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5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其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外科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这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1]: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急性胰腺炎中所占比例高达46.7%,且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为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现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由我院专家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15-64岁,平均(36.52±5.31)岁,病程7d-9个月,平均(2.36±1.02)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入选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其病情变化,并记录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其体内PaO2变化,必要给予供氧治疗;根据其休克程度,组建2条及以上静脉通道,维持体内正常血液循环,同时定期检测其肠胃及肾功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组建循证护理小组 统一培训入选的循证护理小组成员,讲解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并落实到临床护理中;②确立问题 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和其临床表现,提出本研究的循证问题:腹痛的产生因素和治疗中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③寻找证据 围绕既定的循证问题,结合其具体病情变化和护理等关键词检索文献;④评价依据 将检索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并评判其科学性、真实性和可行性,经循证小组成员阅读讨论后,总结得出其评价依据;⑤制定方案 密切观察其病情,定期测定血生化、血钙、血气分析和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若患者出现异常情绪,应及时调整并有效处理;定期讲解此病的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与患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疼痛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耐心聆听患者诉求,鼓励其表达疼痛,并通过体位变换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及时得到缓解;出血和抗感染护理,对治疗期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止血措施,并及时应用止血药或输血,同时给予奥曲肽等抑胰酶制剂;肠内营养护理,在治疗期,患者因早期毒素进入血液,再加上长期禁食,营养不足且免疫力较低,应给予营养支持。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观察其胃肠道反应,并适当调整营养液输注浓度,以防误吸。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病死这3个级别,临床有效率为痊愈和有效在各组人数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护理前后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计数数据,用[n,%]表示,均采用值检验,以P<0.05为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护理后,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5.58%(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很满意7例,较满意21例,不满意15例,其满意度65.12%;观察组很满意16例,较满意26例,不满意1例,其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机制[3-4]:因早期机体胰酶自身消化及活性物质释放,使得血浆或大量液体渗入腹腔、腹膜、肠腔,同时因多种肽类等血管活性的作用,扩张末梢血管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血液循环量不足,胰腺受损较为严重,可出现腹腔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关键。
循证护理干预是以科学为依据,以临床实践中问题为基础,充分考虑患者自身情况,通过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循证支持,经阅读讨论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在临床护理中提供最佳护理措施[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情绪不稳定,对生命更为渴望,在治疗期应注意安抚其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进一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且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其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泽伟,常志刚.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式与外科处理时机的选择(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07):561-564.
[2]王春友,赵玉沛.重视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学科综合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07):517-519.
[3]毛恩强,汤耀卿,张圣道.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方案的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09):33-36.
[4]段建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02):82-86.
[5]陆际平.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2):302-303.
论文作者:廖伟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胰腺炎论文; 重症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