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县域配电网安全性,加大力度升级改造县域配电网,确保县域配电网安全运行。但因升级改造具有周期性以及县域地区范围广,涉及到的问题相对比较复杂。配电网是保障县域供电的基本设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县域的不断发展扩大,县域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受到多方面因素挑战,其中包括配电网承载量的增加,网间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因此如何降低配电设备损耗、合理选择供电范围、加强巡检人员专业技能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县域配电网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解决措施,以提升县域配电网的安全性。
关键词:县域;配电网;安全运行
前言:县域配电网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向用户供电的终端环节,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用电质量以及安全。随着县域地区的快速发展,之前建立的配电网和电网的配套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用电需求,随着近年国家对县域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以及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县域配电网已在安全运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县域配电网中遗留的老旧设备,造成供电不可靠、自动化水平落后,仍需要县城供电相关部门在配电网安全性方面提出合理建议,制定相关解决方案,保障县域人民供电安全可靠。
一.县域配电网设备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1.天气变化对室外老旧配电设备的影响
县域配电网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县域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以及县域经济能否快速高效发展。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县域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工作,县域配电网设施正在日益完善过程中,但依然存在着部分偏远地区的配电网设备陈旧老化,由于历经时间较长、地区人口少、供电设施过于简陋等多种问题,在出现极端天气变化,例如大风、雷电、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设备很容易受其影响出现设备损坏,无法正常供电的现象,影响电力正常运输以及县域人民的正常用电。
2.配电设备损耗造成浪费
当配电网设施出现发热的情况就证明配电网正处于损耗状态,发热会使配电设备出现众多问题,例如电能损失、配电网设施使用时间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导体温度过高等。县域电网中最易出现的配电设备损耗问题多为线路损耗,而线路损耗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也是电力设备的重点关注问题。配电设备线路线径设计不合理、配电网承载量超出负荷、用户窃电等也会造成能源损耗。
3.对配电设备巡视不到位
根据《安规》有关规定,应对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检工作,以便能及时发现配电设备出现的安全故障问题并能有效及时的处理。但是,由于以前遗留的供电半径过长的线路,导致对其配电设备进行巡检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山区巡检更加困难,尤其是出现恶劣天气导致发生滑坡、泥石流、山路交通不便,使得巡检工作遭遇众多阻碍,而受恶劣天气的影响,配电设备受损,极易引起跳闸、断电等问题。县域巡检人员配备过少,基层巡检人员对线路巡视工作不重视,消极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仅依靠经验解决配电设备安全问题,最终导致了对整个配电设备巡视的不到位,由此造成了县域配电网安全运行方面出现问题。
4.专业性人才的缺乏
县域地区配电设备专业性人才、专业素质的缺乏,影响着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发的原因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配电设备巡检时,对故障排除不到位,处理能力不足,不能通过专业性知识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只是简单的进行巡检,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专业性人才的缺乏,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无法为配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县域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优化措施
1.更新老旧配电设备,加强监视恶劣天气
由于天气极端变化易引起老旧配电设备故障频发,使得县域配电网运行出现问题。因此,对老旧配电设备或易出现问题的配电设备应进行统一登记整理,同时还应加强设备运行问题分析管理,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反复进行巡检,找到解决措施,避免跳闸、断电现象的发生。配电设备巡查人员在对配电设备进行巡检时,应根据设备问题引发的连带现象、缺陷程度判断设备受损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应进行记录,备案,向相关部门申请是否需要进行设备更换。要对天气加强监视,对于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以便申请对老旧配电设备进行必要监视以及特巡管理,必要时应采取相关技术性措施,如果天气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需及时停电对配电设备进行抢修处理。
2.加强对配电设备损耗的管理
针对县域配电设备的损耗现象,应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配电设备损耗的管理。要保证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强、运行效率高、科学规范以及人性化,出台相关措施保证配电设备损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要高度重视易受损的配电设备管理以及反窃电的工作,要加强对县域人民的用电教育,对窃电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加大反窃电的观念普及,尽量避免窃电现象的发生。对于容易受损的配电设备应找到受损原因并制定出解决方案,从而降低配电设备的损耗,使得电力设备的节能潜力得以挖掘。
应定期对县域配电设备开展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配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县域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在巡检工作中存在的凭经验、草率、消极对待、不重视等直接导致了巡检工作的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巡检工作的管理,在巡视的时应对设备逐一进行巡检记录,落实巡检制度,对于巡视工作应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巡检工作不到位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理,降低配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确保县域配电网安全运行。此外,还应加强巡查人员素质教育,定期开展电力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4.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性
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决定着配电网安全性的高低,因此有关部门应定期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强化电力安全意识,设立相应业务技能考核,全面提升电力人员的专业性。应确保电力人员的专业知识能有有效的解决配电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可让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电力人员,或是聘请电力专家对刚进入电力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人才素质,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促进县域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总结:
县域配电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对县区人民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县域配电网安全运行工程具有复杂性、庞大性,需多个部门进行协调管理。为保证县域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要对配电设备进行监管登记、电力安全意识普及,还应完善县域配电网的相关制度,时刻了解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是否完善。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地区特点的配电网安全解决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电网的整改工作。此外,还应高度重视电力工作人员的人才建设,加强对电力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多方面确保县域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婧.关于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09-10.
[2]郁章伟.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45-46.
[3] 贺琪博,苏步芸. 基于安全域的智能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
[4]肖峻,谷文卓,王成山.面向智能配电系统的安全域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8):14-19
论文作者:李云飞,孙林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县域论文; 设备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专业性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