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分析论文_刘坤

关于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分析论文_刘坤

刘坤

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发展中,合理使用、规划城市土地和布局,有机结合自然环境和建筑,能达到最佳的规划效果,促进城市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意义,然后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原则,最后总结了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设施是否齐全、功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想推动城市发展,使其更好满足人们要求,就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便于充分展现城市功能。下面,笔者从工作经验出发,将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探讨如下。

1、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意义

1.1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城市规划设计应根据城市实际而定,将城市文化作为基础,实现功能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走生态节约型道路,为城市建设发展做贡献。

1.2城市规划设计意义

城市规划设计意义是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和规划城市空间环境、用地,提高生存质量。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能让人们真实的感受城市环境,使人们在工作闲暇之余愉悦身心,在购物、娱乐的同时使用城市设施,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感受城市魅力。

2、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不能仅局限于眼前,还要着眼于未来,从城市定位、资源利用、空间布局等方面出发,遵循可持续原则。首先,转变以往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模式,创新设计思路,将城市规划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其次,结合城市现状进行设计,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后,合理建设公共设施,预防重复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按时整改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利用率,预防摊饼式现象的出现。

2.2人性化原则

人是城市的活动主体,也是文化的传播媒介,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人性化原则,所有的设计都要以人为本,根据其行为、思维方式进行设计,便于更好为人们提供服务。比如,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要尽可能多的设计服务设施,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城市环境和周围建筑,保证城市园林绿色、贴近大自然;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要将特殊人群考虑在内,多指示,少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2.3科学化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繁琐、复杂的工作,实际设计中必须全面把控各环节,尽最大限度的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规划中要将其放于首位,在保证城市生活便利、舒适的情况下,走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的道路,体现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原则。

2.4因地制宜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简单来讲就是在城市范围、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不能只停留于纸上。另外,还要综合考量自身优势资源,适当调整产业布局,形成科学、全面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城市规划设计是集各元素于一体的学科,其目的是实现利用价值,比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要充分使用城市空间,使其以立体式的形式呈现,增加城市空间利用率;供暖、采暖设施建设期间,要结合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预防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

3.1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城市并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在自然基础上形成的聚集地,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将生态因素考虑在内,确保城市在自然条件的改造上有一定的改观,促进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和谐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建设发展中要实现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实际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量生活、建设等要素,使人和自然共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使用,但是要避免重复建设,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加快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空间利用率仍存在不足之处,多表现为横向空间利用率小,这时人们开始发展城市的纵向空间,立交桥就是很好的例子,不但节约城市空间,还能缓解交通压力。一般来讲,城市建设发展中多会剩余空间,受各因素影响常无法合理使用这些空间。因此实际规划设计中要依据周围人文和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并和城市景观结合在一起,建设满足人们需求的活动中心、公园等,在保证生态均衡的情况下,体现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3.2全面考虑历史文化和现实间的关系

所谓的城市规划设计并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在规划时考虑历史因素,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历史。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保护和体现城市文脉和文化遗产是重要内容,只有强化其发展的延续性,才能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城市发展。另外,规划设计期间还要重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建设,从整体上体现城市风貌,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还要和现实相结合,形成协调统一的局面,便于充分展示城市建筑的人文文化和艺术个性,使其成为现实和历史的载体。

3.3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和设计

城市生态是城市的灵魂,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给人们安全感和舒适感,让人们更加喜欢该城市。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综合考量城市生态,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对城市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不但能展现出生态化建设目标,还能展现出城市形象、文化、风貌等特征,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城市吸引力。除此之外,还要对城市有着全面的了解,掌握城市的生态环境,根据湖、江等情况设计公园和广场,使其更加具备人性化,提高生态和传统、生态和文化、生态和现代的联结,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居住区作为城市核心,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量生态问题,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将城市人口对自然污染的考虑在内,预防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利用现代技术处理生活垃圾,保证居住区满足绿地覆盖要求,提高生活质量。

3.4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和空间

城市规划设计要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选用合适技术进行指导,确保城市生态和空间格局的互动,合理使用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使城市景观在某空间内形成良性的转化和传输,增加空间利用率。城市需要包容和开放,只有建立开放性的城市,才能充分体现城市人文,城市存在大量物质,是子系统的集合,各因素都会影响着城市规划设计,故而在规划设计时要将自然环境考虑在内,还要将空间理念融于景观设计中,使得人们意愿形成物化体现。城市发展具备持续性特征,无论是城市的空间形态还是城市景观,都受时间、空间影响,其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表达,反映着不同时期价值观、世界观的呈现状态。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中加强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信息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资源,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就是输入、输出和存储信息,并真实的反馈实际情况。信息管理技术能收集、加工和存储信息,将相关资料形成数字化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城市出现群式状态时,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的通信渠道,能满足网上审批的需求,同时还能实现城乡信息传递。现如今,我国比较常用的管理系统为通信网络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都依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

4、结束语

城市作为人们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量各因素,如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历史文化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城市特点和性质,全面满足人们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超.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科技展望,2015,36(20):22-22,24.

[2]张程,袁坤.低碳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6,24(18):168.

[3]王湘辉.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12):175.

论文作者:刘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关于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分析论文_刘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