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不足点;改进措施
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不断提升,为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用电服务,电力企业势必要从各方面确保电力系统的质量与安全,尤其是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该文首先对配网架空线路工程与施工进行简单介绍,而后罗列出一些施工中的技术不足点,最后详细论述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改进措施。
1配网架空线路工程与施工概述
配网工程主要完成的是将电能从配网站降压输送给用户,要想保证配网系统的高效性,就要从最基础、最初始的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做起。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且基本上于露天完成,故而此类工程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如果不从技术上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便极易出现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而这是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所不允许的。在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由于配网可依据不同电压分为多种配网工程,因此施工方要从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施工水平,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可分为基础性施工与架设施工。
2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技术不足点
2.1桩位复测偏差较大
桩位复测是指在基础测量之后,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有关人员会进行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所有的交桩进行全面的复测,以确保桩位位置的准确性,而在现实施工中,由于施工方与设计方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使得复测结果与施工图之间存在着很大误差。不仅如此,在复测中,还会出现坐标高程认识不足、对杆中心高度重视度不高、废桩位未及时拔出等问题,从而使复测结果与现场实际状况存在较大偏差。
2.2杆塔基础埋设问题
杆塔基础埋设属基础性施工,基础性施工是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杆塔、架线施工的质量。在具体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人员技术、人员素养等各方面的原因,杆塔基础埋设存在着较大问题,如施工方式选择不合理、施工工艺与技术不合乎规范等,进而造成各种严重的质量事故,如工程塌方、孔壁塌陷、断桩病害等。
2.3杆塔、架线施工问题
杆塔施工、架线施工属工程架设,是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主体部分。从电力工程建设现状来看,这两方面的施工也存在着一些重大问题。杆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杆位脱节、杆塔倾斜、安装不当等,架线施工中存在着导线磨损、杆塔位移、杆塔塌陷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未合理选择杆塔类型、紧线施工不合规范、地导连接考虑不全面、附件安装不合适等。
3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的改进措施
3.1做好基础测量、复测工作
第一,区分桩位类别。复测的重点对象就是桩位,在对其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转角塔上的中心桩与方向桩区分开来,以确保交桩定位作业的有效性及废弃桩位拔除的及时性,通常使用的方式是颜色标识。第二,确保测量的准确度。如果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不好,则势必会引起一些工程误差,而误差的存在与大小恰恰是工程质量合格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施工能否安全进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应以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为准则,以工程现场环境为综合考虑因素,并在测量完成之后对结果进行严格审核,从多方面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
3.2选好基础施工方式
基础性施工是为稳定杆塔而进行的,目的是保证杆塔在施工和使用中不会发生倒塌与变形,是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基础环节。做好基础性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对施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选择的依据是工程有关特点与现场环境,而现场环境的重要方面是地理状况。在实践中,各类方式的应用要点如下所述。(1)岩石嵌固基础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并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力,适合应用于覆盖层浅或无的岩石土层中,但应提前进行岩石试验,并保证试验的有效性。(2)阶梯型基础需要进行模板浇制,且要保证基础底板的刚性与抗压性,相对来说适用情况较多,但因为其需要被埋置在很深的位置点,所需混凝土量较大,因此应避免将其应用在有流沙的地域上。(3)如果基础吃力深、作用力大,则可以利用灌注桩方式进行施工,且在浇筑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混合比进行科学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4)大板基础具有底板薄而大、埋设浅、钢筋用量多等特点,适合应用于不易成型的塔位上,如流塑粘性及土粉细砂塔位。(5)复合式沉井基础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为方形台阶基础,下层为环形钢筋混凝土沉井,适宜应用于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上。在施工中,要重点关注水位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如果水位较高,则要利用井箍将外围水分隔开,并在水泵抽水时将一些块头大的石头填充其中。(6)在施工中,如果碰到土质较好的基础,可以采用掏挖式施工。
3.3优化杆塔施工
杆塔是配网架空线路的支撑体,在对其架设时,应对其的构造、样式进行合理选择,充分考虑工程所处地理环境、施工区域大小、稳定性等。在杆塔施工中,可选用的杆塔类型有预应力混凝土杆塔、铁杆塔、钢筋混凝土杆塔等,可采用的杆塔组立方式有整体组立、分解式组立等。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杆塔来说,施工与运输较为方便,可应用于大部分的平原、丘陵地区,在发展上,其正在慢慢替代钢筋混凝土杆塔。对于铁杆塔来说,其适合应用于垂直档距较大、出线走廊局限性较强的施工区域。对于钢筋混凝土杆塔来说,其稳定性较差、单位重量极大,因此应对其进行焊接并逐渐缩减,且要采用整体组立方式,在杆塔组装完成之后方可进行施工。
3.4完善架线施工
在架线施工中,要保证各个施工工艺符合工程规范与专业操作方式。架线施工一般有3个环节工艺,即紧线施工、地导线连接、附件安装,在各个工艺环节的施工中,皆有一些需要遵循的要点。第一,在紧线施工中,进行驰度观察与计算时,应注意滑车摩擦力,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适当调整驰度,防止出现悬垂绝缘子偏离于中垂位置的问题。第二,在进行地线与导线连接时,应全面考虑与线路相关的各个架设方面,确保线路架设的安全性及线路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在具体施工中,通常可采用的地导连接方式有爆破压接、液压连接、机械钳压。爆破连接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方式,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人身造成巨大伤害,在连接过程中绝对不要采用含有金属的雷管进行爆破,同时也不要随意、用力拉伸导爆索。第三,在附件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安装力度与开关热度,不适合的安装力度可能会造成内部齿轮咬合问题,可采用在动静处位置涂抹润滑油的方式,控制开关热度。
4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配网架空线路的可靠性,施工方应在长期实践中总结自身不足,并依据相关技术理论,从各方面不断优化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使自己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全面、健康、长期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超群.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J].电子世界,2018(6):48.
[2]瞿峰.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9):226.
论文作者:徐成家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杆塔论文; 网架论文; 线路论文; 复测论文; 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方式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5期论文;