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经纬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沥青作为一种有机胶结材料,因其良好的黏性、塑性、耐腐蚀性和憎水性,与矿物集料的拌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其质量好坏决定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了交通部门、质监部门的高度关注。沥青是一种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憎水性有机材料,其构造致密,与石料等能牢固地粘结在一起。沥青的三大指标包括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设备、物品都成为了沥青试验室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控制
1 沥青的检测
1.1 沥青材料针入度检测所需要的设备
针入度仪。针入度仪是沥青针入度检测的核心设备,对于针入度仪有以下几点要求:针入度仪的针(包括连杆在内)部分在垂直运动的过程中不能和其他的部分发生明显的摩擦,避免实验数据的不准确。另外,针入度仪针贯入深度的精度必须满足0.1 mm的标准。标准针。标准针也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次实验中用到的标准针为一定规格的不锈钢制成品。标准针的硬度一般要求为洛氏硬度介于50到60之间。另外就是对于标准针表面粗糙程度的要求。因为最后的衡量标准是标准针的贯入深度,所以过大的摩擦阻力会阻碍针入度检测最终的数值。对于表面粗糙程度的具体要求是表面粗糙度在Ra0.20μm-Ra0.23μm之间。
1.2 软化点检测
(1)隔离剂涂抹:隔离剂涂薄薄一层即可,涂太厚会占据模内沥青空间,导致结果偏小。(2)灌模:略高出环面即可,太高会流出试样环粘住外壁,导致定位环套不上,加热时还会流淌,影响结果。(3)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保证试样充分冷却。(4)起始温度:起始温度影响试验结果的离散性,5℃时相对偏差较小,应控制起始温度在5±0.5℃范围内。(5)升温速度:要求每分钟升温速度控制在5±0.5℃范围内,升温速度过快会导致试样与介质来不及同步升温,结果偏大,反之偏小。(6)仪器因素:主要表现在钢球不落或落得慢,结果偏大。(7)加热介质: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要用甘油作为加热介质,因为水在80℃以上时已接近沸腾状态,会产生大量气泡,对结果造成影响,而甘油的沸点是230℃,因此不能用水而应用甘油作为介质。
1.3 沥青材料延度检测所需要的设备
延度仪。延度仪是检测沥青材料延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跟针入度检测不同,对于延度仪的要求并不高,能保持实验温度合格,在拉伸的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震动,这样的延度仪就是合格的。试模。试模是一个组合器件,它由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部分组成。试模一般使用黄铜制成,粗糙程度满足一定的要求。试模底板。试模底板是表面光滑的黄铜板,也有少量使用不锈钢制成。同样,粗糙度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其他实验设备。保障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其他设备,比如:恒温水浴,温度计,平刮刀等设备。
1.4 延度检测
延度是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延度是表征沥青塑性的指标,与低温性能有关,延度小低温性能不好,沥青路面易开裂。(1)隔离剂涂抹 :只能涂底板和侧模内表面,端模不能涂,否则会导致试样直接脱落,试验失败。(2)灌模 :灌模应从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略高出试模,不得使气泡混入。(3)刮模:应用热刮刀从中间向两端刮,刮刀温度宜控制在150℃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刮刀温度太高易使沥青表面下凹,导致结果偏小,刮刀温度太低刮不动易使表面凹凸不平,应重新灌模。(4)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 :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温度和时间对试样保温,保证试样充分冷却,如温度偏低结果将偏小。(5)仪器因素 :如果仪器拉伸速度过快结果将偏小。(6)水浴密度:试样拉伸过程中漂浮或沉底均会影响结果,应及时处理。
2 危险源辨识
2.1 人员
人员引起的危险源主要是操作不当。造成该危险源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点:(1)不知道正确的试验方法导致的操作不当;(2)身体因素,如生病等意外状况导致的操作不当。
2.2 设备
具体有:(1)沥青室中带电设备众多,其中不乏大功率加热设备,如烘箱。而且某些试验周期长,烘箱可能需要连续工作2天时间,若电路老化,容易引发火灾或触电危险;(2)明火设备,如电炉、燃气炉易引发火灾、烧伤及烫伤;(3)高温设备易导致烫伤;(4)沥青蒸馏用燃气炉需接入煤气,有煤气泄漏和爆炸的危险;(5)真空设备和压力设备,有压力过大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的危险;(6)为压力设备加载的空气气瓶,若放置或搬运不当,造成损坏,引起瞬间压力增高,有爆炸的危险。
3 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中危险源的控制
3.1 环境和设施
具体有:(1)沥青加热须在通风柜中进行;(2)试验室内安装通风系统,以确保某些观察性试验在结束后能尽快散尽沥青烟气;(3)试验室内安装自动检测报警装置、自动灭火系统、紧急报警系统,以及足够数量的灭火器;(4)试验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严禁吸烟”标识;(5)所有通风柜、通风系统、自控检测报警系统装置、自动灭火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灭火器均应制定维护计划,并保存维护和检测结果。当某设施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上报,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6)沥青加热过程中,试验人员须佩戴口罩,如有必要,可使用活性炭口罩或专业口罩。
3.2 人工
人员引起的危险源主要是操作不当。人工检测方法就是根据已有的标准、路面毁坏的类型和辨别的方法,利用人眼目测及工具测量,然后记录下毁坏的类型、毁坏的程度。这种方法由于人为影响较大,难以保证其准确性。针对人员引起的危险源,主要是从制度上进行控制:(1)制定培训计划及应急程序。不仅新上岗人员需要培训,老员工也需要定期巩固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试验步骤、设备操作、应急程序,培训后应进行有效性评价,培训及评价都应留下书面记录;(2)定期对员工开展健康检查,严禁带病上岗;(3)严格执行监督程序,对进入试验室的人员的操作和健康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3.3 物品
具体有:(1)试验中穿长袖长裤工作服,包脚鞋子,严禁穿凉鞋进入试验室。加热沥青或从烘箱中取用高温物品须佩戴棉手套或高温手套;(2)有机溶剂应集中摆放于稳定处,并有清晰标识。存储量应按试验室最小使用量存放。完成各阶段操作后应将试剂、仪器、未使用的玻璃器皿放回各自适当的位置,保持台面干净整洁;(3)试验室中安装紧急冲淋装置和洗眼器;(4)试验室应建立收集、存储和处理化学废物的安全程序。将废液分类收集后置于通风良好、防烟、防火、便于运送的区域,并标识清晰,按国家及地方法规进行处置;(5)严禁在试验室内接触、存储或消费个人的食品或饮料。在试验室内使用的冰箱、冰柜、电炉等应有禁止用于个人食品和饮料的标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沥青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理应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相关检测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试验影响因素,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改进检测中的不足之处,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徐玉峰.道路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交通技术,2010(11).
[2]宋波,郭大进,马力.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数据验证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5):6-12.
论文作者:杨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沥青论文; 危险源论文; 试样论文; 设备论文; 试验室论文; 温度论文; 刮刀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