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分析论文_谢颖,许松,胡碧娟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40例,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观察比较病理与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结果有27例(67.50%)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50%),其次为导管内癌(25.00%);13例(32.50%)患者为非恶性病变,其中腺病(12.50%),其次为不典型增生(7.50%),导管内乳头状瘤(7.50%)。超声恶性诊断率为85.19%,非恶性率为53.85%,均低于病理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超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可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关键词】常规超声;非肿块型乳腺癌;漏误诊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6-0054-02

乳腺癌作为影响当今女性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我国每年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且患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与绝经晚、初产年龄高、生活习惯不良、遗传或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1]。属于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是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综合治疗措施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2]。但早期治疗的患者可获得较好预后,本文将常规超声纳入诊断,并分析其漏误诊情况,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纳入标准:①均通过病理学确诊;②主要表现为无占位效应的片状低回声区;③知晓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无法配合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其中年龄为25~75岁,平均年龄为(45.65±5.54)岁;病灶直径为0.6~8.9cm,平均直径为(3.25±0.58)cm。

1.2 方法

使用常规超声仪器,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13 MHz,将患者乳腺完全暴露,首先使用二维超声对乳腺进行全面扫查,发现病灶部位后进行多轴位检查,探查患者病灶的直径、大小、边界以及钙化情况,并扫查腋下淋巴结,存在淋巴结体积增大的情况,或淋巴门结构消失有皮质成分,需要考虑为异常淋巴结。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检查患者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及周围血流信号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使用Adler半定量血法分级,分为4级,0级为病灶内部无血流信号;Ⅰ级病灶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Ⅱ级可见1条主要血管或小血管;Ⅲ级病灶内血流丰富,可见血管相互交错。采取BI-RADS分类对超声结果进行评估,1、2、3类级为良性,4、5类为恶性[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所有患者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结果有27例(67.50%)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50%),其次为导管内癌(25.00%);13例(32.50%)患者为非恶性病变,其中腺病(12.50%),其次为不典型增生(7.50%),导管内乳头状瘤(7.50%),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病理诊断结果(n=40)

3.讨论

乳腺癌作为影响当今女性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患病率已经在不断年轻化。目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仍以乳房切除术进行根治,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形体状态造成严重影响[4]。因此需要提高临床的诊断准确率,对患者尽早进行诊断,及时明确治疗方案,改善女性健康。由于多数乳腺癌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且女性对这类疾病重视度不高,使得临床误诊率较高,少数患者虽然症状明显,也属于中晚期,大多预后较差[5]。

本文通过将常规超声纳入诊断,在病理结果下显示,有27例(67.50%)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50%),其次为导管内癌(25.00%);13例(32.50%)患者为非恶性病变,其中腺病(12.50%),其次为不典型增生(7.50%),导管内乳头状瘤(7.50%)。常规超声检查恶性诊断率为85.19%,非恶性为53.85%,均低于病理检查结果,P<0.05。其中肿块型的患者超声检查较典型,会出现明显的边界,且在不同的超声轴位扫查具有空间占位效应[6]。但对于非肿块型病变,病灶部位无明显边界,无明显的空间占位效应,多表现为区域性结构紊乱,因此在进行超声扫查期间会出现漏诊的情况,且原发病灶的生长会受到特异性免疫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呈现为微小病灶;纤维性乳腺炎会造成乳腺组织增厚,甚至局部乳腺结构出现紊乱,或由于病灶位置较深,容易与增生性疾病混淆,降低微小病灶检出率[7],且癌组织病灶较深,难以形成肿块,影响检查结果。

综上所述,常规超声检查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存在漏诊和误诊情况,且诊断率只有75.00%,临床上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明确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海珍,李照喜,郁春红,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非肿块型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4):244-246.

[2]张海丽,刘小静,庞慧燕,等.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9):617-619,623.

[3]季宇,朱鹰,刘佩芳,等.MRI导向下“第二眼”超声检查对首次超声阴性乳腺癌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7):509-512.

[4]张惠,邓立强,向素芳,等.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6):453-455.

[5]曾辉,秦杰,秦耿耿,等.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对老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6,37(11):1640-1643.

[6]黄凌燕,周旭,王瑞肖,等.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与伴有髓样特征乳腺癌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12):1399-1403,1505.

[7]丁军.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乳腺X线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118-119.

论文作者:谢颖,许松,胡碧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  ;  ;  ;  ;  ;  ;  ;  

常规超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分析论文_谢颖,许松,胡碧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