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传质技术在大唐潮州电厂#2吸收塔增效改造中的应用论文_黄南军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潮州 5157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唐潮州电厂2#机组脱硫增效改造工程,采用湍流传质脱硫技术,在脱硫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上侧与第一层喷淋层之间加装湍流装置。该次脱硫增效改造超过了预期的改造目标,保障了脱硫效率,吸收塔pH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机组500MW以上,才运行三台浆液循环泵,节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烟气脱硫;吸收塔;湍流传质;增效

1 前言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600MW+2×1000MW机组配备四套烟气脱硫系统,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剂为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脱硫副产物为石膏。每炉设置一座吸收塔,脱硫烟气量按锅炉BMCR工况100%烟气量考虑,均已取消原设计中的旁路挡板。广东省环保厅规定:#1、#2机组脱硫效率必须达到90%以上,燃煤硫份不得高于0.6%。2014年7月1日后,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200mg/Nm3。 由于#2机组投产发电运行已达10年,#2吸收塔常常保持三台循环泵运行,满负荷运行时,为保障脱硫效率,吸收塔浆液维持高pH,不节能,吸收剂石灰石耗量高。燃烧高硫煤时,脱硫效率常瞬时效率不合格,无法满足集团公司“达设计值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有必要对#2吸收塔增效改造。

2 湍流传质脱硫技术

湍流传质脱硫技术,技术核心是建立在渗透表面更新理论基础上,基于多项紊流掺混的强传质机理,属于用液体作为分离剂,它将载有粉尘、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废气,通过进气均气室进入特定的湍流装置,产生高强度湍流,在超强湍流室与配液器输入的液体湍流混合,形成一种没有机械装置的均匀强力气动搅拌器,实现超强湍流传质,提高液体超常规的捕捉烟尘、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具有同时除尘脱硫的高新技术。

通常情况下,100g60℃的水最大可溶解60g二氧化硫,按照双膜理论设计的喷淋塔、填料塔、喷射水拄塔,只能溶解0.004g二氧化硫。而超强湍流传质脱硫技术,可溶解4g以上的二氧化硫。如此超强的溶解力,是脱除二氧化硫的关键所在。

超强湍流传质技术原理利用气流本身的能量,通过改变流道的大小和方向,对气流矢量加速和强化气流的扩散,形成超强湍流传质流场,液体进入湍流传质场,被撞击分散,气体本身在撞击液体时,也伴随分散。

超强湍流传质技术不同于现有湿法脱硫技术,不从增加气液接触时间、增大气液接触空间、增大持液量出发,而是通过建立超强湍流传质场,使气液在传质场中高速撞击,形成气相、液相都分散的状态,实现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最小的液气比下,达到气液充分接触,进行高速传质,提高最小能耗下的脱硫效率。

3 改造方案

利用#2机组停机期间,对#2吸收塔进行增效改造。本次改造的核心是原吸收塔本体及附属设备不改变,清理石灰石浆液喷淋层喷嘴,增加湍流装置,其包括:两层平行布置的湍流层管道,模块形式布置。湍流层管道采用平行的衬胶钢管,不仅轻质价廉,而且耐腐蚀性强。湍流装置加装在脱硫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上侧与第一层喷淋层之间,由支撑梁固定在脱硫吸收塔中,见图1。石灰石浆液由湍流装置上方向下通过,原烟气由湍流装置下方向上通过,石灰石浆液与原烟气经过湍流装置湍流层管道后,会形成激烈的湍流,增加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两相的传质效率,进而提高了石灰石浆液的脱硫效率。

图1 #2吸收塔增效改造图

4.改造效果

通过对比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运行参数可发现,见表1。

由表1可知,在机组500MW以下时,改造前均三台浆液循环泵运行,脱硫效率满足广东省环保厅的要求,吸收塔pH值在合理的范围。增加湍流装置以后,相同机组负荷的情况下,运行两台浆液循环泵,吸收塔效率明显比改造之前高,少运行一台浆液循环泵,节能效果显著。当机组在500MW至600MW时,均运行三台浆液循环泵,改造后的脱硫效率高于改造前的脱硫效率,改造后的吸收塔pH值低于改造前且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则改造后的吸收塔,消耗的石灰石耗量低于改造前的石灰石耗量,节约吸收剂石灰石的耗量,pH在合格范围,减少吸收塔结垢几率,延迟设备寿命。

5.结论

大唐潮州电厂#2机组脱硫增效改造工程采用吸收塔增加湍流装置,经过运行,本次2#机组脱硫系统的提效改造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为潮州发电厂2016年即将开展的#1、3、4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周烨,谷小兵,肖志均等.一种提高湿法脱硫系统传质效率的装置[P].中国专利:203874663,2014-10-15.

[2]张巍.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在火电厂超低排放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5):85-86.

[3] 蒲恩奇.大气污染治理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6-236.

[4] 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4-370.

[5] 何红梅,孙峰.湍流传质技术在油页岩干馏装置脱硫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4,43(1):135-137.

作者简介:

黄南军(1988-),男,广西宁明人。助理工程师,工学学士,从事电厂辅控运行工作。

论文作者:黄南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湍流传质技术在大唐潮州电厂#2吸收塔增效改造中的应用论文_黄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