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法论文,隋唐论文,课时论文,讲完论文,演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9-0010-12
如何在一个学期讲完中国历史?一直是困扰高中历史教师的大问题。笔者以为,台湾史教一个学期,中国史也只安排一个学期,合理吗?当然不合理。不合理的事,能做得好吗?当然不可能做得好。所以,任何“解决”方法都是为了应付这个不合理的“课纲”,想一点补救办法而已。笔者的办法,简单说来就是把原来应该老师讲的,让学生来读;把学生应该在课堂里听讲、讨论的时间,以课外阅读方式补足。这只是一个“补救”的办法,决不能够取代合理的课程安排,这是首先要声明的。其次,学生课业相当繁重,能在课外抽出阅读时间吗?无疑不能。第三,课外阅读如何设计,才有某些效果,也要经过一定的实验;未经验证,只提出意见,等于空谈。
高雄中学的戴丽桑老师替我安排一个课时,2008年5月9日上午10时10分到11时,指定讲隋唐的历史。在高雄中学的这一堂课,就是一次课堂教学的实验。
课程构思
最先想的是教什么?就是所谓的“教材”应该是什么?戴老师拿给我雄中选用的课本,我看到教科书关于隋唐的内容,真是可以用“惊吓”两字来形容感受。教科书写成这个样子,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读?尽管我自己编写过教科书,但一直不认为教科书在历史课堂中占有主要位置;再说,教材也绝不仅指教科书。不过,雄中使用的这本教科书写了不少制度,我应该做些配合才对。
想到教材,第一步是拟定大纲,决定要讲些什么。我想讲的是,隋唐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我想带学生去看一看。我作为一个讲课者。就好像一个导游,把听课者当作游客,我要带他们去看看那些壮丽的图像、绚烂的色彩和巨大的变化,以及那个时代里杰出人物的精彩表演。我的讲纲都是以问句方式呈现,当然是有意的设计,无非也是提醒听讲的学生,我们是在讨论问题啊!下一步就是考虑从什么地方选用适合的材料,上课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不是清华大学选修通识课程的大学生,必须想到他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应该有一项选取的标准,譬如,材料应该既重要又有趣,重要在于它呈现了精辟的见解,有趣则是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所以,我不会从现今几本《隋唐五代史》中去找资料,因为那些叙述,精确有余,风趣不足,虽不至味同嚼蜡,也属枯燥难耐。因之,我主要翻阅两本通史名著选取资料,一是钱穆的《国史大纲》,此书中随处可见钱先生的论史卓识;另一本则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虽曰简编,然所记历史故事甚多,评论亦称精妙。笔者个人对范著尤其偏爱,总觉得传统史学优长之处,该书保存最多,读来最为动人。
学生的先备知识如何?只记得初中读过的那一点点够了吗?如果那一点点都忘了,能够读这些材料、谈这些问题吗?其实,我对学生必须先有“充足”的史事基础才能谈问题的这种看法,一直是有意见的,这是后话,此处不谈。不过,学生多一点史事为主的先备知识,只有好处,没什么不好,我也十分赞成。所以,我提供给戴老师的材料,有《简明中国历史》中的一章,和我写的“华夷一家的大唐帝国”,只把后者发给学生,并要他们做点预习,讲纲与选读材料随堂发下即可。
上课讲述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具体教学目标,同样可用问题方式提出,课程进行就是依次解答或讨论的过程。笔者在前往高雄的高铁车上,将准备讲述的内容,整理拟成29个小问题。50分钟的课时,谈29个问题,平均每个问题可用时间不到两分钟,必须抓紧之外,怎么进行呢?
课堂教学纪实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谁写的诗?我用这句问话,开始了这堂课。学生立即回答:“杜甫”。再问:“杜甫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学生答:“唐朝”。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杜甫的五城》、赖瑞和著、洪范出版社”这几个字。再拿出此书,说:我们看看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出版社写的简介,做了最好的说明,我们就念一念吧。我念:
“乘火车,挤巴士,单身走遍辽阔的中国大地。是许多人埋在心底的渴望,也是本书作者赖瑞和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35岁那年,他终于渐渐圆了这个梦,带着一本中国地图,一本《全国铁路列车时刻表》,走过徐霞客走过的路,又到过许多徐霞客未到的地方。横过中国大地4万多公里,和大陆民众一起挤爆满的火车,睡简陋的小旅馆。
“本书即作者9次中国旅程的记录。以简朴的文字,细写比较少人到的‘非旅游热点’和文物,趣味中,集地理、历史、文化于一炉,本书涵盖范围之广,作者旅程之长,为历来所罕见。
“本书作者赖瑞和,广东梅县人,1953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及博士。曾任教于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香港岭南学院翻译系,及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书。”
我再补加了一句话:“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是我的同事。”
这是一堂课的“开场白”。这些年,我不论教什么课,一开始都有一个“开场白”,而且都是介绍一本书。就以96学年度上学期,我在清华大学的通识课程“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为例,我用“开场白”的方式,介绍了《甲骨文》《消失中的江城》《一九三三——一个犹太哲学家的德国回忆》《推理莎士比亚》《海德堡岁月》《黄昆岩谈教养》《游艺黑白》《道德的重量》《旧欧洲新欧洲核心欧洲》《勘误表》等书,这是一个学期介绍的“新书”,学生的反应很不错。他们课业很忙,不可能一本一本去读,但他们知道有这些书,总是有收获。有两类书我不介绍,一是历史,二是小说。我们只要稍稍用心,就会发现今天值得一读的好书太多了,除了这两大类,还有很多很多,只是读书的人似乎并未随之大增,很是可惜。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多读点课外书,也介绍给学生知道,特别是把自己因阅读而得到的快乐,告诉他们。课后与旁听老师座谈时,有一位老师问道,开场白的书,一定要与上课的内容相应吗?我说其实不必,而且没有需要,开场白带来课程以外的好书,又有何妨?不过,雄中这一班,我是第一次接触,介绍一本离题很远的书,太过突兀,所以选了我的同事,清大教授赖瑞和的《杜甫的五城》,这是我很喜欢的书,程度也适合高一学生。
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我问:“隋朝与哪一个朝代相似?”学生立即答:“秦朝”。问:“有哪些相似?”“都很短,没几年就亡了。”“很好,还有呢?”“都完成了统一。”“很好,还有没有?”沉寂。“想想看,在制度上有什么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建树?”“秦有帝国制度,隋有科举考试制度。”“还有什么重大的建设,对后世也很有影响?”“秦筑长城,隋修运河。”“非常好,我们看下一个问题。杨坚是汉人,他所篡的北周是胡人所建的政权。杨坚所以能篡位,因为他控有什么?”学生说是“权力”,没错,但权力来自何处呢?经过引导,学生说来自武力,杨坚掌握了军权。他何以能够掌握军权?要加以补充说明了。北周实行府兵制,农民中的精壮分子,也就是经济、身体等条件好的,就要当兵;家里穷困,身体不行的,还当不了兵。我们想一想,这些当兵的农民,大多是胡人还是汉人?对的,是汉人。汉人成了国家军队的主力,汉人将领的地位自然大为提升,而其中的领袖人物也就大权在握了。
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十分节俭,他要配药,需胡粉一两,宫中找不到胡粉;又曾找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皇帝很节俭,有什么影响?只是留下很多钱吗?有学生说,大臣也会很节俭。很好,这样就不会出现奢靡的风气。不过,隋文帝时,国家十分富有,并不只是因为君主节俭。我们可以想一想,原来分裂的、敌对的状况结束了,什么东西可以减少很多?学生说:军队。是的,国防开支可以大幅删削。还有呢?不要忘了政府的机构也可以减少很多,省下很多行政经费。于是,政府征收的赋税,主要是米粮,就积留下来,隋文帝在洛阳附近建了几座大粮仓,予以储存。《杜甫的五城》中提到的“含嘉仓”也是其中的一座。
隋文帝积留下来的大量财富,正可以供儿子隋炀帝肆意挥霍。我们请一位同学念讲纲中所附的第一段资料。这位同学念得很好,大家都鼓掌。我问:资料中说隋炀帝是著名的浪子,作为一个“浪子”,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大家想一想。会花钱,这是最多的回答。我说不是会花钱,而是长得帅,英俊漂亮。杨广就很漂亮,史书上说他在死前,知道自己性命不保,看着镜子,对萧后说:“这么好看的脑袋,不晓得会被什么人砍掉!”(“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大帅哥。浪子的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什么呢?很会花钱,学生还是只想到花钱。我说:是很聪明,头脑很好。炀帝对自己的才智和学识都十分自负,他对臣下说:“我当皇帝,你们替我做事,不要以为我的命好,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就是用考试的方式,大家来比一下,当皇帝的还是我!”(“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史书上还记有,炀帝临朝,极有样子,说几句话,下几道诏令,都能让人欣赏。(“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可见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样一个人手里有一大笔钱,随意乱花,就成了浪子。这一段对话,学生最有兴趣,注意力最为集中。在他们来说,长得帅,又乱花钱,话题太有趣了。
课后与几位老师闲谈,一位老师说,学生上过这次课,就要立志当浪子了。我说不会,因为第一个条件太苛,要长得帅啊!这位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个个以为自己长得很帅呢!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关于“浪子”的话题,我是有意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二是告诉学生,提出看法要有依据。我们最好不要只说某位人物长得帅、很聪明,又写一手好文章等等很空泛的话;而是有凭有据,史书上这么写,所以我们知道是这个样子。我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本《中国通史简编》是什么地方的书吗?立刻有同学说是大陆出版的。问:为什么是大陆出版的书?这位同学说:从“农民发动大起义”这句话可以知道。讲得很对,很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他们无法判定呢。至于炀帝游江南、征高丽等事,不能不说,限于时间,也只能简单说说,重点就在乱花钱。
“范文澜这样写隋炀帝,你们喜欢吗?喜欢这样写法的同学请举手。”怎么一位举手的同学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我原先的预料是喜欢的不多,不喜欢的较多,没想到居然没有一位喜欢的。“你们为什么不喜欢范文澜的写法呢?”一位同学说:“太主观了。”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感。原来学生心中的历史必须是“客观”的,大概也应该都是真相般的事实。老实说,这多少让我有点吃惊。我没有办法再讲一遍历史知识的第一课:“历史一词的两层意思”;只有简单地说,历史不可能是很客观的,写历史的人的主观认知,往往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其实,这里触及一个历史教学上的大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历史知识”问题,但这是后话,此处不谈。
李世民出场了。李世民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说:长得很帅。对的,长得帅,而且非常潇洒。虬髯客见了李渊和李建成,心里很高兴,认为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一见到世民,脸色大变,知道天下没有了。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中的“故事”,不能当成事实来看,然而,杜光庭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应该不是神来之笔,而是有所依据,那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李世民的鲜明印象。《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记有:(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深自结纳,谓(裴)寂曰:“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李世民除英俊潇洒,才智出众之外,作战极其勇武,有一次在战场上奋战不已,满脸都是尘土,回到军营,守卫不认得了,只有脱下头盔,让卫兵认出是秦王,他才得以进入营门。(“秦王将轻骑前觇(王)世充,猝与之遇,众寡不敌,道路险阨,为世充所围。世民左右驰射,获其左建威将军燕琪,世充乃退。世民还营,尘埃覆面,军不复识,欲拒之,世民免胄自言,乃得入。”《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
李世民最大的功劳是擒获王世充和窦建德。原来河南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和山西的李渊,已呈三强鼎立的局面;李渊命世民进攻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应王世充之请求,前来救援。李世民在窦建德援军尚未抵达洛阳之前,进军截击,趁着窦建德松懈疏忽,突然攻入,将其君臣悉数掳获,王世充只得投降。我问:“李世民掳获窦建德,王世充投降,他在凯旋献俘的时候,心中想着什么?”需要说明的是,史书上并未记载此时李世民心中想着什么,但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学生猜了几个可能,有一位说:李世民想当皇帝,因为平定天下,他的功劳最大。我认为这个猜测有其重要性,因为它埋下了日后玄武门事件的伏笔。接着我问:既然李世民在平定天下时,功劳最大,那么李渊为什么不把原来的太子建成废掉,直接立世民为太子呢?李渊不改立太子,可能的理由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如果能够进入李渊的心中,探索他不立世民为太子的理由,立建成也不错嘛,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也有他的功劳,没有换掉的理由啊!可是,我们去看一下史书的记载,李建成很不好啊!他喜酒色,好游畋,对世民的功业十分妒忌,本人又无功于天下。问题是这样的记载,可信吗?所谓玄武门事件,指李世民把哥哥建成和弟弟元吉都杀了,李渊只有传位给他。他得天下之后,怎么说这件事呢?只有说他自己的功劳有多大多大,还有就是哥哥建成有多差多差,所以,关于建成很不行的记载,可信吗?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备受后世称颂的治世。贞观时期所以称治,有其制度上的原因,选读资料的第二段,讲的是政治制度,“三省制”中的中书和门下的职责,请同学参看,我们不做讨论。第三段选录钱穆论租庸调的话,我请同学念了一遍,就问:“这段话中,哪几个字我们应该特别留意?”一位同学说:“安居乐业”,不是。另一位说:“为民制产”,也不是。还有一位说:“宽舒安恬之景象”,我说:“不是我要的,这样下去,大概你们选完了之后,那个剩下的,就是我要的答案了。”大家就不再猜了。我说:“这一段话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可以想象而得’。因为这几个字提出了一个学习的方法,十分重要。我们读历史不能只是去记住事实,‘想象’非常重要。钱穆要我们去想象那时的宽舒安恬,就是由于实施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所以,我们读这个制度的时候,不能只记得它的规定,还要知道这个制度的成效。用什么方法呢?钱穆告诉我们用想象就可以得到了。”这一段的解释中,谈及了两个学生学习上重要的概念,一是“方法”,另一是“想象”。
“你们知道钱穆是什么人吗?”学生显然不知道,这很正常。有一位同学说:“他是历史学家”。“对的,钱穆是历史学家,但不是普通的历史学家,他是史学大师。你们知道‘大师’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是学问特别好的意思。”“没错,大师的学问特别好,要有大师一样的学问,第一个条件是什么,请你们想一想。”“要很努力”“努力固然重要,但不是成为大师的第一个必备条件,因为很多人很用功,十分努力,只能得博士,作教授,离大师还远着呢。我觉得大师的首要条件,是非常聪明。钱穆在他的自传中说,小时候,任何一篇古文,读了三遍,就能背诵。你们之中,哪一位读三遍古文,能够背诵,就有作大师的资格了。再说,钱穆不只是记忆力非常之好,他的思辨能力也非常强。他读完中学,因为家境的关系去教小学,‘升学无望,决意读书’,教书之余,努力读书。他相信书中保留着前人的智慧,读时非常用心,仔细思考书中的深意,分析、理解这些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能够对于重大的问题,提出精深的看法,写出精彩的文章。钱穆先到中学教书,后来就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请去当教授了。再说,钱穆的学问很渊博,传统学问无不涉猎,而且造诣深厚,我们也可以称他是‘国学大师’。”
第四段材料,有点深,现在看来,可以不选。当时我请同学读过之后,并未多做讨论,只是说材料中“后面有一个合理的观念或理想为之指导”这句话,比较难理解。我当时对“合理的观念或理想”所做的解说是“为了广大的平民百姓,而不是为了统治者”。
讲到贞观之治,不能不谈谈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事,大臣直言进谏,君主接纳改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佳人佳话。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但限于时间,只有作罢。我只是说,唐太宗原来相当俭朴,王世充投降,他进入洛阳,看到隋朝奢华无比的宫殿,说君主如此,怎会不亡国呢?可是,随着天下的安定富裕,唐太宗的态度有了一些转变,也很喜欢奢华的东西了。这时魏征劝谏的话,好像举起一面镜子,说你最近的作为,越来越像这个人了,你要小心啊!问:“魏征所说太宗越来越像的是什么人?”同学立即答道:“隋炀帝。”对的。不知同学是否想到,这两位帝王相同之处甚多,唐太宗很容易就会走上隋炀帝的道路。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重要性不言而喻。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不妨藉一个故事来理解。有一位大臣,长得体面,能力又强,深得武则天赏识,就有点恃宠而骄,对武则天的侄辈说话,声气陵厉,武则天看在眼里很不高兴,觉得我尚在,你就这样,我死了,武家谁制得住你。有一天,这个大臣上奏,援古引今,洋洋自得。武则天生气了,说:“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不必再说。太宗时,有一匹骏马,没人能制得了。我当时是宫女,就对太宗说,我可以制牠,请给我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是匕首。铁鞭打牠,制不服,就檛住牠的头,还是不服,就用匕首割断牠的喉咙。太宗听了,很是称许。你今天是不是要尝尝我匕首的滋味!”(《资治通鉴》二百六)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第一,看到了一个好厉害的青年女子,做事有谋略、有手段,还有一股狠劲。第二,她得到什么人的欣赏?唐太宗。唐太宗是怎样的人物,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得到唐太宗法眼的肯定,何其不易。我们可以经由唐太宗的称许,看出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武则天出身山东豪族,进入关陇集团长期把持的朝廷,取而代之,掌握政权,难度极大。武则天运用高明谋略,加上阴狠手段,终于控制朝政,进而代唐自立。过程之中,故事不少,碍于时间,无法讲述。两段取自《中国通史简编》的选读资料,若能仔细阅读,可有大概的印象。第一段的重点有二,一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对比,两人能力的高下,可以清楚见到。二是武则天的历史评价,范文澜相当肯定,给她一个不错的分数。第二段讲到武则天施政的重点,也是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值得后人认识与学习。我请同学读一遍,再略作讨论。这一段文字中,哪一句话最为重要?学生看出是范引《资治通鉴》中的第二句:“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不要小看这句话,我特别说了:“想想中国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个人?”武则天真有一般政治人物不可及的地方。另一方面,她也够狠,“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刑诛”就是杀掉的意思,每任用一官,管宫中门户的官婢,私下说,死鬼又来了;不多时,这个官果然被杀,甚至灭族。朝廷之中,才能高强者受重用,低浅者遭黜除或杀戮,于是朝中有能力的文武大臣,不比贞观时少,使国家保持正常状态,免于内忧外患,武则天的表现可谓杰出。
读广州的《中学历史教学》,看到两位老师对一道高考的题目意见不同,一位说不错,一位说不好。我认为不错,倒不是题干问得好,或选项设计得好,只因为题目的前六个字“史学家陈寅恪”很重要。我还写了一篇小文参与讨论,《中学历史教学》的编辑来信说,“将于近期刊出”。我认为中学生都应该知道陈寅恪,为什么?问问学生,立刻有学生回答:“他是大师”,很好。简单介绍陈寅恪,限于时间,只能谈谈让人感到最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他眼盲之后,还能继续做研究写文章,是怎么做到的。许多资料好像都在他的脑中,难道是他的记忆力特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应该不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位同学说:“是他的方法”“什么方法?”“想象的方法”“请你讲得完整一点,做一个整体的陈述。”“陈寅恪把读过的东西,用想象的方法,在脑中留下鲜明的图像,就不容易忘记。”“讲得很好,大家鼓掌。”本班的历史老师下课后对我说:那位同学说是方法,你说又是套用刚刚说过的话,这时他的脸都绿了;最后你称赞他讲得好,还要大家一起鼓掌,脸上立刻绽出了笑容。
安史之乱很重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一事件不但将唐朝分成不同的前后两期,就是整个历史的进程,也在此一事件之后出现很大的转变。今天史学界讲的“唐宋变革”,划分了中国历史上的“中古时代”和“近世时代”,追溯变动的关键时刻,也正是此时。我们还是从三个人物讲起,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他们有着怎样的特色,不妨先介绍给学生。我用了两段正史上的原文,由于不长,每段不到一行,相信并未构成阅读上的困难或障碍。我要学生先找出第一段讲的是谁?唐玄宗,对的。“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是什么意思?学生说:“长得帅”,对的。“性英断多艺”,则指很聪明、很能干,又多才多艺。第二段是杨贵妃,“善歌舞”,尤其以“霓裳羽衣舞”最为有名;接着要学生找出两段资料,或说两位人物的“交集”之处。学生很快就说“音乐”,对的,他们二人对音乐都有精深的造诣和修养,我说杨贵妃擅长慢舞,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唐玄宗则是优秀的艺术鉴赏家。我觉得这样了解两位历史人物很重要,因为古人都是依据史书的记载来认识这两人的,与我们今天看唐玄宗是好色的昏君,杨贵妃是丰腴的美女,很不一样。哪一种看法比较高明,请大家想一想。怎么介绍安禄山?除了体格肥胖,会跳胡旋舞之外,他与史思明都是“粟特”人,应该是我们注意的地方。“粟特”也就是“昭武九姓”,是往来于丝路上的商人,粟特语是丝路上通行的国际语,就好像波斯语是海上贸易大家所用的国际语一样。安与史都有着商人的传统,这点很要紧。商人的特性有些什么?精于计算、冒险犯难之外,大概就是见利忘义了吧。总之,不要小看安禄山与史思明,他们都不简单,都相当厉害。
唐玄宗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表现很好;后期天天与杨贵妃腻在一起,政事都交给李林甫。李林甫为了独揽大权,将有才能的人都加以排挤,甚至借故杀害。这样的情形下,朝廷政事会好吗?当然越来越糟。安禄山会没有感觉吗?他心中会滋生怎样的念头?同学都可以想一想。
在课堂上,我讲到了安禄山很怕李林甫,却完全看不起杨国忠,因为李林甫“口蜜腹剑”,当着面说好话,让听的人感到舒服,背后下毒手,把人整死,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杨国忠靠着裙带关系,当了宰相,能力不是完全没有,离李林甫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两人只为自己,不为国家则无差别。此时的唐朝政局在安禄山眼里,已经十分腐败,他的机会来了,于是积极准备,等玄宗一死,他就发难。杨国忠对安禄山很气愤,就一再说安禄山要谋反,情势愈来愈紧张,安禄山就动手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杨国忠一听安禄山起兵,高兴极了,为什么?请想一想。他一再说安禄山要谋反,现在被他说中,当然得意;另一方面,边地节度使怎能与大唐帝国相比,平定乱事,应该是轻而易举吧!没想到,安史乱军很快攻入洛阳,接着潼关不守,西京再陷,玄宗仓皇出走,逃往四川,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他在想谁啊?学生说:“杨贵妃嘛!”
肃宗即位灵武,李泌献奇策,内容为何?何以未被采纳?都因为时间所余无多,不能讲述了。安史之乱的结束,回纥人的援助固然阻止了安史进一步肆虐,但唐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也促成了与安史余部的妥协。这样讲来,好像安史之乱的平定都是靠“外国人”回纥的帮助,实情当然不只是如此,朔方军郭子仪与李光弼的英勇表现,是重要原因。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公主,当了驸马爷。有一天,小两口吵架,郭暧说:你不要以为公主就了不起,那个皇上的位子我爸还不要干呢!公主气坏了,跑回宫中向皇上哭诉。代宗说:这事你不知道,郭暧讲的没错,如果他爸想当皇帝,哪有我们家的份呢。郭子仪知道了,把郭暧关起来,进宫向代宗请罪,回来后还把这混小子狠狠揍了一顿。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代宗的话,可以看出郭子仪在平定乱事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无人能够否认的。其实,这个故事另有一重点,郭子仪向代宗请罪,代宗说:“我们家乡有句俚语:‘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孩子在闺房里讲的话,就不要听了吧!”(《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这些话,极富生活智慧,场合不对,也就不向高一学生说了。
安史之乱刚讲完,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只有匆匆作结。乱后的北方,成了怎样的局面?钱穆把它与五胡时期做一对比,提出了精彩的见解,大家回去之后,一定要看一下啊!下课。起立,敬礼,谢谢老师。
一个课时讲完隋唐了吗?没有,就是讲纲附带的问题也还剩了两个没谈。一个学期能讲完中国历史吗?如果要求一定的质量,是不可能的,那么,一个课时讲不完隋唐,也就情有可原了。
课后的记录
一、老师座谈
课堂演示结束后,前来观摩的老师,约二十几位,座谈一个小时。首先,我说这是一次带有“理想”性质,不是很现实的课。我的设想有二:一是,既是课堂教学实验的演示,当然与日常的课程有一定的差距,有其理想性,现实的课程很难不谈考试,而这次完全不谈;其次,我很怕听课的老师会说,这么教固然不错,学生也喜欢,但只有你能做到,我们做不到,也只能看看而已。一堂课怎么教成效最好,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如果大家看了,觉得成果不错,也不妨朝这个目标前进。
一位老师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很难带他们讨论、思考。就像租庸调制,内容没讲,学生不知道它的规定,老师说什么“为民制产”“安静恬和”,学生怎能理解?这位老师还说,我们几个老师都认为先教基础知识,还是重要的,不可少的。这个说法,我并不反对。不过,时间就这么一点点,我们教什么需要“选择”,讲述了相当重要的基础知识,就没时间谈问题,讨论材料内容;两者之间,必须做一抉择。我们要学生在这门课留下什么?是制度的详细规定,还是制度实施后的景象?我们教课,讲一些制度的细节,要学生记住;还是进行与学生的对话,带领他们思考?这也是一个选择。
这是带着学生思考的课吗?学生经过思考了吗?好像都看不出来,这样的课,似乎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没有什么关系。没错,尽管对答不少,却十分简要,学生发言未能铺陈自己的想法,不足以言思维的训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脑子似乎一刻也未休息,一直跟着转动,他的回答虽然是转动下的实时反应,多少也能算是用了脑筋,有所思考了吧。
上课带学生读资料,很好,但选取资料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怎么能够选出最为适宜的“材料”?关于选取材料的标准,我在上文略有述及,不再重复。我觉得,选取材料不应该是任课老师的工作。老师教课时数多,课程进度又快,哪有余力来做此事?理想中,老师手边应有好几种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可以选来运用。至于什么人来做编写的工作呢?政府是不能信任的,政府长期以来只重学术,不重教学。再说,十几年的教改,谈的都属制度层面的事,教课的事,好像从来没人关心过。出版社吗?商人精于计算,没有商业利益的事,大概也会敬谢不敏。所以,除了我们中学老师,是没有任何别人会做的。我们能不能分工合作,做一点东西,大家一起来用呢?
谈话中,我深深觉得,老师们有的从台南、屏东各地前来观摩,热忱可感。把课教好的心愿,十分强烈,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最大动力。
二、学生反应
这个班的任课老师给了学生三个问题,要学生写在纸上。共收回问卷37份,应占全班的大多数。有些同学写了名字,大部分未写名字。这里就选录一些,以概其余。
(一)你想对张元老师说什么?
历史是一场时光的旅程,您是最好的导游。(未具名)
您真是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啊!很会带动班上的气氛,让您教到的学生,一定可以“快乐学习”。(未具名)
非常活,一节课转眼间就结束了,一点也没有想睡的感觉。(24号,杨凯任)
老师上课采用一问一答方式,让我们上文科也像上理科一样,头脑必须不停地转,不停地思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好怕突然会问到自己。(40号,罗洸佑)
老师讲话真的非常风趣,而且内容一点没有历史课枯燥的感觉。听老师上课,好像在听一段历史“故事”,而且老师讲课很生动,当老师在讲课时,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学习与吸收的效率提升许多。(未具名)
老师总是喜欢教人如何读书,这次也不例外,但这次听到的方法,不只是没听过,更是猜想不到。上课的方式不会让人想睡觉,更可以加强我们的精神。老师的课是轻松的,虽然没有抄笔记,但我确定的是,要忘记上课的内容,很困难!(16号,陈昱光)
老师上课,我感觉,乃尽其所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让课程变得活泼生动。学生没上过大学有关历史课程,恕直言之,是否教授欲上的已有几分似于大学乎?高中之史观乃建立在国中之史实认知,但教授是否课程上于史观所言略少,而过于强调各人物特质及国学大师之认识,也许师乃欲将应授予之方式浓缩于一节,乃生之错觉尔!但仍谢谢教授给了我们一堂perfect的历史课!(38号谢谆光)
按:这是写得最多的一位,至于最少的,只有三个字“您好威”,我不大知道是什么意思,大概也是一种恭维吧。另一位先写一个“酷”字,接着写了一些,与前面几位的意思相似。
现在您是处于改革历史教育的一方。倘若有一天,您成功了,变成主流,而这时却出现不同的意见,想改革您的讲法。您会以怎样的态度或方法去对待你的对手?(未具名)
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我要看那时“改革者”的理念是什么,做法是如何。如果合乎“道理”,我会转而支持这样与时俱进的改革;如果不合道理,那我会坚持我的主张,同时也会细心地把自己的理由讲得清清楚楚,希望能够以理服人。
(二)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以前只在书和文字中“背”出过去,现在能用心灵“想象”未来。(未具名)
我学到多用想象与思考来解读历史,这样不但生动许多,也较为容易抓到重点。(34号,萧宇均)
透过这堂课,让我之前读历史的方式大大改变。以前,我总是翻开历史课本就一直背一直背,现在我了解了历史原来需要透过想象,再将各个章节做串联统整。(未具名)
在这课中,我学到了历史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在读课本时把吸收到的文字转换成图像,这样子不但可以帮助我记忆也让我读历史时不会那样枯燥。(4号,王祥麟)
我在这堂课学到了读好历史的方法—天赋、努力、方法。另外,也学会了一种抓重点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想象”,想象文字所阐述当时的情况。(杨凯任)
呵呵,各代君主都是聪明的大帅哥,and how to learn history,让历史不难记在心中,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历史并不无聊,其实它很好玩。(未具名)
历史,讲求真实、证据。史料、实物互相对照而得,然而竟和“想象”有关联。原来学生“背诵”历史学家藉史料“想象”出历史,老师要我们站在历史学家的观点上学习。历史不只是知道“在某时某地有某件事发生”,要自己思考藉想象并有条理的推出其因果和其他事件关联性。(陈昱光)
按:陈昱光的回答已经进入到“历史知识”的层次,虽然不是十分清楚,但能从课堂中领悟到各个概念有其关联,真可谓好学深思。
“想象”是学生最多提及的概念。稍作计算,有22位同学直接说到“想象”,认为这堂课学到最多的是:读历史时要多用一点“想象”。
(三)课堂教授的内容与课本不同,你要怎样准备考试?
以后的历史,不再是只字词组,将是影像、气味及声音。不再用背书凑答案,是从知识中看到真相。(未具名)
差好多,如果看着课本听他讲,从头到尾根本不知道他在上哪里,感觉有点混乱。但如果有看着他的讲义上课,再回想自己读过的史书,又会发现井井有条。现在再将课本看一遍,就可以好好的在脑中进行材料重整。(罗洸佑)
我想老师教的是方法而非考试,老师上课所提乃开启大门之钥,且选择性的用几个点切入去看该朝该代之史。表面上看似乎与考试相违背,事实上,这是一种根本的方法。试想,若我们以想象在彼时(古)细细经历一番,我们必能对事件、史实,脉络更清楚。举个政治色彩颇浓之例,我们当代人必知为何2008总统大选再次party轮替,可能是民进党种种令人民失望之施政等等,我们知道因果。若在未来,我们成了古人,后代也如此想象着当代,必也能深深领悟之啊!但注意,在肆无忌惮思考后,应仍读好课文,一些点仍要略记,使整个思想有了统一与连贯,我想这便是传闻中最好的历史法吧!(谢谆光)
按:谢谆光喜欢发议论,可见其思考能力甚强,虽然有些地方尚欠圆融,仍应予肯定与鼓励。至于如何应付考试,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这样的课程对考试没什么帮助,一种认为多少有点帮助。
考试还是要读课本,除非课本内容有根本性的改变,否则学生还是得学当前这种枯燥的历史内容。(未具名)
课本内容较课堂教授内容更符合考试内容,故准备考试以课本为主为宜。(未具名)
懂历史的人不一定懂考试,懂考试的人不一定懂历史。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人,只能为了学校考试而读书,我想只要上课认真听,回家之后再把课本、讲义读熟,应该就可以了。(未具名)
面对现在的高中仍是得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目标,但是希望能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点,以帮助学习、记忆。(未具名)
老师是以“想象”为授课主题,虽与课本内容不同,却可以将其“方式”运用到课本,使课本更加生动有趣,以想象贯穿课本,使“自然”背熟,在将来的考试,必是一大利器。(未具名)
像平常一样准备,也许教授与课本内容不同,但并非毫无意义,这会使我们读历史读得更有感觉。(未具名)
虽然重点与考试不同,但在了解之后要准备考试,也比较容易把每一段串连起来。(未具名)
各自为政,毕竟,考试和学习是有差距的。(未具名)
按:我们从学生谈考试可以感到他们心中的压力,这种压力,正是“快乐学习”的最大障碍。考试与学习必定有差距的吗?我们是不是应该下一番功夫,尽力把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呢?我所说的,其实就是考试命题的改进。今天“学测”与“指考”的题目,带给学生极大的压力,也是极大的痛苦,怎能不设法有所调整改进呢!
又:每一题的第一条回答,出于同一位同学,用词虽简,意味却长,颇见灵心善感。
检讨与结语
这一次实验,成功吗?看看学生的反应,不只及格,分数还不至于太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课?我尽量运用活泼的语言,让学生感到生动风趣;不断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让他们不停地想答案,当然是要点所在。不过我相信,整堂课中不时出现的“故事”,才是吸引他们注意,让他们不想睡觉的兴奋剂。这些“故事”主要来自《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简编》大都也有,但在今天的史学论著中却不易读到,通俗读物中虽然故事很多,但良莠混杂,难以选用。所以,选出精彩故事,讲出它的意义,仍是教好中国历史的不二法门。
学生很少谈到所读的材料,想来不至太难,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不过,仍有改进空间。上文提及,选自《国史大纲》的第二段材料,钱穆的识见非常高远,是极其精彩的史论,但给高中一年级学生读,终嫌艰深,应予除去。《中国通史简编》中讲到李林甫专权的一段文字,引用《通鉴》,分析深刻精辟,似可选入。兹录于下:
七四四年,唐玄宗得杨太真为贵妃,宠爱无比,从此昏迷在声色中,政事上更依靠李林甫。唐玄宗曾对高力士说,当今天下太平,我要安居无为,政事全委李林甫去办,你看如何?高力士说,权柄不可以借给别人,如果他造成威势,谁还敢说他的不是。唐玄宗听了不喜欢,高力士叩头请罪,说自己发狂病,乱说话,该死。李林甫一向给宦官送厚赂,探知宫中动静,自然不敢得罪高力士,彼此不相犯。唐玄宗连宦官方面不利林甫的话也听不到了。《通鉴》总结李林甫的奸恶,一是“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二是“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三是“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四是“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四条奸恶中“迎合上意”是最重要的一条,也就是唐玄宗的骄侈,养成了李林甫的奸恶。
记得与老师座谈时,有一位老师提出,选用资料给学生阅读,如果同时也拟一些让他们思考的问题,效果应该更好。我很赞同这个看法,我们选取材料的时候,最好也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一面读,一面作答,也就是边读边想,这是很好的思考练习。如果选用的资料较难,或学生的程度稍弱,老师亦可标明关键词句,作为引导。总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至为重要,我们应该不放弃任何可以一试的机会。
问题29个,无疑是太多了,应该限制在20之内。为什么拟了这么多,欠缺经验之外,课程内容太多,幅度太大,是根本原因。一个课时的历史课程,绝不应该包含这么多主题,这是绝不合理的。我们遇见不合理的事,要尽量设法改进,让它渐趋合理;那么,眼前大不合理的课程安排,要如何改进呢?我们都知道,事涉课程纲要,非一朝一夕所能变动,不过我们仍可不断提出意见,分析阐释,说服大众,造成舆论,等到调整课纲之日,自然水到渠成,取旧者而代之。我的构想是将中国历史分为四段,分别是:秦汉以前、魏晋隋唐、宋至清初以及清中叶至今日。高中学生修习其中一段即可,入学考试也只需选考其一。至于理由为何?面对中国历史不可“腰斩”甚至“分尸”的质疑,如何响应?不是本文所应谈论,只得就此搁笔。
这次活动是由历史教育研究会主办,戴丽桑和黄丽蓉两位老师联系安排,我们感谢高雄中学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附录:讲纲、资料与问题
隋唐盛世及其衰亡(讲纲)
一、“隋”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隋朝与哪一个朝代相似?有哪些相似之处?
二、隋文帝杨坚如何建立一个富强的帝国?
杨坚何以能够篡周自立?他的施政有何特点?
三、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怎样的国君?结果如何?
隋炀帝凭借隋文帝积累的巨量民力和财富,得以无限制地施行暴政。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浪子,也是标准的暴君。他的奢侈生活和残虐政治愈来愈凶恶地驱迫人民陷入死地,到后来,农民发动大起义,消灭了这个可耻可憎的浪子和暴君。(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四、唐帝国是怎样建立的?
结束隋末的动乱,何人功劳最大?
五、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贞观之治”有何意义?我们应如何理解?
唐太宗问魏征,人君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很赞成这个见解。他告戒群臣说,“中书、门下都是执掌机要的机关,诏书敕令有不便行施的,他们都应该提出异议。现在只见他们顺从,不见反对。如果单做行文书的事,那末谁都会做,何必选拔人才来做这些机关的官。”朝廷本来有一种议事的制度,凡是军国大事,中书省各官员都得用本人名义提出主张,可以各执所见,不受限止,称为五花判事,中书省长官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核这些主张,再由门下省的给事中、黄门侍郎加以驳正,最后奏皇帝裁决。不过这个制度并没有切实执行。唐太宗申明制度,令各级长官负责实行,因此军国大事很少有错误。(《中国通史简编》)
要论轻徭薄赋,中国史上首推唐代的租庸调制。在这一个制度下,农民自可安居乐业。……租庸调制的第二优点,则为税收项目之列举分明。……更重要的一点,租庸调制的后面,连带的是一个“为民制产”的精神。……在租庸调制下之农民生活,其比较宽舒安恬之景象,可以想象而得。农民生活之宽舒安恬,蒸郁而生整个社会之繁荣。盛唐时代之富足太平,自贞观到开元一番蓬勃光昌的气运,决非偶然。(钱穆,《国史大纲》)
唐代的租庸调制,奠定了全国农民的生活。唐代的府兵制,建立起健全的武装。唐代的进士制,开放政权,消融阶级,促进了全社会的文化。唐代的政府组织,又把一个创古未有的大国家,在完密而伟大的系统之下匀称的、合理的凝造起来。事实胜于雄辩,盛唐的伟大,已在事实上明确表出。此种政治、社会各方面合理的进展,后面显然有一个合理的观念或理想为之指导。这种合理的观念与理想,即是民族历史之光明性,即是民族文化推进的原动力。他不必在某一个人的事业上表出,而是在整个民族的长时期的奋斗下,笃实而光辉地产生。(《国史大纲》)
六、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人物?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在掌权的过程中,面对怎样的问题?如何处理?
唐高宗临朝,臣下来奏事,不会作判断,要求宰相提出意见,才算自己有了主意。他这种昏懦的性格,势必扶植起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势力,引导国家走上从乱到亡的道路。可是,六五五年以前,政权执掌在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贞观老臣手中,六五五年以后,刚强机智的政治家武则天已经参预朝政,六六○年以后,政权全归武则天。因之,他虽然是个亡国的昏君,但腐朽势力并没有在他的扶植下滋长起来,也没有因帝位的易姓而引起民众的祸乱。贞观时间所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得到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中国通史简编》)
武则天一面用谋略夺取唐朝的政权,一面用政治维持既得的地位。她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在坚持刑赏大权,用各种不同类的人为自己效力。……《通鉴》说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通鉴》这个评语是惬当的。武则天的长处,就在于善于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在她的统治期间,朝中有才能的文武大臣,几乎不比贞观时少,她能听谏,也多少有一些唐太宗的风度。鲠直的人只要不被她怀疑为谋反者,她能从酷吏、亲近人的陷害中保全这些鲠直人。她前后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边将如唐休景、娄师德、郭元振等,都是一时人选。这些人用作将相,使得国家保持正常状态,免于内乱外患。(《中国通史简编》)
(中国大陆2007年文综卷1第13题)
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七、“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性?它是怎样出现的?
唐玄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她与杨贵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旧唐书》)
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新唐书》)
唐玄宗是个半昏半明的皇帝。他曾行施有利于统一与和平、有合于民众愿望的政事。在这一方面,他是代表前进趋势的明君。同时,他滋长着骄和侈两个恶性。这些恶性愈来愈严重地表现出来,骄是实行予言莫违,侈是贪立边功,轻易用武。他说出的话不许臣下有不同意见,自然只能得到奸邪人的奉承;他过着高度的奢侈生活,还觉得不够快意,想在对外战争上大立声威,自然要重用聚敛之臣和野心武夫。骄侈政治使得一切消极因素都乘机活跃,在这一方面,他是代表腐朽势力的昏君。(《中国通史简编》)
安禄山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粟特”指何而言?
安史之乱是怎样结束的?
八、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历史意义为何?
五胡乱华之际,胡酋尚受中国教育,尚知爱中国文化,尚想造出一像样的政府,自己做一个像样的帝王。彼等尚能用一辈中国留在北方的故家大族,相与合作。唐代的藩镇,其出身全多是行伍小卒,本无教育,亦无野心,(此指文化上的野心)并不懂如何创建像样的政治规模,只是割据自雄。有地位、有志气的士人,全离开了他们的故土,走向中央去。彼等亦不知道任用士人,只在农民中挑精壮的训练成军,再从军队中挑更精壮的充牙兵,更在牙兵中挑尤精壮的做养子。如是睃削农村来供养军队,层层驾御。黑暗的势力,亦足维持到百年以外。除非农村经济彻底破坏,这一个武装统治的势力,还可存在。因其辖地之小,故不感觉要政治人才,更不感觉要文化势力。如是,则大河北岸从急性的反抗中央病,变而为慢性的低抑文化病。从此以下的北方中国,遂急激倒退,直到在中国史上变成一个不关重要的地位。这全是一百五十年武人与胡人兵权统治之所赐。(《国史大纲》)
九、“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实施情形如何?
即以规定之一:“租庸调及其他一切科目全部废除”为例。
民众赵光奇作了完全正确的答案。七八七年,是三四年来最丰收的一年,米一斗跌价至一百五十文,粟每斗八十文,朝廷下诏和籴(官府按市价收买)。有一天,唐德宗到新店地方狩猎,入居民赵光奇家,问:百姓快乐么?赵光奇答:不乐。唐德宗说,今年丰收,为什么不乐?答:诏令无信。先前说两税以外一切科目都废除,现在各种苛杂比正税还多。后来又说和籴,实际是强夺,民众何曾见过一文钱。起初说所籴粟麦送到附近地点就成,现在令送到西京行营,一走就是几百里,车坏马死,就得闹破产。民众愁苦到如此,有什么可乐。也常常有诏书说从优抚恤,无非是一纸空文!想来皇帝住在深宫里,不知道这些实情。赵光奇代表了千百万民众作出正义的斥责,唐德宗是无话可答的,只好免赵光奇家的赋税,算是答了话。他免一家的赋税,再不问别的事情,因为根本不想改正弊病。这正好说明官吏所有罪行,来源就在这个住在深宫的人。(《中国通史简编》)
课堂讨论问题设计
1.隋与哪一个朝代相似?有哪些相似处?
2.杨坚是汉人还是胡人?他所篡位的北周政权,是汉人的还是胡人的?
3.杨坚为什么可以篡位?他控有什么?
4.为什么杨坚可以控有兵权?
5.杨坚很俭朴,影响为何?
6.隋文帝平陈,统一天下,为什么国家大为富裕?
7.范文澜说隋炀帝杨广是浪子,浪子的条件是什么?
8.隋炀帝说:“我爱江都好,征辽亦偶然”,怎样解释?
9.范文澜这样写隋炀帝,你喜欢吗?为什么?你知道这是一本中国大陆出版的书吗?为什么?
10.《虬髯客传》中描写虬髯客见到李世民,大惊失色,有何意义?
11.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王世充投降,凯旋献俘之时,他心中会怎么想?
12.李渊为什么不将天下传给李世民?
13.贞观之治有其制度上的原因,钱穆怎么谈租庸调?其中哪几个字要特别注意?
14.钱穆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位学者?
15.钱穆说贞观盛世制度背景中,哪几句话最难理解?
16.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关系,是历史美谈;魏征常提醒唐太宗,不要学何人?
17.武则天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一个故事最能说明?
18.武则天排除旧有势力,如何建立自己的势力?
19.大陆2007年高考的这一题,如何解答?
20.范文澜写武则天的这一段文字中,哪一句话最重要?
21.这一题提到陈寅恪,他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位学者?
22.《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两段资料,各指何人?两人的关系如何?
23.安禄山是一个怎样的“胡人”?“粟特”是什么意思?
24.唐玄宗后期,专任李林甫,政事败坏,为什么?玄宗为什么专信李林甫?
25.安禄山为什么会起事?为什么势如破竹,攻入两京?
26.安史之乱的平定,只靠回纥的援助,可能吗?
27.安史之乱的平定,是真正的乱事结束,回复昔日的帝国吗?
28.两税法与租庸调,除了收税方法不同之外,还有什么重大的差异?
29.唐代中、晚期,人民生活快乐吗?为什么?
[收稿日期]2008-08-25
标签:武则天论文; 李世民论文; 唐朝论文; 中国通史简编论文; 杜甫的五城论文; 资治通鉴论文; 王世充论文; 历史学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