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搅乱旅行社行业一池春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春水论文,外资论文,旅行社论文,一池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旅行社与各级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造成了目前我国旅行社“好汉打不出村”,旅行社整个行业存在小、乱、散、差的局面,随着加入WTO承诺对外资旅行社开放时间的逼近,我国旅行社业将面临一次巨大的冲击。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也提出,中国保护了20年的旅行社远不如开放了20年的旅游饭店业经营成功。旅行社有很多体制内多年形成的顽疾,可能会在外企的冲击下得到解决。
中资旅行社四大顽疾
本小利薄客源少,难挡外资入侵
当前,我国旅行社业可谓是大者不强,小者差散。2000年是全国旅行社业运行较好的一年,全国8993家旅行社的营业收入总和为465.95亿元,但平均每家也仅500余万元,与国外旅行社相比相去甚远。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最大的旅游企业不及美国运通旅游公司规模的1%,中国近9000家旅行社营业收入总和不及美国运通一年销售收入的四分之一,也不及日本交通公社的二分之一。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差、经营散已成为我国旅行社参与国际竞争的弱势所在。而且,目前全行业的口碑不佳,导游私收回扣、宰客,服务承诺大打折扣等严重影响了旅行社业的行业形象;其次我国旅行社利润极低,上海旅行社年检报告中的数据表明,目前,在上海的429家国内旅行社中,有143家全年无利润或亏本,上海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即做1000元的生意只有10元的赚头。曾被认为是赚大钱行业的旅游业,如今却变成了“薄利”行业,有数据表明2001年全国旅行社行业平均利润只有1.93%。第三,近年来旅游业产出水平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旅行社切到的这块“小蛋糕”却始终增长乏力。从2000年度的旅行社业务年检中看,全国近9000家旅行社资产总额为365.92亿元,同比减少27.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70.87亿元,同比减少16.41%;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不及全国入境旅游者总数的14%,而94%以上的国内居民出行不通过旅行社,国内旅游收入利润为1.06%,同比减少53.91%。只有出境旅游,限于目前国家法规的约束和出境旅游发展的周期所限,绝大多数出境旅游者不得不借助旅行社。但是,随着护照改革的推进和消费者出境经历的丰富,这个比例也会逐渐下降。
强龙难压地头蛇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本来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作为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这在旅游产业中同样存在,并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旅行社的发展。地方政府出于地区经济的考虑,对国家旅游总局甚至国务院的有关政策阳奉阴违,使政策无法全面落实。1996年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及新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旅行社可以在本地区以外设立分支机构,设立非法人分社,前提是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属于全国100强的旅行社,而每个分社要追加75万元的注册资本,并交纳30万的保证金。尽管满足条件的旅行社不少,但每家分社的建立必须经过当地旅游局的同意,结果《条例》在实行中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都希望为当地增加客源,但他们往往认为,外资旅行社的进入才是好事,而国内旅行社进入就是抢饭碗,这种思想使得国内旅行社在面对外资旅行社竞争中反而成了劣势。
经营范围过于狭窄
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外,中国现有产业和社会分工的局限性也严重阻碍了旅行社经营范围和发展规模的扩大。
我国旅行社仍属许可经营行业,其经营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即使是有出境游经营权的国际旅行社,其业务范围也只能涵盖入境、国内、出境游的包价旅游,而未涉及商务旅行安排、会展奖励旅游等多个方面,使得国内一些旅行社空有一身的“好武艺”,而无法施展。而国际上如旅行社第一巨头美国运通借助经营旅行支票和银行卡业务,不仅在金融业务上获利甚丰,还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本业的发展。
服务趋同,唯有狂打“价格牌”
由于经营范围过于狭窄,旅行社开拓新产品能力差,服务质量低,旅行社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各旅行社为了吸引客源、只有大打价格战,以更低的价格来吸引客源,导致了整个行业利润下滑。这段时间,各旅行社为了刺激“五一”前的旅游淡季消费,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竞争潮:以比春节便宜一半的价格1980元推出泰国游,国内主打线路甚至跌破2000元,如广州至北京6天双卧豪华团仅需1860元。虽然如此,各旅行社也是有苦难言,在相同的市场上向相同的客户推销相同的线路,除了价格战外别无他法。利薄总比没利好,何况这样也可以拉住一部分客源,扩大自己知名度,以待旺季时赚一把。
外资旅行社有何妙方?
外资旅行社出于经营多年,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中资旅行社不可比拟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又是中资旅行社在发展道路上急需的资源,如果能够与外资旅行社打好“联合牌”,取长补短,中资旅行社还是大有可为的。
具体说来,外资旅行社主要有以下优势:
首先是财大气粗,财务优势明显。外资旅行社由于长期经营,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成本;另一方面外资旅行社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个个都有高超的融资本领。
其次是先进的管理,中资旅行社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激励制度不完备,非一线人员过多,而且留不住人才,这些都可以从外资旅行社那里得到借鉴,迅速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三,外资旅行社有较完整的“全球链”,相对于国内旅行社在国内的“好汉打不出村”,外资旅行社非但在国际上可以畅通无阻,而且在世界大多个国家都设立了分社,这样大大地节减了开支,并能够及时地互通信息,为客户提供旅游目的地的详尽情况,使客户能够在出行之前根据旅行社提供的资料做好准备。
第四,外资旅行社旅行服务品种丰富,只要是有利于客户旅游的服务,外资旅行社一般都会大力发展该项服务,并不断挖掘新的服务品种,提升自己服务的质量。而中资旅行社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观念落后,产品创新意识差,产品创新能力不强,政策限制死等原因,旅游的服务一直保持在“老三样”,所以在竞争中除了“价格”牌外,无牌可打。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在我国加入WTO后,中资的旅行社巨头如国旅、青旅等纷纷寻求与跨国巨头的合作,而外资巨头由于政策的限制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为在中国能够站稳脚跟,只有先找一个“地头蛇”来靠着。双方你有情,我有意一拍即合。今年一月二十八日世界最大的旅行管理公司美国运通公司与中国最大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宣布成立了中国首家商务旅行合资企业。早在三年前,双方已经开始商谈合作事宜。经过多年的磨合,终于修成正果,国旅运通横空出世。公司注册资金二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由于政策的限制,中方占了总股本的百分之五十一,美方占股百分之四十九。该旅行社以商务旅行为主业,将为跨国公司和中外公司提供商务旅行管理服务,包括办理鉴证、机票预订、酒店预订、会议服务以及其它地面服务的安排,其经营理念是为商务人士节省旅行开支。另一国内旅行社巨头青旅也在积极地与欧洲一家国际旅游公司秘密洽商谈全面合作事宜。
国旅运通成立的同一天,上海宣布了旅行社对外开放的九条政策,其中颇为醒目的一条是:允许欧美和日本的大旅行社,在沪兴办控股的合资旅行社。
而外资想要“杀进”中国,暂时也仅有合资一途,相互选择住所难免。德国凯撒旅游集团执行董事陈中扬是这样考虑合作伙伴的:“如果我们选择合作伙伴,会选择中小型的旅行社。它们的机制比国有大型旅行社更灵活,人员构成更简单,而且没有沉重的包袱,如债务和富余人员。”而国旅总经理何成明则认为“外资不但可以和国旅合作,也可以选择和国旅的某一部门合作,不一定要投入资金,品牌也可以入股。”
总之,通过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我们不难得出,越是自己爱若珍宝,捂得紧的到头来反而越拿不出手;而那些早早开放,经历多年风吹雨打后的行业和企业,今天不但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且有了足够的实力来与外资叫板。所以我们毋需为旅行社的放开而杞人忧天,反而我们应该积极地创造一系列条件打开源头,大放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