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研究论文_康杰甫

新化县田坪镇中心卫生院外科 湖南娄底 417623

【摘 要】目的:探究将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方案应用于小儿疝气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样本为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间收入的腹股沟疝患儿,抽选其中6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样本开展研究。将所有实验样本进行两组均分,命名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疝修补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项手术指标,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完成后患儿的症状均得到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实验组患儿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8.82%),数据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1(32.35%),组间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小儿疝气病症的治疗中,其手术方案有效。相较于传统手术方案来说,能够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手术指标,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腹股沟疝;手术方案

腹股沟是在人体腹壁和其大腿的交界处,而腹股沟疝的主要症状为腹股沟区出现肿块,被称为“疝气”,通常被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无论是哪种疝气,都会对患儿的生活造成影响[1]。本文主要探究将疝环充填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取得一定效果,现归纳如下。

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样本为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间收入的腹股沟疝患儿,抽选其中6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样本开展研究。将所有实验样本进行两组均分,命名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对照组患儿性别比例为(男:女=29:5),患儿年龄信息为0.4-2.2(1.1±0.3)岁;实验组性别比例为(男:女=27:7),患儿年龄信息记录0.5-2.1(1.0±0.6)岁;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承诺除特殊情况外不会私自退出,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诊断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完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案进行治疗,沿患儿腹股沟采用斜向方式对皮肤进行切开,并与患儿腹股沟管位置打开后将提睾肌分离,寻找患儿疝囊部位,对疝囊进行游离完成后做好高位结扎,对创口进行常规缝合和止血。缝合完成后,常规对手术切口进行抗生素应用,避免出现感染。

实验组患儿首先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于患儿外环中上方腹横纹处对皮肤进行横向切开,切开长度控制在1.5~2.5cm左右。完成切开手术后,依次对患儿的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等组织切开,手术医师应当准确寻找患儿的疝囊部位,并将其切开,小心且仔细的将疝囊游离至颈部,并用1号丝线对其进行双重贯穿,结扎患者单囊颈部。多余疝囊直接切除,做好止血操作,使精索和睾丸恢复其原有位置并常规缝合创口。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并发症主要记录尿潴留、阴囊血肿以及创口感染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并发症发生率选择(%)进行数据记录,应用卡方检验,患者年龄数据以及患儿的手术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职业数据选择t值作为检验方案,若p<0.05,则说明对应数据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治疗完成后患儿的症状均得到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实验组患儿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8.82%),数据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1(32.35%),组间分析,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发现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疝气的常见类型,由于患儿较为年幼,大多数医师在进行治疗时通常会选择药物保守方案进行治疗,而当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则转换为手术治疗。但由于儿童在发育时,其生理状态还较为稚嫩,大多数患儿都无法耐受常规开腹手术,很容易导致患儿在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

而相较于传统手术来说,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方案对儿童造成的生理损害更轻,医师可以在较小的切口部位对患儿进行手术,同时这种手术方案不会对患儿进行大面积的腹股沟管切除,也无需大量剥离患儿的正常组织。所以这种手术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复杂程度更小,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儿的术中出血量。这种手术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将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小儿疝气病症的治疗中,其手术方案有效。相较于传统手术方案来说,能够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手术指标,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鼎.腹横纹切口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105-106.

[2]宋启东,尚淑庆.传统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0):118-120.

[3]周国才,陈超,董晶,王亚东,梁廷明.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比探究[J].临床研究,2018,26(04):122-123.

[4]李力农,赵汉鹏,朱锦腾,马腾飞,沈益君,林介贤.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3):1571-1572.

[5]张勇.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763-2764.

论文作者:康杰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研究论文_康杰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