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电力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成为目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点任务。本文分析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与完善,给出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效果的方法和对策。搭建完善的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能力。
关键词:安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应急
引言
电力生产不同于其他工业生产活动,其生产过程存在一定既定风险,目前电力行业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不断增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安全生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其在具体应用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一、优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依托于相应的理论体系展开,观察当前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绝大多数企业已有自身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且体系建设相对成熟。但随着电力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安全风险管理形势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给出几点建议。第一,要求全员参与。即将全员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一项明确的要求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结合企业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情况,划分每一岗位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任务和职责。要求全员参与安全风险管理及安全生产培训活动,整体性强调安全风险管理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促使员工形成风险防范意识,并掌握更多科学、正确的安全生产技术及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进而在岗位工作中充履行管理体系规定的风险管理职责[1]。第二,进行全过程风险管理。即在电力产品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践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细致、全面的风险监管,尽可能消除电力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因素,确保电力产品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第三,践行动态化改进原则。该原则针对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结合内外部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调整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使理论指导与实际风险管理工作相适应。例如,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风险分析系统,对安全风险的类型、属性、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始终保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行。
二、强化电力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风险管理发生于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即随之降低,减轻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压力并从根源上控制安全风险。因此安全风险管理必须与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相配合。例如,对电力技术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理念,以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及引进,对安全生产的流程、标准进行优化,实现规范化生产,并配合严格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抗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能力。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主动排查安全风险。如在安全风险高发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示,或在关键生产环节派专人进行现场监管。总之,就是要从安全意识、安全生产能力等方面同时入手,为安全风险管理创建良好的环境。从根源减少安全风险,促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新安全风险管理手段
3.1风险排除
风险排除具备提前性和主动性,采用适当的风险排除方法,在其发展为安全问题或安全事故之前排除,以降低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风险的总体概率。常用的风险排除方法包括排除法、代替法和隔离法,需根据风险类型灵活选择。(1)排除法。电力安全生产工作长期、持续进行,其安全风险一般潜伏在隐蔽位置。这些安全风险就需要采用排除法,对隐蔽位置进行细致、全面的监管和检查,以及时发现风险并将其消除。(2)代替法。代替法指的是通过新老设备、技术、工艺的交替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排除。电力安全生产设备、技术等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升级,当前市场上出现的设备、技术在设计研发之时即考虑到电力安全生产的要求。选用新设备、新技术,可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风险。(3)隔离法。隔离法一般用来处理无法彻底消除的安全风险。风险发生后,将风险区域、事件进行隔离,以免其进一步扩张带来更严重的损失。
3.2形势分析
分析、预估电力安全生产中安全风险的发展形势,可帮助企业做出最佳的风险处理决策。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积累更多安全风险管理经验,掌握电力安全生产中安全风险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以便进行提前预防。安全风险发展形势分析依靠各类模型及专业分析方法进行。管理人员对安全风险进行计算、分析和统计,确定风险性质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给出如下安全风险形势分析模型,供相关企业借鉴参考:首先,确定安全风险带来问题及事故的大小,并依照大小划分其类型。其次,根据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构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安全事故进行等级划分,尤其对于涉及到人身及财产损失的事故,以保证安全风险形势预估的准确性。再次,结合以上条件,统计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使用海里因希安全法则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最后,给出安全风险等级,等级越高,对应的损失和影响也越大。
3.3风险应急
风险应急是安全风险管理实践的最后一步,当风险已经发生,及时采取合理的应急手段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中人员安全并将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2]。安全风险应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电力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应急技术,当发生紧急状况时,可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做出正确的反应,以保证电力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风险种类较多,且无法被充分预估,因此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应急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例如,在执行风险应急方案后,对应急处理过程的及时性、秩序性进行评价,评估风险应急效果。参考国内外相似案例的处理方法,对应急方案进行完善。此外,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线员工较多,当发生安全风险时,这部分人员往往要先于管理人员知晓现场情况。为此有必要将一线员工纳入到风险应急主体当中,要求每名电力安全生产人员都能充分掌握与其岗位相关的安全风险应急方法。例如,在生产密度较低时,组织人员开展安全风险应急演习,模拟各类安全风险发生状态,使相关人员在逼真的风险环境中,提高自身风险应急能力,并积累更多风险控制及自我保护经验。
四、结语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上看,安全风险管理较电力安全生产能力、水平的发展相对滞后。为实现安全风险管理与电力安全生产之间的协调发展,电力企业可从优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强化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创新安全风险管理手段等方面着手,构建与当前电力安全生产需求相适应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辅助安全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多电力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径恒,李洁.探究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9):254-255.
[2]何健灿.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魅力中国,2019,(35):383-384.
论文作者:罗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风险论文; 电力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发生论文; 管理体系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