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政策创新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政策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8)02-0012-07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党的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我国改革开放道路的开辟及其伟大成就的取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章和著作不计其数,其中探讨邓小平政策思想的论文也不少,但是对邓小平关于政策创新问题的论述和分析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然而,政策创新恰恰又是邓小平政策思想的一个闪光点。离开了政策创新,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的政策创新思想,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何谓政策创新?从理论上说,“政策创新是政策主体在配置政策资源的过程中,根据环境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改变现存的政策资源的组合形态,对各种政策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探寻达到目标的新途径,创立一种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新的政策资源配置方式的过程”[1]。从实践上看,政策创新是党和国家对自身政策进行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现实活动。邓小平指出,创新是一种发展,是一种进步。“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2]266“有好多问题不能用老办法去解决,能否找个新办法?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2]50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制定新政策,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有两个因素对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影响最大,一个是理论创新,一个是政策创新。“首先是思想解放带来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带来政策创新,政策创新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巨大的变革过程。”[3]而且我们进一步仔细分析,还会发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无论理论创新还是政策创新,都紧紧围绕小平同志提出的“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来展开。因此,对“什么叫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构成了邓小平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具有自身内在的本质规定。什么叫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它也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索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能否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理论能否得到新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政策能否实现创新、社会主义实践能否顺利推进的一个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邓小平根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及独到的洞察力,对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探讨。
邓小平坦率地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2]63“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137“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2]227邓小平为什么如此反复地强调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呢?因为,只有首先承认和认识到没有完全搞清楚,才能彻底解放思想,为理论上的突破和政策上的创新提供前提条件。否则,如果认为已经清楚了,就会被传统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观念所束缚,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因此,邓小平进而提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2]291
那么,邓小平是如何“根据现在的情况”来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的呢?他对此作了多视角的科学回答[4]:一是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全面理解中回答。邓小平认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2]29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116二是从对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经验总结中回答。他说:“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116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2]254,255。三是从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分析比较中回答。他说:“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5]128“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邓小平正本清源,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根本的区别点。这也是社会主义能够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最终能够战胜资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邓小平对“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本质的科学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这一新的认识,冲破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误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二、政策创新的逻辑前提
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6]802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同样遵循了这一逻辑,“什么叫社会主义”就是认识世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改造世界。正如前面所说,重新认识“什么叫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那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就成为邓小平政策创新的逻辑前提。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5]313我们“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的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5]312。经过深思熟虑,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提出和制定政策,进行政策创新,从而推动改革政策和改革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邓小平正是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党的总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体系。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如何进行政策创新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就更多、更深刻。例如1985年8月21日,他在会见坦桑尼亚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说:“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已经写进中国的宪法。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2]134,135“选择好的政策”的过程就是一个政策创新的过程,就是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废弃过时的政策,出台新的政策。事实也是这样,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改革开放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三、政策创新的现实要求
中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的情况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这一跨越,虽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客观的现实基础,但是实现这一跨越之后,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艰巨任务。因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2]117“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2]137我们一定“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11“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57。以“发展生产力”、“搞现代化建设”为“工作重点”,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成为邓小平政策创新的现实要求。
邓小平认为,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讲大话,讲空话,都不行,要有一系列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方针和政策。”[2]77“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2]266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1)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在农村,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在城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全面出台了各个领域改革的新政策。在所有制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政策;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政策;制定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这些新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有,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党政分开的政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政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政策等,这些政策创新,使我国的政治生活充满了新的生机。(3)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实践证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的这些政策创新,使中国共产党焕发了青春,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7]5
有鉴于此,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对邓小平提出的“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8]11正是在邓小平搞清楚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地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政策,从而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四、政策创新的价值取向
在政策创新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将产生不同的政策,导致政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政策创新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1992年初他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372这“三个有利于”,既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又是他衡量政策创新是否正确的价值尺度。
第一,必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2]149“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2]11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中心任务”和“根本任务”。不发展生产力,不促进经济增长,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社会主义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和任务来展开,所有的政策创新都要有利于这个任务的完成,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而且在此基础上,小平同志还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政策创新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争国民经济有较快的发展。但是,“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2]143我们的政策是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2]22,不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2]375。为此,他在“六五”计划期间就反复强调,现在要聚精会神地把长远规划搞好,长远规划的关键,是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我们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2]131。这样,才能“为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2]130。到了那时,我们国家就会有大的变化,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第二,必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是一个国家自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军事、外交以及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创新力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它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含社会因素;既包含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既包含实力,又包含潜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
邓小平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全面地看,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国家既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小国。说它是大国,就是人口多,土地面积大;说它是小国,就是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很落后,还比较穷,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与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大的国家还很不相称,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也很不匹配。因此,“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2]244。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断进行政策创新,稳扎稳打地实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力争“在翻两番的基础上,再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2]364。如果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上不去,那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就不可能有自己应有的地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出来。因此,政策创新必须始终有利于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三,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64“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2]225,“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创新,只有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坚持下去。我们的“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5]314。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改革的政策如何制定,开放的步伐如何确立,其结果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的评价,以人民的态度和人民的利益为评判的依据。凡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创新,就是正确的创新;反之,则是错误的创新。
邓小平还指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既包括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包括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他经常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5]128“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5]251我们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只讲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不讲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如果只讲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不讲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就会出现物欲泛滥,精神颓废,危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反,如果只讲提高精神生活水平,而不讲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就会导致禁欲主义,调动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非常客观而精辟地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146“‘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2]10因此,他反复强调,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制定和实施政策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保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步、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正是通过不断的政策创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如今十几亿中国人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正满怀信心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五、政策创新的实现途径
政策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邓小平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革命家、政治家,他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但大声疾呼要敢闯新路,勇于创新,而且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实现政策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政策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是一种超越,是对传统的突破。政策创新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邓小平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5]152要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障碍,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全党全国、上上下下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进行政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不行。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5]279他还殷切地期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5]143,144因为,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破除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的旧观念,才能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意识、新观念,才能为政策创新确立方向和提供思想先导。
第二,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是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是决定着政策创新的初始进程,而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则决定着政策创新的实践效果。他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5]126政策创新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5]114离开了实事求是,不坚持从实际出发,政策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科学性和针对性,就会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无穷的危害。那么,我国政策创新所面临的客观实际究竟是什么呢?邓小平指出,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中国最大的实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252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创新更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我们所做的一切和所推行的每一项政策,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的政策创新始终遵循小平同志倡导的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三,大胆地闯、及时总结是政策创新的关键所在。邓小平1992年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372邓小平在此深刻揭示了政策创新所必备的精神品格。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既没有书本上的现成答案,也没有过去的成功经验,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前进。同时,改革开放也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不断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的问题将会不断涌现,深层次的矛盾也会愈发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需要有敢想、敢干、敢说、敢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需要不断根据新的情况,提出新的政策,就需要无所畏惧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继续坚持,失误的及时纠正,不足的再加点劲。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2]229只有为追求真理而无所顾忌,坚持正确的,修正错误的,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的政策创新才会切实可行,我们的事业才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前进。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是政策创新的重要措施。政策创新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过程,创新主体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政策创新的程度及其成效。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是最重要的政策创新主体,所以邓小平非常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提高创新主体的素质,从而完成政策创新的重任。为此,他特别呼吁重视学习,加强学习。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5]152,153“学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153,才能提高运用政策创新来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本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把政策创新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9]199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肯定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政策创新的水平,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收稿日期:2007-08-25
标签: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