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分析_帝国主义论文

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分析_帝国主义论文

试析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落后论文,国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00)02—0057—03

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①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已经是历史事实。然而,它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误会”?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还是这一规律在一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表现?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重要的实践问题。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哪些国家发生?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曾作过不同的回答。19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根据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曾预料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爆发。他指出: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充分发展和极端尖锐的国家,和其它任何国家比较起来,英国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的,先于其它任何国家解决问题和消灭矛盾是英国的使命。”②在这里,马克思把当时的英国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熟的唯一国家。1847年,恩格斯进一步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的国家里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③由此可见,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速度一般取决于大工业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越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就越成熟,就越有可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然而,即使在同时,马、恩也并不否认在那些工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1845—1846年间,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④这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源,但无须等到生产力高度发展到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达到极端的地步,才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换句话说,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同样有可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正因为如此,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工业比英法落后的德国给予极大的关注。19世纪80年代初,他们又对刚废除农奴制度不久、经济技术上较之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落后更多的俄国革命十分重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认为,经济比较落后,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的国家,无产阶级可以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竭力鼓吹民主革命胜利后,只有经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待到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时候,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谬论指出,民主革命的终结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我们将立即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⑤

那么,有些经济落后国家为什么能够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无产阶级革命是否爆发的唯一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发展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的前提,但这一定程度并没有具体的数量界限的规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不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一个因素的产物,也决不是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各种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及国际条件等种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是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⑥一般说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世界范围革命发展的总潮流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与革命的发展进程之间是一致的。但经济发展的进程决不可能始终都同革命发展的进程成正比。如果经济落后国家在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以及国际条件又造成了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和进机,那么完全有可能先于发达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而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当然,并不是所有经济落后的国家都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主面进行考察的结果。”⑦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的发展,那就不可能产生现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根本谈不上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经济落后国家的“落后”是相对的,并不是落后到不具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化大生产,因而与社会主义无缘的地步。

第二,经济落后国家是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的环节,又是社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较易形成革命的形势。革命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产物。革命究竟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发生要看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的具体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革命形势。列宁指出:“只有当‘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使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在交互运动中激化而更加突出,乃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为了缓和这些内部的矛盾和摆脱危机,帝国主义国家把魔爪伸向了世界各地,把落后国家的经济纳入了资本主义的轨道。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实行资本输出,掠夺财富,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残酷的统治。它们与落后国家的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在落后国家为所欲为,致使落后国家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或附庸。本来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激化,现在却把许多祸害转嫁给了经济落后国家,这样势必激起这些国家人民群众的极端仇恨和英勇反抗。另外,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的人民不仅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而且还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这种纵横交错、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及斗争,成为推动这些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动力。此外,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造成反革命力量的自我削弱。这样,在帝国主义之间的链条体系上就会必然出现薄弱环节,革命形势就会在这个薄弱环节上迅速发展和成熟起来。

第三,有些经济落后国家具备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并取得胜利,不仅要有成熟的革命形势,而且还需要具备革命的主观条件。这就是指革命阶级有较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能够发动足以推翻反动统治的强大的群众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的集中表现,是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只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通晓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把握革命形式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教育、团结和组织发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并领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去夺取革命的胜利。

如前所述,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客观上也使落后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而为这些国家造就了一批近代工业无产阶级。经济落后国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阶级斗争,有可能促使这些国家中年轻的无产阶级较早地成熟起来,有较高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例如:1913年的俄国,无产阶级已有231万9千多人,他们有很多优点,集中程度高,在500 人以上的大企业中工作的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55%,而这时在美国只占30%;组织性强,60%的首都工人都组织起来,经过1905年革命的锻炼,创立过苏维埃这种新型组织,尤其有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同样,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到20世纪20年代,已有2000多万的近代产业工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有斗争坚决、力量集中和同农民关系密切等突出的优点,而且成熟较快,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些都为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准备了主观条件。

第四,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解决了落后国家革命的动力问题。经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它首先要反对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在这些国家中,无产阶级处于少数的情况下,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与广大农民结成同盟。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样受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剥削和压迫,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形成天然的联盟,并以此为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统一战线,打击敌人。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时曾说过:“贫农是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⑨这说明经济落后国家农民和工人阶级的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根据对中国社会透彻分析,毛泽东同志还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段,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可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⑩这样就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革命的动力问题。

第五,经济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只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指出:“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后的胜利,即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11)这是因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一胜利,就可以直接剥夺资本家,运用先进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落后国家虽然通过革命缩短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或者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由此也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缺陷,这需要通过适当延长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来弥补。经济基础落后国家可以根据本国国情,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主义物质基础,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综上所述,经济落后国家如果具备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尤其是有了强大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这一主观条件,加上时机成熟,革命的爆发和胜利就是必然的。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某些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的必然。

[收稿日期]:2000—01—27

标签:;  ;  ;  ;  ;  ;  ;  ;  

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分析_帝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