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靳佩[1](2020)在《基于实验创新与改进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节约意识。本论文借助石嘴山市每年一度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说课比赛的平台,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研究,找出目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开的文献,精选出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研究内容,从而归纳整理出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原则。对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且通过笔者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探究,逐步完善改进方法,最终确定了初中化学几个重要实验的改进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改进后的实验的价值和功能,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成功率、简化实验操作、易于学生观察和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实现学生认识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际,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师生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线中挖掘自己的潜能,进而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尝试在具体的案例实践中得出能为初三一线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本文共通过五个部分来阐述关于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研究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简要归纳了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界定了与本课题有关的两个重点概念:化学实验和实验改进,并且介绍了对现行人教版化学实验进行改进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根据任教地区学校数年的一线化学教学经验,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了解,对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情况进行反思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实验改进创新的基本原则,对人教版初中化学部分实验进行改进,并展示了实验改进与教学整合的实践案例。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司宇洁[2](2020)在《DIS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传统实验方式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它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最直接的手段、最真实的经验和最感性的材料。但传统实验方式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实验器材源于生活、较为粗糙,基本上只能定性的说明物理规律和定律,即使能够定量测量,实验误差也较大,实验结果常常不能使人信服。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实验器材的发明和更新。上世纪末,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分析软件为一体的数字化实验系统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实验器材数据采集不准确、实时性弱、数据处理时间长等困难,为高效的课堂实验带来了希望。本课题主要利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和文献调查法,依托有意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以及信息加工理论,吸收国内外开展数字化实验和自制教具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利用朗威数字化实验器材,对现行中学阶段的物理实验进行研究,动手完成初、高中物理已有的一些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中的数字化展示。演示实验有高中阶段的静摩擦力、超重失重现象、弹簧振子和单摆图像、阻尼振动图像、自感现象、DIS代替示波器显示波形、电容器的充放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及初中阶段的焦耳定律和电磁感应现象。探究性实验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楞次定律。验证性实验有自由落体运动、向心力的表达式。测定性实验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在研究过程中,扩大数字化信息系统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积累数字化实验的经验,做好照片或视频材料的收集,并对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文字材料进行了整理。DIS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器材的诸多弊端,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全面整合。先进的采集技术能够迅速及时的采集实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精确测量,减小实验误差,把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测量一些传统仪器无法测量的物理量,具有很强的拓展性。然而,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走进物理课堂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操作系统上要求使用者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精确度较高、数据处理速度快、结果数字化,会削弱对学生实验基本功的训练,部分学校白板系统需要升级换代,分析不同物理实验以传统形式呈现或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优劣。本课题探索出了优化改进的一些有效策略,提高了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将这些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实施推广,为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提供帮助。新课程、新材料和新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物理教学,运用整合、创新的策略,加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实验的有机结合,对丰富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陈青青[3](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全世界乃至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都更加的严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均指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个体现。核心素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终生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们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本身的特点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化学教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接着从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核心素养及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相关的实验教学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的内容及流程,论述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对与论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行了界定与阐述。在第三章通过教师问卷及学生问卷,分析了笔者任教片区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学生核心素养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在第四章提出了演示、分组及课后实验的实验教学策略。根据提出的教学策略,在第五章设计了三个实验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在第六章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学生访谈及学生能力自评表四个方面对于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第七章基于实验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展望。经过笔者的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的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观察现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等能力等得到了提升。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罗茜文[4](2020)在《西藏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理科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民族地区的理科教师素质是民族理科教育发展的关键,学科理解是化学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藏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现状进行调查,能为西藏化学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在查阅相关民族理科教育和化学学科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之,确定本研究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基本框架,包括两大层面的十个具体维度,即学科知识层面的中学化学知识、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的结构、知识的价值、化学前沿知识、对化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思维与方法层面的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化学三重表征和化学实验。在参考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西藏教师的特点和相关专家指导,编制调查问卷,对93位西藏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藏族教师有66人,汉族教师有26人,土家族教师有1人,然后从化学教师的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教龄、所在学校等角度,进行交叉分析。然后,选取六位西藏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访谈,其中三位藏族教师,两位汉族教师,一位土家族教师,真实地了解参与访谈教师的学科理解现状并挖掘造成此现状的原因,然后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西藏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总体水平不高。对知识的价值和化学知识的结构有良好认识,了解常见化学史,理解模型认知含义,但大部分教师没有完全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内容,证据推理和三重表征意识不强,由于条件设施不能经常在校开展实验探究。此外,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女性教师的绿色化学观念水平明显高于男性;不同职称的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对于化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显着优于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的理解水平;在不同民族的教师中,非藏族教师在三重表征方面的理解明显优于藏族教师;不同教龄的西藏化学教师中,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在“知识的结构”的理解上,明显优于其他教师。从访谈中得知,西藏化学教师学科理解薄弱的原因包括语言文化差异、西藏教育水平不高、化学教师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及其个人兴趣等因素。最后提出有关增强教师学科理解的建议,包括重视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证据推理的理解、加强化学三重表征的理解、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展、提高双语教学能力、关注化学前沿,然后对整个研究进行反思。
冯华[5](2020)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文中指出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的理念更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结合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关理论,针对中学生创新能力和特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化学教学中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进行了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从而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的策略。新课标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教师起引导和点拨知识的作用。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打造课堂氛围。将化学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老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发挥老师教学中的有力作用。使用合理的方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真正得以体现,只有对问题质疑,才能加强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打造高效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将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整合,创造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发言,对学生的积极言论,无论正确与否,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树立探究知识的信心,建立创新意识的潜力,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1][3]。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一是研究方法,以往有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是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和个人经验的总结,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研究,而我采用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从老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材知识结构的变化方面分析,使得对问题的阐述更全面。三是培养化学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我是根据化学创新能力的思维构成要素构建教学策略并加以培养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调查问卷的设计是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编制的,我未能按照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二是本人心理学知识基础薄弱,本论文引用的相关心理学研究成果较少。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我结合近几年教学经验,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探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些常见启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相关措施,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孙宏宁[6](2019)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鞍山市四所高中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国家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并将化学核心素养纳入其中。新课标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时要侧重思维培养、素质培养、能力培养以及创新培养。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以上各方面能力的最佳途径。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化学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实验教学实施的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经过调查发现,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化学实验教学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采用了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鞍山市几所高中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鞍山市高中实验教学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根据课程标准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全文共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现状、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核心素养理论及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介绍鞍山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目前进行的情况。第四部分:介绍鞍山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便对鞍山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廖玉香[7](2018)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去探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原理,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所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进一步了解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当前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教学策略,同时将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检验是很有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做了以下的工作:(一)阐述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课程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以及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教学的理论基础对教学的启示,剖析前辈对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现状、策略以及设计研究的情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崇义县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现状,主要包括学生对实验的形式偏好,学生对实验教学进行常规的态度,实验教学进行前、中、后的态度以及对实验教学的评价和期待。(三)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结合实验教学理论,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四)依据策略,设计几种类型的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检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对策略的完善。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工作,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一)目前崇义县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效果不乐观,还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实验课基本是教师先讲解学生再“照方抓药”进行实验,实验的探究性不强,实验分组方法单一(仅为同桌或邻桌为小组)等。(二)从教师的观念、探究式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分组方式、拓展实验教学空间、实验教学评价五方面提出教学策略,依据策略设计了验证性渗透探究、探究性渗透验证、完全探究性三种模式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卢宏茜[8](2018)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是化学之眼,是学习化学的窗口,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实验研究息息相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学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培养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设置了化学实验新模块,随着改革的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与功能日益凸显,但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以汉中市八所高中不同年级的一线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分析、实地实习、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探究了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本研究主要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对高中化学实验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实验教学条件差、实验室设备不完善、实验员工作能力不足、实验室使用率低;(2)教学观念陈旧、教师的专业素质有限、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学生自身对化学实验学习重视程度不够;(3)高考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任务繁重;(4)实验项目内容不丰富、趣味性差,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5)缺乏多元化实验评价方式,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师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也只以笔试为主。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1)重视实验室配置,提高实验室利用率;(2)从专业能力和教学观念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素质;(3)调整化学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多探究性实验,增加实验新颖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增强实验科学性、直观性和实用性,提倡验证实验微型化,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环保意识;(5)采用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方式,客观反映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效果,进一步落实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目标。
许文皓[9](2018)在《沪教版初中化学几个重要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改革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改革就至关重要,同时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改革也是保证化学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在全面落实“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核心阶段,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时段。我们应根据中学化学实验部分的改革内容,相应的对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做出改革。初中化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改革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应从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改进做起。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式,对当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找出目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教材中演示实验的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从公开的文献中精选出有关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整理出实验改进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并且通过笔者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探究,逐步完善改进方法,最终确定了初中化学几个重要的演示实验例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演示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演示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的最佳改进方案。进而建立起对不同类型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研究的基本模式。通过简化“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演示实验”的实验装置,改进“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的实验方案,改变“粉尘爆炸实验”的实验药品和装置,来体现改进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简化性、绿色性和创新性。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成功率、简化实验操作、易于学生观察和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沪教版化学演示实验的改革研究促进当今化学教师能够很好的由知识型向科研型转变。本文共分四个部分来阐述沪教版初中化学几个重要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沪教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研究的提出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及相关理论,主要阐述演示实验的定义、分类和演示实验改进研究的原则。第三部分:对沪教版初中化学部分演示实验的改进。第四部分:结束语,主要阐述本研究的总结、反思与展望。
王海丽[10](2017)在《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一定要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保障准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力。而演示实验教学能力是最基本的实验教学能力。为了了解现代职前化学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学能力,本文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出声思维法、统计法对其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研究样本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六所省属师范大学的职前化学教师组成。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演示实验教学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与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目的与意义做了说明。第二部分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对“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教学能力”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首先,对问卷的编制、试测、实测进行说明。其次,对问卷各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进行人口学背景因素检验。第四部分是通过课堂观察法比较分析职前化学教师在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教学能力的差异状况。第五部分是优化策略探讨。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反思。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发现,职前教师实验基本素养较高,演示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和演示实验教学实施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能力亟待提高,演示实验教学评价能力较高、反思能力较弱。性别和最终毕业院校在现状调查中未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实习学校级别、实习学校所处地域和学历上呈现显着性差异。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职前化学教师在定性实验中,演示实验教学实施能力强于教学设计能力;在定量实验中,演示实验教学设计能力优于教学实施能力。通过访谈发现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师范院校的培养课程、准教师的自我学习、微格教学课时、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内容。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的五条策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基本素养;加强理论学习,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强化微格教学,提升实验教学实施能力;完善培养课程,增强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夯实内化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反思能力。
二、谈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验创新与改进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的意义 |
2.理论支撑 |
2.1 素质教育理论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 化学实验 |
2.5 实验改进 |
3.大武口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 |
3.1 学生实验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3.2 实验内容编排的特点 |
3.3 基本实验目标分析 |
3.4 强化实验效果的措施 |
4.对人教版初中化学部分实验的改进 |
4.1 实验改进与创新需遵循的原则 |
4.2 实验改进与创新的途径和内容 |
4.3 实验改进创新与教学整合的教学案例 |
5.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DIS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物理实验综述 |
2.1 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
2.2 中学物理实验综述 |
2.3 DIS物理实验综述 |
2.4 理论基础 |
3 DIS实验的设计 |
3.1 设计依据 |
3.2 设计原则 |
3.3 设计方案 |
4 DIS实验的应用实例 |
4.1 演示实验实例 |
4.2 探究性实验实例 |
4.3 验证性实验实例 |
4.4 测定性实验实例 |
4.5 DIS实验的优缺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
1.1.2 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
1.1.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要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流程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流程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
2.1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化学实验 |
2.1.2 核心素养 |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人本主义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做中学”理论 |
2.2.4 STSE教育理念 |
3 初中生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化学核心素养现状 |
3.1 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3.1.1 调查对象、目的和方法 |
3.1.2 问卷的设计 |
3.2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
3.3 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现状 |
3.3.1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态度 |
3.3.2 学生上化学实验课的动力和参与情况 |
3.3.3 学生喜欢的化学实验方式和实验类型 |
3.3.4 学生学习化学实验过程中证据意识情况的调查 |
3.3.5 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情况的调查 |
3.3.6 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情况的调查 |
4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
4.1 教材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情况及可培养的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
4.2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
4.2.1 树立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观 |
4.2.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
4.2.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
4.2.4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策略 |
5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
5.1 实践对象 |
5.2 变量控制 |
5.2.1 自变量 |
5.2.2 因变量 |
5.2.3 无关变量 |
5.3 实践过程 |
5.4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
5.4.1 演示实验教学设计——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 |
5.4.2 分组实验教学设计——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 |
5.4.3 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以“探究皮蛋外衣的成分”为例 |
6 实施效果与分析 |
6.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考察与分析 |
6.2 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成绩统计与分析 |
6.2.1 教学实践一个月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分析 |
6.2.2 教学实践三个月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分析 |
6.2.3 教学实践四个月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分析 |
6.3 学生能力自评表 |
6.4 学生访谈记录与分析 |
6.4.1 学生访谈记录 |
6.4.2 学生访谈记录综述 |
7 研究总结与反思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教师篇) |
附录2 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调查问卷 |
致谢 |
(4)西藏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的教育改革大趋势 |
1.1.2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西藏中学理科教师的发展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学科理解 |
1.3.2 化学学科理解 |
2 文献综述 |
2.1 民族地区理科教学的研究 |
2.1.1 民族地区中学理科教师的研究 |
2.1.2 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现状研究 |
2.1.3 民族地区理科教学研究述评 |
2.2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 |
2.2.1 化学学科理解内涵研究 |
2.2.2 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学研究 |
2.2.3 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 |
2.2.4 学科理解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思路 |
3.4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4.3 基于学科理解的问卷编制 |
3.4.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5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6 数据处理方法 |
4 西藏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化学知识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1 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1.2 对知识的结构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1.3 对知识的价值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1.4 对化学前沿知识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1.5 对化学本质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2 学科思维与方法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1 对证据推理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2.2 对模型认知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2.3 对化学三重表征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4.2.4 对化学实验的理解结果及分析 |
5 不同类型教师的学科理解分析 |
5.1 不同性别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分析 |
5.2 不同性别教师对学科思维与方法的理解分析 |
5.3 不同职称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分析 |
5.4 不同职称教师对学科思维与方法的理解分析 |
5.5 不同民族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分析 |
5.6 不同民族教师对学科思维与方法的理解分析 |
5.7 不同教龄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分析 |
5.8 不同教龄教师对学科思维与方法的理解分析 |
6 访谈结果分析 |
6.1 教师基本情况 |
6.2 访谈教师的学科理解现状 |
6.3 访谈的民族差异分析 |
6.3.1 双语教学能力不同 |
6.3.2 对学生学习化学的观念不同 |
6.3.3 化学学科理解的水平不同 |
7 总结与建议 |
7.1 研究总结 |
7.1.1 西藏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及原因 |
7.2 建议 |
7.2.1 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7.2.2 加强证据推理的理解 |
7.2.3 加强化学三重表征的理解 |
7.2.4 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展 |
7.2.5 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
7.2.6 关注化学前沿 |
7.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西藏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5)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外创新能力教育研究概况 |
1.4 国内创新能力教育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6 目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章 化学教学中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
2.1 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
2.2 雷雨发庄稼的化学现象 |
2.3 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
第3章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
3.1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
3.2 开展化学科技活动,展现学生创新能力 |
3.3 教师需指导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和潜力 |
3.4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 |
第4章 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
4.1 转化师生角色,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
4.2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教学,可以使问题形象生动 |
4.3 创造情境,加强情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4.4 注重课堂导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
4.5 建立知识结构网络框架,体现微观和宏观思想 |
第5章 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5.1 研究初、高中化学思维的相互衔接 |
5.2 课堂中引入矛盾教学,让学生在无疑处思考 |
5.3 让学生树立研究化学规律的思维 |
5.4 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 |
5.5 教学中引入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知新知识 |
5.6 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思考问题 |
5.7 教学中激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6)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鞍山市四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过程 |
1.论文研究思路的设计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界定 |
1.核心素养 |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3.化学实验 |
4.化学实验教学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
2.国外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
三、鞍山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问卷调查内容及范围 |
2.调查对象 |
(二)问卷调查结果 |
1.教师情况调查 |
2.学生情况调查 |
3.实验教学资源情况调查 |
四、鞍山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观念 |
2.教学内容枯燥 |
3.教师实验技能缺乏 |
4.缺少改良实验的时间 |
5.实验开设率低 |
(二)实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重成绩,轻能力 |
2.未正视实验教育作用 |
3.能力差,危险大 |
(三)实验教学中实验资源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缺少专职实验员 |
2.缺少药品、配套仪器 |
3.缺少经费投入 |
(四)实验教学中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学校领导层观念封闭 |
2.缺少对教师考核 |
3.缺少对学生考核 |
4.实验教学受学校课程安排的影响 |
(五)缺少践行新课标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信念 |
五、鞍山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
(一)解决教师问题的对策 |
1.深化核心素养转变教师观念 |
2.坚持教师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
3.发展多样教学方式 |
4.组织教师进行创新实验比赛 |
(二)解决学生问题的对策 |
1.加强思维能力训练 |
2.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 |
3.加强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4.定期组织比赛 |
(三)解决实验资源问题的对策 |
1.健全实验员体系 |
2.加强实验室建设 |
3.准备充足药品、器材 |
4.加大投入,完善设备 |
(四)解决学校问题的对策 |
1.改变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时间 |
2.引入平均性别男女教师 |
3.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
4.健全学生评价 |
(五)通过化学实验践行核心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课程 |
1.1.2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
1.2.3 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2章 崇义县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工具 |
2.1.4 调查对象 |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1 学生对实验形式的喜好的调查 |
2.2.2 学生分组实验常规的调查 |
2.2.3 学生分组实验前情况调查 |
2.2.4 学生分组实验过程的情况调查 |
2.2.5 学生分组实验后的情况调查 |
2.2.6 学生对学生分组实验的评价与期待 |
第3章 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
3.1 转变教育观念,确实遵循新课程理念 |
3.2 转变实验形式,强化探究实验形式 |
3.2.1 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
3.2.2 调整教学模式,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 |
3.3 改变传统分组方式,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
3.3.1 组员流动分组法 |
3.3.2 强强联合、弱弱相扶分组法 |
3.4 充分利用课外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
3.5 优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
3.5.1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活动表现评价 |
3.5.2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活动操作评价 |
3.5.3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活动笔试评价 |
3.5.4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活动综合评价 |
第4章 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
4.1 验证性渗透探究的化学分组实验教学设计 |
4.2 探究性渗透验证的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设计 |
4.3 完全探究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设计 |
4.4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4.4.1 教学实践效果反馈 |
4.4.2 教学实践反思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化学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
1.1.2 新课标的要求 |
1.1.3 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
1.2 国内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背景 |
1.2.1 国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
1.2.2 国内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调查方法 |
第2章 化学实验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实验 |
2.1.2 化学实验教学 |
2.2 化学实验教学的分类及要求 |
2.2.1 演示实验教学 |
2.2.2 学生分组实验 |
2.2.3 师生互动式实验教学 |
2.3 化学实验的功能 |
2.3.1 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供感性的素材 |
2.3.2 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和定律 |
2.3.3 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 |
2.3.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2.3.5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
2.3.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第3章 汉中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3.1 调查方法及对象 |
3.2 调查问卷设计的范围与内容 |
3.3 教师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构分析 |
3.4 教师化学实验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3.5 教师访谈 |
3.6 学生问卷结构分析 |
3.7 学生化学实验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4章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 实验教学条件 |
4.1.1 实验设施设备不完善 |
4.1.2 实验室开放力度小,实验室使用率低 |
4.2 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 |
4.2.1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
4.2.2 教师的教学模式呆板 |
4.2.3 实验员的工作能力不足 |
4.3 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 |
4.4 学校缺乏多元化评价方式 |
4.4.1 学校没有具体评价教师实验教学的标准 |
4.4.2 学生实验技能的考察以考试为主 |
4.5 高考的压力,实验关注度低 |
4.5.1 教师教学任务的压力大 |
4.5.2 学生学习任务的繁重 |
4.5.3 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5章 改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
5.1 重视实验室的配置,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
5.2 提高化学教师的素养 |
5.2.1 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 |
5.2.2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认识 |
5.3 调整化学实验项目 |
5.3.1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 |
5.3.2 增加趣味性家庭实验 |
5.4 实验改进 |
5.4.1 改进实验方案,增强实验直观性、趣味性 |
5.4.2 改进实验装置,实现绿色化学 |
5.4.3 优化实验装置,使实验微型化 |
5.5 改变评价方式 |
第6章 研究成果、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沪教版初中化学几个重要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意义 |
1 改进演示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2 改进演示实验能够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
3 改进演示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4 改进演示实验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探究欲望 |
(五) 研究内容 |
(六)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访谈法 |
4 科学实验法 |
二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及相关理论 |
(一) 演示实验的定义 |
1 化学实验 |
2 化学演示实验 |
(二) 演示实验的分类 |
1 根据演示时间分类 |
2 根据演示实验目的分类 |
(三) 演示实验改进研究的原则 |
1 安全性原则 |
2 绿色性原则 |
3 科学性原则 |
4 创新性原则 |
5 可行性原则 |
6 简约性原则 |
三 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改进 |
(一)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统计和分类 |
1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统计 |
2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分类 |
(二) 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演示实验的改进 |
1 对原演示实验的问卷调查 |
2 对原演示实验的访谈调查 |
3 原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
4 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 |
5 改进演示实验的收获 |
(三) 对“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演示实验的改进 |
1 对原演示实验的问卷调查 |
2 对原演示实验的访谈调查 |
3 原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
4 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 |
5 改进演示实验的收获 |
(四) 对“粉尘爆炸实验”演示实验的改进 |
1 对原演示实验的问卷调查 |
2 对原演示实验的访谈调查 |
3 原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
4 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 |
5 改进演示实验的收获 |
四 结束语 |
(一) 研究成果 |
(二)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10)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多元智能理论 |
2.1.2 PCK理论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2.2 核心概念 |
2.2.1 演示实验 |
2.2.2 演示实验教学能力 |
3 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编制 |
3.2 问卷试测 |
3.3 问卷实测 |
3.4 结果分析 |
3.4.1 演示实验基本素养分析 |
3.4.2 演示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分析 |
3.4.3 演示实验教学实施能力分析 |
3.4.4 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分析 |
3.4.5 演示实验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分析 |
3.4.6 整体分析 |
3.5 人口学背景差异性分析 |
3.5.1 性别 |
3.5.2 所在师范院校级别 |
3.5.3 教育实习学校地域 |
3.5.4 教育实习学校级别 |
3.5.5 学历 |
4 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课堂观察与分析 |
4.1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况 |
4.2 课堂观察的内容 |
4.2.1 实验教学知识方面 |
4.2.2 实验教学能力方面 |
4.3 课堂观察评价标准的构建 |
4.3.1 钠燃烧演示实验评价标准 |
4.3.2 酸碱中和滴定演示实验评价 |
4.4 课堂观察的评价结果 |
4.4.1 钠燃烧演示实验评价结果 |
4.4.2 酸碱中和滴定演示实验评价结果 |
4.4.3 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与结论 |
5 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
5.1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基本素养 |
5.2 加强理论学习,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能力 |
5.3 强化微格教学,提升实验教学实施能力 |
5.4 完善培养课程,增强实验教学研究能力 |
5.5 夯实内化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反思能力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2.1 研究创新之处 |
6.2.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职前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问卷各项目旋转成分矩阵 |
附录3 职前教师一轮访谈提纲 |
附录4 职前教师二轮访谈提纲 |
附录5 课题任务单一 |
附录6 课题任务单二 |
附录7 课堂实录(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谈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验创新与改进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研究[D]. 靳佩. 西南大学, 2020(05)
- [2]DIS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D]. 司宇洁. 西南大学, 2020(05)
- [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 陈青青.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4]西藏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D]. 罗茜文.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D]. 冯华. 西南大学, 2020(05)
- [6]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鞍山市四所高中为例[D]. 孙宏宁. 鞍山师范学院, 2019(02)
- [7]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廖玉香.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 卢宏茜.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8)
- [9]沪教版初中化学几个重要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D]. 许文皓.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10]职前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能力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王海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