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 <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青岛 威海 264200)
【摘要】 目的:探讨行硬膜外无痛分娩镇痛的产妇的转归以及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无痛分娩,对照组行正常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各产程的疼痛评分,产程以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无痛分娩组初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常规分娩组(P<0.05)无痛分娩组的视觉模拟法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比对照组产程缩短,第二产程较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初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有效降低产妇各产程的疼痛程度,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无痛分娩;产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048-02
随着麻醉医学和围生医学的发展,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在分娩镇痛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对产妇的活动能力不产生影响,被称为可行走式无痛分娩[1],分娩属于一个复杂特殊的自然生物学过程,除了会给人带来产子的喜悦外,还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痛苦,导致其出现不安,紧张,恐慌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增加了分娩的风险[2-3],为了降低产妇的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过程的舒适度,我院自2016年11月开始开展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200名产妇,年龄在23~30岁的初产妇,平均年龄在26岁,所有产妇都是头位,单胎且足月的初产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和头盆不称等产科并发症,且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采用随机的方式将产妇分为无痛分娩组和常规分娩组,两组产妇均为11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和体重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无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各项产科合并症。
1.2 方法
1.2.1无痛分娩组 选择无痛分娩的方式,在产妇进入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时,产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并且签订无痛分娩协议书,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方法:产妇取左侧屈膝卧位,麻醉医师常规采取L2~3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回抽无血液或者脑脊液流出,固定硬膜外导管,首先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5ml,五分钟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将50ug舒芬太尼和0.1%的罗哌卡因100ml混合液加入镇痛泵,镇痛泵设置速度为8ml/h,追加剂量为6ml/次,每小时限定追加次数为两次,直到宫口开全,并严密监测产程中产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仔观察胎心,宫缩,产程进展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2.2常规分娩组 该组在产妇的生产过程不采取任何分娩镇痛药物和镇痛方式的干预,认真记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胎心,宫缩,产程进展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
1.3 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的时长(不含中转剖宫产手术)
1.3.2镇痛分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疼痛分级法[4]:产妇无疼痛感,表情正常,仅仅稍有不适感属于0级,自觉轻微疼痛,但是能够耐受,未出现痛苦表情的产妇为Ⅰ级,产妇有明显疼痛感觉,具有痛苦表情,但能够耐受的为Ⅱ级,产妇有强烈的疼痛感,表情非常痛苦,无法耐受,喊叫,呕吐等情况为Ⅲ级。
1.3.3比较两组产妇最终分娩情况,包括顺产,产钳助产,剖宫产。
1.3.4观察两组胎儿窘迫及出生后1~10分钟Apgar评分变化[5],观察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程和镇痛效果
无痛分娩组第一产程较常规分娩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二和第三产程时长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 (x-±s,h)
无痛分娩组剖宫产比率明显低于常规分娩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分娩疼痛是生理性疼痛,与其他病理性疼痛有区别的,在临床上,疼痛程度仅次于烧灼疼痛,居第二位。其疼痛来源主要是:第一产程疼痛是因为子宫收缩缺血,导致组胺,5-羟色胺及缓激肽的释放,同时宫颈的延长可刺激感受器,引起腰部神经T10-12及L1节段反射,第二产程会阴部位的牵拉会引起会阴神经的刺激,引起S2-4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疼痛,总之,分娩疼痛来源于子宫收缩。宫颈及子宫下段的扩张,反射性肛提肌收缩,肛提肌会阴拉长及阴道扩张。对产妇及胎儿会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发母儿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基础代谢率升高,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儿茶酚胺上升,代谢性酸中毒加剧以及心理影响。[4]
严重者会因疼痛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降低母体的血红蛋白的释放量,最终对胎盘供氧产生影响[5]因此,在产妇分娩的各产程有效控制分娩疼痛对产妇及新生儿意义重大。本研究中无痛分娩组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的罗哌卡因,采用镇痛泵通过硬膜外导管持续给药,达到有效的镇痛方式,良好的镇痛使产妇在第一产程得到良好的休息,保存了体力,同时麻醉药的对子宫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也加速了宫口的扩张,明显的缩短了产程。很多产妇为了不遭受分娩之痛,而选择剖宫产,因而社会因素也就是无指征剖宫产率大大增加,无痛分娩的推广应用使得无指征剖宫产率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有效的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即使需要剖宫产,也不需要再次硬膜外置管,可直接硬膜外用药行剖宫产手术。
【参考文献】
[1] Hollins Martin CJ,Martin CR.A narrative review of maternal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labour and its effects upon length of first stage[J].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2013,19(1):44-49.
[2]肖文鑫,潘淑嫒,张勤兑,等.复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N].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5):641-642.
[3]王波.无痛分娩麻醉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165.
[4]杨世辉,黄希照,胡祖荣,等.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婴一氧化氮及皮质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6):851-853.
论文作者:高军宁,牟慧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产妇论文; 疼痛论文; 两组论文; 初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新生儿论文; 意义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