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功能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结构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利用帕森斯的AGIL框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行动系统,具有一般行动系统的普通功能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构筑相应的制度性结构,畅通各制度性结构间的对流式交换关系,是保证行动良性的运行和协调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帕森斯AGIL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结构功能分析 构筑制度结构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中图分类号 F12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目标和取向。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学科,特别是那些与社会现实有着较大联系的社会科学,都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这一改革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社会学,作为寻求“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当然也要把自己的视线投向这一时代主题,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考察。

(一)

社会学自从1839年从孔德的实证哲学体系中诞生出来以后,就一直在不停地探索西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在这诸多流派中,对西方社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结构功能主义了。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从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开始,经过近百年的不断探索,到当代美国社会学大师帕森斯那里,已经构筑起了一套庞大的社会行动理论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这套理论和方法,不仅对国际社会学界,而且对其它社会科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虽说进入六十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开始逐渐衰落,但它仍然是社会学界经常争论的中心,由它所开创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途径。

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大陆恢复重建。从一开始,它就既要面对西方社会学战后几十年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还要面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时代向中国社会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借鉴西方社会学的积极成果,分析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在思考完成这一任务时,结构功能主义的结构功能分析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结构功能分析产生于对西方社会的分析中,注重研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寻求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而当今中国,要在改革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中国社会学为中国改革实践服务,寻求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抛开中西社会学维护对象的根本对立,仅就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一点而言,二者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对我们所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结构功能分析。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那么,市场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它要通过厂商、居民户等能作出统一决策的经济单位,把一切商品和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在内的全部生产要素都推向市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进行生产、经营、消费等经济活动,从而使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这样,厂商、居民户等经济单位就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基本的行动者。而作为行动者的任何经济单位的行动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们都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经济活动链条中的一环,扮演着不同的经济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经济权利与义务。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共同的状态背景下,在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价值观念驱使下,履行自己的经济角色,实现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在角色互动过程中结成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这样,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状态背景,以各个经济单位为行动者的庞大社会行动系统就构筑起来了,我们就完全可以利用结构功能主义对一般行动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分析了。

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任何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相同的功能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样的先决条件又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来决定的。因此,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就在于识别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分析系统的制度性结构是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的。为此,帕森斯提出了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一般行动系统的功能需求,这就是:适应(A)、达鹄(G)、整合(I)、维模(L);他还提出了社会子系统中满足这四项功能需求的四类制度性结构,即依次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法律制度、 家庭和教育制度。 这样, 运用帕森斯的AGIL框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结构功能分析,首先要识别的就是它作为一个行动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哪些具体的功能需求;然后分析系统为满足这些需求应具备怎样的内部结构;最后揭示系统内部结构间的关系,看它们如何通过对流式交换过程而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然是一个以各个经济单位为行动者,通过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而构成的行动系统,那么它就必然具有一般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需求。首先,系统要生存要发展,这就要求每个经济单位都能成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既能从其它经济单位(即社会环境)那里获得自身运行所必需的能量和信息,又能向其它经济单位提供对方运行所必需的能量和信息。获得和提供的互补统一,使所有经济单位都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功能需求。系统中的每个经济单位都以自身适应社会环境为目标导向,如何确定各个经济单位的目标实现次序,如何实现各个经济单位单独无法实现的系统目标,这就需要系统的整体决策,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达鹄功能需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各个经济单位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对立或冲突,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发展。这就要求系统有能力调解这些对立或冲突,规范各个经济单位的活动,维持系统整体的团结与合作。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合功能需求。系统中任何行动者都是在一定价值观念下行动的,以各个经济单位为行动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动系统,也必须有一个顺应时代潮流、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价值导向,以作为推动各经济单位活动、维持行动系统运行的内在动力和潜在模式。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维模功能需求。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动系统的四项功能需求,就为我们构筑它的制度性结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经济制度的变革,即对系统适应功能满足方式的变革。原先实行的单纯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了。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高度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公有制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高效、公平地把社会环境中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各种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建立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是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所不能做到的。那么,这些功能只能靠国家、靠政府、靠政治制度来完成了。只有政治制度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才能保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仅靠政治制度功能的发挥,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各经济单位的行动,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只有以法律为依托,各种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才能得到规范、引导、保障和约束,行动系统的各个单位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稳固地建立和发展。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作强有力的引导。而价值观念只有通过家庭制度、教育制度,借助于社会化过程,才能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品质,才能得以保存和传递,从而指导社会成员参与社会行动,维持社会系统既有的运行模式。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行动系统的四项功能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制度性结构之后,接着就要分析各种制度性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了。帕森斯强调,任何行动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都需求各种制度性结构之间的对流式交换关系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系统中,经济制度的运行是其它制度运行的基础。但是,经济制度决不能孤立地运行,它要以其它制度的运行为条件。它必须接受政治制度的宏观调控,依靠政治制度的社会保障;必须以法律制度为依托,利用法律来规范各经济单位的活动,调解各不同经济单位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团结与整合;必须靠家庭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社会作用,塑造出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潜在模式。这样,一个制度性结构提供的恰恰是其它制度性结构需求的,而其自身的需求又能通过其它制度性结构的提供而满足,对流式交换关系形成了,行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就可能了。

(三)

理论分析的目的在于服务实践。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功能分析,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行动系统,具有一般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需求。通过系统内部的制度性结构满足这些需求,并使各种制度性结构之间保持通畅的对流式交换关系,这是整个行动系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改革,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一个新的经济体制正在形成,但就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全民经商下海、市场秩序混乱、伪劣商品泛滥、消费早熟、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都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所有这些,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都是由于系统的结构部分失调,功能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而导致的系统局部运行偏离正常轨道。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调整系统的制度性结构,并协调其相互间的关系,保持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需求。一般行动系统的四项功能需求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的满足对系统的生存发展有着同样的意义。可我们在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行动系统时,往往只注重它的适应功能需求,注重如何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满足这一需求问题的探讨,而对系统的其它功能需求则认识不足,以致我们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结构时,有偏有倚,不能保证相互间的平衡,从而影响系统整体的发展运行。

第二,全面、完善地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有实现经济制度的变革,同时还要实现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的变革,使各项制度相互作用、紧密配合,全面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实际变革还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尚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比如,我们强调经济制度中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时,常常忽视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制度的调控作用。再如,由于我们的法律制度建设跟不上经济制度建设,以致政府机构下海经商、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欺蒙拐骗四处显扬等诸多形式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在一时间里泛滥成灾。还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开始抬头,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抛弃,理想主义被嘲弄,人道主义被践踏,人们普遍感到丧失了精神支柱,这些都不能不说是思想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不同步的后果。所有的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否则势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动系统的整体发展运行。

第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制度性结构之间的对流式交换关系的通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抓好经济、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各项制度自身的建设,还要积极促成它们之间跨越边界的对流式交换关系的正常实现,任何两项制度之间这种交换关系的阻塞,都会妨碍整个系统的正常发展运行。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政治制度的功能是对经济制度实施宏观调控,可并非所有的经济单位都能接受这种调控,有的单位就是只顾眼前利益,为了自身的片面发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惜损害国家整体的长远利益。再如,我们搞经济建设需要各种人才,可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吗?发展经济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由家庭、教育制度来保存和传递的,可我们现在保存和传递下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能作为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和潜在模式吗?一个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强烈要求我们的答案。只有找到了合适的答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精神,才能保证各项制度性结构之间的对流式交换关系的畅通,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1996-12-11

标签:;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