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护理干预在缓解剖宫产患者焦虑中的作用论文_黄玉明

永福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541800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在缓解剖宫产患者焦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名剖宫产术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性的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产妇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术前1d以及术后3d,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显著下降,心理焦虑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的焦虑心理,确保剖宫产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剖宫产;焦虑;术前护理干预;作用

剖宫产作为产科重要的手术方式,是缓解胎儿紧急情况的快速分娩方式。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容易造成产妇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等,进而对内分泌和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严重将危及母婴健康[1]。为了缓解剖宫产术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现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做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名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年龄在22岁~34岁之间,平均年龄(26.3±2.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2±0.2)周。其中有60名产妇胎位不正,有50名产妇胎儿过大,有10名产妇骨盆狭窄。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产妇。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在22岁到30岁之间,平均年龄(25.2±2.1)岁,孕周38周到41周,平均孕周(39.2±0.2)周。观察组中产妇年龄在23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26.2±2.1)岁,孕周38周到41周,平均孕周(39.2±0.2)周。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术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20个项目,对术前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如进行健康教育、术前指导等。

观察组针对患者不同的焦虑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方式如下:(1)术前一天护理人员对产妇以及家属提供有关手术的具体信息,讲解手术的过程及麻醉方式和相关的手术人员,告知产妇术后的恢复措施,并且告知产妇以及家属准备术前的用品。告知家属和产妇手术过程由护理人员全程陪护,保障安全,进而增强产妇的依赖感和信任感。然后给产妇和家属发放有关剖宫产的详细书面健康教育知识,给产妇讲解术前禁食禁饮的目的和具体操作,提高产妇的依从性。(2)针对产妇的焦虑评分高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调查发现有些产妇担心手术有生命危险,担心宝宝和自身的安全,害怕麻醉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和损害;还有些产妇担心麻醉效果不好,害怕术中疼痛;担心手术过程不顺利,术后恢复效果不佳而产生后遗症等。针对产妇这些焦虑的问题,明确的告知产妇剖宫产手术已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对她实施麻醉及手术的医师,护理人员都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我院针对剖宫产手术也具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及应急措施,减少产妇对手术安全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告诉她麻醉也不会损害宝宝的健康和成长发育。讲解剖宫产术后的恢复效果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给产妇提供术后恢复的指导,帮助产妇树立产后恢复的信心和勇气。(3)对产妇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讲解对产妇精神支持的重要性,让家属给予产妇温暖和鼓励,增强产妇的信心。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产妇的心理状态,量表主要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4级评分,总分相加后乘以1.25即为总标准分,总标准分低于50分为心理状态良好[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的研究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入院第1天两组产妇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术前1d以及术后3d产妇,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显著下降,心理焦虑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s)

3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能够引起产妇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变化,继而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其中焦虑和恐惧在术前心理问题中最为常见[3]。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实践中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质量为重的护理模式。剖宫产术作为产科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医学的进步,剖宫产术也逐渐增多,产妇由于担心手术的方式、麻醉的方式等对新生儿和自身健康的影响,进而在术前极易产生焦虑的心理状态,继而造成对手术的害怕恐惧[4]。因此如何在术前消除产妇的心理问题,提高手术的依从性成为了临床护理中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采用了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术前对产妇以及家属进行健康宣传和手术知识讲解,让产妇和家属全面的了解剖宫产手术以及操作过程,讲解手术达到的效果,缓解产妇术前的心理焦虑状态。针对产妇术前担心的问题,如麻醉、手术方式以及产后恢复等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并给予产妇一些产后的指导和注意事项告知,增强产妇和家属的手术信心,进而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和信任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能够为产妇提供完整真实的手术信息,还能够让产妇感受到融洽的护理氛围,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经过护理,产妇的护理后1天和术后3天的SAS评分显著下降,心理焦虑也逐渐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术前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的焦虑心理,确保剖宫产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伦花.剖宫产术前心理护理对产妇焦虑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30):99-99.

[2]张晓岚,赵体玉.手术等待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13-915.

[3]李丽.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前的护理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4):185-185.

[4]杜舞英.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5):321-323,327.

[5]杨依慧,黄娟.剖宫产孕妇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67-68,69.

论文作者:黄玉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3

标签:;  ;  ;  ;  ;  ;  ;  ;  

术前护理干预在缓解剖宫产患者焦虑中的作用论文_黄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