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陆泽惠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陆泽惠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现如今,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也进一步的促使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另外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与日俱增。其不仅仅是为建筑行业带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随即也带来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那么具体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来予以勘查,优选适宜的处理方式来将地基处理过程之中各个阶段工作做好,保障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性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加大地基的承载力、抗压性能以及安全稳定性,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促进岩土工程施工可以与相应的标准基本一致,从而很好的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应用分析

1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岩土工程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实地勘察,随即就可以依据考察得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该种方式也同样的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之中。在进行岩土勘察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了解并掌握具体施工地区对于施工过程之中的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及针对不良地质可能会引发的地质灾害而相应的做出评价。在实施岩土工程项目设计的之前,要真实的依据岩土勘察报告来进行施工。将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其引发的各类安全事,从而给为后期的施工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具体有诸多个环节,通常定义为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等多阶段的勘察。在这之中,多阶段的勘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来加大或是减小。

2在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时遇到的问题

2.1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之中,经常性的会发生软土地基不均匀不沉降的情况,其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之中的土质松散、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则使软土地基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工作,就会威胁到整个软土地基工程的结构,从而引发结构倾斜或坍塌的情况,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2.2荷载的能力有限

因为软土地基之中的含水量先对较多,那么软土地基就无法很好的承受外界挤压或是作用下的荷载。假使外界的压力相对较大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软土地基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相应的就会导致整个软土地基发生变形。

2.3基础结构稳定性差

在岩土工程之中,在经历过长时间静置之后软土地基就会使得地基的强度逐步削减,之后再逐步的恢复以往。在软土地基在实施振动搅拌的过程之中,其中的絮状结构会受损,而使得岩土工程之中的软土地基发生流动的情况,进而使得整个基础结构之中的软土地基引发流动的情况,使得基础结构不稳定。

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3.1土工合成材料法

所谓土工合成材料法,就是利用一些新型的土工材料来对岩土工程的地基进行处理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在地基加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改善了传统材料方面的一些弊端,新型的土工材料主要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在地基处理中,主要用于反虑、隔离以及土壤的加固和排水等。在具体加固操作中,主要是将土工以及板材安装在地基中的软土地基部分或者边坡上,以达到提高土壤承载力的目的。而且通过利用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对于地基的渗透性可以起到很好的改良作用。

3.2利用砂石垫层来加固地基砂石垫层处理地基的方法

通常用于高层建筑物地基的处理,即首先将基础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层挖走,并进行夯实,接着选用具有较较高强度的砂石材料进行填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填充材料不允许有腐蚀性,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够用其作为持力土层进行夯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是地基承载力的最基本要求,由于承载力和持力层的抗剪强度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采用砂石垫层置换以后的抗剪强度会显著增强,从而保证了地基的承载能力,使沉降现象发生的机率得到显著降低。按照过去的经验,地基通常在沉降过程中,容易出现浅层的沉降,但利用砂石垫层置换之后,由于这种垫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应力扩散作用,因此就使得下层天然土层的承载力显著降低,从而由整体上提升了地基的牢固度。这种地基加固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适应多种地质条件,且不需要更多的特殊设备,造价低廉。

3.3桩基法

桩基法适用于一些淤泥层比较厚,不能对其进行大规模处理的岩土工程,包括一些中小型的水工建筑物等,在对这些类型的岩土工程进行淤泥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施工流程,可以在所需要处理的淤泥质地基中进行打桩,以此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地区中淤泥的厚度比较厚,其实际结构性质无法全面的进行确定,无法进行大面积的地深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灌注桩作为承载台,将灌注桩打进硬土层当中,以此来维持地基的稳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该区域中淤泥质软土的基本特性进行确定,并且以此来对泥浆指标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充盈系数保持在1.4左右。在另外一个方面,在利用桩基法对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淤泥的深度影响,很容易出现沉桩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对打桩的实际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根据桩身的实际情况,来对其垂直度进行随时调整,防止桩架与地面的不垂直导致桩身的倾斜角度过大,所以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身入土的速度、桩结构的倾斜角度和起吊的支点进行把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锤击的次数进行控制,防止桩身出现断裂的现象。最后,为了保证桩基法的整体质量,在打桩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工序较高,对工艺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保证实际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对设计取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排除。

3.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简称为CFC桩,其属于在沉管水泥桩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开发而形成的一种适宜于处理软质地基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就是在沉管碎石中适量加入石屑、粉煤灰和水泥,然后将其加水搅拌制成桩体。由于水泥和粉煤灰具有胶凝作用,因此这种桩体较之于碎石桩具有更好的强度。准确的讲,这种桩体的强度介于砂石桩和混凝土桩之间。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对该桩体的使用,不但能够实现对桩间土承载力的充分利用,而且还可以将荷载有效传递到地基深层中,有关的测试数据显示,利用该方法处理之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比天然地基提升一倍以上,对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提升则会更高。这种桩的桩径通常在0.4米以内,桩长为8—15米不等,施工工艺与沉管碎石桩较为相似。该桩的施工工艺简便,质量容易控制,同时由于能够利用工业废料,因此能够节省大量的钢筋和水泥,从而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其适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到目前为止,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已在我国的多个省份得到了成功应用,特别是在中西部黄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还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其利用沙子代替碎石,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石灰和粉煤灰制成三灰砂桩,以此作为大型水池的抗渗桩,从而使工程造价更加的低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已在有关地基规范中列为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结束语

地基处理是各种建筑工程中所必须的施工工序之一,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和规模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地基处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根据地基性质和结构的不同,相应的处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对地基的结构性质进行改变,使其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基础沉降和移位所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成学.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230~232.

[2]李犇.浅析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低碳世界,2016(18):64~65.

[3]解磊,吴正.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70.

[4]李玲利.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方法探析[J].石化技术,2016(9):98~99.

[5]程新春.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

论文作者:陆泽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陆泽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