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代表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02)06-0023-07
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并全面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 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 验,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个历史性 课题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我们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先进性质的伟大建党纲领。同 时,又是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特别是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 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和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坚持和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 纲领,有领导、有计划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而全面贯彻好 “三个代表”要求,则是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根本保证。
(一)
在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由于中共在其中处于领导与核心的地位,所以,自然是 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政党制度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按“三个代表”要求,解决 好中共自身建设问题,有了一个真正能够做到“三个代表”的领导者和核心,也就必然 会使我国的政党制度,逐步成为一个真正“三个有利于”的、并符合衡量中国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四条标准(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 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 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点;三是 看能否保持国家政体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的政党制度。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核心是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这是 其领导资格、执政合法性的带根本性和决定性的条件,而且这又是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 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一政党制度的生死存亡。在经济全球化和我 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其集中 的攻击点和突破口,就选择在动摇中共的领导地位与执政地位上,因为前苏联、东欧剧 变的历史教训已经充分地表明,要搞垮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关键是 搞垮处于这个社会系统核心和领导地位的共产党。正因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邓小平 为什么一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的道理了。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站在引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前头和时代前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视野下,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正确处理信息化与 工业化的关系,跨越式地完成历史赋予中共的强国富民的使命,回应经济全球化对社会 主义命运和中华民族命运提出的严峻挑战,这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最主要 的客观根据,也是中共永远保持其先进性,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合法性的带基础 性的决定条件。因为这是中共执政绩效、领导权威的主要源泉,也是“共产党执政的规 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机统一的集中表现。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始终保持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基本理论、世界观、价值观的科学性、先进性,进而保证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 策的正确性,始终走在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世界文明进步的前列,保持党的旗帜不变,保 证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不倒,这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自己的领 导地位与执政合法性的带主导性的决定条件,因为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与 时俱进,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政治上坚定。
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围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转变 作风,保证党的正确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始终当好中国工人阶级、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才有最巩固的阶级基础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真正巩 固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合法性的带 核心价值意义的决定条件。因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前两个 “代表”都要以此为依归,要落脚于此。这样,就可以把真理追求与价值追求有机地统 一在一起,就可以实现真、善、美的结合。通过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实现这种真 、善、美的结合,应该是把最大危险与生死命运系于人民群众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 党先进性的表征,应该是共产党包括她的每一个组织和成员的最高追求。
总之,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 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国仍将长时期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 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就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本质。江泽民同志这些论断,集中反映了我们的党中央在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 认识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高度自觉与成熟,但是,还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学习 ,转变为全党的高度自觉与成熟。有了如此高度自觉与成熟的共产党和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我们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巩固其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就有了根本保障,我国政党 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就有了最根本的保证。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各民主党派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其在 这一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地位、作用与自身建设的方向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成 为我国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充分的条件。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历史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的产物。因此, 这一政党制度安排本身就是“三个有利于”的,也是由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政治 制度、政治大格局内在地决定的,因而也能够反映与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在这一 政党制度正式形成之前,各民主党派在国、共两党及其代表的两个中国之命运大决战中 ,经过反复的比较,艰苦的摸索,最终彻底抛弃了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幻想,自觉选 择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政党制度正式形成之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致力于社会 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曲折乃至失败中经受考验和锻炼,风雨同舟、共 同前进。所以,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大环境、政治大格局来考察,中共作为工 人阶级政党提出自身建设的“三个代表”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建党纲领,虽然不能也不应 该作为性质、地位不同的各民主党派的建党纲领和根本方针,但是,对各民主党派更深 刻、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政治联盟性质及其决定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更深 刻、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在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地位与作用,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自身 建设的正确方向有重要意义,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和全新的参照系。
各民主党派通过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参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可以更 加深刻地认识中共的先进性,增强接受中共领导的自觉性。从理论上说,中共提出“三 个代表”,并能够在自己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实践这两个方面体现 与实现“三个代表”要求,完全是由其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内在地决定的,是其指导思 想的理论基础——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必然地决定的。从实践上看 ,在80来年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取得胜利和成功,还是遭受挫折和失败后 对待挫折和失败的郑重与负责的态度,都充分地证明,中共是真正做到“三个代表”的 具有先进性的工人阶级政党。尽管中共过去曾经犯过大错误,眼下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 腐败现象,但是,只要能够善于从本质上真正辩证地认识问题,就绝对不会怀疑中共的 先进性,就一定会通过对“三个代表”的学习、实践,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共的先进性, 从而提高接受中共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各民主党派通过学习“三个代表”和参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可以更加深刻地认 清自己同中共在性质与特点上的显著区别。各民主党派都是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具有 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特点,这与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性质和具有先进性特点的 中共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各民主党派所具有的区别于中共的这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恰 恰正是自己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之所在,正是自己能够在中国这个广阔的政治舞台上大 有用武之地,以及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大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可忽视 的价值的政治优势之所在,同时这也恰恰是各民主党派能够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根由之所在。在“三个代表”这一重要与全新的参照系下 ,在更充分地、更深刻地认清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不同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各民主党派 就能够在中国的政党制度运转过程中,更加充分地显示与展示出自己独具的性质和特点 所具有的巨大政治优势,从而大大有利于这一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各民主党派通过学习“三个代表”和参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在加深对中共的先 进性及其领导地位与执政地位认识的同时,也必然会相应地更加深刻地认清自己在中国 特色的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地位与作用,从而更有利于充分地发挥自己“参政议政,民 主监督”的政党基本职能。参政党与执政党在中国政治大格局中互为存在的前提,互为 发展的条件,统一于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他们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关系,作为参政党,要自觉地、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加强 中共的执政党地位,这样也才能更加巩固自己参政党的地位,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参政 党职能、作用与政治优势,在中国,如果中共失去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也不可能有参 政党的地位,自己的政治追求与政治目的也根本无法得到实现;反过来,作为执政党, 也要在自觉地、坚决地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的同时,自觉地维护各民主党派的参 政党地位,并且要借助自己的执政地位,提供和创造一切可能的方便条件,最大限度地 发挥他们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作用发 挥得越好,对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越有利。
各民主党派通过在与以“三个代表”为党建理论的中共相比较的不可分离的关联中, 更加深刻地认清自己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基础上,对自身性质、特点及参政党地 位、作用决定的自身建设方向也必然更加明确。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就是要在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决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的方针,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能够更加鲜明地反映和表现出自身政治联 盟性质的、以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为突出特点与优势的、能够更自觉地坚持中共领导 并与之通力合作、风雨同舟的、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参 政党。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这个目标是真正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和衡量我国政治 制度、政党制度四条标准的,因而也必然反映了“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好 “三个代表”要求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有这样的参政党的存在与发展,才能够最充分 地体现出中国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显 著的特点和优点,从而就使这一政党制度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 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由此,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中共作为执政党 ,必须永葆先进性,必须增强执政意识,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 党派必须增强的政党意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最核心的就是自觉地坚持中共的领导 ,竭力帮助中共增强其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意识;其次就是参政党意识,即在中共的领导 下,按照“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充分发挥参政党的职能及意识;再次就是时刻以人民 的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意识。中共是一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 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而没有自己任何私利的工人阶级政党。各民主党派虽然要按照进 步性与广泛性的特点与要求,必须反映和代表好各自所联系的那一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 与愿望,但同时也必须以人民、国家、民族最高利益为依归。对于中国一切政党来说, 以人民、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既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和衡量中国政治 制度、政党制度四条标准的,也是“三个代表”本身和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的集中 表现。
由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型政党制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作为执政党的中共的执政规律,内在地包含着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参政规律, 进而又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作为我国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健康发展 ,自然也就成为这一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充分的条件。
(三)
承上所述,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然同时大大提升中共同各民 主党派之间的党际关系,也就是大大促进中共正确处理同各民主党派关系“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贯彻落实,大大提升多党合作和互相监督的内 涵、要求、标准与水平,从而为促使党际关系向着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提 供了一个更加扎实可靠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从“三个代表”高度与角度来看“长期共存”,这绝不仅仅只是执政的中共作出的一 种主动的政治安排,而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具体地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特 别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转型中的我国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发 展及其必然决定的民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最终是我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 益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各民主党派与中共长期地“共存”于主动安排和客观必然性 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绝 对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基于历史的经验,这大大有利于防止和克服“左”的错误的干扰 ,有效保证这一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从“三个代表”高度与角度来看“互相监督”,更加科学地规范了双方互相监督的内 容与方向、方式与方法,提高了双方互相监督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对参政党对执政的 中共的监督提高了标准,提供了思想武器,也规定了监督的目的。一方面,更有利于各 民主党派敢于和勇于当中共的挚友、诤友;另方面,更有利于各民主党派明确对中共监 督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提意见,作批评,真诚帮助中共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从而巩固 其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而绝不是要去搞什么超党派的所谓“监政会”一类的东西,或 者是照搬西方多党制。
从“三个代表”高度与角度来看“肝胆相照”,首先是对中共及其广大党员、特别是 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就是必须要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以解放全人类的博大胸怀,光明磊落和真心诚意地对待与处理好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在眼下,要努力清除封建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对自己的侵蚀和影响,尽可能地以高度自 觉的态度与行动超越现行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以利于与各民主党派形成“肝胆 相照”的真诚而亲密的关系,完善和巩固我国政党制度。同时,也给各民主党派增添了 真正做好执政的中共的挚友、诤友的动力、胆量和信心,使各个民主党派更加明确了当 好中共的挚友与诤友的正确方向和真正涵义。
从“三个代表”高度与角度来看“荣辱与共”,尽管由于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 是参政党,各自在同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掌握着不同的权力,肩负着不 同的责任,但是,这只是权力、责任大小的不同,而非其有无,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负责、共担风险,荣辱与共 ,生死与共。以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就应该也能够形成“荣 辱与共”的党际关系,这既是“三个代表”的要求,又是实践和贯彻好“三个代表”要 求的必然结果。
我国政党制度作为当今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在一党领导下的合作协商型政党制度,其党 际关系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因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 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友党,而非在野党、反对党,理应是双强达到 双赢的关系。双强加双赢,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协商”、“监督”才有更 高的水平,才能推动我国政党制度趋向不断完善和巩固。“三个代表”大大提升了多党 合作的党际关系,良好的多党合作的党际关系又为实现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提供了 有力的政治支持。
(四)
政党制度是受整个政治制度的制约并与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政党制度作为其 中的一个有机的、乃至核心的组成部分,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关系是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 系,党政关系(包括中共与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与国家政权这双重党政关系)与党际关 系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党际关系只能存在于党政关系之中,并通过党政关系才得以存 在和体现出来,简要地说,政党制度实质上就是政党执掌或参与、影响国家政权以及由 此而形成特定党际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三个代表”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时代、社会主义、人民和民族、历史和现实实践对政 党与政权关系的客观要求与未来趋势,引导与促使党政关系逐步趋向科学、合理,即更 加符合时代及文明发展潮流,更加适合历史和现实实践规定的基本国情,更加能够满足 社会主义与人民的价值追求。当代世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和人类最终获得彻底解放的要求,推动着当代政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建设 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从保护型民主向可治理型民主转型的趋势,这是 适应社会和政治环境发展变化的一种政治制度适应性变迁过程。所谓保护型民主是基于 人民主权理念,以保护公民自由和对权力制约为主要目标,以议会至上的代议制为主要 形式的最小限度国家的民主,具有被动性特征。可治理型民主是以群体、集体利益互动 和公民的政治以及经济和文化权利为基础的、通过与大市场、大社会相适应的大政府、 强政府有效代表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首要目标的民主,具有主动性特征。当代民主政 治制度安排要求能够有效地处理冲突与一致性、代表性与可治性、效能与效率等相互冲 突的目标,因此,可治理型民主模式的制度重心是要求一个稳定的、高效的、决策能力 和行动能力强的强政府。围绕这个重心,在政党制度上,除了继续贯彻民主原则,维持 多党自由竞争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关注政党在协调政策过程中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与力 量,服务于构建稳定有效的政府,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等功能。因此,在党际关系上,在 继续强调民主的政党竞争的同时,又努力限制过度的政党竞争,多党制的弊端也因此而 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总之,西方发达国家适应当代民主发展的这一趋势,政党与政党 制度建设都以围绕如何有效地治理国家,如何形成有效的强政府的制度目标来进行,这 一目标结构,自然就决定着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内部权力配置结构。[1]
民主发展的这一趋势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当代水平,是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得到显现,而又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制度、特别是其国体的 根本制约和限制。但是,它毕竟从本质上反映了先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代 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其基本趋势展示了时 代、社会主义、人类历史和实践的未来走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深刻地反映了 时代这一发展趋势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新要求,为我们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包括 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正确地、高屋建瓴地处理好执政党同国家政权 的关系,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加快改革与发展,并在将来走在世界政治 文明发展的前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一方面,已经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处在很不发 达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在生产力发展上,既要完成传统的产业革命,又要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即面临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相应地在经济制度 建设上必然面临正确处理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而在民主政治制 度建设上,则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型民主和可治理型民主的关系。我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 国家的特殊性在于,从生产力发展到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上,都同时面临着的是要完 成双重的历史性任务,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发型(早发型)现代化不同。仅就政治制度 的建设与发展而言,由于我国有数千年之久的前现代历史,而又未经历过资本主义和商 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太沉重,根本缺乏民主的传统,这是极不 利于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所以,首先面临和必须 以主要的精力来加快完成保护型民主的建设任务;同时,又要紧紧跟踪民主政治发展的 当代趋向,在追踪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同时,充分吸取可治 理型民主的理念、要求与制度安排经验,在我国逐步建设起当代世界崭新的真正社会主 义类型的民主政治,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如同我们正在进行的把社会主义 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一伟大创举一样。
我们党一开始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也即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政治纲领中所包含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内容的政体,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和民 主两大根本原则与精神的先进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其核 心是民主共和,即人民民主。从逻辑上说,我们的这一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安排不仅 是历史的选择,而且是深刻反映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机统一的先进政治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政党制度安排所固有 的民主、平等、包容、宽容、协商、合作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契约社会的当前发展 阶段所内在要求的可治理型民主的基本特点、原则和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尽管我国仍然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文明的社会基础、特别是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但是,我们 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念与价值追求,既与资产阶级文明有历史的联系, 但又是对资产阶级文明的历史性超越。在这一政党制度中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同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起,可以最充分地实现与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实现最广泛的民主;其 中的中共领导又使其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可以最充分地实现在最广泛民主基础上的 集中,这个核心和集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在发展中的超大型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 是绝对必须的。执政党与参政党在宪政的基础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这就从制度设计的内在机理上,既可以避免一党制容易导致专制与腐败丛 生的弊端,又可以避免多党制容易导致互相钳制、互相倾轧、难办大事的弊端;同时, 又可能把一党制整合功能比较强和效率比较高的长处与多党制政治参与、利益要求和表 达比较广泛等长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切可以说是这一政党制度安排内在的具有符 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合理性。实事求是地说,最近20多年来,这一符合“三个代表” 要求的合理的内在机理在运行中初步得到显现。
从“三个代表”的要求看,这一政治体制成为20多年来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完全 是历史的必然,眼下它已成为通过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是新、旧并存,而且是 旧的远未彻底退位,新的又远未完全到位)阻碍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主要阻力 ,其中渗透着的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影响,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 成尖锐对立,当然就根本无法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恰恰由于这种体制的最大 弊病是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度性约束而导致腐败愈演愈烈,侵吞国家和人民利益,侵犯 公民权利,也极不利于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所以,目前我们 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由于受这一有着严重弊病的政治体制的限制,而难以真正实现 “三个代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他在“七、一”讲话 中对其内涵的全面系统的阐释,以及最近的“五、三一”讲话又一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好 “三个代表”要求,这些就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政党制度、特 别是政党同国家政权、包括执政党与参政党分别同人大、政府、司法、政协、社团等的 关系,逐步趋向符合时代及政治文明发展的潮流,更有利于充分表达、反映和整合、集 中民意、民智、民力,凝聚民心,而有效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而且,由于“三个代表”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及其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新要 求,因此,我们就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全面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在保持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形态和基本格局不变、特别是政党制度和基本格局不变的情况下 ,始终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以维护人民根 本利益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以反映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和文明、特别是政治文化和政 治文明发展趋势为基本取向,加快对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为基本特点的高度集权的政 治体制的改革,逐步促使党政在职能上分开,高度集中的党权还权于政、还权于社、还 权于民,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包括参政党的参政方式的相应转变,促 使各个政党自身的现代化;并且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 标,加快建立起对国家公共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运行中最广泛、最经常起作 用和最具有扩张性的行政权力的制度性约束机制,同时又要不断提高行政机构的治理能 力与办事效率,从而最终真正保障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这既包括如上所述的保护型民 主的基本特点、原则和精神的实现,又包括可治理型民主的基本特点、原则和精神在我 国的逐步实现,促使本来就符合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四条标准”和反映“三个代表” 要求的我国政党制度合理的内在设计机理,通过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发展要求与趋势的体制和机制的建立而得到日益充分地显现,真正创造出“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为基本特点的社会主义类型 的民主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重要优势”,[2]这将真正是完全不同于(不仅在国体民主上,而且在政体民主上)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民主类型。伴随政治体制改革和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类型的 政治文明的逐步建设与成熟,党政关系、特别是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逐步得到理顺 ,并真正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情了。在这个过程中,“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之间构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 系,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和“三个代表”要求的贯彻落实为这一 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动力,指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与政治 制度有机统一的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为“三个代表”要求的真正贯彻落实提 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收稿日期:2002-10-19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政党制度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