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抽样调查方法及其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抽样调查论文,方法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统计抽样指的是依据随机原则,在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以此作为样本加以观察,按照获得的样本数据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特征加以估计与推算的调查方法。作为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式,统计抽样技术因为以随机原则为标准抽取样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总体各单位具有均等的抽取机会,防止主观臆断的产生,抽取样本的结构和特征与总体更加类似。此外,由此产生的误差可以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之内,不但省时省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在企业审计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统计抽样与抽样审计的理论依据 统计抽样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统计技术,需要依据随机原则进行抽样,以保证总体各单位都有同等的概率被抽到,使抽样样本较好地代表总体。在统计实践中,无论是单纯的统计抽样,还是将其应用于审计工作,都有特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1.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抽样审计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式。在统计抽样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大数定律对抽取的样本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其特定的性质与具体内容,以保障抽取的样本具备代表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唯有如此,才能以此为依据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因此,在抽样的过程中,应该保障抽样是在随机状态下进行的,任何两个资料或者单位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内部联系,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要低于某一水平。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对样本加以审计,并分析其特征以便进行总结,对总体的特征与基本情况加以界定。当然,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大数定律在整个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除此之外,以抽样推断为内核的数理统计也是统计抽样的基础,它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方法论。在数理统计中,涉及到抽样方法设计、选择与统计推断的相关知识,审计工作中的统计抽样要通过整体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在对这些样本进行审计之后,得出调查总体的特征与基本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升统计抽样的效率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时还需借助更为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 2.抽样审计的理论依据 企业审计工作在不同阶段存在着有差异的目标与关注点,这促使抽样审计模式从最开始的账项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过渡,抽样审计是隶属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存在的。这是因为,唯有具有良好的内部系统与制度,才能保证抽样审计工作的进行,得到近乎真实的结论。相反,就应该对经济信息予以严格审查,从抽样演变为普查。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企业审计水平的提升,使得抽样统计在审计工作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中都将抽样审计应用其中。一般情况下,企业审计工作会依照时间与经验,把抽样审计和企业的具体审计项目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企业审计工作的促进。 二、企业审计中统计抽样调查的特点和流程 近年来,我国抽样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很多层面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只有将统计抽样审计方法在企业审计中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有效地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1.审计抽样调查的特点 (1)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将统计抽样技术应用到企业审计工作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这是因为,审计工作经常处理的数据大多都十分机密,接触到的人越少越能保证工作的安全,审计的风险也就越低。更为重要的是,审计统计抽样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不论是样本的选择还是审计工作中的测算,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这就使得审计工作人员的规模得到了显著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了审计的安全程度。 (2)审计结果更精准。经验表明,借助审计统计抽样技术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准确,也更能符合客观实际。作为审计统计抽样技术的主要特征,需要借助实际的数学模型和公式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测算,这样一来,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计算的误差。此外,审计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人与计算机的结合。借助计算机的准确度和人的监督能够使审计结果更加精确,同时远远地超过其他仪器。这就说明,借助审计统计抽样技术予以审计测算的结果较之于其他方式更加可信。当然,任何抽样统计法都是借助概率论原理和数理统计计算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样本缺失而出现的审计缺位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审计工作的资源浪费。 (3)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在之前的审计工作中,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需要许多部门的配合与协作,任何参与其中的个人和组织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即便如此,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审计工作,其工作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审计统计抽样技术的出现,就可以破解这方面的难题。这是由于审计统计抽样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较少涉及到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节约审计时间,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在这一工作中,统计抽样审计法能够强化审计工作的效率、提升其覆盖范围,这对促进审计工作的正规化、合理化和制度化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审计抽样调查的流程设计 (1)抽样范围与对象的确定。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统计抽样技术对企业实际控制人进行分析和研判。首先,要确定抽样范围和审计对象确定,只有保证了范围和对象的准确,才能对所选样本规模与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通常而言,在确定抽样范围和对象时应注重以下要素:①明确审计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②明确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错误予以重点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审计目标的设定是审计抽样的关键因素。因此,审计工作人员要对审计目标的具体要求进行重点考察,以保证审计样本的数量与规模达到审计工作和统计抽样的要求。 (2)抽样模型的建立。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统计抽样作为其中必要的环节,除了要确定抽取的样本和总体规模外,还应进一步确定样本的数量,并借助这一数量和审计工作的要求建立抽样统计的模型,不但要保证样本数量的确定,体现一定的标准,还应保证模型与样本能够相互印证。比如,在对企业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时,要对审计样本的可靠性程度和估算的样本容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和研判,以此确定适合样本量的统计学公式。在公式确定之后,审计人员要借助多种方式对样本进行选择和审核。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误差的存在,以便保证统计分析的结果更具代表性与科学性,继而得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结论。 (3)指标的设定。在审计抽样调查过程中,作为定性审核的主要方式,需要依照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在审计工作的不同环节设定有差异性的属性准则。而在使用属性抽样方法的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因按照之前约定的质量指标加以审查,以考察该审计控制工作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具有可行性。此外,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误差影响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如果有些误差是允许存在的,就被认为是可容忍误差,在审计结果中要予以承认。当然,在不同属性的审计工作中,需要确定不同的误差标准,并以此视作总体的预计值。 三、统计抽样调查方法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审计中运用统计抽样调查方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不但可以让审计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并非任何企业适合使用同样的统计抽样方法,只有在对审计方式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并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才能实现对统计抽样审计方式的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促使其提高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率与利用率。 1.审计风险的预估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审计文献和实际工作之中,越来越多的文献对统计抽样方法和样本规模的确定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但是,在总体推断方法方面,还仅限于参数估计层面。为此,需要借助更多的统计推断方法(比如贝叶斯检验)应用其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为此,可以借助假设检验、贝叶斯检验等工具,对审计工作加以推断,以此来揭示审计工作中的一些未知现象和未知数据,提升审计工作的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比如,在进行参数估计时,可以借助置信区间对假设检验等相关问题予以回答,同时,也要借助假设检验的方法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这是因为,置信区间通常在预先规定的概率下完成计算,但是假设检验可以获取相对确切的风险概率,这对审计工作人员来说,更容易掌握和控制审计统计抽样调查的风险。 2.注重重点项目的重点审计 按照经验,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通常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即对重要的审计项目,比如金额与性质都相对重要的项目等,应该采取重点审查和100%审查的方式予以审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在审计抽样的过程中,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以关注。比如在统计抽样时,要明确样本对象、样本数量以及抽取样本的方法。此外,还应在确定审计重要性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审计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只有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才可能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 3.审计方法的运用 将统计抽样调查方法用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应该以合理样本为前提,借助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两种方法的差异,参数估计方法是借助统计学原理对在给定的概率水平下置信区间完成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也成为显著性检验,该方法的做法是先对总体形成整体认识并做出陈述,然后借助样本数据对假设陈述的正确性进行检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组成总体的单位存在客观差异,致使存在抽样误差。因此,在审计工作中,不应单纯凭借个别样本的数量对总体下结论。在统计抽样调查中,通过假设检验,倘若差异超过了统计学的规定限度,就说明该差异在总体上也应该有所体现。 4.审计主体的运用 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因为被审计单位上报的金额或者账面价值和审计部门审计的数额存在误差。因此,为了确定会计确认和计量层面上存在的错误和舞弊,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对交易发生额和账户余额与资产实存数加以实质性测试。但是,倘若实质性测试通过全面调查的形式完成,各项资源与时间都会产生较大消耗。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借助统计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此时,审计人员应该把不同的研究对象加以比较,并将其都视为总体,借助假设检验方法对审计总体进行推断,看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倘若差异不显著,就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账面价值通过样本推断总体是准确的,否则,需要对存在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判。 四、结束语 在对数据予以处理的过程中,审计抽样技术是一项相对实用的技术,该技术体系涉及审计统计抽样技术与审计非统计抽样技术等,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因此,借助统计抽样调查方法对企业进行审计,就需要在样本的选取、结果的测算与误差的衡量等方面,都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借此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在相对较高的置信区间内完成审计工作。此外,在统计抽样调查的过程中,还应关注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关注信赖不足风险与信赖过度风险。标签:审计抽样论文; 样本容量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抽样调查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统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