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平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二人民医院 424225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颈浸润癌患者通过阴道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存在手术指征的宫颈浸润癌患者资料11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手术之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经阴道B超检查在宫颈癌诊断过程中的假阳性率、敏感性以及和病理结果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经阴道B超检查肿瘤检出率为91.18%;早期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小于等于三分之一经阴道B超检查敏感性为55.0%,累及间质深度大于三分之二经阴道B超检查敏感性为93.33%,是否存在自宫旁组织浸润方面敏感性为80.0%,假阳性率低,分别为9.21%、11.63%、5.66%,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存在中高度一致性;判断阴道浸润敏感性低,为14.29%,淋巴结累及阴道敏感性低,为10.0%,和病理一致性差。结论:宫颈癌通过B超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应该将B超检查作为宫颈癌诊治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宫颈浸润癌;经阴道B超;诊断价值
对宫颈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关键,虽然国际妇产科学联盟制订了体格检查、膀胱镜、阴道镜活检、静脉肾盂造影、胸部X线检查等一系列评估系统,但是和手术之后病理学结果对比,大概有30%左右IB期患者被低估。虽然CT以及磁共振成像的精确性比较高,但是考虑到价格、操作性以及普及程度,则很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普及[1]。和上述检查对比,B超最近几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花费相对比较小,容易普及,但是对于其在宫颈癌疾病的诊断价值仍旧缺少研究报道。本文选取存在手术指征的宫颈浸润癌患者资料11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存在手术指征的宫颈浸润癌患者资料11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4~66岁之间,平均(44.2±0.5)岁,患者中小于60岁患者102例,大于等于60岁患者14例,绝经期患者10例,未绝经患者106例,没有既往妇科病史患者36例,存在既往妇科病史患者80例;手术之前患者的FIGO分期情况:Ⅰa期患者5例,Ⅰb期患者56例,Ⅱa期患者30例,Ⅱb期患者20例,ⅢA期患者3例,ⅢB期患者1例,ⅣA期患者1例;手术之后患者的病理类型情况:116例患者中有102例患者手术之后病理标本存在宫颈癌浸润,其中鳞癌80例,腺癌10例,鳞腺癌12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0例,中分化70例,低分化2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之前1周全部进行经阴道B超检查,为了降低B超操作人员产生认为误差对B超结果造成影响,所以B超检测全部由专业B超检测人员实施,选取二维多普勒彩色B超诊断仪,经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7.5MHz;严格依照FIGO作为参照标准,由于本文研究经阴道B超对于宫颈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所以B超检查仅用于研究目的,不作为临床指导患者治疗标准,治疗方式按照患者的肿瘤大小和分期进行选择;B超评估指标:肿瘤直径、是否累及淋巴结、间质侵犯深度、是否存在肿瘤、是否存在自宫旁组织、直肠阴道隔膜、阴道、膀胱阴道隔膜浸润等;按照手术切片病理组织结果,评估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记录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计算B超敏感性以及假阳性率;将组织病理学作为金标准;通过SPSS11.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2];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对B超检测结果和病理结果一致性实施评估,Kappa大于等于0.75则为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小于0.75大于等于0.40则为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小于0.40则为两者一致性差;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请简化文字?表格怎么有空白?)
116例患者中B超诊断阳性敏感性为91.18%,B超假阳性率为14.29%,详细数值见表1;116例患者中,手术之后病理诊断早期浸润40例,B超29例,22例和病理结果符合,7例和病理结果不符合,B超敏感性为72.5%,假阳性率为9.21%;116例患者中,手术之后病理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大于三分之二B超敏感性为93.33%,假阳性率为11.63%。
3 讨论
对于宫颈癌的影像学诊断中,MRI和CT的研究报道相对比较多,两者对于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得到了肯定,但是,CT检查由于组织特异性不高,仅仅显示宫颈体积增加,不均质,管壁增厚,不能够判断宫颈内肿瘤浸润深度,MRI虽然能够显示瘤灶和侵犯范围,但是由于价格比较昂贵,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普及[3]。B超检查具有容易操作、价廉、可利用性高等特点作为宫颈癌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但是B超检查对于宫颈癌诊断价值仍旧存在争议[4]。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显示,经阴道B超检查肿瘤检出率比较高,敏感性在90%左右,和病理诊断存在中度一致性,由此可见,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能单纯将B超检查作为宫颈癌普通常规检查,对其诊断价值缺少了解,将B超检查作为宫颈癌诊治评估体系能够促进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早制定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新青,谢琦,梁长虹,夏建东,彭国晖,张静,梁志伟,郑力强,叶伟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高剑民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宫颈癌的MRI诊断与分期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1(07):223.
[2] 吕卫国,沈源明,叶枫,陈怀增,谢幸. 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的评价[J]. 中华医学杂志. 2011,5(05):1200-1202.
[3] Wentzensen N,Schiffman M,Dunn ST,et al.Grading the severity of cervical neoplasia based on combined histopa-thology,cytopathology,and HPV genotype distribution a-mong1,700women referred to colposcopy in Oklaho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 2009,11(05):34.
[4] 李红,韩永安,李玉麟,齐淑敏,李晓荣. 子宫颈刮片健康普查对早期宫颈癌检出的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2,2(03):533-534.
论文作者:谭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阴道论文; 病理论文; 宫颈论文; 手术论文; 价值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