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论文_寻春艳,孙长沙

关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论文_寻春艳,孙长沙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随之快速进步,以及诸多科学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智慧城市下的大数据技术为研究内容,在对智慧城市加以概述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加深人们对于智慧城市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认识。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

引言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具有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诸多主体的参与,如,政府、投资商、IT企业、运营商、城市内的各类企业以及市民等。只有这些主体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但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期,上述观点没有被充分理解更没有被重视,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多的是被当成IT项目在实施,最终形成的结果是,诸多城市依然是按照传统项目管理的方式思路来建设智慧城市。同时智慧城市的供应商,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盈利,不会过多考虑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等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导致投资巨大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等情况。所有的试点和非试点城市还存在诸多挑战。下面将对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智慧城市概述

大数据技术结合物联网等技术,将原来的传统业务与网络进一步关联,更方便快捷的提高运作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社会医疗,城镇化管理等方面,可以更细粒度全面的管理。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这是不断提升城市发展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基础,要构建工作平台,该平台涉及基础设施、大数据等内容,加大对各种大数据的管理力度,同时依据工作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等等,在管理中注重将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服务的品质,使得城市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行城市各个行业的智慧综合利用。

图1智慧城市基本架构

生活中备受广大人民关注的往往是围绕生活的一些服务行业,不管未来如何发展,衣食住行都是必不可少的,未来的智慧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核心。未来智慧城市将为围绕智慧物流体系、能源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交通管理体系、健康管理体系,以及智慧安居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

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2.1统筹规划不足、缺乏顶层设计的挑战

目前,我国诸多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缺乏智慧化、全面性的顶层设计,并且对顶层设计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例如:有些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当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整个城市的协调规划,协调发展,不仅造成重复性建设,资源浪费的结果,更加强了各产业、各部门的资源信息独立,和信息融合共享的理念背道而驰。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单一系统独立系统的组合,而是多系统交叉互相影响和促进的生态圈,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既要有前瞻性考虑,又要有实效性,可操作性。而且有些政府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本地特色的把握,无法正确评估地方经济发展的未来需要,缺乏前瞻性,盲目模仿国外或者国内发达城市的建设模式,一味跟风,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上述问题的根本症结,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不能有效的与城市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2.2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发展冲突

城乡规划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引导促进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规划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城市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产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特别是代表不同阶层的社会精英,其城乡规划理念也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利益和价值判断,由此可见,城乡规划工作包含了多种不同利益及诉求的内在矛盾。过往城乡规划工作并不关注下层阶级的诉求,其规划方案也欠缺科学性与全面性,从长远角度来讲城乡规划质量并不理想。

2.3数据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在城市建设中各部门之间都有各自独立的信息平台,并未设置资源共享和数据互通的网络平台,致使信息被封闭,形成“信息孤岛”。因为各部门间的数据结构有所差异,其信息也各不相同,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正规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信息的安全性也带来一定隐患。综合各地区的基础数据库和管理现状分析,目前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存在众多问题,主要是其没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使建设智慧城市的道路更加艰难。

3相关对策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谋化城市布局

大局观和整体观是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指导原则。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它是整个城市管理的基石。在做智慧城市项目顶层设计时,要以科学技术变革的方向和城市发展规划为依据,要制定高标准、前沿性的建设规划,要统筹整个项目建设,对其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的步步推进,要注意避免其静态式发展,重点减少项目的重复建设问题,在整体设计时就要考虑、解决信息建设共享,资源数据共享,信息孤岛连通等问题。同时政府在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要着重考虑智慧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规划的协调,并要注重主体功能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一盘棋的思维去考虑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

3.2提高智慧城市数据整合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智慧城市的实现,依托于海量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过往城市建设由于缺少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传输速度十分缓慢,加之信息处理技术传统落后,无法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与管理。由于大数据完整性与共享性的特征,许多城市功能因此得以完善的优化。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数据整合与处理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这也为智慧城市建设迎来全新契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快速构建与发展。

3.3促进信息共享,重视数据创新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学规划信息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信息目录,构建智慧城市大数据的共享机制。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管理计划,减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现象,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中小型发展薄弱的城镇中建立云平台,对大数据实行集中管理办法,也是一种避免资源浪费的手段。智慧城市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培养管理者的开发能力和员工的创新意识,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使用先进的设备仪器。

结语

基于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在线、智慧的需求,智慧城市规划云平台是未来规划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规划云平台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流通渠道,提供一个实用的、在线的、协同的、智慧的规划生产环境,促进规划生产模式从“离线模式”向“在线模式”的转变。平台在MVC框架下采用基于SOA的B/S结构搭建,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WebGIS技术等,深度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多尺度的、多类型的城市规划大数据,融入即时消息通信机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资源流通渠道,提供基本GIS分析功能、在线数据处理功能、在线规划要点功能来实现规划编制的在线化。未来,平台应当从规划编制、管理、实施与评估的全生命周期出发,与现有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或平台进行充分对接,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同时应当进一步扩充和优化平台的功能,使之更加符合未来规划信息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蔡新车,陈梅香.产城融合背景下温州传统产业区转型发展探索———以温州双屿片区城市更新规划为例[C]∥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海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

[2]黄晓春,喻文承.新时期城乡规划信息化的发展与应对[C]∥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3]蒋力群,姚丽萍.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与综合对策———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2(04)

论文作者:寻春艳,孙长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关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论文_寻春艳,孙长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