合与分离,认为在某一时间点形成的“经济板块”会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动态经济板块”假说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地域的结合与离散,即认为在不同时间点“经济板块”的构成成分是有差异的,其边界也在不断发生变动。“动态经济板块”假说可以具体表述如此。目前我国实际由若干大小不一、“漂流”的“经济板块”构成。“经济板块”范围不固定,而且随时间变化也经常会发生“碰撞”、“吸附”导致面积发生变化,在“碰撞”、“吸附”过程中通过“吸收”、“分离”作用导致原有“板块”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板块。大的经济板块聚集着强大的生产力,越是大的“经济板块”越具有强的引力,在“碰撞”中越能够吸引周围小“板块”加入。大“经济板块”在“碰撞”、“吸附”过程中不但能吸收小“经济板块”,同时也会从自身分离出新的板块。在最初“碰撞”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经济板块”数量增多的情况,但随着核心“经济板块”实力的增强其“引力”也越来越强,最终是“经济板块”数量越来越少,全国仅由几大“经济板块”构成,甚至形成全国统一“经济板块”的局面。
总之,经济区域划分的思路定位、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划分的最终结果,但这些最终结果也是客观的。从本文研究我国13个年度经济区域变动情况看,聚集我国核心生产力的部分区域,如东南板块(珠江三角洲)、东部板块(长江三角洲)同当前普遍认同的划分相一致。如从区域聚集的角度看,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行政区“一盘散沙”的状态逐渐凝结成“经济板块”是经济社会进步的表现,凝结成经济区域板块是逐渐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过程。既然凝结成经济区域板块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时间点板块范围可能都不相同,这可以解释为何在本文研究的13个年度内经济区域划分各不相同。在区域聚集过程中,经济结构、要素组合、生产函数都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集聚效益,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内生结果又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四、针对不同经济区域实施差别化宏观调控的对策
针对不同经济区域实施差别化的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自然体到社会体都需要协调,也就是事物自身结构在差异性前提下保持相对均衡态势。科学发展观体现为一个动态过程。事物发展是量变向质变的积累,量变或质变都表明事物处在动态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本质上要考虑事物动态变化的差异。科学发展观还体现了可持续性。事物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变化过程中会有脱离正常轨迹的偏差、波动,经济良性增长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在非正常时期采取必要手段进行调控。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在经济波动时期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动态均衡,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协调、动态、可持续等内在性质。
宏观调控还要关注不同经济区域的差异。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分散行政区向“经济板块”凝结的过程中,不同“经济板块”又存在很大差异性,同时核心经济区能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如东南板块主要是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达,市场活跃,微观基础扎实,对外交流频繁;东部板块是目前我国重化工的龙头,有发达的金融业,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业并存,潜力巨大;中原板块以传统工业项目为主,农业发达。经济板块不同对宏观调控政策接受、实施的方式、效果也存在差异。针对这些经济板块差异特性与辐射功能,应考虑针对东南板块、东部板块、中原板块等主要生产力聚集区及周边区域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性质,掌握好其在不同经济区域应用的时机与力度。货币政策相对温和,对市场体系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有时滞,效果显现得比较慢,中央政府更不好把握。从应用角度讲,货币政策很难分割,在没有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进行分割必定会产生溢出效应。中央政府对财政政策的控制力度要强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容易分割,而且财政政策力度显现的速度要明显快于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对市场体系的副作用也要强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对行业、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手段等配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板块应着重使用货币政策,如我国的东南板块、东部板块,货币政策在这些经济区域的传导会更加迅速,实施效果所打折扣也不会太大,对逐渐走向成熟的市场体系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破坏作用。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部、中部偏北、西南等板块可以主要采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作用直接,效果明显,能够充分体现宏观调控的意图。
宏观调控本质上是对市场的调控,是对市场失灵的纠正,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政策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层面,差别化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是经济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是塑造微观基础的关键步骤,也是减少宏观调控成本的重要环节。如果迈过市场直接对微观主体进行调节,很可能形成政府以行政方式长期掌控经济的局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市场特性差异明显,微观主体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健全的区域市场体系对顺利实施宏观调控能够起到“润滑”功能。全国统一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不同性质区域市场逐渐扩散、交织、融合的过程。注重区域市场体系建设,一方面是为差异性市场逐渐融合、消除边界、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也能够降低宏观调控的难度与成本。
要以因地制宜的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为实施宏观调控打好基础。我们国家有统一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行政区也根据国家五年规划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但经济区域针对自身发展还没有专门的规划。实施专门针对经济区域的宏观调控,没有区域发展规划的配合,很容易造成宏观调控的盲目性。针对聚集核心生产力的经济区域制定国民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是为宏观调控提供便利,更是为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的集聚、带动、辐射作用。
注释:
①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划分,实际中没有如此绝对的标准,或多或少都会有距离理论标准的偏差。
②电能是我国能源直接消耗的主要形式,用发电量指标反映当地能源供给情况。
③我国以投资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导,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巨大,经济增长快的省份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多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竞争上效果显著。
④表现地方政府运用财力调节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⑤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工业能力差距是地区之间竞争力差异主要原因,本文用工业增加值表现这种差距。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 财政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