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郑丽波

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郑丽波

黑龙江省农垦八五三农场清河小学 郑丽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阅读应当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感悟,接受实践阅读的过程,教师给予的是指导,在阅读中接受情感的教育,思想的升华,获得真实性的阅读感悟,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去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老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等,让学生不断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正视自己,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的意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独坐敬亭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预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过程中更好地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美的古诗词来进行人与诗歌、人与诗人之间的对话。读完之后,让学生们自己体会诗中“尽”“孤”“闲”等字词意思。通过阅读,学生就可以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相比于传统意义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留白”的教学理念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质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提问式教学活动是依托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来实现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提问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为教学设计主线,让学生在实际课堂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将思维中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问题,进行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具有疑惑的部分,学生才会产生想要探索的冲动,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疑问探究中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要讲究艺术性。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组织教学互动,参与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制定计划,让学生亲身体会课文中的角色的特点,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五名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重要任务,其余的同学充当旁观者,五名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整整一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显而易见,并且五个人物扮演者对课文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且拓展了不少的课外知识,给其余同学带来了知识的累积,这样不仅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就将课文熟练掌握,并且了解了情节脉络,故事背景。像这种有故事内容的课文,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开发,想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师依据教材课文内容的不同,可以设定多种情景,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会自主探究,因此,自主学习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始。

三、开展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将自我思想和想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培育学生疑问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问题,例如“人类如果失去了联想,将会变得怎样?”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开始讨论,展开充分的联想,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这时他们就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并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时,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讨论,或分小组,或同学互议,或自由组合,他们会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充分的表达。但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时,要及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充分认识学生所想,悟学生所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讨论在展开联想的同时不偏离主题,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真实性的体验,从而得到语文知识教育,获取知识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有的时候,光靠教学是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的。如果学生在课下对于语文阅读毫无兴趣,那么一切都是无用功。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有几点尤为重要。第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该循循善诱,不应该硬性规定,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以对那些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进行奖励,但是不应该对不喜爱阅读的学生进行批评。因为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而不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第二,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比如,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究竟讲的是什么,不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敷衍塞责。因为只为了读文章而读文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很重要的。与其用同样的时间不求甚解十篇文章,不如就用这个时间来弄懂一篇文章。第三,引导学生沉下心来,静心阅读。因为阅读是一个慢功夫,欲速则不达。火急火燎的读完一篇文章是没有意义的。走马观花的读完一篇文章,是很不值得提倡的。小学生时,学生普遍都缺乏耐心,很难把一件事情从一而终的做好。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引导。这不仅是关乎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培养问题,更是对一个学生这一辈子的性格培养有着深切的意义。教书的同时,育人也很重要。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更好地挖掘课文深厚的内涵,使学生乐于学,学生的自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论文作者:郑丽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郑丽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