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袁志强

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研究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自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密封信封法,分为2组,关节置换组和髓内固定组。髓内固定组常规进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关节置换组则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和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关节置换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髓内固定组,X2检验显示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稍长于髓内固定组,但t检验显示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髓内固定组,t检验显示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可缩短引流时间,尽早下床活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为骨折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多为高龄老年人群,跟其骨质疏松、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等因素相关。目前,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而有逐年增多的特点 [1]。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若实施保守治疗可能出现骨折再移位风险,且需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增多,不利于生活质量提升。因而在具备手术指征的前提下,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本研究探讨了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自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密封信封法,分为2组,关节置换组和髓内固定组。

50例髓内固定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为75.01±2.26岁。交通事故32例,摔伤18例。合并糖尿病10例、肺气肿6例、高血压15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

50例关节置换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为75.51±2.16岁。交通事故33例,摔伤17例。合并糖尿病11例、肺气肿6例、高血压14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骨折的原因等资料P>0.05,组间比较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所有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降糖降压、抗感染治疗等。

髓内固定组常规进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关节置换组则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位:侧卧位;用髋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将皮下组织切开后分离扩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对骨折部位、髋关节进行探查,注意软组织的保护,去除股骨头,行骨折块复位固定后扩髓,根据髓腔大小选择假体,采用加长柄型双极人工半髋关节,对其前倾角进行调节,骨水泥固定,钢丝捆扎[2]。

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和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手术治疗结果数据以SPSS21.0软件处理,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计数数据形式表示,行χ2检验。手术完成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用x±s计量数据形式表示,行t检验,以P值低于0.05作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稍长于髓内固定组,但t检验显示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髓内固定组,t检验显示P<0.05。如表1、表2.

3 讨 论

通常来说,转子间骨折可分为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其中,前者常规多用髓内固定、髓外固定2种固定方式,髓内固定效果确切,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对于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来说,应用髓内固定效果不尽理想[3],主要是因为髓内钉固定时,骨折固定部位阻力大,容易出现髓内钉转位或移动,引发术后关节畸形[4-5]。

而半髋关节置换固定效果较好,其预先配置股骨颈和股骨干外倾角,可直接、快速实现对骨折块的固定,骨质切割现象发生率低,固定更为稳定,有利于恢复正常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7]。

本研究中,髓内固定组常规进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关节置换组则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关节置换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髓内固定组,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髓内固定组,跟舒本林[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可缩短引流时间,尽早下床活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钱东阳,严广斌,白波等.半髋关节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Meta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5):636-640.

[2] 刘建,苟景跃,刘远禄等.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4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9):992-994,997.

[3] 彭昊,马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同一机构53例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8):8977-8980.

[4] 王利民.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对26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4,34(1):63-64.

[5] 王亮,陈宏峰,甄相周等.非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7):642-647.

[6] 曾浩,刘忠,伍峰等.不同植入物修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相容性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4(39):6339-6344.

[7] 张永胜.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36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263-1264.

[8] 舒本林.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4,13(24):4593-4595.

论文作者:袁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袁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