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给排水的优化设计论文_李扬帆

简述建筑给排水的优化设计论文_李扬帆

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当中都离不开水的供给与排放,其中建筑给排水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从而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优化设计

1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概述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构建过程中,需要以相关工程建设标准作为依据及参考,并保证实际施工按照标准进行,以实现工程质量品控。从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来看,目前我国具有相关标准超过200种以上,分为四级两类。四级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两类是指推荐性标准与强制性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工程建设标准协会标准、设计参考手册等。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设计标准繁多,易出现紊乱,使得相关设计人员难以把握。另外,在建筑给排水标准体系中内容重复现象较为严重,还存在内容交叉或矛盾的情况,给实际设计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必须要对相关设计标准进行整合优化,以为设计工作提供良性基础。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典型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此才能保证设计质量,具体如下:(1)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先看整体,再看局部”,将微观问题上升至宏观角度,并将部分与局部置于整体与全局之间进行考察,以保证局部设计与整体目标相符;(2)目标性原则。给排水工程设计强调了目标的重要性,设计必须跟随目标进行,才能构建出具有预期效果的系统,并保证系统良性运转;(3)适应性原则。给排水工程需要基于外界环境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设计期间,应保证工程系统能够适应环境。即便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给排水系统也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控,以适应这种变化;(4)优化性原则。工程设计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才能得到最优设计。总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充分考虑,以保证设计质量,从而为工程施工创造基础。

2建筑给排水设计各个环节的作用

2.1给水设计

2.1.1自动排气阀

自动排气阀通常作用于延时自闭阀蹲式大便器的供水系统,如办公楼、学校、酒店等,管道系统的顶层自动排气阀最好装置在管道的最高点。延时自闭阀能很好地控制流量,但无法控制气流。当系统停水,给水管内通常会积累大量的空气。恢复供水管道的空气将被压缩至水管道系统的顶部,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此时如果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阀的按钮,则会将便器内的污物随气流带至地面或将污渍溅到使用者身上。

2.1.2户外控制阀门

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在住宅给水设计中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措施增加之后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及时关闭给水总阀,从而有效减少排污量。

2.1.3室外阀门

注意室外阀门的安装形式,大部分室外安装的阀门口径都是7以上的,可以采用截止阀、闸板阀或蝶阀等。一般均是法兰安装,而且有国家标准图。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时在每一个法兰连接阀处设一个伸缩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2排水设计

2.2.1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

在建筑排水设计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置存水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用户的使用。所以在设计时应正确处理好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套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排水系统的地漏存在于室内的,均应配套存水弯,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室内排水系统的串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

通过实验论证可知,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宜为DN75,采用这样大小的排水管既不会增加成本。占用空间,也有利于后期维修对于楼房内底层排出横管,宜采用DN150的管径,这样既不会增加投资也能大幅度减少管道的堵塞风险,同时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

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屋建筑规模开始不断的扩大,导致人们的用电需求开始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必须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尽快找出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从而才能为人们的用水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3.1给排水管道安装材料的优化选择

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经常采用镀锌钢管,这些材质的管道不仅非常容易出现腐蚀现象,同时在使用寿命上也不能满足实现的使用需求,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对给排水管道安装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同时还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管道所承受的压力不但会出现爆裂的现象,在安装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灌水试验,这样才能会排水的流畅性提供一定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室内的管道为了实现一定的美观性都会采用隐蔽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就必须隐蔽管道的质量引起高度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当管道处于隐蔽状态的时候如果出现了漏水现象将会增加后期维修难度,同时也会加大相应的施工成本投入。

3.2给排水系统中的厨房排水、卫生用水优化设计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中,厨房以及卫生间用水在其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但是厨房的面积在整个房屋中占地是非常小的,所以洗碗池与碗柜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厨房的用水基本上都是由水池下的排水支管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的,因此在地面上是没有水的可以不用设计地漏。在对卫生间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包括了地漏设计以及冷水管设计两个部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以方便用水为主要目的,从而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供水需求。

3.3上水管、下水管、中水管的综合优化设计

上下水管的用水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对上下水的优化设计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离不开热水的供应,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洗澡淋雨都需要由水管直接流出热水,通常日常的用水可以了解到,在准备淋雨的时候水管前几分钟流出的水是冷水,在冷水流出之后才逐渐的转为热水,这就会对水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就可以采取管道的预热设计让冷水实现回流目的,这样就可以减少冷水浪费的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在对中水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环保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可以将排除的废水进行去污处理,然后中水管道在其中可以发挥出一定的输送作用,然后将这些水资源进行冲厕以及拖地等,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水多用的目的,减少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3.4生活引用水池的卫生防护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引用水池的水质提供一定的保障。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引用水池的入孔以及溢流管制定出可靠的施工方案,当有昆虫通过管道进入引用水池内,可以采用无毒的软体材料放置在连接处。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呼吸管以及溢流管安装相应的网罩,或者是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防护作用,避免引用水池中的水质受到脏气体的污染。总而言之,相关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设计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对于人们的需求以及用水安全提供出可靠的防护措施。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给排水优化设计要本着以人为本、以群众实际生活需求为标准,科学配置、合理优化,技术手段、思想意识等多管齐下,让给排水项目能够更好的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庞建雄.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7(6):91~93.

[2]陆艳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咨询建筑科学,2017(24):85~87.

论文作者:李扬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简述建筑给排水的优化设计论文_李扬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