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普通高中育人模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中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既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普通高中自身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中,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模式”的认识,促进学校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向“育人模式”转变,对于当前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 (一)关于“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迄今为止,关于模式本身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少,人们通常是在“意会”的基础上使用这一概念的。《辞海》对“模式”的定义是:“模式,亦译‘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作为术语时,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含义。”“在皮亚杰的认识发展论中,指儿童对一类对象、事情或行为的心理结构,亦即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在社会学中,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1]《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这些解释表明,模式既是一种“行为方式”“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又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因此,在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常常难以准确把握其内涵,无法科学、有效地进行“模式建设”和“模式创新”。 有研究者从“模式论”角度指出:“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2]这是目前对“模式”内涵较为全面的概括,指出了模式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再现客体本质属性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方法。其中,关于模式作为“中介”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的认识,阐明了模式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能够促进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的特点和属性。这些研究成果突破了关于模式是“对典型问题解决规律的总结”“对经验的抽象和升华”“解决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的一般认识,对于教育领域创建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教育领域的教育模式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适用于一定教育环境中特定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系统,它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核心要素组成。教育模式介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既来源于学校的教育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经验,是对学校既有发展经验的提炼和概括;又能够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促进理论深化和实践探索,是促进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的特定目标要求,以适切稳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组成的人才培养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以及教育评价与教育保障。 (二)“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自20世纪末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改革”到“创新”的过程,其内涵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应对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国家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1998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振兴教育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3]。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4]因此,《决定》从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培养品质三方面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转变教育观念,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德、智、体、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010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会议提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作了具体阐释:“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5]其要点是“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5]: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探索不断深化,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不断丰富。各学校依据自身发展战略和教育教学条件,纷纷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二、创新育人模式的关键在于回归教育本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进入21世纪的教育仍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事实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现行的许多教学课程遵循的是过时的教育模式,这种旧的教育模式是为适应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现实而设计的,因而无法适应21世纪的现实要求。[6]这说明,在新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破解“教育工业化”难题,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迎接21世纪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现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和责任已成为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适应并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怎样立足于学校的发展特点和自身实际,确立学校的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回归育人本原?笔者认为,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为宗旨,创建适合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是学校创新育人模式需要着力探索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能够决胜于未来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因此,学校必须在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育人模式,以此促进教育的新的跨越式发展。 “育人模式”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育人目标而构建并在育人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由适切稳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组成的育人系统。“育人模式”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培养模式,其内涵涵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各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育人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育人模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对“人才”的理解常常存在着诸多歧义,如按照传统产业(工业化)的工种要求制订人才的“规格”和培养“流程”,把“人才”作为流水线上生产的优质“螺丝钉”;或仅仅强调“人才”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功能”,用成绩、成功、成就界定人才的标准;等等。由于有种种对人才的不当认识,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现代公民往往惧怕成为某种标准的“人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7]教育的本质属性应当是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这应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只有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欲望,使他们迸发出持久不衰的人格力量,进而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是否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多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即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发展;第二,人的能力发展,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等的发展;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第四,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每一个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育人模式,就是将人作为教育的立足点和根本点,发现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 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在当今世界,教育被赋予了多重使命:教育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教育是增强文化活力的必要条件,是社会进步与平等的武器,是维护民主价值观的保证;教育是同失业作斗争的首要工具,是个人成功的通行证。[8]尽管教育的目的具有多样性特点,但它们都以个体的发展为共同前提。换言之,个体的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新育人模式,促进每一位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育人模式,就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本原。 三、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实践 不同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培养对象需求,构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育人模式。为将国家层面的素质教育战略要求转化为学校生动具体的办学实践,努力破解长期以来素质教育如何“着手”“落地”和“实施”的困境和难题,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二附中”)在系统总结“百分百的学生参与小课题研究”等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构建了“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 基于普通高中真实教学情境和学校育人需求,“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遵循了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前期(2000—2006年),学校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边实践,边提炼”;成熟期(2006—2014年),学校则从理论到实践,由整体设计进入全面实施。最终,学校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引领,以追求卓越、发展潜能、奠基终身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卓越人才为育人目标,由理论基础、育人理念、育人目标、内容架构、实施载体、评价方式等组成的育人系统。具体来说,华东师大二附中“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学校注重萃取素质教育最佳载体,分析其素质培养的功能价值,总结和提炼自全国理科实验班时期开始探索的“小课题研究”、2000年后东迁浦东开设的100门校本课程、学生自主发起的志愿者活动和自主管理的社团活动的实践经验,分析各育人载体在道德建设、创新能力、素质拓展和自主发展方面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将构建素质教育载体作为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第二阶段,学校加强育人模式理论研究,确定各育人载体对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探索育人模式建设的构成要素,论证构建育人模式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厘清育人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育人模式涵盖的德、智、体、美等素质教育范畴,凸显德育和创新教育重点;同时针对我国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普遍性问题,把“百分百的学生完成100个实验”纳入育人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稳定实用的素质教育“六大支柱”,加强对育人模式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第三阶段,学校依据学生水平整合三类课程,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实施方案。学校根据资优学生已有基础,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统整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时间安排,形成从高一到高三年级的整体课程方案和实施计划。从2006年起,学校整体实施“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检验育人实效,并从课程化、系列化、精致化等方面继续加以深化和完善,全面开展“百分百的学生做100课时的志愿者”“百分百的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百分百的学生完成100个实验”“百分百的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百分百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百分百的学生学会游泳”育人实践。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大批基础性卓越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学校课程创新和教材建设,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方式转变,助推学校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对于该育人模式在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产生的广泛影响,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评价说:“‘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开创了普通高中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新样式。这一模式对我国普通高中,尤其是以智优学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高中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对匡正我国普通高中在办学过程中的时弊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育人模式是在学校育人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开放系统,需要根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挖掘和提升内涵。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化,“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将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潜能和学科潜质的激发与培养,在开放中不断吸纳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内容,在发现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中培育卓越人才。关于创新高中育人模式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创新高中育人模式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