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文化概念研究_内涵外延论文

生育文化概念研究_内涵外延论文

生育文化概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3,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01)04-0003-06

对生育文化的研究,在人口学界和计划生育系统逐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生育文化研究中分歧较大的是生育文化概念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生育文化研究深入发展,首先弄清楚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生育文化的定位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给文化的定位不一样,研究的文化现象的性质和范围就不一样,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定义来。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生育文化,其目的在于为我们国家当前的计划生育服务,那末我们所研究的生育文化理所当然地只能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以这样的目的去研究文化,也就决定了我们要从社会结构(或社会形态)的三维性上去给文化定位。

社会结构的三维性,就是把社会形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毛泽东在观察社会形态时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分的[1]。同样,江泽民同志观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分的[2],毛泽东、江泽民不仅从社会结构三维性上给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明确的定位,阐明了不同形态的社会有不同性质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且明确地断定文化就是一种观念形态。

我们研究生育文化就是去研究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人们的生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知识能力、道德信仰、伦理思想、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等一整套观念形态及其物化形式。研究远古和上古的生育文化,就要研究古人对生育崇拜的文化,研究对女阴、男根的崇拜,研究各种求孕的神秘色彩的活动,以及如何从女阴崇拜发展到男根崇拜的一整套观念形态的东西及其物化形式。研究传统生育文化,就是研究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和相应社会制度下,产生的“多、男生育”的一整套生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及其物化形式。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就是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有计划生育的一整套生育观念形态及其物化形式。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决定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反过来又为其服务。

这就是我们给生育文化的定位。

二、生育文化的类型

从原则上讲,文化的分类应该允许多元化。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总有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对生育文化的分类也应如此。在给生育文化分类时,至少有两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其一,要从生育文化的本质出发,即生育文化是属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不包含物质文化在内的大文化系统中的文化。有的学者讲生育文化,把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也讲进去,例如,讲传统生育文化,就把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小农经济、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也算到了传统生育文化内涵之中。我们说,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基础和以宗法制度为特征的政治制度,只是传统生育文化滋生的土壤,而不是传统生育文化的本身。其二,要从生育文化发展水平状况出发,并考虑到生育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向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育文化的发展有其历史性,现在的生育文化是由历史的生育文化发展而来,现在生育文化有的内容过去生育文化中不一定有,过去生育文化不完善的内容,现在得到完善,过去生育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部分,现在却遭到淘汰而增加新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生育文化也以崭新的姿态出现。特别是70年代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以来,中国的生育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这是我们研究生育文化和类型划分的时候所绝不能忽视的。

那么对生育文化的类型究竟如何划分呢?我认为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内涵生育文化和外延生育文化两个大的类别。内涵生育文化就是直接作用于生育的文化部分;而外延生育文化则是间接影响生育的文化部分。

1.内涵生育文化

内涵生育文化是生育文化最基本的部分,它又可分为观念生育文化、科技生育文化、规范生育文化、信息生育文化、行为生育文化和组织生育文化六个类型:

(1)观念生育文化。观念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活动当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它在整个生育文化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是其核心部分。观念生育文化在价值取向上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生育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就是为什么要生育;二是对生育孩子性别偏好的看法,期望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三是对生育孩子数量的期望,是希望生一个还是期望生两个或多个;四是对生育孩子素质的期望:由传统社会逐步发展到现代社会,在人们生育观念上越来越趋向于重视孩子的素质,都想生育聪明健康的孩子,优生的思想越来越占统治地位;五是在生育孩子的时间方面的选择,即是早生还是晚生,生育孩子的间隔是长还是短,这种时间的选择也反映了人们对生育方面的理念。

以上五方面的价值取向,构成了观念生育文化的根基部分,其他类型的生育文化便由此而展开。

(2)科技生育文化。所谓科技生育文化,就是围绕着观念生育文化而开展的科学技术活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产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科技生育文化并非自古就有,而是观念生育文化产生之后才产生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极不发达,人们在生育的方法、手段等方面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但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围绕着人们生育的观念形态,开展了广泛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创造,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科技产品,例如优生优育研究、男女性节育技术研究、各种避孕药具研究等,这就逐步形成了科技生育文化。科技生育文化的诞生,就保证了观念生育文化中价值观念取向的实现,并进一步推动了观念生育文化的发展。科技生育文化,所以成为生育文化,是因为它也属于意识形态范围之内,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意识形态罢了。在我国当前计划生育中,科技生育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计划生育工作提高水平靠什么?主要靠生育科学技术,靠生育科学技术文化的普及、推广和应用。没有科技生育文化作用于计划生育,那么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便是一句空话。当然,对科技生育文化的理解需要有个过程。例如,我们认为避孕药具是一种生育文化,有的学者提出质疑。我们说避孕环制造以前的自然矿物质形态不是一种文化,而当人们怀着避孕节育的观念,去研究制造出了这个避孕环的时候,这个避孕环就不再是自然界未经开发的矿物质,而是变成一个含有避孕节育观念以及研究制造这个避孕环的科学技术的存在物了,它只不过是生育观念形态和科学技术形态的物化形式罢了。

(3)规范生育文化,或者叫法制生育文化。所谓规范生育文化,就是规范人们生育行为的文化。它应包括有关生育的法律法令、法规制度、方针政策、条件规定以至村规民约等等。它是通过国家行为、行政行为或者群众集体行为把观念形态的生育文化外化为一种大家必须共同遵行的规范形式,即为规范生育文化。规范生育文化在历史上早已有之,而且显示了它的历史作用。春秋战国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出于各国实力的需要,大都制定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吴越相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要复仇,但国小人少,力不从心。越王便下令国中:“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以告,公令医守之。”[3]这套增殖人口的政策规定,大见成效,人口大增,越王从而兵精粮足,灭吴后北上争霸。自西汉以后,历朝都制定与当时形势相适应的人口增殖政策规定,而这些政策规定的指导思想,都是为了促进人口的多生多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70年代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规范生育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生育方面的法令、政策规定,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各省市政府也都制定计划生育条例及相关制度法规,计划生育系统还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以至村级也有自己的计划生育村民公约等。这些规范生育文化都有力地保证了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

规范生育文化与观念生育文化的不同特点是,规范生育文化带有显著的刚性。如果生育者遵守生育规范,你就有生育的自由;如果你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规范相悖,就没有你违背规范而生育的自由,必须按规范生育。这就是规范生育文化的刚性。这种规范生育文化是生育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这对于完成计划生育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规范生育文化对于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使观念生育文化成为现实也有巨大的作用。三十年来计划生育规范管理的实践,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4)信息生育文化。这是一项新兴的生育文化。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中央作出了推进国民经济和信息社会化的重大决策,强有力地推动着信息生育文化发展的进程。它主要是建立适应信息化运行的政府办公和计划生育管理程式,它以快速、便捷的特点,搜集、传播生育信息资源。生育信息资源不仅是政府实行生育决策和管理的依据,而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对满足广大群众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性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服务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信息生育文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

(5)行为生育文化。所谓行为生育文化,即观念生育文化、科技生育文化、规范生育文化在其物化过程中的创造和实践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创造和实践过程。比如作为意识形态的生育观念,当它在人们的头脑中,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没有用文字写出来印成文件的时候,它不是一种文化,它什么也不是。只有用语言文字写出、印出来的时候,才构成观念生育文化。而用语言表达、写字、印文件的过程就叫物化过程,因为语言、文字、文件都是物质的东西。在这个物化过程中人们的创造和实践活动被称之行为生育文化。再比如,作为意识形态的科技生育文化,假如科学家、发明家想设计制造一种节育器,当它还在科学家、发明家头脑中,还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没有用物质把它制造出来的时候,它也不是一种文化。只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物质设计出来的时候,这才构成为科技生育文化。而用语言表达、用物质去设计和制造的过程叫物化过程。在这个物化过程中,人们的设计和制造活动便被称之为行为生育文化。行为生育文化,把人类创造和实践生育文化的活动的本身也明确为一种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应把创造文化成果活动本身拒之文化门外,人类创造生育文化的各项活动同样是生育文化成果。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实实在在的行为生育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宣传普及观念生育文化、科技生育文化、规范生育文化、信息生育文化的成果的活动,也是行为生育文化。

(6)组织生育文化。所谓组织生育文化就是生育文化事业的组织机构。历史朝代就有组织生育文化。春秋战国时,管仲治齐,不但制定着增加人口的政策,而且设立旨在增加人口的组织机构。各地设有“掌媒”之官,旨在提高人口的成婚率、出生率;又设有“掌幼”之官,旨在提高婴儿成活率;还设有“掌孤”之官,以掌管收养孤儿等。在这些官员领导之下都有一套组织机构[4]。当然若与我国现在的组织生育文化相比要薄弱得多。由于现代生育文化的发展,生育的组织机构比之历史上要更加完善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整套计划生育的组织机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行政系统组织机构,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室、科研、信息、宣传教育、药具等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各级人口学会、计划生育协会、人口促进会等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国家计生委专家委员会等咨询组织机构等等。组织生育文化对观念生育文化、科技生育文化、规范生育文化、信息生育文化、行为生育文化起到一个保障作用。它担负着生育文化的生产、宣传、推广、使用、贯彻、实施。

2.外延生育文化

外延生育文化范围很广,这是一个开放系统,难以划定界限,凡是对生育有影响作用的文化现象均属于外延生育文化。外延生育文化不象内涵生育文化那样直接作用于人们生育活动,而是对生育活动产生间接影响作用的文化现象。而且,不同外延生育文化对生育的影响作用也有强弱之分。如果按强弱之分,大致上可以说婚姻文化、妇女文化、养老文化、养育文化与生育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其影响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最显著的。

(1)婚姻文化。婚姻与生育密切相关。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讲:“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5]。在我国的社会制度下,按照婚姻法,你要生孩子就必须结婚,结婚是生孩子的前提。只有婚姻才能保证对所生的孩子的养育。婚姻直接影响生育,早婚早育,把早婚同早育联在一起,几乎成了一个固定词组,就是因为婚姻与生育密切相连。目前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把婚和育揉在了一起,可见二者的关系之密切。婚姻文化含有生育文化的重要因子,是对生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延生育文化。

(2)妇女文化。主要是指妇女社会地位和妇女发展的文化。妇女文化与生育文化也密切相关。传统生育文化中的重视生男,轻视生女,直接导源于在传统社会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重男轻女的意识浓烈。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所以困难,人们的性别偏好仍是重要原因,归根结蒂乃是因为妇女社会地位和妇女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妇女又是生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妇女文化同样是对生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延生育文化。

(3)养老文化。养老文化对生育也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养老是人们生育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人们的生育行为,是生男还是生女,是生多还是生少,是劣生还是优生,与此关系甚大。“养儿防老”,防老就要养儿,中国的老百姓把养儿作为养老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养老文化同时含有生育文化的重要因子,亦是对生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延生育文化。

(4)养育文化。所谓养育文化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培养教育的文化。对孩子培养教育的好坏,是能否把孩子培养教育成社会有用之才,能否使孩子健康地成长的关键。因此,它对于生育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养育文化也是重要的外延生育文化。

外延生育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依它对生育的影响程度的强弱还可列举许多,例如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等。

三、生育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关系

生育文化与人口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育文化是人口文化的一部分,这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想搞清楚生育文化到底是人口文化的哪一部分,究竟有什么具体关系,就必须首先对人口文化作一个解说。

目前有些学者对人口文化因其审视的角度不同,其解释也多种多样。我们的看法是,应当把人口文化看成是一个有机连续的系统,它包括人类在繁衍、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文化现象。这个系统就是人从生到死各个阶段相连续的整个过程,各种人口文化的现象都可分属在这个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之中。具体说,这个系统应包含出生文化、养育文化、成人文化、老年文化、死亡文化相连的五个阶段。生育文化中的内涵生育文化就是指人口文化中的第一阶段的出生文化。这与当前我国计划生育部门所管辖的内容相吻合。有的学者研究内涵生育文化时,把养育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也包括进去,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为止。我认为这并不妥当。在现代的语言中生育的“育”字与养育、教育的“育”字含意并不一样,前者是“出生”的意思,如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的“育”字均是“出生”的意思,而后者则是“培养、教化”的意思。我们把内涵生育文化定在人生过程的“出生”这一段,同计划生育部门的功能结合起来,应当说是比较妥当的。如果说把人生养育一段也归入内涵生育文化之中,那么象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儿童青少年心理、青少年犯罪等内容也得放在内涵生育文化之中,那就远离了生育文化的内涵。人生“养育”这一段的文化现象只能放在外延的生育文化之中,如象前面所讲,因为它包含了内涵生育文化的某些因素。生育文化中的外延生育文化,均包括在人口文化的其他阶段之中。婚姻文化就主要包括在成人文化中,当然,老年也有婚姻文化现象,不过老年婚姻一般不再有生育的任务,因此老年婚姻文化就与生育文化关系不大了。与生育紧密相联系的养老文化,就是包括在老年文化这一阶段当中。在人口文化其他阶段也均包含有生育文化的因子,再比如,与生育紧密相连的出生婴儿死亡文化则属于人口文化中的死亡文化。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是内涵生育文化还是外延生育文化均为人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内涵生育文化是人口生育文化的单独一个阶段,而外延生育文化则隐含在人口文化的其他阶段之中,是人口文化其他阶段中的重要文化因子。

收稿日期:2001-01-16

标签:;  ;  ;  

生育文化概念研究_内涵外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